142.第141章 颗粒状黑火药

知院竟然考了第七?

宋彩惊掉了下巴。

赵骏出来的时候,还说自己考得不好。

结果人家直接拿了第七名。

这可太离谱了。

要知道能在解试拿到前二十名的,考中进士的机会很大。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对科举了解程度很高,所以更容易在进士科里拿到靠前名次。

而一般去考《孝经》的都是差生,即便中举,也都在榜尾,这也是为什么宋彩直接从榜尾看的原因。

哪知道人家虽然是去考《孝经》,却直接到了第七名位置,真是让人惊讶。

只是宋彩不知道的是,赵骏这第七名还是《孝经》考差了,出现了几个小错误,不然榜首都有可能争一争。

主要是宋代科举经义确实占比不高,以诗词、策论、歌赋为主。

赵骏诗词、策论和歌赋都是最佳,毕竟范仲淹的诗,苏轼的赋,自己卓越战略眼光,想不拿名次都难。

要是他能够背一背《论语》《礼记》以及《春秋》,即便是进士科,只要没出现六条以上的经义错误,也不是不能真的进垂拱殿拿个状元玩玩。

宋彩有些浑浑噩噩地从榜下离开,虽说中举是挺高兴,不过看到同样都是考《孝经》,名次差别却这么大,却让他高兴不起来。

怪不得人家做知院呢。

即便是考《孝经》,人家都是排名前十的成绩。

宋彩也只能心里感叹。

从礼院所在的兴国坊出来之后,一行人就要去酒楼庆祝。

很快上午十一点多钟,他们几乎是早餐就着午餐吃,一直在附近酒楼里吃喝不停。

便在这个时候,一辆马车在百来名护卫的保卫下,缓缓经过街道。

宋彩恰好靠窗,瞥见了下方情况,认出了那是赵骏的车队,便连忙说了句:“我出去一趟。”便急匆匆跑下了楼。

其余人一头雾水,但宋彩可能是有事,大家便也没有在意。

此刻街头巷尾人来人往,马车拥挤在人潮当中徐徐前进,宋彩是一路小跑过来,等到街口的时候终于追上。

见有人靠过来,诸多护卫便上去拦。好在宋彩有赵骏给的腰牌,让他顺利见到了赵骏。

“知院。”

宋彩过来恭恭敬敬地拱手。

赵骏见是他,便笑道:“原来是宋兄,怎么样,今日好像是放榜吧。”

“托知院福,我排在第三百七十六名。”

宋彩有些不好意思。

排名倒数第三,确实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能中举就行。”

赵骏笑了笑道。

宋彩说道:“跟知院比起来,还是差得太远。”

“哦?”

赵骏惊讶道:“我不会也中了吧。”

他还真没关注这事。

毕竟当初他去考科举是吕夷简他们忽悠他去的。

早在他眼瞎的时候吕夷简他们就给赵祯洗脑,让赵骏以科举入仕。

现在醒悟过来,奋起抗争,逼得吕夷简他们妥协,那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关注科举的事情。

“是的。”

宋彩比划了一个手势道:“知院高居第七位。”

“排名还挺高。”

赵骏乐了起来,没想到不仅中了,排名居然还在前列。

不过仔细想想也正常,自己抄了范仲淹和苏轼的诗词歌赋,加上策论,只要经义没全军覆没,这排名不高那就鬼来了。

宋彩恭维道:“知院天纵之才,自然不是我们这些寻常书生能比。”

赵骏看了下时间,说道:“恭维的话就不少说,要多实干而少空谈。你来找我,是有别的事情吗?”

宋彩连忙说道:“回知院的话,这段时间我已经与大保健三郎关系莫逆,从他那探听到了许多关于出云国以及石见国的消息,撰写成册,正要献给知院。”

说着从怀里取出一本小册子恭敬递了过去。

赵骏接过来,随便翻开扫了一眼,看了一会儿,满意地点点头道:“你做得很好,大宋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伱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宋彩说道:“小人自知是考不中进士的料子,所以能为知院效力,必定是全力以赴。明年春闱我就不参加了,打算等明年春天,我就与那大保健三郎以去日本通商的名义,亲自前往出云国和石见国看看。”

“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有这个志向就非常好。”

赵骏沉吟了一会儿,随后说道:“这样,从现在开始你就是皇城司都头,那块腰牌就是你的身份。等你将来要去日本的时候,就从皇城司调一批人手过去,驻扎在日本,成为皇城司驻日本分部。到了当地,一定以摸清楚情况为主。”

“多谢知院。”

宋彩知道自己这步棋赌对了,顿时激动起来。

上次赵骏虽然给了他腰牌,却没有给身份。现在他打算亲自去日本,果然受到了重视。

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怕是考不上进士,即便拿了个举人的名头,跟普通人也没什么区别,未来前途依旧是一片黯淡。

但现在傍上了赵骏的大腿就不同了。

虽然是武职,但夏竦也是从武职转的文职。以赵骏的权势,如果能够把差事办好,以后说不准也能做个文职官呢?

想到这里,宋彩连连拱手作揖,激动道:“小人必定不会辜负知院所托。”

“嗯。”

赵骏笑了笑道:“去了它国最重要的是自身安全,一切都以调查信息为主,不要让自己处于危险当中。”

“是是是。”

“去吧。”

“多谢知院。”

宋彩就兴高采烈地退后几步,恭敬地站在一边,目送马车离去。

马车徐徐开动,向着外城的方向行驶。

车上赵骏看起了宋彩给的小册子。

他今天中午有点时间,就打算去外城原广备攻城局,现在的火器司看看。

曾公亮丁忧期满,已经调回了朝中,现在担任权知火器司,专门负责研发火器装备。

赵骏过去一是给他指明研发方向,二来也是瞧瞧宋朝火器研发的情况。

没想到路上又遇到了宋彩,还给了他一份大礼。

目前赵骏在汴梁已经站稳脚跟。

往下清除了无忧洞、鬼樊楼等大量黑恶势力,往上扫平了开封府贪官污吏,连带着朝廷还落马了韩亿、刘元瑜两个副相级别的大老虎。

其余御史、三衙、三司、六部、枢密院的人也抓了不少,还有韩家、马家等宰相家族也都覆灭,可谓是干了不少大事。

官场上支持者也非常多,基本上反对派们跳得再欢,也拿他没什么办法,赵骏知院的地位已经稳如泰山。

但做这些事情,只是让汴梁更美好而已。如今整个大宋还处于风雨飘摇阶段,各地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民不聊生,只光看汴梁的风花雪月,不能忘掉了天下百姓。

所以他打算明年出京,以实事求是的基点出发,前往各地视察情况,调研基层,寻找大宋各地问题。

恰好明年范仲淹也要去西北,宋彩要去日本,这样三线并行。

由赵骏在大宋各地处理地方土地兼并问题,范仲淹在西北处理国防问题,宋彩在日本寻找外汇问题,三个方向一起努力,说不准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马车徐徐前行,过了蔡河,就到了西大街,靠近延真观的西面,是一处占地恢弘的大院落,外面全用围墙围起来,比一个坊市还要大。

这里便是汴梁的东作坊和万全作坊,里面有器甲所、御前军器所、制造军器所和都作院等,是军器制造之地,狄青后来的宅院就在这附近,往西的西教坊对面,历史上则是温成皇后张氏的家。

抵达了东作坊之后,马车上挂着政制院的牌子,一路畅通无阻进入其中,到了如今已经改名为火器司的原广备攻城局外,曾公亮早就得到消息,出到坊外迎接。

“下官曾公亮,见过知院。”

赵骏下了马车,穿着一身红色袍子的曾公亮就上前拱手行礼。

曾公亮在丁忧之前只是个从七品秘书丞,不过他仕途虽慢,资历却比较老,是天圣二年的进士,跟宋庠是同科。

而宋庠已经是从四品右谏议大夫,在谏台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榜的曾公亮却还在七八品浮沉。

此次曾公亮被召回京后,蔡齐就提拔他为政制都承旨兼火器司知司。

火器司知司是差遣,政制都承旨则是寄禄官,属于政制院的属官,正五品。

现在曾公亮也穿上了绯红大袍了。

赵骏上下打量了一下他,是个四十左右,面相儒雅的中年男人,便点点头道:“明仲先生的大名,我素有耳闻,听说你涉猎甚广,长于军械。”

曾公亮笑道:“都是以前看了许多杂书,没想到因为这个原因,朝廷竟让我执掌火器司。”

这个时候距离他与丁度合著《武经总要》还要三年时间,但在此之前曾公亮就沉淀了很多军械知识,这才能够写出鼎鼎大名的那部军事著作。

赵骏笑道:“火器是未来武器的发展方向,将来大宋一定要朝着这个趋势前行,火器司就要是研发更好的火器出来。”

“是。”

曾公亮点点头,伸手道:“请知院入内一观。”

赵骏就跟着他进了火器司中。

进到里面,一股浓重的硝石味道就扑面而来,不过院子里很干净,倒是没有什么杂物。

一路穿过前面的厅堂院落,到了后方作坊当中,就能看到各类木屋棚舍里,大量的工匠正在制作火器。

里面有各种药物、矿石,工匠们通过火烧、捶打、蒸馏等方式,获取到想要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东西混杂在一起,装起来,就变成了一枚小球。

曾公亮一一介绍道:“知院,这是火球,这是烟球,这是铁嘴火鹞,这是竹火鹞”

他一口气说了十几种火器,都是《武经总要》中有记载,但没有突火枪、火炮,因为这两样东西都发明于南宋,一个是宋孝宗时期,一个是宋理宗时期。

而且突火枪和火炮威力也不大,特别是突火枪,是用竹子做的,基本上是一次性用品,跟明清时期的火绳枪比都属于落后产物。

赵骏见识了这些火器之后,边走边说道:“这火球的火药配比如何?”

曾公亮说道:“有硫磺14两、窝黄7两、硝40两、松脂14两以及砒黄、定粉、黄丹、干漆、竹茹、麻茹、黄蜡、桐油、浓油、清油等若干。”

“太杂了,影响威力。”

赵骏摇摇头道:“我要的是纯火药,以后生产火药,一斤当中,要含硝石12两,硫磺1.6两,木炭2.4两,明白了吗?”

这个比例就是后世黑火药最佳比例,既75%的硝石、10%的硫磺、15%的木炭这样。

听到他的话,曾公亮想了想,招来一名工匠吩咐了一声。

那工匠便钻入棚中,用秤小心翼翼地把硝石、硫磺、木炭三样东西取出相应分量,然后混杂在一起,变成了一团黑乎乎的黑灰。

“知司!”

工匠捧着那一团黑灰走了过来。

曾公亮就问赵骏道:“知院,这就是纯火药吗?”

“嗯。”

赵骏看过去,想了想道:“再弄点鸡蛋清来。”

“是。”

曾公亮便让人找来鸡蛋。

片刻后有人拿了一只碗,碗里盛着鸡蛋清。

赵骏吩咐道:“把鸡蛋清倒进去混合在一起,揉搓成颗粒状。”

颗粒状?

工匠听不懂,但也知道混合什么意思,就干脆把那捧火药放入碗中搅拌。

片刻之后,果然出现了大量颗粒状的黑火药来。

“知院,做好了。”

曾公亮看着碗里的颗粒火药说道。

“用它来做火球,试试威力,记住不要放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放一些铁片就行。”

“好。”

曾公亮应了一声。

工坊当中的工序都是现成的,匠人们直接用霹雷火球的做法,弄出了个小陶罐,上面还有引线。

《武经总要》记载过这东西,用于放在投石车上,点燃之后投到城内然后爆炸开来,威力主要是来源于外面的陶罐破开后碎片伤人。

很快霹雷火球就做好了,前面就有校场,赵骏让人带着几个稻草人放在那陶罐中间,然后再令人点燃陶罐,迅速离开。

实验的工匠便照做了。

此刻校场上,午后冬风吹拂,天色阴沉沉的,赵骏曾公亮等人站在远处,身后陪同的其余官员也都在跟着瞧热闹。

一个工匠把陶罐摆在远处校场上,周围是几个稻草人,那引线拉得极长——是赵骏特意吩咐的。

等东西都放置好之后,他用火折子点燃了引线,随后立即撒丫子跑。

也幸好那引线长,工匠跑出了百米外。

他回过头看过去。

几乎是回头的瞬间,霹雷火球炸开了!

“砰!”

随着一声比往常霹雷火球造成的声音好要大数倍的爆炸声音响起,顷刻间原地炸起无数尘灰。

工匠即便距离百米外,都能感觉到一股夹杂着灰尘的风浪扑面而来。

“这是怎么了,地龙翻身了吗?”

“听声音好像是校场那边。”

“出什么事了,快去看看。”

后方工坊诸多工匠听到这声巨响都是吓了一跳,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跑了过去观看。

而此时,校场上周围的草人已经是被炸成粉碎。

陶瓷破片甚至镶嵌进了地里半尺!

曾公亮等人,张大了嘴巴,不敢置信地看着这一切。

唯有赵骏,露出了满意地笑容。

相信纯火药的颗粒状手榴弹,一定会给西夏和辽国一个大大的惊喜。

第455章 那个男人很恐怖的第71章 那是它们欠我们的第443章 探讨诸多问题,地方发展方向第3章 大宋笑话第10章 世间并非非黑即白(求推荐票)第412章 宋国武器商第47章 晏殊回归第443章 探讨诸多问题,地方发展方向178.第176章 调研应天府,田昌有冤第449章 刚入幽燕就抓人第353章 乌古乃定计,辽国南侵高丽310.第306章 坏消息,只来一万人,将领叫狄第408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汉人129.第129章 谁干的?266.第262章 庆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359章 好二儿要凉了?233.第230章 你要战,那便战第414章 有宋人在卖军械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范洞悉108.第108章 吕夷简的取舍205.第202章 宋夏战争,元昊来袭第445章 内燃机?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147.第146章 无忧洞覆灭290.第286章 一场大清洗第393章 收析津,复燕云第341章 事情闹大了第347章 枭雄第15章 景祐党争第368章 东北辽军三十万,遇我也需尽低眉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143.第142章 是时候了第433章 民生大于天282.第278章 还请缓缓161.第160章 搞钱!搞钱!搞钱!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禅第372章 政制院党派划分第60章 上架感言第85章 知皇城司,偶尔当个人第346章 辽夏声东击西第333章 转换思路,发明橡胶214.第211章 给西夏军看个大宝贝第97章 老范的帮助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108.第108章 吕夷简的取舍第423章 军械滞销,第一条铁路第33章 晏殊的心事第405章 铁甲舰建造成功,先告诉邻居第429章 野利来降,归义军下落第362章 中华文明,将愈发璀璨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税第358章 高丽叫父第13章 朕要打死他!第106章 不能再一个人孤独地战斗第94章 该动手了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两难境地(二合一)108.第108章 吕夷简的取舍第384章 你有反间计,我也有反间计第75章 我要当状元!116.第116章 无内鬼,来点大宋笑话第29章 赵祯的果决265.第261章 CPU技术已然大成!173.第171章 开封来了个包黑子173.第171章 开封来了个包黑子第454章 幽燕路发展规划,与世家谈谈第95章 把汴梁捅个窟窿第6章 没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该亡!231.第228章 宋辽主力相遇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义第77章 出宫,刺青第44章 茶商们317.第313章 大宋天军!第360章 布局深远,只为今日第420章 黄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61章 宋仁宗是个软蛋这件事(第一更)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289.第285章 后苑惊变,引蛇出洞317.第313章 大宋天军!214.第211章 给西夏军看个大宝贝第316章 当令安南改朝换代163.第162章 离开前的规划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坐标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择第442章 盗匪遍地,该打扫卫生了第360章 布局深远,只为今日第342章 用好手里的刀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123.第123章 学生们的双倍快乐282.第278章 还请缓缓第58章 历史独一份第437章 新的发展,新的革新164.第163章 这里永远是你的家140.第139章 李迪来投112.第112章 对付恶势力的三个办法149.第148章 让他们看看他们治下的大宋(二259.第255章 老子数到三!272.第268章 年关到了,过个好年316.第312章 出雍鸡关,直取升龙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