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残酷的真相!

刘伯温的声音不大,甚至还有些因为害怕隔墙有耳,而产生的含糊。

可季秋听在耳里,却是五雷轰顶,瞠目结舌!

政治,是这世界上最残酷的斗争,杀人不见血。

爱情...友情...亲情...乃至于人类诞生至今的所有美好情感,在为了维系权利而产生的政治斗争中,不值一提。

而这项斗争的本领,只有极少数惊才绝艳之辈,才能够自行领悟。

其余之辈,只能够靠先辈传道受业解惑,才能一窥其中真容。

很显然,季秋就属于是后一种。

只是这学习的代价,未免有些太大了。

霎时间,朱元璋严肃而又不失慈爱的面孔,还有马王后三年来对他视若己出的照料与温情,一桩桩,一件件,如同一场盛大而又虚无的电影,在他脑中反复上映。

“干爹他...”

“想让文正哥死?”

“不!这不可能!”

“那可是干爹的亲侄子啊!”

“守洪都的时候,还和我立下了大功!”

“干爹怎么能让他死?怎么会想他死?”

真相已然浮现,可季秋下意识的抗拒真相。

但季秋并不是愚笨之辈,相反,被刘伯温讲明其中要害后,季秋隐隐已经猜到了事情的重点。

是啊。

放眼整个大明,也就只有朱元璋,有能力决定朱文正的生死。

可季秋记得清清楚楚,在原本的历史中,朱文正两年前就去世了,死因成谜。

两年前,朱文正不过二十九岁,哪怕是放在人均寿命极低的古代,那也称得上是年富力强。

又岂会突然暴毙?

也正是因为真相如此明显,季秋的抗拒之意才会如此强烈!

“军师,是不是咱们两个想错了?”

“干爹他...”

看着六神无主的季秋,再无游戏人间的洒脱,甚至连称呼都变了。

刘伯温忽然有些心疼眼前的少年。

年仅十五,就被迫卷入了明朝开国初期最大的斗争旋涡。

真不知道这是荣幸,还是一种悲哀。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季秋既然选择要了解真相,刘伯温就会把这一切,原原本本的讲给他听。

“两年前,你拼命保下朱文正的时候。”

“我还以为你是个心机深沉之辈,想要凭借自己和朱文正同守洪都的情谊,在未来借他之力,博一个锦绣前程。”

“今日一谈,老夫这才发现。”

“老夫的这双眼睛,原来还有看错人的时候。”

说到这,刘伯温的语气中,多了几分唏嘘。

“文和,你可知朱文正为何一定要死?”

季秋迷茫的摇了摇头,眼神当中满是挥之不去的震惊与无措。

“你可还记得,朱文正之前在军中的职务吗?”

一言过后,季秋的面前瞬间出现一道淡蓝色的光幕。

【政治+5】

与之一同出现的,还有季秋那有些颤抖,满是不可置信的声音。

“是...有资格节制中外诸军事的...”

“大都督!”

看着季秋如梦初醒的模样,刘伯温不由的赞许道。

“对,正是如此。”

“尽管吴王没有明说,但军中的文臣武将,全都清楚。”

“一旦吴王在外征战,有了什么不测。”

“朱文正,就是咱们这部兵马的继承人。”

“至于朱文正能不能服众,能不能扛起这个担子,那就不是吴王该考虑的事情了。”

“平心而论,吴王的这个决定可以说是相当明智。”

“毕竟当今世子,那时还未满十岁,显然承担不起如此重任。”

“可当剿灭了最大的敌人陈友谅,克复大半个东南后。”

“情况就...”

不等刘伯温说完,已经平静下来的季秋忽然开口,有些恍惚的说道。

“作为曾经的继承人,还是立下大功的继承人。”

“当局势已定之后,就要给真正的继承人让路...”

“而这时候,以李饮冰为代表的文臣,给犹豫不决的干爹,递上了一把刀子...”

“一个可以名正言顺,废了文正哥的理由...”

【政治+5】

一番话过后,季秋的政治又增加了五点。

而刘伯温也适时补充道。

“更重要的是,朱文正并非吴王己出,却同样姓朱,身上流着和吴王一样的血。”

“他的身份,实在是太容易被人做文章了。”

接下来的话,刘伯温没说,季秋却是已经明白了。

过了今年,朱元璋就要四十岁了。

不说年老,那也绝对算不上是年轻。

一旦朱元璋有了什么不测,谁能保证不会有野心之辈,拥立朱文正即位,试图博一个从龙之功?

这可比打天下要容易的太多了!

陈桥之事,依稀在目。

当朱文正真的走上了这条路,这些和他一起并肩作战过的勋贵,甚至是季秋之类,在军中任职的朱元璋义子,又有谁会坚定的与朱文正为敌?

朱元璋不能赌,也不敢赌。

留下朱文正,这是取乱之道。

是以,朱文正必须死!

从刘伯温口中得知了真正的答案,季秋并没有想象中的如释重负。

只是坐在案前,怔怔出神。

“今日过后,我会和李饮冰等人明言,不再敌视于你。”

“至于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你又如何自处。”

“你当自有章程。”

季秋默默起身,朝着刘伯温深施一礼,长拜不起。

“谢老师今日指点。”

刘伯温眼皮猛地一跳,又在心中很是惆怅的叹了口气,这才无奈的开口道。

“罢了,随你去吧。”

“时候也差不多了。”

“文和,回去吧。”

季秋点了点头,转身便有些跌跌撞撞的朝外走去。

今天收获的信息量实在太大,季秋也确实需要回到家中,仔细消化一下。

刘伯温同样起身,跟在季秋身后不远处,默默相送。

“爹?”

“叔父怎么走了?”

“不留下来吃顿饭吗?”

刘琏这一声叔父,差点没给刘伯温气抽过去!

“你这...”

骂了一半,刘伯温忽的停下,语气很是复杂的说道。

“罢了,叔父就叔父,你也不吃亏。”

“将来能救你一命的,也就只有此人了。”

刘琏并没有听懂刘伯温话语中的深意,反而还有些震惊。

救我一命?

莫非叔父和父亲,当真是过命的交情?

刘府外,季秋孤身一人,站在门口,又是一道光幕浮现。

【政治+10】

短短一会的功夫,季秋的政治属性就增加了二十点。

足以说明刘府中的这场谈话,对于季秋的影响,会有多么深远。

漫无目的的迈开脚步,等到季秋再回过神时,已然走到了家中。

此时季秋也没了出门的心思,脑中满是复杂纷乱的念头,一时间却又抓不住头绪。

不等夜幕降临,季秋就和衣上床,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便昏沉沉的睡去了。

一夜无话。

第三十八章 吴王,臣必须要来找你了!第三十七章 你跺你也麻!第七十九章 这都是老夫的责任呐!第四十一章 军师,你可不能死啊!第五章 谁不知道我季某人最是尊老爱幼?第三十五章 表演时间到!第三十章 嘿!军师还真是个天才!第十八章 别问,问就是家师所授第八十七章 叫我贤弟!第四十七章 所谓政治,不外如是第五十四章 军师莫不是得了脑疾?第七十五章 何不举刀向敌死?第八十章 几个菜啊?喝成这样?第六十二章 此计万万不可!第六十三章 邓愈:我觉得事情还没有到这种地步第五十七章 李善长:还有这种好事?第七十九章 这都是老夫的责任呐!第四十五章 刨了东南士族的根!第七十三章 吾乃大明季文和!第五十六章 立国大明,建元洪武!第二十四章 元末三杰,兵家不争之地第四十九章 你看他们,好像一群狗啊!第二十五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季秋第八章 振聋发聩的回答!第六十六章 横截之!第八十四章 从此刻开始,让大明官员感受痛苦!第六十五章 骑兵!骑兵!第七十四章 站起来,不准跪!第四十八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第三十一章 搅动风云!第六十九章 不可能!我二弟天下无敌!第二十五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季秋第四十一章 军师,你可不能死啊!第八十七章 叫我贤弟!第五十四章 军师莫不是得了脑疾?第二十八章 干爹!使不得!第四十七章 所谓政治,不外如是第十七章 天大的祥瑞?第五十九章 我觉得军师和宣国公都有病...第五十二章 即将到来的开国大典!第六十八章 您怎么一个人回来了?第五章 谁不知道我季某人最是尊老爱幼?第八十七章 叫我贤弟!第二十一章 丰收时刻,震惊的满朝文武!第七十三章 吾乃大明季文和!第二十章 两个孽障!给咱滚过来!第八十四章 从此刻开始,让大明官员感受痛苦!第五十三章 远超正史难度的北伐!季秋再出手!第十六章 刘琏:这都是家父的意思!第五十二章 即将到来的开国大典!第六十章 伐无道,诛暴元!第十三章 神器将出,最利东方第五十二章 即将到来的开国大典!第二十二章 祥瑞!这是天大的祥瑞!第二十四章 元末三杰,兵家不争之地第十章 残酷的真相!第六十章 伐无道,诛暴元!第十章 残酷的真相!第二十四章 元末三杰,兵家不争之地第六十章 伐无道,诛暴元!第二十八章 干爹!使不得!第十一章 咱们各论各的,不碍事!第八十二章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第二十九章 给洪武朝的文官添添堵!第二十六章 文和,何故害我!第四十五章 十五岁的开国伯爵!第二十一章 丰收时刻,震惊的满朝文武!第二十章 两个孽障!给咱滚过来!第十六章 刘琏:这都是家父的意思!第七十三章 吾乃大明季文和!第三十七章 你跺你也麻!第三十六章 听懂掌声!第五十七章 李善长:还有这种好事?第五十五章 妙啊!第三十四章 不要命的碰上了不要脸的!第三章 你们也不想变得跟秋哥一样吧?第二十五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季秋第五章 谁不知道我季某人最是尊老爱幼?第八十三章 那日子就特么都别过了!第七章 大侄儿,你可不能见外啊!第二十二章 祥瑞!这是天大的祥瑞!第二章 咱的干儿子,也是你们这群腐儒能造谣中伤的吗第八十八章 这老狗,不会有什么奇怪的癖好吧?第八十章 几个菜啊?喝成这样?第八十四章 从此刻开始,让大明官员感受痛苦!第三十七章 你跺你也麻!第三十五章 表演时间到!第六十五章 骑兵!骑兵!第四章 奉旨摸鱼!第三十一章 搅动风云!第八十章 几个菜啊?喝成这样?第三十六章 听懂掌声!第十八章 别问,问就是家师所授第六十二章 此计万万不可!第六十二章 此计万万不可!第十六章 刘琏:这都是家父的意思!第五十三章 远超正史难度的北伐!季秋再出手!第七十章 汉人怎么可能比雄鹰之子还要勇武?第七十一章 邓伯?邓伯你怎么不说话了?第九章 家父朱元璋,我师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