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杀人诛心,先生你不行呀

第126章 杀人诛心,先生你不行呀

“算学?”

不独许存仁,孔讷在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也是目瞪口呆。

算学跟科举的关系,不能说毫不相干,只能说毫无瓜葛。

虽然孔圣人说君子六艺,算学也勉强算是六艺之一……

但在漫长的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六艺之中大部分的内容早就被摈弃了,更不要说出现在科举之中。

“算学!”

许存仁终究是大儒,他努力回想了一下,发现算学和科举确实还有那么一丝联系。

科举起于隋唐,隋唐的科举是有算学的,除了如今主要考的明经科之外,也有明算科这种科目,只是随着科举的发展,算学逐渐被统治者摈弃。

以儒家以文取士的传统,算学根本无法和经义相提并论。

而且就算通过明算科入仕,基本也就只能当最低级的官员,同样有区别!

宋时,算学虽然没有纳入科举,可是王安石变法中设置太学三舍法,也给学生在科举之外多了一条入仕之路。

可不管如此,算学终究是不入大雅之堂的东西,最多只能说算是科举制度的补充。

在重道不重术的今天,哪怕许存仁的思想比其他人开放一些,也不认为这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算学可以成为科举的补充,但入科举就是胡闹的行为。

他倒是没有生气,只是当张异胡闹,笑着摇头:

“这法子不行……算学入科举,古已有之,只不过历代实践下来,已经觉得这东西华而不实!

你若只是这点套路,我劝你趁早收手,免得贻笑大方!”

张异对许存仁的反应,了然于心。

如果他一提,许存仁就答应,那才是怪事。

如果说程朱理学出现之前的儒家学子听闻算学入科举,大概还有接受的可能,可是程朱理学对儒教完成改造之后,半宗教的性质,让他们很难去接受新东西……

想要说服许存仁,用跟黄和聊天那一套是不行的。

黄和是底层人物,他们能见证到一些东西对生产力带来的改变,所以张异那套说辞能让他感同身受。

但许存仁是标准的儒家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们也许出生贫寒,但眼界和心气肯定很高,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世界上的一切成果都是在“圣学”的指导下完成的。

简而言之,这些人不接地气,跟他们聊生产力没有什么用。

要聊的,只有利益!

“先生错了,您觉得不合利益的东西,却未必不符合陛下的心意!

前边咱们说了,经义方面咱们最好是别去插手了,因为这里边水深,一个不好要遭殃!

所以才需要从旁枝末节下手,算学入科举,它是古制,谈不上哗众取宠,如果您给别的皇帝提议,也许人家会觉得你胡闹,

可是在咱们陛下这里,只要切入点做得好,陛下就算不采纳伱的意见,至少也认为你用了心!

首先说吧,陛下上次科举改革是为什么,许师您心知肚明,他就是为了限制士子集团的壮大,选一批听话的人……

但为什么会如此?无非是因为陛下想进一步集权君权,可他用的方法,对国本无益……

这也是先生您能逃过杀身之祸,最终安然听我吹牛逼的原因!”

张异是救出许存仁的幕后策划者,许存仁别的可以不信,但张异对宫中那位的了解程度,他心服口服。

正如张异所言,许存仁之所以活下来,是因为张异知道那位的需求,也知道那位想要什么,他精准利用了宫中那位的心理,让自己活下来。

“所以,咱们再简化一下陛下的需求,其一,他想要集权,其二,他想要更好的人才为他服务……

那咱们再把这个需求就简化一下,陛下想要集权,他需预防相权过大,可是他是开国皇帝,如今朝中这些大臣架起来都对他构不成威胁,往下数几代,你前边王朝的例子来看,出现昏君的概率也小,所以陛下对集权的要求,谋的是未来,属于为子孙谋划……

担心子孙无能,相权压制皇权,这是每个帝王都会思考的问题,这点无可厚非!

可是假设陛下担心未来的相权过大,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压制皇权呢?”

张异提起的问题,让许存仁和孔讷同时陷入沉思。

“门阀……结党……”

孔讷举起手,开始列举可能会影响君权的行为。

张异点头,说:

“讷讷说得都对,这些都是可以让相权凌驾于君权之上的可能,其实咱们可以再简化一下,其实陛下担心的就是士子集团以某种方式抱团,欺负皇上!

而抱团的纽带可以是血缘,可以是同乡,可以是结党,也可以是其他,

只要官僚阶层中以某种纽带形成一种比较坚固的联盟,都是皇帝不喜的!

以前陛下处理的方式,是希望通过科举选上的人别太聪明,可是不聪明的人又干不了事,这件事就作罢了!

但问题还是那个问题,总需要结局,至少咱们要让陛下看到咱们在帮他解决,所以我提议算学,就是其中的一个理由!

先生说前边的朝代曾经算学纳入科举,但最终时代还是将它淘汰了,可我并不这么认为。

算学入科举不假,但在隋唐之时,通过明算科入仕的那批人,其实都是最底层的官吏,

人家门阀世家,根本就不带他们玩,名为科举,其实大家的玩法都不一样。

所以先生武断觉得算学不行,学生恰恰觉得可以,您想想呀,如果算学那些门阀子弟也要考,会有什么结果?”

“什么结果?”

“那就是,许多人熟悉的那套游戏规则被打破,许多本来应该入仕的人却无法入仕,算学这种东西和经义不同,你不会那就是真的不会……

它不像四书五经,可以背,你有个好先生,或者朝中有人,你大概是可以知道朝廷出题的思路,就算你文笔差点,思路对了,就很容易拿到高分。

可是算学不一样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种不受控制的考试方式,自然不会受到上层人的欢迎!”

张异的说法虽然有些牵强,但也将许存仁引入思考。

其实许存仁大概也明白张异说的意思,就是让皇帝在经义之外另开一科,

其实科举行到今天,民间早就形成一些强大的学派,这些人长期对经义的研究,确实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掌握了科举的方法。

一旦恩科开启,可以想象江南许多地方,类似浙东,江西等地的学子,会大量占据朝堂中的位置。

如果皇帝开了另一条路,并且将它提升和经义相同的地位,

等于将这些大儒擅长的东西,生生剥夺一块。

这看似简单改变,至少在科举初期的时候,会让许多人不适应,也会措手不及。

这就达到了张异说的,分化读书人阶层的目的。

读书人抱团的方式无非那几种,最重要的一种抱团就是同乡和同窗……

削减一部分的优势,就等于将优势让给另外一些人……

从君王的角度来说,这就达到了分化的目的。

只从目的上来说,张异这个提法确实可以应付皇帝。

不过,将算学纳入科举,将他提高到和经学同等的高度,并不符合许存仁的三观,二来、张异的提议是加强君权,也不符合许存仁的利益!

毕竟,他的家乡也算是才子辈出之地,如果说有一种东西影响了未来浙江学子的利益!

张异见许存仁犹豫,心里也是叹息。

想要说服一个大儒去将算学纳入科举,本身就等于劝说别人打掉自己的手足。

先不说他们对经义看得极高,算学入科举这种事,本身就是违背他们三观的事,就算许存仁不在乎,他也有自己的利益。

再退一步,许存仁将这些东西递上去,能不能被洪武皇帝认可,都是未可知之事、。

这件事的推动,本身就比种痘法要难得多。

说白了,还是身为道士的他人微言轻,想要影响朝堂那是太难了。

而且他真正的居心,也不能说出来。

从削权的角度切入,是唯一可能打动朱元璋的东西,但他也不敢用宗室问题去点破算学的重要性。

不过张异有信心,只要朱元璋听到能分化官员结构这件事,一定会来兴趣。

从君王角度来说,他们肯定不希望朝堂中的官员都来自一个地方!

“嗯,也不是不能考虑……”

许存仁左思右想,暂时也同意了张异的看法,倒不是他觉得张异说得有道理,而是朱元璋那边逼着他交东西,他有点学渣马上要交卷了但还没有头绪,准备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满足皇帝分化相权的需求,这是其中一个不能说的点。

但递给皇帝的东西,还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让皇帝相信(至少表面上相信)算学的加入真的能筛选更多的人才。

“所以你说的第二点,如何实现?圣人之学,乃是治国大道,如果通过科举的人都不足以证明自己的能力,那又如何通过算学来证明?”

张异见许存仁问出这些话,就知道至少自己第一关过去了。

他想了想,说:

“知识有许多种,算学和圣人之学考验的方式也不一样,算学考试考的是一个人的逻辑能力,这种东西在四书五经中并无法训练……

就比如说,先生你……”

张异突然将问题甩给许存仁。

“先生您跟了陛下也有十年,陛下让您掌管国子学,对您不可谓不信任,您的学识也是有目共睹的,经学之类的东西,相比除了宋濂等几位大家,也没有几个比得过您……”

张异先是给许存仁拍了一顿马屁,许存仁微微点头。

他虽然不至于得意忘形,但张异的欣赏他还是很受用的。

可惜,张异话锋一转:

“如果说圣学学得好,治国就厉害的话,您和宋濂先生为什么都被放在不重要的地方,而不是中书省?”

许老的笑容僵在脸上,然后狠狠瞪了张异一眼。

这家伙夸你的时候,后边果然藏着刀子。

对于张异就差指着鼻子说自己不行的行为,许老悲愤莫名。

杀人诛心呀!

他不小心,又让这小子磨砺了!

“其实小子觉得官员有几种!”

张异扎心之后,就开始说事了!

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

第239章 百年情分,今日断绝第568章 重启常茂案,兔死狗烹?第463章 朱老三的私心,掌心雷配方第302章 国法和家法,皇权不下县第447章 您是我亲哥,一盘大棋第401章 恩泽龙虎山,父子二真人第437章 祈求,你想要我身子也行第527章 朱麦克阿瑟樉(二合一)第132章 迁都,往哪迁?第249章 搅屎棍,与盛世一起成长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第517章 争夺话语权,神性和人性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简体字第71章 徐达的疑惑,京城里的高人第512章 “相亲相爱”一家人,大战将起第345章 暴打悍妇,层层设局第193章 一句话省却百年努力第51章 衍圣公,汉奸也第483章 天子守国门,宣布迁都第406章 你定亲了吗,细说身材第493章 办学和罪人,张异的婚事第230章 皇后插手,老朱的惊喜第173章 抗生素的问世,初“见”朱元璋第479章 不该出现的军队,复活的徐达第528章 朕把你给卖了,原来是大舅哥(二合第413章 误会大了,送沈老爷上路第109章 天子口舌,耳目,手足第476章 男女互换,你是我的道侣吗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第290章 杨宪离死不远了,拿回天师位的法子第553章 为民请愿,蒙古人回来了第276章 清明节前,大明的诱饵第3章 面见皇帝,天子朱元璋第62章 弥合南北,秋之功第223章 工具人张异,妙云想修道第571章 贫道乘风去,不做世间人第455章 完美的计划,张异的苦头第387章 带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让我改变历史进程?第437章 祈求,你想要我身子也行第362章 嘴贱,没事撩她干什么?第362章 嘴贱,没事撩她干什么?第386章 饮马富士山,常遇春的新战场第468章 这家伙太难杀了,关于产业链第180章 气死老朱,贫道的理想第44章 只有我把皇帝当人第353章 被架空的朱标,刘基摊牌第82章 谣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别把老常当莽夫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68章 这家伙太难杀了,关于产业链第571章 贫道乘风去,不做世间人第285章 沉默的大多数,张异被捕了第438章 理想的推动者,为迁都铺路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镜,谣言制造专家第356章 搅局,开门放朱棣第393章 岭北之战,轻敌的徐达第454章 情债?第4章 图穷匕见,皇帝好狠呀第354章 国士无双,积极自救第310章 诗是去年写的,人是今年没的第495章 未来国师,知道真相第203章 这华夏的天,早就变了第122章 算学里的国运,灭国之策第179章 赎罪,送给皇帝的大礼第497章 执子之手,不求净土第37章 张异的报复来了第474章 装病不如装死,徐达吃大鹅第175章 小道看你,命不久矣第209章 审计部门,朱家家宴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说法第102章 你造伪经,你是汉奸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镜,谣言制造专家第244章 龙虎山的峥嵘,天师的蜕变第408章 徐达的试探,王保保的命第342章 十年准备,君王北行第128章 科举改革,轩然大波第462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新锦衣卫头子第283章 胜利阴影下,是血淋淋的罪第262章 僧道纳税,你小子有种吗第267章 史书中的情报,杀倭寇第303章 权力既然不能吞下,就分给更多人第136章 张异曝光了,怒怼刘伯温(5K)第227章 出卖老朱,谁落谁的网?第334章 让你抛砖引玉,不是让你拍死老子第272章 宋濂勇敢飞,有黑锅你背第213章 徐家求上门,照顾我黄叔叔第174章 什么家庭?跟贫道谈钱第509章 空印案,师父好狠呀第58章 怨种大哥来京城了第548章 挑拨离间,不如外人第1章 一个不该出现的人第394章 战败的影响,预言战局第316章 家与国的选择,沽名钓誉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谣第9章 朕能当好一个皇帝吗?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简体字第25章 终于肯泄露天机了,谁敢幽禁我儿子?第497章 执子之手,不求净土第4章 图穷匕见,皇帝好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