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

常茂和胡仲文的事,大家伙都知道会出大事。

可谁曾想到,朱元璋一点面子都不给,就给他们动了杀心。

他话音一落,百官震惊。

李善长等人,也想不到皇帝如此决绝。

“陛下,不可!”

李善长率先跪下去,为二人求情。

刘伯温也站出来,跪下去。

杨宪本想看热闹,见二人都跪了,他也跟着跪下去。

下边,此起彼伏,都是为二人求情的声音。

偏殿那边,跌跌撞撞跑进来一个妇人,惊慌失措,也是跪在地上,大声呼喊: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求陛下看在我家相公为国尽忠的份上,饶我儿一命……”

闯进来的人,自然是蓝氏。

她知道那事可大可小之后,也拉着闺女第一时间入宫。

蓝氏虽然恐慌,可她对常茂的安危还是有信心的。

朱元璋对常府一直很客气,哪怕上次也只是暗示蓝氏收拾常茂。

这一切都是因为,常遇春是皇帝的心腹,也是大明的栋梁。

可她怎么也想不到,她的儿子竟然会因为一个小老百姓的性命,而要被皇帝打杀?

她入宫,朱元璋心知肚明。

老朱本不想和一个妇道人家一般见识,可她既然送上门,朱元璋站在高台之上,冷冷俯视对方。

“蓝氏,你可明白,杀人者死?”

蓝氏抬起头,脸色煞白,她和皇帝对视之后,却再无以前的跋扈。

朱元璋的狠辣,她有耳闻,虽然这份狠厉从未落在常家头上。

“遇春为国出征,你身为常家主母镇守后方,本应该为他管好这个家,可你性子跋扈,连带着后辈也没教育好……

我大明君臣,多为布衣出身,都是从老百姓走过来的,当年那些官员落在百姓身上的苦你可记得?

常茂本应该是将门虎子,可落到欺男霸女的地步,你这母亲负主要责任……”

朱元璋并没有给蓝氏面子,他这一番话落下来,蓝氏的脸色也跟着涨红起来。

妇德……

被当朝君王斥责无德,乃是一个妇人最大的耻辱。

蓝氏一时间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

朱元璋骂完她,正要找人动手。

此时,马皇后走进来,群臣赶紧拜下:

“见过皇后娘娘!”

“臣妾,见过陛下!

陛下,臣妾有话要说!”

“皇后请说!”

朱元璋在见到马皇后的瞬间,脸上的怒意才稍微缓和。

马皇后道:

“陛下,臣妾乃是妇道人家,并不懂这军国大事,关于国家立法,臣妾也明白,杀人者死的道理……”

她说到这里,蓝氏眼神慌乱,难道马皇后也支持打杀她儿子?

她刚死了一个儿子,如果再死一个,她恐怕要疯了。

“可……”

好在马皇后话锋一转,却劝说道:

“然,常遇春毕竟是为国征伐的功臣,且蓝家也是陛下的姻亲,这常家丫头还没过门,咱就杀了她弟弟,毕竟不太好看……”

她话音刚落,李善长等人赶紧出来劝说:

“陛下,常茂当死,但常将军之功,可护他一回呀!”

不拘淮西派,就算刘基等浙东派官员也跪下来求皇帝放过常茂。

常遇春乃是能镇国的将军,大局为重。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他望向朱标,群臣也望向朱标,朱标犹豫了一会,却闭上眼睛。

众人登时明白太子殿下的意思,他自己不愿为这小舅子求情。

蓝氏的脸色微变,却也更加恐惧。

朱标一句话,比马皇后更有效果。

可他的态度,几乎已经是写在脸上,马皇后走过去,拉了他一把。

太子才不情不愿站起来,跪在地上,磕头。

没有言语,只有态度。

但百官松了一口气。如果他不跪下,这常府和太子殿下的婚姻恐怕都维持不住了。

常遇春、徐达、李善长,这三人是淮西,甚至是大明朝廷的基石。

这件事如果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甚至能动了国本。

“很好……”

朱元璋冷笑:

“朕管不了常家的事?那朕就让常遇春他自己管……

来人,常茂杖三十,给朕狠狠打,打完后,给他流放北方,去他父亲帐下当兵去……”

朱元璋一声令下,这次再无人敢求情。

从死罪到流放,这已经算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蓝氏的嘴皮子动了动,却不敢再多说什么?

朱元璋却不准备放过她,她冷冷盯着对方:

“蓝氏,你这一身诰命也别要了,回去闭门三个月,反思一下自己的罪过!”

被君王斥为无德,又夺去身上的诰命。

蓝氏心如死灰,赶紧伏低身子。

……

老朱处理好常茂,将目光落在胡惟庸身上。

胡惟庸遍体生寒,看皇帝处置常茂的方式,他发现自己期待的结果,恐怕得不到了。

他明白,自己和常遇春比起来,压根是不能比。

如果常茂都要流放千里,那胡仲文几乎必死无疑。

朱元璋盯着瑟瑟发抖的胡惟庸,暗道一声可惜。

此人是李善长推荐的,他用着也觉得非常不错的臣子。

李善长对他有培养之意,朱元璋也看好他的表现,只是,比起张异,一个胡惟庸不值一提。

“胡惟庸,你又有什么话说?根据那些人犯的招供,这件事是你儿子挑起的……”

胡惟庸哆哆唆嗦:

“陛下,子不教父之过,一切都是微臣的错,这孩子该死,该死……

但……”

他总归舍不得孩子,就要开头求情。

胡惟庸却看到,前方的李善长冰冷的目光,他瞬间心领神会。

“陛下,臣不敢为那逆子求情,但请陛下允许,臣亲自打死这个逆子……”

胡惟庸也是狠人,在电光火石之间,有个想法脱口而出。

百官侧目,大家伙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胡惟庸此人,以前虽然也是朝中老臣。

可他进入权力中枢,毕竟才是最近的事。

这位新晋的朝廷大员,似乎和别人不一样。

大义灭亲……

这位大臣终究和别人有所不同。

朱元璋也愣住,这货狠呀!

老朱想了一下,说:“准……”

他挥手,高见贤命令人将一个人提上来,此人早就奄奄一息。

等他被架在一个板凳上的时候,对方才悠然醒来。

“爹,救我……”

胡仲文刚醒来,就看见他父亲胡惟庸从奉天殿中走出来,他急的大喊大叫。

胡惟庸气急败坏。

百官摇头,这胡公子实在提不成呀,他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大声喧哗,惊扰皇帝。

别说你自己要死,就算你爹可能也要搭进去。

只看胡惟庸佝偻着身体,众人竟然对他产生一丝同情。

胡惟庸一言不发,走到胡仲文身边,他接过侍卫手中的庭杖,用尽全身气力打下去。

惨叫声,登时传遍奉天殿。

老胡并不是什么身体强健的人,他也不会发力。

不过,大家也明显看出,对方并没有手下留情。

胡公子从一开始的不解,惨叫,到咒骂,到奄奄一息。

胡惟庸整整打了一刻钟,他自己也跟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他身下的胡仲文,也是出气多入气少。

老胡气喘吁吁,终于体力不支,给累倒过去。

此时,李善长站出来,跪下:

“陛下,胡惟庸尽力了,就让胡公子给死在家里吧?”

朱元璋冷冷看着,他对李善长的想法心知肚明,再看那个胡仲文,确实已经九死一生。

“行……”

老朱不禁看高胡惟庸一眼,他和李善长之间的默契皇帝看得出来。

可看得出来又如何?

人家愿意去冒险,皇帝对自己,对张异也有个交代。

“其他人,都给朕打杀了!

家里的财物,都抄了,给苦主送去!

常、胡二府,各赔苦主白银五百两,并亲自过去赔罪……”

朱元璋自认为做到这份上,也能给张异一个交代了。

在场的各人,都松了一口气。

许多官员心中凛然,他们急着回去约束家人,千万不可做出让家人遭殃的行为。

……

另一边,清心观。

关于老孟的葬礼,古人讲究入土为安。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老孟家的灵堂也搭建起来。

邓仲修已经知道了这里的事情,找人请了特许,带着一群道士前来。

孟家房子,登时热闹起来。

虽然风光,但再好看的葬礼,也掩盖不住亲人的悲伤。

未亡人李氏,身披麻衣,抱着孟瑶在哭。

孟家的一群亲戚,也在旁边张罗着。

这些和张异无关,他只是坐在门口,静静地看着。

等李氏操办好这些,他还要等着去报官,或者等官府前来拿人。

张异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次要将事情闹大。

如果能闹到见一见传说中的朱元璋,也算可以。

在过往的日子里,他一直回避着可能和那位君王有交集的可能,不过从刑部大牢出来,他却不会抗拒这种会面了。

等……

人还没等来,但身后的屋子里传来的杂音,却让张异十分不爽。

“红颜薄命呀,我就说这个女人克夫,孟河走了,还没留下一个后人,这女人可留不得……”

“听说他们还要去告官,那官家可是轻易招惹的?这会给咱们带来厄运的……”

张异面无表情,如果有选择,他其实并不太想搭理里边的事。

华夏自古以来,是宗法社会。

宗族在许多事情上,替代了律法行不到的地方。

这也是华夏行了千年的底层规则,

老孟死了,留下孤儿寡母。

宗族自然而然的,就会帮他处理后事。

可是,宗族的利益,未必代表着孟瑶她们母女的利益。

过了一会,张异等的人终于来了。

一些衙役,在一个看似公公的人带领下,由远及近。

他们的出现,还引发了村里人的恐慌。

在他们看来,这是人家来找麻烦来了。

“我就说吧,这女人是个灾祸……”

宗族里的人,有人已经开始慌了,他们第一时间就将责任推到无助的母女二人身上。

小孟瑶扑在母亲怀里,惊恐地看着这一切。

此时,那些官差靠近,为首的公公说:

“谁是孟河家眷?”

李氏从灵堂走出来,行了一礼。

“各位大人,民妇就是!”

“李氏,你丈夫被常府公子和胡惟庸父子打死一事,陛下已经知道!

今日,陛下亲自处置了所有人。

常府公子,已经被皇帝流放千里。胡府公子,也被责罚,生死不知。

另外一干参与此事者,皆已伏法!

他们全部被陛下杖毙,望你周知。”

官员一番话,引得全场哗然。

别说那些普通百姓,就是张异也愣住了。

朱元璋虽然也有爱民之举,可这件事处理得未免也太怪异了?

一个君王,竟然会为了一个普通的百姓,当场流放了常遇春的儿子和打杀胡惟庸的公子?

哪怕传说朱元璋颇为爱民,但张异可不信老朱是活菩萨。

但眼前的一切,实在太过违背他的认知。

官员说完,回头,张异等人才发现,原来跟在差役后边的,还有两个人。

张异认得其中一人,赫然是常家姑娘。

另外一人,他倒是不是认识,但隐约猜出对方的身份。

“弟弟,对不住了!”

常氏也是道观常客,满是愧疚。

她路过张异身边,先是低声道歉,才去跟李氏道歉。

“常府对不住婶婶,我在这里替父母兄弟,向李家婶婶道歉……”

常氏说完,另外一人犹豫了一下,走上前。

“胡某教子无方,特来此负荆请罪。”

常家的小姐,中书省的大官?

刚才还觉得李氏是祸水的孟家亲戚,见到常府的人和胡惟庸竟然亲自来道歉,登时大惊。

自古以来,被高官打死的百姓不知凡几。

别说高官,就算是乡里的恶霸打死人,又有几人会受到责罚?

能让朝廷的高官亲自为老孟道歉,这已经是非常罕见之事。

百姓们看到二人背后跟着的太监,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是陛下。

不是这些人良心发现,而是他们头上,有人压着。

村里的百姓们,心情有些复杂。

这是他们的人生经历中,从未有过的经验。

“是陛下!”

“陛下英明!”

“陛下万岁!”

在村民们朴素的认知中,能为百姓伸冤的皇帝,就是好皇帝。

一时间,和这件事无关的话题,在人群中流转开来。

胡惟庸和常家丫头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二人恨不得马上离开这里,免得丢人现眼。

所以,两个人将早就准备好的银票拿出来,递到李氏跟前。

这些银子,登时让众人屏住呼吸。

第551章 因言获罪,无耻的双标第519章 不喜欢的皇帝,换一个就好第48章 张家的乖和孔家的坏第281章 清明血雨,这是我大明的军队第413章 误会大了,送沈老爷上路第276章 清明节前,大明的诱饵第377章 公开秘方,药王再世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头上,羊入虎口第64章 衍圣公的打算第130章 屁股决定脑袋,不一样的公平第261章 慈悲为怀,慧昙退场第188章 玄武大炮,皇子的表现第45章 朱元璋的陷阱第148章 他出事,你们都要死第61章 勾栏听曲,你才七岁呀第488章 相认,您果然是朱元璋第41章 父子之间最好的状态第298章 我心里的魔,那是真的第345章 暴打悍妇,层层设局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头上,羊入虎口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当你爹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203章 这华夏的天,早就变了第304章 敢让皇帝种田,天下独一份第516章 世界第一份报纸,独门的生意第521章 春晚和希望,星辰大海(二合一)第81章 我脸皮厚,我不尴尬第168章 父皇,您是给刘基下套第562章 朕反对,送先生上路第338章 朕的儿子,都没好下场第572章 原来我是张三丰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后的利用价值第322章 税收本质,在劫富济贫第103章 你也不想你爷爷的事曝光吧?第98章 老朱的背刺,还是插手了第524章 姚广孝你不造反会死?(二合一)第331章 朕肚子里的蛔虫,有法可依第298章 我心里的魔,那是真的第58章 怨种大哥来京城了第233章 所谓妖道,佛度有钱人第513章 何为民心?百姓还是乡绅第198章 故意刁难?杨宪又作妖第542章 皇位的滋味,只有一次机会第423章 思想才是军队的灵魂,标准化第279章 所谓的否决权,装病谁不会呢第244章 龙虎山的峥嵘,天师的蜕变第105章 再叫姐姐试试?他真会享受第526章 天师的都不行,天皇更是找死(二合第190章 天师即帝师,张异不上当第411章 落地凤凰不如鸡,人工呼吸第495章 未来国师,知道真相第529章 染指锦衣卫,大明的远程畜牧业(二第345章 暴打悍妇,层层设局第65章 熊孩子也会传染,人情冷暖第565章 姚广孝,你是朕的人还是他的人第47章 龙虎山的希望,送信送贼窝第270章 奇怪的画,碎片化传播第159章 徐家的规矩,出卖朱老四第118章 张异你骗我,剧本不是这样的第531章 大明国祭,国师之名第282章 玄武军,玄武大炮首秀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来是他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169章 是福是祸?历史的剧变第91章 张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311章 儿子祭天,升官发财第377章 公开秘方,药王再世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贼张异第536章 一场血案第565章 姚广孝,你是朕的人还是他的人第451章 再不收网,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166章 救命,他凭什么?第342章 十年准备,君王北行第533章 改革深水区,政务官和事务官(二合第319章 举荐张异,皇帝恼羞成怒第149章 皇帝太抠,要他奖赏干嘛第4章 图穷匕见,皇帝好狠呀第206章 我跟李善长比起来如何?第484章 摊丁入亩,杀戮背后的原因第325章 常遇春:当时我害怕极了第333章 龙虎山干的大事,皇帝你马甲掉了第421章 科举的意义,危险在和平之时第489章 国师和国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第553章 为民请愿,蒙古人回来了第494章 人前显圣,皇帝赐婚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态度才是关键第139章 丢了魂的衍圣公,送上门的肥羊第387章 带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165章 世界很大,让朱棣去看看第117章 孔家的破局之道,张异的拯救计划第218章 妹妹茶里茶气,有趣的灵魂第113章 藏在史书下的暗流,我是吃瓜群众第198章 故意刁难?杨宪又作妖第306章 最苦痛的折磨,是给他希望第56章 吃烧鹅的丫头和逛青楼的道士第263章 黑锅别人背,找刘伯温算账第157章 洛阳纸贵,再见徐丫头第203章 这华夏的天,早就变了第157章 洛阳纸贵,再见徐丫头第71章 徐达的疑惑,京城里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