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国士无双,积极自救

朱标闻言一惊,他蓦的站起来,脸上全是惊疑不定之色。

刘基是如何知道他们父子的身份?

他怔怔地看着刘基,刘基只是见他反应,就已经得到自己的答案。

他郑重其事,跪在地上,道:

“知道殿下的立场,臣自然知道该如何做了!

虽然臣心有公正,可也知道众口铄金,若是我背后没有人顶着。就算我想掺和这件事,也有心无力!

可明白陛下背后的高人,原来是清心观那小子之后,臣就知道殿下的立场了!

那臣,自然会全力以赴!”

朱标听明白了刘基的话,

他的态度十分明确,他虽然想帮张异。

但如果自己不在刘基背后撑腰,他就算把自己舍进去也没用。

所谓的心中的坚持,也要看能不能成事才是最重要的。

这朝堂中,有一股不能言说的暗流,他要是硬蹚这浑水,说不定会卷入无底深渊之中。

他的同僚,同道,至少在这件事上,肯定不会站在自己身边。

那朱标,必须成为他背后的人。

“刘先生,如何知道本宫和父皇的身份……”

在给刘基一个准确的答案之前,朱标需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臣不止一次举荐过张异,陛下不肯见他,本身就是很古怪的事情!

陛下爱见贤才,连普通的百姓,陛下都时有接见!

可一个能提出算学入科举等多种国策的神通,陛下偏偏不见!

臣本来就有疑惑藏在心头,直到无意中知道张异有个亲密的叔叔,名叫黄和……

若是再猜不到陛下的身份,臣就白跟了陛下这么多年了!”

刘伯温的答案,合情合理!

但也能说明他智慧过人。

黄和这个名字,不过是朱元璋当时随口取的。

皇觉寺的和尚……

这是独属于皇帝的自我调侃。

朱标自嘲一笑,当时父皇要是知道,他会将张异留在身边,并且长期维持交往却不摊牌的局势。

大概他在取名的时候,会多想一想。

刘基既然看破了,且直接摊牌。

朱标也没有什么不好承认的,他点头道:

“没错,张家弟弟就是父皇背后的高人,不独算学入科举,南北弥合,南北榜,你所能想到的几乎所有父皇推行的国策,背后都有张家弟弟的影子!

只是他并不知道父皇的身份,因为某些原因,父皇也不想他知道!

包括常叔叔,他能逃过死结劫,也是因为张家弟弟提醒!”

刘基的瞳孔,猛然放大。

他虽然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却还是压抑不住心中的震惊。

他知道黄家父子的身份之后,就明白张异在背后恐怕给皇帝出过许多主意。

但朱标所言,却依然让他震惊不已。

“包括,僧道纳税?”

“嗯!”

“甚至,连宋夫子提出僧道纳税这件事,也是……张家弟弟引导……”

刘基:……

玛德,那就太邪门了!

宋濂那个老匹夫,被一个八岁孩子玩了都不知道。

朱标挑着一些张异的事,说给刘伯温听。

刘伯温越听,越心惊。

说了小半个时辰,朱标才将一些事简单说完:

“先生以为,他的价值如何?”

“国士无双!”

刘伯温并不认同张异所有的做法,甚至许多事情,他可能站在张异的对立面。

但这并不妨碍他给张异一个公正的评价。

哪怕如他,一人一生能献出一个改变天下的国策,都是庆幸之事。

张异只是关于推行简体字,南北榜这些谋略,就足以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这样的人,不该冤死在地牢之中。

刘伯温已经彻底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

“殿下想要救张异,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插手的理由!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锦衣卫出手!

可是锦衣卫乃是不祥之器,殿下也还不是真正的君王,

动用锦衣卫,对殿下的名声并不好!”

刘基对锦衣卫的看法,和李善长,马皇后的看法无般一二。

但又有些许不同。

刘基的意思,不是不能动,而是怎么动?

官员对锦衣卫的抗拒,并不下于他们如今想要弄死的张异。

朱标在没有介入理由的情况下,贸然出手只会引起百官不满,可是如果真的有他不得不介入的理由……

那自然是没事!

可是,怎么找这个理由,那就值得商榷。

“如果真到必要的时候,本宫何须在意这点名声!

本宫不妨告诉先生,本宫明确知道,李氏不可能和离青陌通奸!

离青陌乃是父皇安排在张异身边保护他的人,换成任何人都可能和李氏通奸,唯独他不能……”

跟刘伯温交底之后,刘基也明白了这件事的性质。

“有人趁着陛下离开京城,想通过李氏这件事,牵扯到张异身上……

就算不能让张异死,至少也要给他一个教训,或者打击龙虎山的威望!

而张异因为算学入科举一事被曝光,正好被满朝文武厌弃……

他们利用了这个局势,营造出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大势!

这件事,如果能当成小案子处理,悄无声息地把张异办了,自然最好!

如果不小心把事情闹大,上达天听,殿下也没有足够的权威去解决这件事。

李善长,果然厉害!”

刘伯温一番分析,也不忘打击对手。

是不是李善长做的不重要,反正可以顺便黑一下。

朱标没有接刘基的话,在张异举世皆敌的情况下,谁动手这件事还真不好说。

去纠结这事也没有意义!

“有殿下交底,老夫亲自走一趟应天府衙吧!

不过,如果只是老夫过去,恐怕应天府衙的门都进不去……

还请殿下给我一些便利!”

朱标想插手这个案子,却被百官劝下去的事情很快会传开,应天府那边得到消息,肯定会硬气起来。

刘伯温虽然有监察百官的权利,但并非应天府衙的直属。

没有朱标的支持,人家说不定还真会把他拒之门外。

“可……”

朱标随手写了一份手谕,交给刘基。

刘基带着这份东西出宫,径自前往应天府衙。

应天府衙,宫里关于这个案子的消息,已经通过某些渠道传回。

连太子殿下都不能轻易插手此案,这给了知府大人极大的满足感。

原本应该参自己一本的御史台,居然也毫无动静。

他才明白,朝廷中的各位大人们对张异和龙虎山的态度,究竟有多差。

“现在,你该明白本大人的坚持没错吧?”

“大人英明,是小的无知了!”

“这件案子,尽快落实下来,毕竟夜长梦多……”

他话音未落,却有衙役敲门,说刘伯温来访。

“是刘基!”

应天知府听闻刘基的名字,心头颤了一下。

刘伯温虽然不过正三品,可他也是朝廷文官之中,浙东派的领袖。

知府不属于淮西,也不属于浙东,可两边人他都惹不起。

“大人,刘基恐怕也是为案子而来!”

幕僚提醒一句,知府大人的脸色登时黑了。

现在,他的身家性命已经押在这个案子之上,绝不容有失。

“刘基多管闲事,本官听说他今日提议监察此案,御史台上下没有一个人附和他,都要众叛亲离,还坚持呢!

走,咱们去会会这位御史中丞!”

刘基在应天府衙等了一会,终于等到知府老爷。

“原来是刘大人,有失远迎!”

刘基回礼,寒暄一番过后。

他道明来意。

应天知府闻言,抚须,似笑非笑:

“御史台虽然有监管官员的职责,却没有办案的具体职权,不知道刘大人去拜会嫌犯,是有什么打算?

是大人觉得本官有问题,还是觉得嫌犯有冤屈?

不是本官不配合刘大人,实在是办案的话,讲求一个公正!

本官听闻大人和清心观的道士有旧,怕是……”

刘基默然。

若是换成以往,自己来到这里,怕眼前这位知府老爷不知道多欢迎自己,如今他却给自己拿起架子。

甚至,出言嘲讽。

他是算准了,如今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刘大人没事,就请回去吧……”

知府老爷说完,刚要送客,刘基拿出一份手谕。

对方接过来一看,脸色大变。

太子殿下!

“本官现在能进去?”

刘基淡淡道,知府大人脸色挂不住,冷哼一声:

“带刘大人去大牢!”

刘基躬身拜谢,然后在衙役的引领下,往大牢而去。

知府等他一走,脸色都黑了。

“大人,刘基铁了心要插手,东宫还支持他!

咱们……”

知府大人再无刚才的得意和淡定,听到幕僚的话,气急败坏:

“所以本官说时间不多了,赶紧审案,将案子给我做死了,才好交代!”

“可是大人,如果想要做死此案,就要让那对狗男女认罪,可他们就是不认罪……”

“打,给本官狠狠打……”

……

刘基并不知道,他的出现让知府乱了阵脚。

他走进牢房,一股牢房独有的味道扑鼻而来。

应天府衙平时倒是很少处理小案子,牢房里关押的人犯不多。

整体下来,倒也干净。

不过随着刘基往里走,最先闻到的,是血腥味,旋即他看到了趴在地上的老陌。

这是个汉子!

老陌哪怕被打得鲜血模糊,在与刘伯温短暂对视之后,却依然坚定。

他越过老陌,就见到牢房中的张异和李氏。

刘基让人打开牢房的大门,衙役主动退走。

“看来你在牢中,日子也算不错!”

他上下打量张异,发现这小子衣着干净,除了略微清瘦,似乎没有什么影响?

“药王显灵!”

张异心情谈不上好,却还能开玩笑。

药王太上的信仰,龙虎山这阵子的所作所为收获的民心,确实让他逃过了一些牢里的阴暗手段。

不过他话锋一转说:

“我在这里过得越好,代表外边的环境越差!

如果那位知府大人心急的话,应该不会那么容易放过我!”

刘基眼睛一亮,确认张异世皇帝背后的高人之后,他对这小子有不同的认识。

张异排除他独属于道士的预知的本事,这孩子本身也是个绝世天才。

八九岁的年纪,却仿佛看透世情,至少自己在八岁的时候,是绝对做不到他这样。

“你现在的处境,确实不太好,不过好消息是,你让人传到宫里的消息,也传到了……”

刘基挑一些能说的,大概给张异说了外边的情况。

张异皱眉,他主导算学入科举的事情曝光之后,果然是举世皆敌的局面。

“陛下不在,殿下监国,哪怕二殿下求到太子那里,太子想要插手的想法,也被百官顶回来了!

这件事,很难办!”

张异的脸色,逐渐凝重起来,他自己也没料到,事情会演变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他的想法,就是将事情闹大。

对于这个案子的判断,张异其实没错。

对方设局以孟家人的角度,从李氏入手,再牵扯到他身上。

主要的目的是不希望引发关注。

只要能让这件事发酵开来,这死局就破了一半。

他的思路是没错的,可是他低估了那些官员们希望他人有事的决心。

御史不管,官员阻拦!

大家就差没公开支持应天知府,弄死他!

举世皆敌呀!

张异苦笑,现在他人没事,可是却连累了李氏和老陌,老陌身子骨虽然好,但要是再打下去,恐怕真要死了。

“刘大人,能否帮个忙!”

“我身上本来有些大蒜素,悄悄给老陌用了两瓶,但他这情况,口服需要的剂量太大了,几乎没用!

你可否帮我去道观,拿来我全部的存货,先把老孟的命保住再说!”

他说完,给刘基指点自己藏药的地方,刘基答应了他。

张异欣慰一笑,虽然外边的局势很差,但他很庆幸,自己结的善缘,都起了作用。

“也就是说,朱樉劝动了太子,但太子不方便干涉?

那就想办法给太子一个干涉的借口,刘大人,麻烦您走访一下老孟村子里的邻居,用暗访的方式……

凡走过必有痕迹,人多了,秘密就不可能藏得住……

老孟家附近的村民,还有孟氏的族亲,肯定有人会说漏嘴,这是一个突破口……”

知道自己处境艰难之后,张异开始积极自救。

第8章 史诗级坑爹,手把手教皇帝对付张家第220章 常遇春你敢?第27章 试药,孔家和张家第533章 改革深水区,政务官和事务官(二合第140章 催眠术,改造衍圣公第502章 皇帝喜欢用强,道衍哭了第315章 锦衣卫,剥皮萱草第一人第432章 大明军魂是什么,张异的答案第56章 吃烧鹅的丫头和逛青楼的道士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国门第567章 另一条密道,朱元璋的杀心第438章 理想的推动者,为迁都铺路第20章 你敢诅咒朕断子绝孙?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还藏着秘密第535章 青蒿素,他们算个屁(二合一)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还藏着秘密第444章 乱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义,天下怎么亡的第19章 仙人洞府,无字天书第411章 落地凤凰不如鸡,人工呼吸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杀人第70章 丢了亲爹,又赔了儿子第295章 买命钱,掀桌子都别玩了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门受辱第145章 讷讷,哥什么时候坑过你?第407章 暧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69章 不知天命,釜底抽薪第469章 亲爹也是个大忽悠,你贞洁没了第122章 算学里的国运,灭国之策第288章 跟他比起来,杨宪算个屁第216章 妇女能顶半边天,心动的感觉第270章 奇怪的画,碎片化传播第467章 神机营诞生,上交发明不死第248章 操弄人心,降维打击第16章 银子不少了,足足有三个刘伯温呢第537章 血案的背后,皇帝挖角第49章 老张吓死了,天大的机缘第240章 逐出师门,祸水东引第211章 重提反贪,帝国疆域的极限第365章 天岂能无师?隐约的大势第304章 敢让皇帝种田,天下独一份第352章 小石头与滔天巨浪,举世皆敌第168章 父皇,您是给刘基下套第358章 凡走过必有痕迹,尸体不会说谎第562章 朕反对,送先生上路第340章 再见马皇后,纺织机问世第171章 龙虎山的“雷法”,你妈要死了第359章 别拿朱标当老实人,久违的兄弟情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简体字第129章 现学现卖镇压百官第208章 皇子的上升通道,无解的死结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217章 道友与知己,人类简史第521章 春晚和希望,星辰大海(二合一)第238章 买卖神仙,咱们封神第387章 带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126章 杀人诛心,先生你不行呀第436章 你哥哥命不久矣,红杏出墙第285章 沉默的大多数,张异被捕了第227章 出卖老朱,谁落谁的网?第202章 开中法,故意找茬第217章 道友与知己,人类简史第102章 你造伪经,你是汉奸第43章 饿狗看粮仓,凭什么当忠犬?第333章 龙虎山干的大事,皇帝你马甲掉了第155章 故事的力量,这是屠龙术第509章 空印案,师父好狠呀第188章 玄武大炮,皇子的表现第199章 暴怒的老朱,许存仁的智慧第60章 借君王之势,修世功德第25章 终于肯泄露天机了,谁敢幽禁我儿子?第277章 千里镜,师弟求你别说了第414章 朱樉的接盘侠,这家伙可以利用第372章 等了两年的刺杀,张异救驾第277章 千里镜,师弟求你别说了第566章 师徒缘断,不如归去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贼张异第86章 小小的插手,蝴蝶效应第36章 解梦,甩锅甩回自家人头上第119章 果然是那小子幕后算计第235章 百姓需求,神仙产品经理第487章 杀常茂,皇帝负责毁尸灭迹第118章 张异你骗我,剧本不是这样的第358章 凡走过必有痕迹,尸体不会说谎第371章 养成的快乐你不懂,最好的地主第569章 张异的推背图,离开大明吧第330章 文武分离,宰相和老丈人第287章 父子情,为你舍了天师位又何妨第370章 秋后算账,君王也有自己的难处第468章 这家伙太难杀了,关于产业链第567章 另一条密道,朱元璋的杀心第492章 皇帝车上下来的道士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儿臣想去日本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驾于衍圣公之上第115章 许存仁入狱,再见刘伯温第368章 有点良心,但不多第538章 造反的想法,大婚之日第74章 科学的种子,十万个为什么第388章 故人来,怕什么造反第268章 沈万三的沈家,朕能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