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争夺释经权,新儒家

孔讷在胶州?

张异已经很久没有听过他的消息。

他的脸上,浮现出由衷的笑意,他们也有阵子没见了。

“孔公子一直在践行他的承诺,回孔家之后,就请了命,开始四处游学!

孔家人陛下虽然没明说,谁都知道仕途无缘!

所以孔公子将一身心力,放在学问和教育之上!

他所过之处,走访当地大儒,这一来二去的,在北地的名声颇为不错……

人们都说,孔家真正出了一个有孔圣风骨的子孙……”

和龙虎山一般,八十年的富贵,足够让孔家人忘记许多东西。

比起龙虎山,孔家其实受人的诟病更多。

他们可不仅仅投降过蒙古人,金人他们同样滑跪过。

至于后世的满清入关,孔家人跪起来更加没有压力。

所以衍圣公一脉,后来被骂太监,绝不冤枉。

孔讷也许做得还不够好,但他仅仅能做的这些,就比他的祖先们好上太多了。

从周通的语气中,张异也知道,皇帝对孔家的监视一直没有减少。

可对于孔讷,皇帝是欣赏,赞许的。

那几年在应天府的经历,孔讷和大明王朝的绑定更深。

“只是,这位孔家少爷对圣人之学似乎看不上,这点许多大儒对他颇有意见!

孔少爷的理论,是回到孔圣最初的经典,不主张对经典过分解读!”

周通并非博学之人,他对于孔讷的做法,解释起来有些磕磕绊绊,不过张异听着,脸色却越发古怪。

孔讷这套理论,不就是未来欧洲流行的新教改革吗?

这家伙在利用自己孔家人的身份,开始对理学动手了?

将经典的解释权,从大儒手中夺回来,他要做的事,可不比任何政治改革容易,甚至会更容易激起士子集团的反对。

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

其实对于儒家的解释,每个朝代都有不同。

大儒们将孔圣人抬上至圣先师的神坛,同样夺走了释经的权力。

顺应时代的发展,衍生出不同的学术理论,统治一代人。

张异虽然不喜欢理学,但也要承认,理学在儒教的发展中,起到了救命的作用。

在面佛道二门的理论侵蚀,程朱将儒教神化,就是一种最好的应对。

释经权,可是整个士大夫阶层的根。

如果孔讷尝试去动这个的话,他所要承受的压力,不会比尝试打压相权的朱元璋更小。

士大夫们将孔家捧上高高在上的地位,是为了更好的释经,而不是让人夺走他们的权力。

孔讷一个不好,说不定他衍圣公的地位不保不说,性命都会有危险。

“这小子是什么时候对理学开始不满的,应该不会受我影响吧?不会吧不会吧?”

孔讷难得爷们一会,张异额头却在冒汗。

这小子平时唯唯诺诺的,可真干起事来,自己都要擦一把冷汗。

“陛下对此事怎么看?”

“额……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

周通并不敢直接回答张异的问题,打了个哈哈混过去。

张异也不追问,反正不久之后,他就可以见到孔讷了。

“他是不是也知道我的任务?”

“没错!”

周通的回答,确定了张异的猜想。

如果想要盘活张三丰的身份,必须要有孔家世子配合。

这也是,孔讷代表孔家,给大明的投名状。

“这小子,贫道小看他了!”

能见证自己好友的成长,张异觉得很开心。

“您的替身,最近就在胶州,所以孔公子在的话,也该是您去拜访他了!

【您】回来之后,孔公子可是为您解决了不少麻烦……”

周通特意交代张异,张异微微点头,他相信回头自然会有人给他交代。

张三丰这个身份,本是他无心插柳,但如今命运捉弄,居然成为能左右帝国命运的棋子。

既然被卷进来,那就好好游戏一番,也不枉这几个月吃苦。

张异换了一身衣服,让自己符合自己的身份。

他知道,自己很快就将以这个身份,重新回到某些人的视线中。

“真人和孔公子见面之后,我们就该退场了!

不过真人放心,我们会派人暗中保护您的安全!

陛下说了,哪怕行动失败,真人的安危也要保证!”

周通拍着胸脯给张异保证,张异自嘲一笑:

“贫道的命有那么重要?”

周通讪笑,他也不敢确定。

张异自己也不敢确定,如果是拍卖会之前,他相信自己在那个人心中的分量会如此,可是随着布局的深入,这件事已经和大明未来的国运牵扯在一起。

能不能将蒙古人从漠北诱出来,此事都非常重要。

重要到,哪怕皇帝可能是那位,也有几率会牺牲自己。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张异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如此告诫自己。

他没有为难周通,配合收拾一番之后,就去拜访孔讷。

山东毕竟是圣人故乡。

虽然胶州距离曲阜很远,可这里的文风相对于北方其他地方来说,也算不错。

孔讷此时就在胶州的一座酒楼中,以文会友。

张异换好衣服,一个人前去拜访自己家少爷。

刚上楼,就听见孔讷和别人唇枪舌战。

争论的声音此起彼伏。

张异就站在楼梯处,静静倾听。

他并不太熟悉理学方面的内容,但能听出来,孔讷的战斗力还是挺高的。

这货在自己面前唯唯诺诺,可是真离开应天,却能展现出另外一副景象。

“竖子不可说也……”

孔讷将对面的老先生气得不轻,就差点个孔讷翻脸。

“先生莫怪,学生错了!”

孔讷把人气得半死之后,却没有半分得意,只是低下头来赔礼道歉。

他孔家人的身份,哪怕那位儒者怒不可遏,也要老实接受孔讷的道歉,就在双方的气氛缓和之后,张异上楼,走到孔讷身边:

“拜见孔少爷!”

“你来了!”

孔讷回头,眼中满是欣喜之色!

“孔少爷,这位是?”

其他儒生看着张异,有些疑惑。

孔讷十分热情的介绍:

“朋友,张三丰!”

张异赶紧陪笑道:

“少爷您抬举小的了,我不过是孔家以前的仆役,少爷垂帘,给了我自由,如今做点小买卖罢了!”

一听说张异是仆从出身,其他人的态度多少有些微妙。

本来还想跟张异套近乎的几位,顿时拿起架子来。

孔讷却丝毫没有觉察,只是让张异坐下:

“你这小子,回了山东,却不去寻我,反而是跑到胶州来做生意了?”

张异苦笑道:

“少爷,我可没您的家世,只能努力讨个生活……”

两人多年的默契并没有消失,只是三言两语,二人就已经将张异的身份交代清楚。张异甚至说出了和孔讷一样的方言,在场诸人没有一个怀疑他的身份。

孔讷道:

“不是我说你,当初伱离开的时候,我就跟你说,多读点书!

你这些年跟着我也学了不少东西,京城中也有不少贵人欣赏你,

愿意举荐你!

你若好好处事……”

张异低着头,认真听着孔讷的教诲。

那些本来看不上张异的文士,听说他居然龙门有路,又变得羡慕起来。

“孔家不愧是圣人世家,连仆人都有如此文才吗?”

刚才还对张异不屑一顾的儒生们,马上又和善起来。

张异对这些人的嘴脸,自然铭记于心。

他心中暗笑,孔讷在京城还不觉得,出了京城之后,他的情商和智商,确实比这些人好太多了。

大明的读书人,大抵分成两类。

一类是心向前朝,不愿意为朝廷效力的,这些人连科举都不愿意参加,朱元璋为前两次科举的找不到好人才发怒,就是因为如此。

但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种人。

他们为了科举高中,不惜背井离乡。

张异眼前的这几位儒生,大抵是如此,他能清楚听到对方语气中的一些南方口音。

科举移民,就如后世的高考移民一样。

是趋利行为。

皇帝虽然可以对百姓大移民,却不会主动去动那些地主。

这些人能够不惜背井离乡,求的就是功名。

如今听说张异功名有望,他们变脸也不奇怪。

刚才还和孔讷为大义争夺的士子,马上变得热情。

张异也不是什么清高之人,很快就坡下驴,不多时,这些人就差跟他称兄道弟了。

“以后张兄若是富贵了,可别忘了咱们这些人!”

“陈兄言重了,我就是一个仆役出生的下贱之人……”

“哪有这种事,我看张兄弟门路通天,孔兄都说了,京城有多少贵人家的少爷欣赏你……”

这酒喝到晌午,张异才和这些人依依惜别。

等到只剩下孔讷和张异二人,两个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你果然无论在哪,人缘都比我好!”

“我也想不到孔兄出了应天府的城门,却是如此了得!”

“也许是在应天憋屈惯了,这游行的日子里,总是看不惯这看不惯那……”

孔讷大概只有跟张异在的时候,才会如此放松,什么都说。

“在应天的时候,我总觉得你说的话,是歪理!

可是亲自走过这中原的河山,却越发认同你说的道理!

比起那些大儒的高谈阔论,不接地气,我更喜欢践行先祖的道,落实到教书育人本身!

可是,教育本质的意义在哪,我也曾经陷入思考!

先祖求的,是治国之道!

也是教化之道,可是教化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落脚还是在百姓之上……

可如今的儒学,已经逐渐成为高高在上的学问……”

孔讷喝得有点多,说话也语无伦次。

张异的嘴巴依然很毒:

“那你可明白,如果没有他们,其实你们孔家什么都不是?

你孔讷如今的地位,有大半都是至圣先师给的。

而至圣先师被他们抬上去,难道只是因为他人品好……?”

他的话语,算的上恶毒。

孔讷被他气的脸色涨红,就差跟他拼命了。

不过过了许久,他吁了一口气:

“也许先祖梦想中的世界,并不需要一个被捧上神坛的孔家……”

咳咳~

饶是张异见多识广,听到孔讷的话语,也被呛着了。

他拼命咳嗽,目瞪口呆地看着孔讷。

孔讷,未来的衍圣公。

心里琢磨的事情,居然是将孔家从历史长河中抹去?

说抹去也许不太对,孔讷心中的理想世界,是他依靠自己的本事,获得认可。

而不是因为血脉!

“以民为本,你总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如果现在的理学约束了百姓,消失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先祖传下来的知识,释经权不该在任何人手中!

包括我们孔家……”

“孔兄,大义!”

张异收起脸上的笑容,郑重其事朝着孔讷拜下。

他觉得孔讷很幼稚,甚至有些走火入魔,他所作所为,基本撼动不了这残酷的世道。

就算坚持,他最大的可能,也是从衍圣公的位置上跌下来。

但总会有些人,愿意去干傻事。

“只要张兄不觉得我是个疯子就好……”

“不会,因为我也是!”

张异和孔讷对视一眼,二人哈哈大笑。

“那以后,少不得要麻烦张兄助我!”

“好说!”

张异脑海中,闪过一些疯狂的想法。

儒家并非一无是处,身为中国人,哪怕是后世,儒家依然最能代表中华的文化。

但,儒家的释经权,并不需要由他人来注解。

将经典的理解权力,还归百姓,也许就是一个新生儒家诞生的时刻。

张异乐见于这种情况的发生。

“生产力的问题我来解决,孔兄只管去……”

双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孔讷最终不胜酒力睡去。

张异从酒店里出来,却被一个人拦住了。

“陈先生!”

这位陈先生他认识,就是刚才和孔讷争论的老者。

苏杭人士,也是因为科举移民,而来到北方落户的儒者。

张异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此人会拦住自己,他明显是在等着他。

“张小兄弟,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张异不置可否,跟着这位先生走到一处僻静的角落。

二人叫上一壶茶醒酒,张异开门见山:

“不知道您找我何事?”

对方没有说话,只是将一个物件放在张异面前。

张异的脸色微变。

该来的,还是来了。

第510章 明明是救人,却成大魔头第282章 玄武军,玄武大炮首秀第413章 误会大了,送沈老爷上路第427章 大明碟中谍,主打一个摆烂第425章 杀人夜,让贫道上贼船?第242章 我华夏英灵,何须超度?第189章 天师位,拿回来会死的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学兵法第70章 丢了亲爹,又赔了儿子第138章 还好准备周全,刘伯温比不过我第460章 坐牢也要打工是吧?贫道张异第1章 一个不该出现的人第165章 世界很大,让朱棣去看看第468章 这家伙太难杀了,关于产业链第111章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第406章 你定亲了吗,细说身材第333章 龙虎山干的大事,皇帝你马甲掉了第131章 朱标菊花一紧第203章 这华夏的天,早就变了第97章 张异最不想要的赏赐第79章 终究是皇帝想得深远第430章 有生之年生擒王保保,情报天才第411章 落地凤凰不如鸡,人工呼吸第256章 浙东的机缘,抗倭才是出路第417章 胡惟庸时代,军校雏形第276章 清明节前,大明的诱饵第258章 劝人大度,天打雷劈第339章 人人如龙,龙不如虫第152章 两种天下,什么是国运?第71章 徐达的疑惑,京城里的高人第119章 果然是那小子幕后算计第233章 所谓妖道,佛度有钱人第180章 气死老朱,贫道的理想第160章 朱允炆,建议甩墙上第62章 弥合南北,秋之功第4章 图穷匕见,皇帝好狠呀第365章 天岂能无师?隐约的大势第553章 为民请愿,蒙古人回来了第11章 皇帝留张异,这孩子交给我吧第569章 张异的推背图,离开大明吧第446章 猫和老鼠,贫道张异第473章 中原百姓,真希望我们回去?第500章 挑拨离间, 妖僧姚广孝第127章 这不是朕想要的答案第9章 朕能当好一个皇帝吗?第455章 完美的计划,张异的苦头第131章 朱标菊花一紧第503章 道衍拜师,命运的相会第421章 科举的意义,危险在和平之时第336章 去他娘的宗族,传说中的judy第8章 史诗级坑爹,手把手教皇帝对付张家第524章 姚广孝你不造反会死?(二合一)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第371章 养成的快乐你不懂,最好的地主第518章 独家的震撼,汪广洋的逆鳞第384章 不患寡患不均,拿小日子出气第79章 终究是皇帝想得深远第515章 新生活,皇帝也要给他打工第374章 敌人在百姓之中,摊牌的意愿第343章 让他见见,什么叫官字两张口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儿臣想去日本第139章 丢了魂的衍圣公,送上门的肥羊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给世界多一点选择第33章 你是道士还是和尚?活着我是认真的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当,我就是小人呀第235章 百姓需求,神仙产品经理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第107章 天下无不可变之法第420章 流言背后,秦王谋士?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离别的离愁第152章 两种天下,什么是国运?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455章 完美的计划,张异的苦头第453章 离别前,今夜格外凶猛第201章 机床,科技树的重要性第462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新锦衣卫头子第429章 锦衣卫的名单,你看我闺女如何第73章 想见朱元璋,不你不想第492章 皇帝车上下来的道士第474章 装病不如装死,徐达吃大鹅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潜意识第368章 有点良心,但不多第64章 衍圣公的打算第4章 图穷匕见,皇帝好狠呀第281章 清明血雨,这是我大明的军队第482章 争锋相对,暗算张异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驾于衍圣公之上第224章 两小无猜,却也般配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191章 最好的地主老爷,天下粮食翻倍第557章 道门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200章 百姓苦,跨阶级的爱情第435章 贫道带你,看看这盛世第553章 为民请愿,蒙古人回来了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烧三把火第459章 徐家丫头的小心思,另一座诏狱第338章 朕的儿子,都没好下场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学兵法第149章 皇帝太抠,要他奖赏干嘛第489章 国师和国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