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误会

董盛鸣道:“我不是气他这个,我是气他靠上了魏副相就忘了董家。他董文德一家子进京,竟然连来都不来。他们还当我是他们的长辈吗?中了举人依旧不来拜见,这回中了状元更是目中无人了。他那些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竟然连这点礼数都不懂,他难道连董家的祖宗都不认了不成?”

王氏见状,赶忙劝道:“老爷息怒,您何必为了这样的人生气。您看二叔对他的态度就知道,他不是个好的。否则二叔怎会连一封书信都没有写?就算是二叔不交代一声,文耀那边也会写信同咱们说一声的。既然如此,咱们操那份心做什么?他有那个造化,就让魏副相给谋个好职位,没有那个造化,就晾着他好了,日子过不下去了,自然就懂事了。”

董文德因董如意的事生气董家,所以中了举人后连说都没说,就那么一家子进京了。

董盛兴一直以为董文德是自己进京赶考的,等出了赏花宴那样的事后,这才知道董文德竟然是一家子进京的。

董盛兴一气之下,更是不闻不问了,也没有写信通知住在京兆董家的董盛鸣。

原本东董大爷董文耀是有意要提一提的,谁成想后面发生了一连串的事,先是西董虐嫡子的事传的沸沸扬扬的;然后又是董文仪那档子烂事,随后又牵涉到了轩辕王世子;再后来就是女秀才的事,女秀才没完就来了女秀才注那等的大事;再再后来东董大老爷过寿;如今又出了女解元的事,这一年下来别说是西董没有消停,就是东董众人的心也是跟着西董上上下下的。

结果董文耀愣是忘了这茬,同董文德进京相比,这一年来董家发生的任何一桩事都大过他们一家子进京。

所以董文德一家进京,董盛鸣和大夫人王氏压根就不知道。

他们不知道自然就没有同府内的人交代了。

董文德虽然生气董盛兴和冯氏的态度,却也不是不知礼数的人,他到了京兆,直接就去了京兆的董宅。

结果他不仅吃了闭门羹,还被京兆董宅的门房羞辱了一番。

董文德是拖家带口的来京兆的。

这一路上他们一家三口轮流生病,原本五个月的行程,整整走了七个月。

他们一家是头一次出远门,眼看着就要到京兆董家了,一家子都归心似箭的,最后几日都差不多是连夜的赶路,这样一来就更显得风尘仆仆了。

京兆董家一年四季都不少打秋风的人,董盛鸣对董家的那些远方亲戚也是从来都不过问的,毕竟他公务上的事就够忙了。

大夫人王氏从来都是爱名声的老好人,进的来董家大门的那些个亲戚,在她看来也不全都是没用的,所以那些个旧衣服、旧物件的给着便是,反正每年董家剩下的那些不穿不用的也有很多。

但是那些个连董家大门都进不来的,王氏也是懒得理睬的。

原本就是阎王好过,小鬼难缠,董文德直接被董家狗眼看人低的门房给拦在了大门外。

门房按照以往的惯例,不给银子连通报都别想。

董文德一听是要银子,当场就火了。

京兆的董宅也是董家的祖产,他堂堂二房的嫡长子,回自己家竟然都要给门房塞银子。

他哪里忍得,直接骂了门房的小斯。

门房见董文德不但不给银子,竟然还骂人。直接数落了董文德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

不仅如此还嘲笑了一番,笑董文德连这点规矩都不懂,竟然还敢跑到京兆董家来打秋风。

董文德气的撂了一句话就走了。

他说:“我董文德有生之年绝不踏进这肮脏之地一步,就是请,我都不会再来。”

董家的旁支很多,姓董并不稀奇,可是文字辈的却是不多。

门房小斯一听,就知道自己惹了不该惹的人,他哪里敢声张,全当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听到这样的话。

故而董文德再也没有去过董宅,就连过年的时候,陈氏要送年礼过去,都被董文德制止了,董文德直接说道:“那些东西怕是连董家的大门都进不去,你送了也是孝敬那些个看门奴才的,说不定到时候人家还嫌东西穷酸,看不上眼。”

陈氏对此事也很生气,他们都以为董家是知道的,只是生气他们一声不响的就来京兆,所以故意给他们难看。

时间一长,陈氏想着就是东董长辈们抹不开面子,至少还有两个堂弟是在京兆的,按道理这两位堂弟总该过来见见丈夫,把事说开了。

谁知他们就这样装做什么都不知道,最后陈氏也懒得理他们了。

好在陈静之是有提前安排的,陈家在京兆的宅院一早就让人收拾好了,董文德就这样带着陈氏母子住进了陈家宅院,然后专心备考。

至于董盛兴,他的确生气董文德的不告而别,也的确是想凉一凉他们夫妻,只是后来董家发生了那么多事,他也是真给忘了。

董文德接着圣旨,就去换衣服去了。进宫自然是要换上大红的状元朝服了。

陈氏按照规矩,背着董文德偷偷的给那传旨的公公塞了一个荷包。

那公公见了陈氏偷偷摸摸的样子,就知道董文德是个书呆子。

他掂了掂荷包的重量,心道:“好家伙,五十两的银锭子。”随后朝着陈氏点了点头。

陈氏给的银子多,传旨公公自然就高兴,一路上还时不时的提点几句。

董文德除了殿试那次,这是第一次进宫,直到到了御书房门口,他才朝着那传旨公公感激的拱了拱手。

传旨公公见着无语,点点头走了。

皇上此刻正在看到董文德的生平。

皇上道:“张公公,你过来瞧瞧这个新科状元,身世并不差,这些日子怎么就没有人给他说句话呢?”

张公公上前看了一眼,笑道:“怕也是个可怜人吧。”

往常能靠着学文中状元的,那都是有真本事的。而中了状元却没有直接进翰林院的,几乎都是寒门子弟。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世承诺第二百四十九章 帮主之位第四百八十四章 以一敌十第三百一十七章 全权处理第六十章 钓鱼第一百五十四章 嫉妒第四百七十章 身不由己第三十四章 暗亏第四百六十章 状元文章第八百一十章 惩处第三百七十一章 息事宁人第八百七十五章 军令如山第八百九十六章 一心求死第八百九十五章 黑货第六百六十一章 监国第四百九十二章 危险第二百八十八章 心机婊第一百四十八章 安顿妥当第八百三十五章 监军人选第八百五十五章 连环计第三百六十三章 射杀战俘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另类医法第五百二十章 圣旨第五百一十一章 查封庆王府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间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隐藏危机第一百零八章 田家态度第五百五十九章 身份贵重第六百九十七章 圣宠第五百一十四章 请旨救灾第九百九十章 难以置信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宁格局要变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扭转乾坤第五十二章 串通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府第七百八十章 武举第一百章 前世缘第六百八十七章 七小姐第六十九章 怒喝衣袍第六百二十九章 后事第六百四十三章 新婚约(一)第九百二十三章 准备回京第六百六十六章 骑马第三百零二章 合作条件第八百三十七章 决定第六百二十章 新吐蕃王第五百八十二章 后悔第五百二十二章 进京第五百四十八章 清理府内第八百四十二章 临行安排第三百一十一章 商议造船第二十五章 问话第七百八十五章 打架第二十三章 食不言寝不语第一百四十三章 怡欣院新规制第七百四十一章 起床气第五百二十一章 来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八十大寿第六百九十八章 圣意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间人第五十二章 串通第三百六十章 张灯结彩第五百九十四章 准备第七十五章 凉薄第二百三十三章 欠揍第二百七十四章 炫富第四百七十六章 茶饭不思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甲第二第六百零八章 记账法第二百九十一章 猖狂至极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书第二百一十章 通敌卖国第五百六十七章 行赏第八百六十三章 一字长蛇阵第十三章 怠慢第二百七十六章 输赢已定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国破家亡第四十九章 精妙之处第一千零九章 集体上奏第五十八章 直脾气第一百一十二章 暗示第二百七十五章 静观其变第一百九十二章 头名文章第三百零三章 正式合作第二百三十七章 应接不暇第六百八十七章 七小姐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阴阳两虚第三百五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子有方第三百九十章 相看第八百一十九章 得宠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旨第四百零七章 遍体生寒第六百一十四章 后果很严重第七十三章 家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内定人选第六百四十七章 晋南王成婚第三百三十四章 安氏一族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一样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全都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