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琼浆玉液

“妈,九龙程瑞尊到底拥有什么能力?”田鸡问

田婉清并没有回答田鸡,而是一本正经看向我们,对于她来说,没有解开九龙程瑞尊的秘密一直都是很大的遗憾,后来她嫁给应悔元,因为避嫌万般无奈只好离开考古所,从此她再没有接触到九龙程瑞尊。

“我后来听婉清提及过这件器物,我见她一直心有不甘,便到处找寻和虢国有关的文物,希望帮她解开九龙程瑞尊的秘密,可很奇怪的是,虢国的所有记载,包括同时期的文物以及文献中,从未提及过这件东西。”应悔元说。

“你们是从什么地方得知九龙程瑞尊的?”田婉清问。

“竹书纪年中曾记载这器物的来历。”叶知秋回答。

“竹书纪年?!”田婉清大吃一惊,半天没有反应过来,想必在她的认知中,竹书纪年残缺不齐,作为一本史书怎么会记载一件青铜器。

我把封承告诉我们的事一五一十说出来:“九龙程瑞尊并不属于虢国,而是攻伐胜利后被带回去的胜利品,所以在文献中并没有记载。”

“田姨,您刚才说,九龙程瑞尊在出土的时候,还发现一份竹简,那上面记载了什么?”薛心柔问。

田婉清回想一下告诉我们,虢国民风彪悍历代尚武,西周初期国力极其强盛,甚至后来晋楚争霸,作为汉阳诸姬中战力强大的国家,抵御楚国北近功不可没,特别是城濮之战,晋军打败楚军开启争霸中原的序幕,虢国更是居功至伟。

就是这样一个全民尚武的诸侯国,在强盛了短短一段时间后,迅速的开始衰败没落,原因并非是受到攻击,问题出在虢国国君的身上。

根据古墓中发现的竹简记载,虢国中期突然开始重视玉器,对玉石的钟爱简直超乎想象,不但是君王就连臣民百姓也是如此,举国上下都以玉为美。

虢国大军本是精良的虎狼之师,可却疏于训练被派往挖掘玉矿,甚至帮晋国伐伐楚,并非是因为汉阳诸姬同气连枝,竹简上记载了真正的原因,令很多考古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虢国虽然兵强马壮,可终究是偏安一偶的小国,而当时楚国是春秋乱世中国力最强的大国,虢国到底出于什么原因,居然敢随同晋国攻楚?”叶知秋问。

田婉清不慌不忙对我们说,根据竹签上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大意是楚国地大物博,有上好玉山非虢国玉矿可以媲美,若得之变能拥有天下美玉。

“就为了玉矿,虢国吃了豹子胆敢攻伐楚国?!”田鸡大吃一惊。

“虢国要那么多玉石有什么用?”宫爵眉头一皱。

我端着酒杯冥思苦想,楚国又称荆楚,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但是这些地方并不盛产名玉。

“竹简上可有说出国上好玉山在何处?”我若有所思问。

“有所提及,虢国协助晋国伐楚,意在少华山。”

“少华山?!”宫爵一脸疑惑说。“虢国以举国之力伐楚,竟然是为了一座山,到底这座山有什么来头?”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竹简上并没有记载。”田婉清回答。

“少华山”我猛然放下悬停在嘴边的酒杯。“少华山又名三清山,虢国伐楚难道是因为那样东西!”

“什么东西?”田鸡问。

“和氏璧啊。”我脱口而出。

“这与和氏璧又有什么关联?”田鸡一头雾水。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少华山古称怀玉山,相传楚人卞和在此山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的璞石一块,琢磨成器便是后来千古重宝的和氏璧。”田婉清兴奋不已说。“虢国伐楚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独占怀玉山,确切的说,是想找到另一块和氏璧。”

“和氏璧不是被我给砸了嘛,在金贵不过也就是一块玉石而已,犯得着发兵攻伐嘛?”田鸡不以为然说。

“你,你说什么?你砸了和氏璧?!”应悔元和田婉清几乎同时目瞪口呆看向田鸡。

“对,对啊。”田鸡挠挠头支支吾吾回答。“当时形势危急,我若不砸了和氏璧,那玩意指不定就落到赤井嘉隆手里,怎么说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我这也是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啊。”

“你砸了和氏璧?!”应悔元指着田鸡瞠目结舌,然后重重叹口气。“那可是千古重宝啊,你还真是有出息,这要珍贵的东西都能毁在你手上。”

“他砸的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玉璧而已,真正的和氏璧拥有匪夷所思的能力,虢国想要占有怀玉山看来是另有所图。”我不慌不忙帮田鸡解释。

“和氏璧拥有什么能力?”应悔元问。

应家也是归墟人的后裔,这本能就是该他们知晓的秘密,我也不隐瞒,把月宫九龙舫上五件神器以及各自的用途一五一十说出来。

关于和氏璧的传闻应该是杜撰的,真正的和氏璧如今应该还在龙脊之地的陵墓之中,彭家先祖把涅槃轮一分为二,玉璧是假的,但明珠却是真的,明珠被随侯得到,便是后来春秋双宝之一的随侯珠。

至于假玉璧的下落,想必是辗转流传从彭家后人手中遗失,那块玉璧我们都见到过,若但从玉器本身来说,的确是罕见的稀世之宝,毕竟那是归墟人亲手防止的赝品,不管是做工还是技艺都超尘脱俗。

而且玉石本身也并非是我们熟知的玉材,那是神域之中特有的玉石,可以说即便是赝品,在这个世间也绝无仅有,应悔元和田婉清说的没错,田鸡的确是砸毁了一件千古重宝。

“那就能说通了,竹简上记载,虢国国君坚信,上好的玉石能延续寿命,就是这个原因,导致虢国中期迷信鬼神。”

田婉清恍然大悟点头告之,在虢国古墓中发现的竹简,对于玉石有详尽的描述,认为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

意思便是虢国国君找到长生不老的办法,便是食玉,并且还记载了很多食玉的方法,所谓的琼浆玉液、神仙玉浆等等,都是指可食用的玉制品,而且其功效都是服之长年不老。

不光是国君,举国上下都盛行食玉成仙之说,正是因为如此,在导致了虢国国力快速衰退,从最开始能和楚国一决高下,到最后楚国饮马黄河时,虢国已经不堪一击。

“玉这东西硬邦邦的,怎么能吃的下去啊?”田鸡把玉猪龙拿着手里,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一脸茫然。

“田姨所说并非是空穴来风,虢国虽亡但有遗风,考古研究发现抱朴子便是虢国后裔,他闻名天下的著作中,曾提及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次则五玉”

叶知秋在旁边引经据典补充,抱朴子特别提出玉亦仙药,但难得耳,可见玉石被列入仙药中的上药,甚至还详尽的记载了食玉的方法,比如用乌米酒及榆化为水,以葱浆消之为怡,饵以为丸,烧以为粉,至于食玉的效果便是,服之令人身飞轻举,其命不限。

“在虢国古墓中发现的竹简山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从这一点足以证明抱朴子是虢国后裔,他的著作应该是受到虢国先民的传承影响。”

田婉清继续对我们说,从发掘出来的墓中尸骸来看,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结石,虢国快速没落应该和举国上下盲目食玉有关,但虢国食玉文化的起源一直都是谜,像是一夜之间突然出现,在竹简上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看来我推断的没错,虢国国君在得到九龙程瑞尊之后,一定是从戎狄首领口中得知了这器物的秘密,知道九龙程瑞尊隐藏着长生不死的线索,只不过虢国国君并没有破解出九龙程瑞尊的奥秘。”我若有所思说。

“这也难怪,在春秋战国时期,甚至往前追溯,玉器很多时候都被认为是神灵的食物,加上玉为瑞器,祭天告神时常以玉为媒介,有据可查的周礼中也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薛心柔如数家珍对我们说。“在古人心目中,玉有着通神功效,虢国国君得到九龙程瑞尊,加之又从戎狄首领口中得知这器物能长生不死,自然而然想到食玉也不足为奇了。”

“彭家后人手上有玉猪龙,一直都在找寻长生不死的办法,想必是得知九龙程瑞尊上有一样的玉器,便前往虢国,很有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想虢国国君透露出和氏璧的秘密,这才导致虢国会不遗余力协助晋国伐楚。”宫爵说。

我慢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声音坚定说:“看样子,我们必须去一趟虢国博物馆,无论如何都要见一见九龙程瑞尊。”

第182章 无人生还第427章 死亡幻觉第165章 唯神可见第42章 甲骨文第4章 南蛮子第243章 山有扶苏第623章 万寿疆域第241章 不期而遇第426章 没说完的遗言第232章 石盘第132章 顾五的名字第554章 算计是一百五十三章麦积山第9章 重明环第120章 日久生情第105章 老而弥坚第616章 尽人事听天命第427章 死亡幻觉第606章 抛砖引玉楔子第614章 黄肠题凑第497章 投鼠忌器第569章 大错特错第103章 舍己为人第733章 多此一举第463章 燃烧的石洞第594章 旁观者清第685章 冥顽不灵第143章 一报还一报第426章 没说完的遗言第608章 王陵迷踪第549章 全息图第485章 血仇第306章 单挑第605章 借花献佛第536章 强者和弱者第246章 信物第7章 相亲第35章 青铜龙马第232章 石盘第304章 栋梁之才第592章 直言不讳第318章 幕后人第311章 冰释前嫌第256章 蓬莱仙山第139章 利见大人第536章 强者和弱者第212章 劫后余生第105章 老而弥坚第607章 假手于人第579章 高塔顶层第262章 作壁上观第139章 利见大人第107章 梦魇第624章 石门地图第661章 空穴来风第263章 同归于尽第570章 雪域誓师第42章 甲骨文第273章 血墨披风第113章 价值连城第309章 三纲五常第404章 草菅人命第62章 瘸子第243章 山有扶苏第698章 禹贡九州第187章 孔雀暖玉第680章 他乡遇故知第37章 了如指掌第713章 圣行录第434章 珊瑚洞穴第496章 有恃无恐第608章 王陵迷踪第246章 成王败寇第718章 大隐隐于市第140章 指鹿为马第59章 绝密档案第165章 唯神可见第263章 同归于尽第215章 胶片第29章 睚眦必报第705章 不悔初心第65章 对质第95章 魔方第152章 登峰造极第723章 抽丝剥茧第405章 原地待命第599章 柳暗花明第214章 生日第145章 话中玄机第180章 乾坤天街第143章 一报还一报第562章 出乎意料第90章 祭品第264章 第六个人第634章 重见天日第481章 蛛丝马迹第502章 灭祖第172章 大漠沙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