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黄河古道

其他人都紧张看向我,朱七最为激动嘴边的烟杆都耷拉下来,我指了指绢布上的河道:“国君的墓就在虢国的疆域之内。”

“疆域之内?!”朱七听完大吃一惊,然后茫然的摇摇头。“扪心自问探墓的本事我还算是拿得出手,得到这张绢布之后,所有可能下葬的地方我都探查过,如果在虢国境内的话,我怎么也该有所发现才对。”

“七爷,不是您探墓本事的问题,是您压根就没探过陵墓的位置。”我淡淡一笑回答。

“还有我没探过的地方?”朱七眉头一皱想了半天还是摇头。“这关系到朱家先祖的遗训,我断然不会有所偏差,按照西周的葬制,但凡是可以下葬的地方,我一处不落啊。”

“七爷,不是您有所遗漏,而是陵墓的位置您根本接触不到。”

“到底在什么地方?”

“葬河水!”我指了指绢布上的河道。“真正的意思,虢国国君墓在黄河之底!”

……

我话音一落,房间里所有人目瞪口呆,朱七嘴边的烟杆都掉到地上,相互之间面面相觑对视,应悔元好半天才说出话来:“国君的陵墓在黄河之底?这,这怎么可能?”

“朝歌,你这个推断恐怕有待商榷,要知道黄河历来泛滥至今都无法根治,在当时的情况下,以虢国的人力和物力根本驾驭不了黄河,又怎么能把陵墓修建在黄河之底。”田婉清说。

“是啊,我看也没有这个可能,如果你所说的成立,首先得让黄河断流,势必就要在上游修建大坝,从而才有可能在下游某地修建陵墓,理论上的确是有可能成立的。”薛心柔指着地图上黄河的河道说。“但是,一座君王级别的陵墓,少说也得修建五六年吧,即便能在黄河上游修建大坝,可蓄水也不能超过这么长时间不排洪啊。”

“别说蓄水五六年了,你没听过天下黄河不桥这句话啊,黄河水流湍急,架设桥梁非常困难,古时生产力落后,不桥是不可使之成桥的意思。”叶知秋也对我摇头说。“桥都无法架设,又怎么可能在上游筑坝。”

“再说,修建陵墓最忌惮的就是水,挖掘的墓室一旦有水渗透,势必会导致土层塌陷,陵墓即便能完成,埋葬在里面也不会牢固,早晚都会坍塌。”应悔元看着我郑重其事说。“而且西周时期墓葬都采土木架构,就算墓室封顶,河道只要恢复,在黄河之底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以当时的建筑技术是绝对无法承受的。”

“在坚固的墓室相信会在瞬间坍塌!”田婉清不假思索说。

“对,你们说的这些我当然清楚,莫要说是两千年前的虢国,即便是现在,想要在黄河之底修建陵墓也难于登天。”我淡淡一笑声音很坚定。“但是,其他人不行,可虢国国君却能做到。”

“为什么?”朱七问。

我指着现在地图上消失的河道回答:“你们为什么不想想,在两千年前这里本来应该是黄河的河道,为什么现在去没有了吗?”

田婉清低头去看,很快抬头说:“在虢国古墓被发现后,考古队专门研究过这条河道,消失的原因是当时的周王对黄河改道……”

田婉清突然愣住,我看她表情就知道多半是想到这其中的奥秘,黄河频繁的灾害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记载的不计其数,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

泥沙一直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分频繁,最早能追溯到大禹时期,当时治理洪水采用的方法便是疏通。

而关于黄河第一次改道的记载就是周王,地点正是当时的虢国境内,为了防止黄河泛滥,周王对黄河实施了改道工程,参与这个工程的就是虢国。

“这就是为什么在虢国的境内会出现一条被荒废的河道,当时的虢国国君反其道而行之,黄河改道之后,国君便直接把陵墓修建在旧河道之中。”我点点头继续对其他人说。“要改道黄河工程一定极其浩大,在旧河道上修建陵墓自然不会被注意,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是工程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虢国国君墓一直没有被发现的原因。”

“虢公崩,葬河水……原来是这个意思,难怪我寻遍虢国境内,怎么也找不到国君墓的蛛丝马迹,我哪儿会想到会把陵墓修建河床之下。”朱七恍然大悟。

“既然知道了地方,那还不好办,抓紧时间把墓室的位置给探出来。”田鸡说。

“怎么探?”田婉清抬头看着田鸡。

“妈,探墓这门道可就多的去了,和您考古挖掘的方式截然不同,这儿不是还有七爷和我爸,再说了朝歌可是叶叔亲手调教出来的,这间屋里可有三代探墓高手,只要知道地方什么墓都能探出来。”

“在其他地方我当然相信这不是难事,可若是陵墓修建在古河道下面,不管用什么探墓的方法,也不可能知道古墓的位置。”田婉清郑重其事说。

“田姨,为什么在古河道下面就探不出来?”薛心柔问。

“河床干裂之后,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河床上沉积的河水会凝固,并且坚若磐石,很难把探铲打下去。”

“对啊,这还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应悔元神情凝重问。“婉清,这段河道你最熟悉,全长有多少?”

“测量的距离是三十多公里。”

“这么长的距离……”朱七拾起地上的烟杆,低头沉思片刻后说。“陵墓可能修建在任何一处位置,要想探明墓室的地点,势必要采用梅花桩的探洞方式,事关重大不能走漏消息,就靠屋里这些人,少说点,没个五六年时间绝对探不出结果。”

“我看恐怕还不止,河道虽然荒废但又不是没有人走动,我们明目张胆在河道上打探洞,以七爷和应叔的身份,想必顶多十天半个月时间,消息就会走漏出去。”宫爵说。

我默不作声的摇头,重重叹息一声说,这些都不是关键,最麻烦的还不是这些问题,即便我们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探查完这三十多公里的河道,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无所获。

“为什么?”叶知秋问。

“探铲打下去后,是根据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等情况,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说简单点就是看看下面有没有活土……”

“古河道下面不可能有活土!”应悔元顿时一惊,接过我的话声音焦虑。“古河道下面的土层全是沉积的淤泥河沙,修建陵墓时候挖掘和填埋的都是死土,整个古河道也是如此,就是说,在这三十公里范围内全都是死土。”

“这个虢国国君还真有点意思,不知道此人是随心所欲选择的陵墓位置,还是千挑万选才决定把陵墓修建在古河道下面,如果是刻意如此的话,那此人恐怕修建了一座最隐秘也是最安全的墓室,任何人都别想找到这处陵墓的所在。”朱七抽了一口烟缓缓说。

“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叶知秋焦急万分。

“应该没有,虢国古墓被发现后,因为只找到平民墓葬群,贵族古墓至今没有被发现,所以除了考古队外,还有很多盗墓贼试图找寻贵族陵墓的位置,但至今也没有听到任何一处贵族墓葬被发现的消息,如果陵墓在河道之下,想必除非对整个河道挖地三尺,否则是不可能有收获的。”田婉清摇头回答。

朱七吐了一口烟雾,把桌上的现在地图拿到自己面前,沉默不语注视了良久,用烟杆指了指地图问田婉清:“这里是第一座虢国古墓的位置,东南西三个方向考古队都探到了边缘,而你在北面发现了古墓群,可黄河古道却在东边,这地方当年你们为什么不深入探查?”

“往东发掘没有再发现墓葬遗址,加之又靠近黄河古道,考古队推断应该不会再有古墓出现,后来东面的区域划分给,当时因为挖掘古墓而被征用土地的当地居民,现在这村庄叫新虢村。”

“新虢村就在黄河古道的边上!”朱七眉头一皱,像是想到什么,抬头看向应悔元。“你这里有多少地鼠?”

应悔元二话没说,叫楼下的姜无用上来,耳语几句后,没过多久,姜无用拿着一个沉甸甸的袋子上来,应悔元把袋子放在桌上打开,里面全是黄灿灿的金条,少说也有百来根。

“要不了这么多,带上七八根,咱们出去溜达溜达。”朱七清理干净烟杆意味深长说。

第56章 三眼麒麟第40章 四脚蛇第308章 河东狮第209章 明堂天宫第555章 缺一不可第383章 神使第287章 落叶归根第143章 一报还一报第47章 九五方阵第596章 竹书纪年第255章 千年绢布第405章 原地待命第535章 遗忘的真相第658章 子午谷第388章 河图迷宫第274章 虐杀第577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第314章 八仙庵第41章 霸王蜥第610章 故人之子第270章 赝品第573章 君临天下第224章 龙迹第231章 鸿门宴第62章 瘸子第37章 了如指掌第188章 九龙宝船第584章 赝品第517章 迷途知返第612章 两全其美第112章 水中望月第401章 117第550章 神塔的秘密第150章 南凌北卓第143章 一报还一报第124章 疑冢第668章 仙宫入口第673章 水晶沙漏第543章 钥匙第196章 手印第203章 离殇第225章 见面礼第233章 痞子第390章 日月同天第73章 重返故里第247章 关中匪事第676章 死灰复燃第85章 神殿禁卫第464章 天丝蛊第316章 儿女情长第383章 神使第599章 柳暗花明第483章 复仇第686章 禁忌的力量第432章 憧憬第243章 山有扶苏第145章 话中玄机第91章 蝶面人第549章 全息图第526章 九尾狐第249章 轻车熟路第517章 迷途知返第105章 老而弥坚第14章 大凶之地第610章 故人之子第244章 九宫格第96章 神殿核心第505章 山有扶苏第3章 九龙船第297章 不期而遇第230章 大隐隐于市第580章 物是人非第505章 山有扶苏第236章 秦砖第398章 头门岛第576章 嘱托第15章 寻龙点穴第506章 和盘托出第116章 天启青花第407章 唯一的影像第44章 青铜钟第758章 龙脉神殿楔子第136章 暗室第654章 大海捞针第77章 九黎的秘密第558章 征伐四方第251章 户隐忍者第216章 消失的项链第635章 画龙点睛第11章 北邙少闲土第605章 借花献佛第293章 身无分文第223章 真龙第739章 风水大阵第574章 最后的献祭第22章 借尸还魂第185章 奇穷第181章 骷髅天枢第314章 八仙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