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太子丹出逃

来者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华服公子, 趴在朱襄面前面色苍白,冷汗冒了一茬又一茬。

朱襄听到那人的名字走了一会儿神,那人的冷汗就把背后的衣服都打湿了。

“张耳……”朱襄从记忆中搜索出这个名字, 回过神,“你曾经是信陵君的门客?”

张耳连忙重重磕了一个响头:“是。”

朱襄看见张耳惧怕的模样,嘴唇动了动, 让张耳起身的话化作了一声叹息。

他对张耳印象不深,想了许久才想起这个耳熟的名字。

一同拼车出差的同事曾经用极其羡慕嫉妒恨的口吻提到过张耳。

张耳的事迹和刘邦绑定。

刘邦曾经为张耳门客。他成为皇帝之后,张耳立刻飞黄腾达。

张耳本人在秦末汉初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不算有什么本事, 但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每次在人生进入转折的地方做出的选择——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能让他走向更高处。所以他没立下多少功劳,也能成为汉朝的开国勋贵。

都说刘邦狡兔死,走狗烹,实际上后世大臣都羡慕有刘邦这样的君王。刘邦杀的都是异姓王,哪怕最后知道发小站在了吕后身边动了杀意,但最后也是算了。

虽然刘盈文不成武不就,将来可能会被外戚压制, 但好歹也是自己的崽,就这样吧。

跟着刘邦打天下的沛县功臣全部都与国同休, 有些爵位甚至延续到了东汉。比如曹家和夏侯家, 从西汉初一直联姻到东汉末, 奠定了魏国的统治基础。

刘邦在有恩报恩一事上做得特别尽心。

朱襄叹气的是, 历史中留下过光辉的人物,他们不仅本身能力出色,也确实有常人没有的运气。

能在青史留名,才能和机遇, 缺一不可。

魏无忌因为听了自己的劝说没有回到魏国,而是去了雁门郡。张耳就没有借着魏无忌的名声成为名士,最后成为外黄县县令。

刘邦的出生年岁不详。在朱襄的前世,西晋皇甫谧猜测刘邦出生于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西晋臣瓒猜测刘邦出生于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两者都没有依据。

不过刘邦晚年也多次身先士卒当先锋,秦末起义时亲自带兵的能力更是仅次于项羽,正值当打之时。两者非要选一个真实性更高的,应当是公元前247年。

现在还不到十岁的刘邦,显然和没有机会刷名声的张耳不会有交集了。但张耳却阴差阳错得到了自家政儿幼年的帽子,真是老天喂饭吃。

相比将帽子卖了一块白馍的农人,朱襄自然很是唏嘘。

“起身吧。”朱襄又叹了口气,让张耳起身坐下。

这事张耳并非有错,但也并非全然无辜。

雪姬给政儿缝的小帽子,用的是廉公狩得的赤狐皮。虽用料扎实,但被农人珍藏了十几年,已经卖不上价格。

何况在饥荒年间,用十几年前的狐狸皮帽子换粮食,几乎不可能。

但张耳应当是猜到帽子的故事是真的,想要投机取巧,才会用白馍换帽子。

魏无忌在战场自缢前,将门客悉数遣散,推荐给熟人故交。

张耳就留在了赵国,在平阳君后人门下继续当门客。

平阳君后人将朱襄曾经住过村落的村人迁徙到自己封地的事,张耳应当是知道的。

秦公子政年幼时曾与村人互换礼物,并声称会灭赵的事,张耳应当也听说过。

虽然庶人难活,十几年过去,当时迁徙到平阳君和平原君封邑的村人,恐怕大部分都是后来的流民。那得到帽子的农人也小心谨慎,知道财不露白,没人知道他就是故事主角。这件事就隐藏了下来。

但在平阳君的封邑中有一个农人用帽子换粮食,那时公子政已经是太子政,张耳只需要付出一块白馍,就能得到疑似能与秦王见面的信物,这对他是划算的。

就算是假的,张耳也不亏。

又不是强买强卖,张耳本来对这幢交易很得意。但他没想到,秦王政居然会对幼年时见过的庶人如此在意。

秦王政离开邯郸时不过四五岁,应该是不太记事的年纪。他对邯郸大部分的记忆,应该都是从长平君口中得知。他可能知道自己送出了帽子,但对帽子和那个农人小孩的感情应该是没有的。

秦王政可能会在伐赵时用上幼时承诺的借口,但说秦王政真的在意幼年时见过的某一个具体的庶人,别说张耳,这世间估计都没人会相信。

但秦王政居然真的对幼时的事特别在意。

他亲自来到了赵国,回到了曾经邯郸城郊的家,还询问村落里的人的去处,并特意点了那个他赠送过帽子的农人小孩的名。

更糟糕的是,那个农人小孩居然没饿死。张耳想编些吹捧自己的话都没法编。

张耳现在特别后悔。

买帽子他不后悔。他后悔的是当时怎么那么抠门?自己又不缺那口吃的。虽然那个农人很可能是个骗子,但自己给他一袋粮食又不是给不起。

不过如果回到过去,张耳恐怕仍旧只会随意给那个农人一块白馍。

因为那个帽子实在是太破太脏了,又是十几年前的旧事。若不是张耳听过那个故事,想要赌一个万分之一的可能,绝对不会多看一眼。

就算听过旧事的人,大概率也不会理睬那个农人。他们不会相信,有一个从未接受过任何教育,只知道在地里刨土的农人,居然会珍惜对待一顶幼儿皮毛帽子十几年。

这之前,赵国发生过多次饥荒。就算真有那么一顶帽子,得到帽子的农人应该也早就用帽子换粮食了,怎么可能等到现在才换?

可帽子是真的。

秦王重视幼年往事也是真的。

张耳本来在秦王离开赵国时,还抱有侥幸心理。

或许那个农人已经死了。再过几年,他拿着帽子去咸阳寻找秦国贵族请求觐见秦王,归还帽子,就能编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求官了。

但谁知道朱襄公一直留在赵国,替秦王寻找当初的农人小孩,还真的找到了。

张耳就只能匆匆来请罪,痛骂自己鬼迷心窍,请朱襄公恕罪。

“你赠送的那块饼确实帮他度过了荒年,他很感激你。”朱襄唏嘘完后,平静道,“你既然是信陵君的门客,应当有几分本事。我给你一个进入邯郸学府的名额,你好好读书,将来若能考到咸阳学宫,也算是能出人头地。”

朱襄没有为难张耳。

正如他所说,农人自己都很感激张耳。若不是张耳,农人肯定撑不过这个荒年。

张耳一时的投机,救下了政儿的故人,让政儿幼年时美好的回忆,在追忆时没有变成惘然。朱襄不仅不应该责怪他,还应当感谢他。

所以朱襄才叹气。

运气机遇,真是让人羡慕不得的事。张耳如他前世那样,总能有意无意地在人生的转折点上做出正确选择。

“你可在那农人家中择一幼子为徒,带他一起学习。若他能学成,你和他两家将来都在秦为官,传到后世也是一段佳话。”朱襄道,“就算他家幼子愚钝,能学些识字算术,也比什么都不学强。”

张耳松了一口气,立刻道:“草民会收他为义子!”

朱襄淡淡道:“之后怎么做,你自己选择。你无意间得到了这个机遇,就好好珍惜。我希望将来能在咸阳学宫见到你。”

张耳激动不已:“草民绝对不辜负朱襄公教诲!”

他恨不得狠拍大腿,原地蹦起来转几圈!

虽然朱襄公只是给了他一个邯郸学府的名额,没有给他太多好处。但只要在朱襄公面前挂了名,他就相当于在秦王面前挂了名!只要他真的有本事,就一定能在秦国为官!

这世上有本事的人难道少吗?大部分人,都只是缺一个在贵人面前展露才华的机会。

他现在得到了这个机会,只需要勤学苦读,不知道羡煞多少人!

张耳激动极了。

他决定一定要好好培养那个农人的孩子,最好是结为亲家。

只要他们两家能出几个人才,张家就能凭借这则“佳话”在秦国站稳脚跟。

张耳出身不高,他这种贫寒士子就是这个时代所说的“庶民”。若能跻身秦国朝堂,他就阶级跃迁了,怎么会不激动?

朱襄赠送给了张耳几卷咸阳学宫的教材。

张耳摸着纸做的书本爱不释手。

纸在秦国世人阶层已经普及,但在六国却是稀罕物。谁能有一册纸做的书本,一定会开宴会炫耀。

张耳决定把朱襄公赠送的书本像供奉神灵那样供奉上。

考试时拜朱襄公赠送的书本,肯定比拜神灵祖先有用。

秦王政幼时小帽子的事就这么解决了。

朱襄新认识了一个历史人物,得到了一颗心的好感度,抽到了重复的香料。

他将来应当是与张耳不会再有太深的交集,一颗心的好感度就顶天了。

张耳这件事后续的影响,只是让朱襄想到了汉初那一群人。

这时候魏国灭亡之前,刘邦的祖父应该是沛县县令。现在魏国刚灭,刘邦应当还在沛县。

朱襄萌生出去见一见幼年时刘邦的念头,但随即将其掐灭。

他现在很忙碌,没空带孩子。

魏国也会建立学院学府,以刘邦的出身,肯定能进入沛县学院。

如果刘邦真的有本事,他将来会在咸阳学宫见到他,不用去特意改变刘邦的人生轨迹。

朱襄又想到了吕雉。

吕雉的家世其实和刘邦差不多,虽然比刘邦多几代的积累,但家中目前没有实权官职。她家若没有遇到仇人,她肯定会在十五岁之前就出嫁。

朱襄也没想过干涉吕雉的人身轨迹。

政儿和扶苏的后宫中以六国贵女为主,吕雉的出身不够格。而且吕雉姿容不是绝色,就算勉强进入秦国宗室后院,也难以争宠。

退一万步,吕雉有了儿子,以政儿的性情,谁敢在后宫露出干政的倾向,那就是满门消消乐大套餐。

吕雉若配得一普通士人,与其一同在地方为官,有雪姬的榜样在,她或许能凭借自身才能,为自己赚取爵位,在青史留名。

朱襄还想到了可能还没出生的韩信,想到了与韩信、张良齐名的萧何。

萧何肯定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咸阳学宫,就是不知道韩信那个天真的脾气和战五渣的武力能不能熬出头。

还有项羽。

项羽也还没出生。不知道他的母亲在楚国,还是已经被掠去了秦国。

朱襄不打算去寻找他们任何一个人。但张耳会突兀地出现在他面前,他预感其他历史名人大概也会崭露头角。

他算了算时间,政儿刚当秦王不久,汉初名人居然大多已经出生了。

时间过得真快。

时代和时代之间的间隔,也真是小。

大概是对时光如梭的感慨,朱襄心里有了些许怅然。

但怅然在雪姬推门进来时就消失了。

“良人,今日要去巡视田地吗?”雪姬问道。

朱襄道:“要去。你想一同去?”

雪姬开玩笑道:“若论种棉养桑,我恐怕比你厉害。”

朱襄笑道:“那当然。走,一起去。”

夫妻二人戴上遮阳的斗笠,一同骑马出门。

“我这条路我们曾经走过。”雪姬怀念道,“那时还没有政儿。”

朱襄抱怨道:“政儿存在感太强,我现在对这个地方的回忆,全是政儿坐在我脖子上死沉死沉的模样了。”

雪姬捂嘴笑道:“谁让你非让政儿坐你脖子?”

朱襄道:“不是我非要他坐,是他喜欢。”

雪姬道:“你可以拒绝啊,但你就纵容他。”

朱襄笑道:“那没办法,谁让政儿那么可爱?”

雪姬点头:“这倒是。哎呀,良人,你看,我也有白头发了。不知道我头发全白后,会不会和你一样好看。”

朱襄回答:“那肯定是比我的头发好看。”

夫妻二人有说有笑,走过一条一条的田间小路。

……

成蟜和蒙毅慢悠悠前往赵国,途中蒙毅和成蟜学会了给扶苏换尿布。

蒙毅不能理解:“有仆从在,为何要我二人给他换尿布?”

成蟜道:“你问题问得很好,但这是大兄的命令,我猜测大兄只是想折磨我。”

蒙毅看了成蟜出示的秦王政的诏令,先不能理解为何秦王要这样折腾公子成蟜,继而郁闷道:“君上只是命令公子给太子换尿布,没说我。”

成蟜冷笑:“你逃得过?和本公子同甘共苦,你很不乐意?”

蒙毅腹诽,我好像没和你同过甘,是你非拉着我共苦。

不过成蟜毕竟是秦公子,还是秦王唯一的弟弟,蒙毅只能把腹诽吞下去,不敢说出来,咬牙去学换尿布。

小扶苏大概继承了君父一些坚韧的精神和良好的体魄,十分适应旅途的颠簸,精神比成蟜和蒙毅还好。

就是精神好过头了,每日在马车上玩闹尖叫,把成蟜和蒙毅折腾得不行。

“真想把他绑在背上,快马加鞭求舅父救命。”成蟜一脸憔悴。

这个蒙毅赞同:“马车确实太慢了。”

他再次深深佩服长平君。长平君无所不能,甚至能带孩子!

“等等,你看那匹马上的人是不是有点眼熟?”成蟜拉了一下蒙毅,指向马车车窗外。

蒙毅看向成蟜所指的一处,有一队风尘仆仆的游侠装扮的人,正在路边搭灶做饭。

他一时间没认出来:“谁?”

成蟜道:“就是那个穿蓝衣服的……越看越眼熟。”

在成蟜冥思苦想的时候,蒙毅认了出来,惊讶道:“那不是燕太子丹吗?!”

成蟜惊呼:“啊?!他逃出来了??”

两人面面相觑。

“咳,我什么都没看到。”

“当然。”

“车夫,赶紧加速!今天中午吃干粮,不停车做饭!”

“把车帘放下来,不要引起那队人马的注意。”

“呜哇哇哇!扶苏!不要!干粮!要肉汤!汤汤!”

“哎,好侄儿,别嚎别嚎,暂且忍忍。”

“不要!”

“吃奶糕行不行?”

“不要!!!!”

马车里鸡飞狗跳,孩童干嚎声震天,吓了太子丹一跳。

他看了一眼被兵卒保护的马车队,心惊胆战,生怕被发现。直到马车队绝尘而去,他才松了口气。

“不知道是秦国哪家官吏举家上任。”太子丹心想。

……

“太子丹已经逃出秦国,什么时候去灭燕?”明明楚国威胁程度更大,但秦王政显然对灭燕更积极。

蔺贽忍不住问道:“君上,难道你小时候真的被太子丹揍过?不应该啊,我不记得你和他见过。”

秦王政板着脸:“和太子丹没关系,寡人只是想灭燕。”

蔡泽拉住了还想瞎比比几句的蔺贽。说正事中,别打岔浪费时间。

“只是质子逃走,还不足以成为秦国出兵的借口。”蔡泽道,“不过君上若想出兵,可逼燕国再送一次太子,然后让太子再逃一次。臣有十足的把握,让太子丹再被送来秦国时,中途就逃走。”

蔺贽道:“何必这么麻烦?让太子丹回国之后,策划一次刺杀,我们不就有充足借口出兵了?唉,真怀念以前想打谁就打谁的时候,现在还得找借口。”

秦王政脸一黑:“刺杀?”

蔺贽立刻道:“不是刺杀你,刺杀我或者蔡泽。”

蔡泽也脸一黑:“我就怕他去刺杀朱襄。”

蔺贽道:“他应该不会那么蠢。”

秦王政脸色变幻,然后干咳一声,板着脸道:“那就让他来刺杀寡人!”

蔺贽和蔡泽:“……”

蔡泽也疑惑了:“君上,你小时候真的没和太子丹有过节?”

秦王政严肃道:“没有!寡人只是想灭燕!”

蔺贽和蔡泽:“……”回头给朱襄写信问问。

第199章 兄友弟也恭第196章 桂花甜点宴第138章 墙上楚地图第55章 荷叶叫花鸡第156章 始皇崽墨痕第45章 油酥卤鸡鸭第243章 是儒家圣王第65章 彩头饺子宴第194章 秋后烤红薯第96章 桌上茶水痕第2章 猪油蒸鸡蛋第74章 廉颇心火气第117章 糖渍南瓜干第208章 相聚半日闲第37章 落雪裹尘泥第224章 冰镇甜豆花第232章 屋漏连夜雨第162章 李牧的名号第49章 果酱千层糕第201章 两楚救民事第100章 竹笋乳鸽粥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65章 彩头饺子宴第44章 肉粥卤肉片第147章 饮尽杯中月第42章 始皇崽围巾第133章 老坛泡青菜第41章 干菜炒腊肉第58章 炸虾三虾面第56章 蔗糖蒸橙子第181章 舅母竹篾条第213章 过年庆典日第134章 荀子醉米酒第268章 番外一第193章 秦楚唱无衣第65章 彩头饺子宴第240章 新时代来临第268章 番外一第169章 我上奏废后第242章 念来存故人第227章 秦国楚韩争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1章 羊奶稻米羹第105章 归秦九鼎粟第125章 汉水釜鬵鱼第254章 赵高寻捷径第4章 清蒸盐焗鸡第255章 秦王绕柱走第77章 浮灯烟花火第178章 温酒打边炉第207章 进厨房资格第30章 瓦罐煨猪肉第114章 好感五颗心第269章 番外二第75章 澡堂泡澡水第139章 豆花烧脑花第64章 荀子木拐杖第118章 十月糖桂花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81章 水患后钉螺第169章 我上奏废后第215章 杀人者魏王第265章 论迹和论心第169章 我上奏废后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79章 大葱蘸蒜泥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160章 炒南瓜子仁第27章 盐水煮豆子第6章 黄米红枣糕第88章 双季再生稻第107章 君子伪善心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5章 始皇童子尿第21章 果酱蒸蛋第114章 好感五颗心第186章 已然来不及第105章 归秦九鼎粟第152章 始皇崽论文第141章 子楚手中箭第248章 传首赵边疆第21章 果酱蒸蛋第221章 诸老将请战第106章 牛奶鲜果饮第103章 火烤楚军营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260章 张良又一策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37章 落雪裹尘泥第55章 荷叶叫花鸡第91章 猪油糖炒面第36章 牢门锁钥匙第225章 救了又没救第193章 秦楚唱无衣第48章 蔺相如赠礼第37章 落雪裹尘泥第46章 卤水煮豆子第119章 白起青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