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大世

第52章 大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宋知书说话之间,没有显得过于慷慨激烈,反倒是十分平静,可正是因为这样的平静,才会让两人震撼,,寻常人说些伟光正之言,就是激动不已。

但真心话往往都是发自内心,故而情绪相对来说会有些平静,但最核心的是,宋知书这句话说的太妙太好了。

表达出他内心的志向,也将他的品德硬生生拔高无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好,好一句匹夫有责啊,宋小友,老夫今日受教。”

宁平大儒站起身来,朝着宋知书深深一拜,而一旁的古云大儒也跟着起身,朝着宋知书作礼,他现在是越看宋知书越喜欢,当真是宝贝啊。

“先生客气。”宋知书起身回礼,不敢托大,而后者摇了摇头出声:“小友方才询问,圣人坐化之天下大变,老夫与古云兄暗中商议。”

“全因为此事极大,认为小友区区练气之境,知晓太多没有任何意义,心中对小友产生轻视,这一点是老夫的错,老夫在此向小友致歉,还望小友不要怪罪。”

宁平大儒不愧有大儒风范,知错而能改,无论对方是谁,没有仗着自己是大儒身份,从而无视自己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先生多虑了。”宋知书淡淡开口,可这句话一说,两人眼中再一次露出惊讶之色。

宁平大儒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沉思了一小会,随后找到切入点,开始与宋知书细细讲解。

“阴阳为敌,相差半成,何止千千万万之数,再者两国之争,便已经不死不休,何况阴阳相争,可想而知会是怎样的浩劫动荡?”

也就是说,现在就是在赌运气,运气好,有人庇护,倒也不怕什么,运气不好,麻烦来了,该死还是死。

“阴者,杀戮成性,以吞噬而生,掠夺造化,至阴至邪。”

“儒家倒是有人修行仙道,确确实实威力很强,所学之剑法,无需亲自御敌,言语之下,剑法千变万化,心念动弹,诛妖除魔。”

对于现在而言,元神可以辅佐自己增强仙家百艺,正气可以加持在飞剑道术之上,自己拥有浩然正气,等于是更高级的正气,至于言法则是后面的事情。

古云大儒出声,到了授业之时,他自然想要好好表现一番。

宋知书点了点头,古云大儒继续开口。

“敢问两位先生,若天下当真大乱,我人族有几成胜率?”

他们眼中没有任何一丝轻视,而是端坐原位,望着宋知书道。

“是。”宋知书点了点头,眼神略带不解,只差半成也不是很大的事情吧?

“两人为敌,相差半成,则一死一伤,两村为敌,相差半成,死伤数百,两郡为敌,相差半成,死伤上万,两国为敌,相差半成,死伤百万。”

一瞬间,宋知书明白了,自己还是有些片面了啊,无有善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无非是少部分与大部分之间的选择罢了。

“为天地正道争取甲子岁月,争取一线生机,而这就是大世之乱的前兆,各大仙门已经知晓此事,故而竭尽全力培养弟子。”

宋知书再次作礼,而古云大儒立刻开口。

“儒家之强,强在自身,强在与天地共鸣,懂得自然之道,明悟天地正气,所以越强大的儒家修士,掌控的天地之力也就越强。”

“不然。”宁平大儒摇了摇头,望着宋知书出声道:“天地之间,阴阳兼容,没有所谓的善恶,每个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就好比儒家之中,有兼爱者,提出臣服妖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和平。”

“此方天地为乾坤,混元初开,阴阳而仙,阴则为污,化作妖魔血兽,阴邪五毒,阳则为清,化万灵之首人族,山间精怪,群山神灵。”

得到这个回答,宋知书大致明白了,圣人坐化影响很大,先是一甲子后,天下大乱,没有人可以幸免,而后便是当下妖魔群起,虽然比不过北洲妖魔天庭那般恐怖,可也绝对不是什么事都没有。

“万幸儒家诞生圣人,镇压北洲三甲子,使得天地太平,可凭借一位圣人也难以镇压北洲无穷妖魔,最终圣人沾染魔气,为天地苍生,圣人选择坐化,牺牲自我,再度封印北洲一甲子。”

“往后每隔千年,各大仙门配合儒家都会稳定北洲封印,只是近千年来,正道修士盛极而衰,大不如从前,自然而然封印松动不少。”

“儒家真正的强,来源于精神与天地共鸣,言出法随并非是吩咐天地,而是顺天意而行,若将上苍视为君王,儒家便是为君王巡视天地之臣。”

“小友第二问,儒家境界对修士有何帮助,亦或者是说选择那条路,老夫现在回答。”

越是宏观,越要精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啊,而且一步输,步步输,这种不死不休的局面,有优势都不行,必须要无限扩大优势,不出结果之前,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这是宁平大儒的回答,让宋知书松了口气,他本以为修行儒道就难以修行仙道,现在看来是自己想错了。

“学生明悟。”

儒生,便是天地君王的臣子,巡视天下苍生疾苦,意诚心正,知晓仁义,遵循自然大道,便可掌握君王之力,天地之力,可若是行歪门邪道,不利于天地,为一己私欲,则会被剥夺儒家正气,无有神通可言。

宋知书询问道。

古云大儒讲解儒家的强大之处,同时也深刻告知儒家的情况。

“多谢先生赐教。”

宋知书起身作礼,脸上有抑制不住的喜悦,一位大儒为自己讲解大学,这是多难得的机会啊,他没有理由拒绝。

“宋小友可以同修两道,这并不影响,儒家修行意在思想,悟道之上,而非打坐苦修。”

看着宋知书微妙的表情,宁平大儒直接出声:“小友是否觉得,只差半成,无有太大问题?”

“学生明白了。”宋知书作礼回应,第一个问题,也算是解答完毕,大致了解大世之乱的核心了。

这简直是妙语连珠啊,张口就是一些圣贤之语,此时此刻,两人对宋知书的看法,彻彻底底有了巨大的改观。

“就好比太昊剑宗,改制宗规,提高诛妖奖赏,其实就是让这些弟子提前适应厮杀争斗,免得以后乱世来临,未敌妖魔便心生胆怯。”

宋知书继续询问,他对此有些好奇。

不过这跟自己预想差不多,儒家的优势就是‘元神’、‘正气’、‘言法’。

“也就是说,天地苍生还有一甲子喘息时间?”

“所以一甲子是天地大乱,现在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平静,天地之间的妖魔,明显强了不少,也滋生了很多特殊妖魔,天下已经乱了,无非是乱的不明显罢了。”

“其实你第四个问题跟第二个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处,你问儒家强在何处,老夫向你解答一二。”

宁平大儒开口,准备开始解答宋知书这四个问题。

“至于第三个问题,宋小友熟读这篇经文十五载,还未彻底明悟经文之道,老夫这段时间细心研究了一番,若是小友不嫌弃,老夫将些见解告知小友,不知小友意下如何?”

宁平大儒缓缓讲解这段历史,关于三场浩劫大战,宋知书有所耳闻,但都是当做神话故事来听,没想到真有其事,而且就发生在身边。

宁平大儒出声,回答宋知书方才所言。

“自古以来,阴阳二者纠缠不止,互相征伐,历经无数年,发生过三次大战,巫神之战,黑云之战,界海之战,三场大战之后,最终再付出巨大代价之下,将所有妖魔全部驱逐于北洲。”

宋知书牢牢将这件事情记下,他需要有动力去鞭策自己,否则的话,一直想着苟在宗门,依旧是温室之花。

古云大儒说出一个大概的胜负率,这个胜负率让宋知书不由松了口气,四成半,这很不错。

此言一出,古云大儒抢先开口:“是也不是,圣人坐化,虽再度封印北洲,可终究无法完全封印,北洲已经泄出大量魔气,影响大世,甚至妖魔天庭牺牲巨大代价,将七十二地魔释放出来,为祸人间。”

古云大儒出声解释,直指核心。

宋知书当下洗耳恭听,没有半点怠慢,同样他也很好奇天下大势,虽然提前知道这种事情确实不太好,可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自己拥有圣人造化,要是还懵懂无知,这反而是不好的事情。

“只不过这位君王可以时时刻刻知道我们这些臣子是否认真在为天下苍生巡视,所以儒者不诚,不忠,不仁,则会被天地惩罚,一夜之间,沦为凡人。”

“无非是牺牲一小部分人,来换取更多人的生命,你觉得这错了吗?”

不过同一时刻。

看着宋知书这般求知若渴,古云大儒与宁平大儒心中更加对宋知书产生好感。

“甲子之年,若再出一位圣人,或九位大乘修士,则有七成胜率,若无圣人,只有四成半的胜率。”

“阳者,吸天地精华而成道,顺天地自然,明大道之法。”

“修行儒家,可意诚正心,拥有儒家浩然正气,先天压制邪祟妖魔,并且可增强元神,儒家境界越高,便可掌握儒家神通,言出法随,配合仙道御剑之术,将会有无上妙用。”

太昊剑宗。

看来这个乱世,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可怕多了,自己当真不能有一丝懒惰怠慢之心。

“先生,是否说儒家无有恶人?”

看到宋知书明悟,两人点了点头,随后宁平大儒继续开口。

只能说现在各大仙门还可以联手压制一二,越到后面压制越麻烦。

宋知书点了点头,明悟了这个道理。

“学生宋知书,多谢先生。”

“既然小友有这般的理想,老夫就不隐瞒什么了,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古云大儒这一番话,让宋知书明悟了。

“世人认为,儒家正气是我儒家手段,也认为儒家之强,是能言出法随,吩咐天地,其实不然。”

宋知书询问道。

截一宫内。

四位大儒,静坐大殿,慕长歌脸上的笑意也有些抑制。

因为这四位大儒推测,圣人造化即将要被自己得之,故而亲自前来,与自己交好,这是何等的殊荣啊,圣人坐化之后,大儒的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每一位大儒都是无与伦比的存在。

现在一口气来四位寻找自己,这让他如何不感到殊荣与喜悦?

天命在手啊。

(本章完)

第108章 魁首第158章 儒家第14章 涨租第95章 平息第120章 三派第160章 齐聚第57章 离别第79章 启程第10章 天哭第101章 绝望第48章 赊账第128章 意志第123章 熬炼第4章 信差第125章 准备第34章 院长第14章 涨租第101章 绝望第143章 决断第4章 信差第9章 洗髓第31章 剑威第143章 决断第57章 离别第79章 启程第106章 儒剑第75章 知行第155章 关注第76章 挖人第152章 后果第123章 熬炼第63章 回信第158章 儒家第143章 决断第56章 诗会第108章 魁首第24章 杂役第109章 邀请第96章 麻烦第74章 筑基第42章 圣姿第44章 发达第88章 讲学第119章 云州第138章 文宝第51章 匹夫第53章 算计第8章 动荡第123章 熬炼第13章 突破第19章 惊喜第73章 杀人第81章 蜕变第20章 真经第24章 杂役第98章 剑诀第111章 春秋第16章 倦意第104章 仙册第137章 结束第110章 蜀山第144章 拒绝第141章 不详第130章 圣意第154章 闹大第29章 剑胎第136章 大势第120章 三派第19章 惊喜第100章 送客第15章 修复第9章 洗髓第102章 圣心第115章 终离第86章 封城第118章 计划第143章 决断第46章 儒家第113章 剑种第149章 献祭第132章 夺魁第108章 魁首第24章 杂役第119章 云州第91章 圣教第108章 魁首第36章 出头第19章 惊喜第21章 无解第113章 剑种第126章 开始第126章 开始第113章 剑种第22章 修改一下最近章节第10章 天哭第65章 大成第113章 剑种第103章 散修第85章 剑令第54章 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