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观念

朝廷水师的船员和士卒,还有钦差宁安国只觉得海王的座驾,快到让他们羡慕又绝望的地步。

越是精通水战的专业人士,越是更深切地明白能有这样的速度,在战争中会占据多大的优势。

江湖传说,海王殿下富有四海,全国水域皆是她囊中物,如今看来,到至少有七八分不算夸张了。

方若华却还嫌太慢。

大海上的生活枯燥乏味,整日望着一片汪洋,连看看书都晃眼。

直播间的水友们也喊无聊。

方若华想,其实她这种无趣的情绪,该被抨击批判,刚刚经历过那么激烈的战争,死了那么多人,你还无聊,那死去的士兵们又是如何?

只是或许当真正因为刚刚经历了这么一场国战,她才越发有些空虚的感觉。

等回到船岛,堆积如山的工作出现在眼前,应该就会恢复正常状态。

战船漂亮地甩尾,绕过朝廷水师的船队,走了不多远,便停在一处岛上。

从北疆出来的时候,他们是空船,要想顺利回南安,还是补充食物和清水。

方若华干脆扶着扶梯,站在踏板上看岛上颇为原始的风景,不少挑着新鲜菜蔬的农民把码头围得水泄不通,到也热闹。

最近几年,方若华总有船队往返北疆,沿途就选择了不少补给点,像眼下这个连名字都没有,岛上只有百余户渔民的小岛屿,就是发展得最好的一处。

附近岛屿上的岛民都向这边迁徙,几年下来,不光百姓比以往多出四五倍,岛上小小的补给码头,还成了往来客船必然要停驻的地处。

整个码头日日热闹,各地的渔民,甚至还有商队都过来做生意。

方若华立在扶梯上,透了一会气,就转身回返,刚向上慢慢走去,隐约好似听到有什么人叫她。

她一回头,只见好些小商贩立在码头上,热热闹闹地叫卖,到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人。

不远处,许六立在人群里,只见一片落花不知被何处的清风卷起,落在佳人肩头,他眼里的惊艳还没有退下,佳人踪影已无,心里就不觉一空。

“哎!”

身后跟着的两个侍从,一脸的焦急,不禁急声催促:“六爷!”

许六留恋地又看了方若华一眼,这才与身边侍从离开,一转身,双眉扬起,声音略冷,“出门在外,遇事不能急,急有什么用。”

侍从们:“……”

他们一点也不急,就是不知道作为公子的亲师父,把公子当亲生儿子一般疼爱的白绍,白老将军会不会着急。

方若华没注意到正处于旅途中的那位前夫,径直起身回了舱房,借着海面上柔和的阳光,翻出几本游记看一看。

“等回头就造一艘最舒服的海上豪华游轮。”

将来在海面上生活工作的时候怕是还有很多,船不能只当交通工具,恐怕还要当办公室,当家来使用。

“夫人。”

方若华刚躺下,舱门就被敲响,黑衣的海龙卫低声道,“船岛刚刚传来消息,齐王派了人前往岛上提亲。”

“哦?向谁提亲?”

反正归途是如此无趣,方若华也不介意看看‘八卦’消息打发时间。

海龙卫的气色却不像自家夫人那么好,到仿佛有一点气急败坏:“齐王欲为王府二公子求娶夫人。”

方若华一愣,到是笑了:“这可挺有意思。”

随手接过海龙卫递来的一叠资料看了看,摇头失笑:“齐王二公子是正室嫡子,看来王爷还挺看得起我。”

她也不生气,这有什么好气的,如今这朝廷冒出什么滑稽的想法,也不算稀奇。

事实上,按照京城那些人的想法,恐怕还觉得她方若华要是真能嫁给齐王二公子,还算是高攀。

那位二公子比齐王那个宝贝长子小得多,今年刚刚十七,相貌英俊,一身好武艺,才学也在王孙子弟中排得上名号,只是婚姻上不大顺利。

二公子曾定过一次亲,是一个五品京官的女儿,身份自然是有点低,但因为出身世家,家中进士多,人脉广,到也算是良配。

奈何成亲前一个月,那家的姑娘出外上香,竟然不小心遇到土匪,逃亡时坠了崖,虽然没立死,可让人救回去没熬住,第二天人便没了。

方若华收了海龙卫奉上的资料,便打发忧心忡忡的手下下去。

人在海上,这事暂时不必处理。

虽然方若华总嫌旅途时间长且枯燥,可她的战船的确比大部分船都快得多。

终于在她彻底吃腻了海鲜之前,一行人回到了自家地盘。

一进办公室,春雨先迎上来,叫了两个大夫严阵以待,仔细给自家夫人检查身体。

两个大夫诊完脉,额头上的冷汗都是哗啦啦向下流淌,嘴里支支吾吾的说得乱七八糟。

一会儿觉得眼前这位海王殿下下一刻就要去见阎王。

一会儿又觉得她哪里有什么病,分明身体康健,能活八十八。

开方子是不敢的,无论如何也不大敢,最多给些模棱两可,任谁也挑不出毛病的建议。

方若华客客气气地包了大红包把人家大夫送走。

别再继续毁坏人家大夫的三观了,人家平时工作也忙碌。

打发了大夫,把北疆的战事资料扔给夜姑,让她拿去存档,这才把春雨叫到眼前,询问自家大总管最近船岛的各项事务。

总体来说一切按部就班,没出什么乱子,方若华也不觉得船岛缺她一个就能天塌地陷,在这方面她很有经验,直接把当年镇西城的各种制度照搬就好,连大修都不必。

她当年在镇西,制定的各项制度,就是为了把个人的力量降到最低,把集体的力量发挥出来。

可惜如今与当初不同,她的权力欲望不能不重些。

现在比起在镇西城时,她花在收服训练手下,培养各方面人才上的时间太长太长,船岛的规模也远比镇西城小。

这也没法子,当初她初临北宋,身份就是将门虎女,父亲地位崇高,她天然就有一大片地盘和至高无上的地位,身边又有忠心耿耿,能力出众的下属陪伴左右。

当时朝政清明,虽也是独裁封建时代,皇帝却是十分仁慈。

方若华那时为了考试,目标专一,只独独做一件事就好。

更好的是,她那时是真正拥有同伴,不光有狐苏,还有庞昱,有魔教教主等等等等。

那时她从没感受到孤独的滋味,虽然那时她的双亲父母都不与她在同一个世界。

在此地,父母到在,可却远在海外,一时半刻也难相见。

也幸好她如今也是老油条了,又信任自家父母,而且从始至终,她爸妈的处境通常比她要好很多,没在一起才安全,到也不至于特别担忧。

如果换做当年第一次穿越,恐怕一知道父母的所在地,别管有多么艰难,都得第一时间赶过去。

方若华很是感慨地怀念了一番当初,就让春雨叫了夜姑,金二等人一起聚一聚,把必须由她处理的各类杂事处理掉。

花了三个时辰,大体把这些日子必须她来做决定的事情扫了一遍。

方若华把各种条子尽量写得言简意赅,能写一个字,绝不写两个字。

如今他们船岛上所有管事向上面递交各种报告书,也都是这类简洁风,力求精准,明白,不能说完全没有文笔之类的要求,但与当下流行的那种华丽的文风大相径庭。

为此,一向对方若华言听计从的徐老先生,都开始忧虑,担心他教出来的学生以后做文章,风格太相似,千篇一律,万一哪个想去考科举,可真是要有热闹看。

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方若华只能先顾着自己的需要,暂时管不了别人。

到后世,方若华的手书,还有船岛出身的官员们的奏折都被收集起来,还有专门的博物馆陈列,不知多少学者研究这个‘海派’,各种论文专著也是年年出,总的来说,算是养活了不少搞研究的文人。

正事办完,金二麻子才问:“齐王府派来说亲的人要怎么处置?最近殿下未归,一直安排他在驿馆住着。”

方若华漫不经意地道:“回赠一份我船岛的特产,问问对方愿不愿意与我们做生意,咱们广开门户,招揽四方贵宾,只要有利,谁的生意也可以做,至于求亲,客气点婉拒便是,就说我不打算嫁人。”

金二麻子点点头,笑道:“还是海王殿下有魄力,这门亲事是不能应承,真要嫁去京城,就不知朝廷要出什么怪招。”

“但是,最近岛上有点人心浮动,不少人觉得这是一门好亲。”

方若华也不觉得意外,“着人关注,只要不出乱子,他们爱怎么想都无妨。”

船岛如今大了,上面人员也越发复杂,思想也复杂,便是跟不上方若华的想法,也不一定就是不忠诚。

都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百姓,一听说皇族要求亲,自然会有动摇,觉得那是天底下难得的良配,说白了,他们依旧还是下意识地把方若华当做一个女人来看待。

只要观念不改变,不管方若华站在多高的位置上,有多么大的权势,生活过得多么好,何等威风八面,只要她没有嫁人,没有一个好归宿,找不到男人,不生孩子没有后嗣,在他们眼中,这便是方若华的失败,甚至是罪过。

所以有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对象出现,这些人自然会觉得为了方若华好,她还是要嫁人,嫁入皇室,怎么想怎么也不吃亏。

方若华对这些人是懒得理会,反正无论他们想什么,也只能想想,说说,又没本事做自己的主,把自己打包给打发出去,都这么忙碌,何必理会他们脑子里琢磨什么。

没让海王亲自出面,金二麻子就派人妥妥当当地把齐王使臣给打发离开。

使臣去了,船岛上下自然看出方若华的意思,至少明面上再不多言,可很多人私下里都有点不满。

船岛上的生活不差,钱多,福利待遇好,日子过得不坏,但是再好,难道还能与京城的富贵荣华比?

留在船岛上,他们被朝中的贵人们当海盗对待,要是方若华能嫁入齐王府,那么相当于整个船岛都被洗白,他们的出身,也就从此干干净净。

方若华一句话断了大家美好的念想,不能反抗,难道还不能说几句闲话?

然后没过几日,齐王的使臣又至。

这次使臣到来,直接就与方若华开诚布公,若是方若华肯许嫁齐王二公子,那齐王立时就为二公子请封世子。

显然是飞鸽传书与齐王,或者是齐王府的谋士们认真商量过。

使臣的阵势不小,看起来诚意满满,整个船岛登时物议沸腾,人人讨论。

船岛上的学生们,还有一部分方若华手底下的人,都气得要命,就算齐王府的使臣再客气,他们也本能地反感,就是觉得对方不怀好意。

方若华到是觉得有趣,干脆就真设了一小宴,携身边的手下宴请齐王使臣。

他们和齐王本也有贸易往来,招待招待对方的特使,到也算正常。

正宴上,那使臣面相斯文,一张嘴很是灵巧,把齐王二公子吹嘘得简直天上有地上无,一口气说了大半日,夸赞这桩婚事很好的话都不带重复。

“……海王若肯许嫁,将来大事能成,您就是我们齐王府的大功臣,齐王殿下绝不会亏待您。”

所谓不亏待,就是让她做未来的皇后?

方若华还不打算与朝廷彻底撕破脸,只是但笑不语,咬定自己不欲嫁人,若将来会成亲,也只打算招赘。

使臣只能失望而去。

金二麻子一口闷了两杯酒:“齐王想联姻,可给的筹码也太少,什么世子,都是虚的,真到了他盼望的那些事情成了真,世子又有何用?”

夜姑慢悠悠地穿针引线,缝一件夏日穿的长裙,开玩笑道:“夫人嫁给那什么二皇子,不也挺好?互相利用罢了,又不是朝廷里那些老狐狸,一个被娇养的小金丝雀,难道咱们海王殿下还拿不住他。”

其他人登时也笑:“就是,用不了几年就能把齐王府给拆卸个干净,到时候靠着齐王府,咱们说不定还能发一笔大财。”

第六百六十六章 蝼蚁 (两章合一)第七百三十章 传扬第四百五十二章 没脑子第五十七章 神仙居第八百五十九章 造化 (两章合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情思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便宜第五百九十八章 说不定第九百七十章 神仙醉第八百四十七章 种灵 (两章合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更美 (第一更)第九百零九章 星海(两章合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古地图第四百六十一章 秘术第八十九章 猫儿从此不食鱼第九百一十四章 变化(两章合一)第一百零四章 无微不至第十五章 生活第六十四章 这样的开封骄民,这样的南侠展昭。第二十九章 不耻第六十七章 拜谢主人第六百章 热潮第三百六十章 孤男寡女第六百七十九章 喜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爱情第五百七十九章 笑喷第六百零七章 实至名归(两章合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采访第四百七十三章 宅院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讲究 (两章合一)第九百零六章 害怕(两章合一)第四百零二章 求生不求死第九百三十四章 狐苏第一百九十六章 统考第九百零六章 害怕(两章合一)第六十六章 酒后第八百四十七章 种灵 (两章合一)第五章 团圆第八百零九章 作证 (两章合一)第九百八十九章 人贩子第九百八十二章 养不熟第二十章 宴会第八百二十四章 赌一把 (两章合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女士第八百一十九章 三年 (两章合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胆第一百零九章 事业第一百五十八章 嫉妒第二百七十章 送饭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人物第九百二十九章 道侣第五百一十五章 感应第八百二十四章 赌一把 (两章合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死去第五百零九章 徒呼奈何第五百八十一章 希望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年第四百五十一章 倒霉第一百零七章 长春花第二十九章 不耻第七百六十二章 相信 (两章合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感应第八百六十五章 道理(两章合一)第七百六十一章 传闻 (两章合一)第十三章 离婚第二百五十五章 放榜第七百二十六章 半年第四百三十五章 战后(两章合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挑拨第五百六十五章 星舰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会试第八百七十八章 胭脂铺第九十七章 阎王宴(两章合一)第九百零六章 害怕(两章合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奇怪第三百八十六章 家务事第七百章 尴尬 (两章合一)第七百八十章 获救 (两章合一)第七百六十七章 得救 (两章合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过山车第八百八十一章 寒冬(两章合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进京第七十九章 漏题第八百九十章 害怕(两章合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娘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收买人心第七百零四章 密林(两章合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进门第九百七十八章 热闹的春晚第九百零九章 星海(两章合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纷杂(两章合一)第七百七十五章 笑话 (两章合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心灵鸡汤(两章合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祭祀第八百五十二章 癫狂 (两章合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目的第十六章 感怀第八百八十九章 是不是同一人(两章合一)第九百零一章 女子(两章合一)第二百零九章 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