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挟(求订阅求月票)

东海王心中的怒火足够将四个大活人烧成炭,如果那四人就站在面前的话。

张养浩、颜七郎等人居然逃跑了,还带走了潜藏在寨子里的十几名卫兵,东海王这回真的孤立无援,身边还有二十多名卫兵,可是早已暴露,成不了大事,他只剩下一个选择,立刻离开河边寨,以避免最差的结果:成为人质。

韩孺子一回来,寨子里再次陷入混乱,好多人都想过来说几句话,晁化听说父亲遇害,又悲又怒,马上就要带人前去报仇,却不知道该去找谁。

东海王趁乱悄悄向大门走去,那些卫兵紧随其后。

就是这些卫兵坏了事,可东海王实在不敢独自逃亡,有二十几人跟着,他好歹觉得心安一些。

韩孺子需要接纳的消息太多了,他的反应还算快,先是阻止晁化冲出河边寨,然后让金纯忠先说,相信他知道的事情最多。

金纯忠不知道攻寨者是谁,不知道晁永思如何被杀,也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被劫走,但他从妹妹的举动中猜出了一些原因,于是小声向倦侯讲述。

韩孺子就在这时发现东海王不在身边,抬眼望去,看到了东海王的那队卫兵,伸手让金纯忠暂停,大声道:“东海王!”

东海王其实还有机会逃出去的,一名聪明些的卫兵将寨子里唯一的马牵来了,守门的义兵认得他是“皇帝”的弟弟,根本没想阻拦,后面就算有人追赶。卫兵们也能抵挡一阵。

可东海王一发现暗藏的力量都没了。变得心慌意乱。抓住了鞍鞯,却没有上马,而是转身,让卫兵们让开,大声回道:“我在这儿!”

“事情有点麻烦,你过来参谋一下。”韩孺子向东海王等人走去,一大群义兵跟随左右。

这只军队太散乱了,韩孺子找了一会。只能向林坤山使眼色。

林坤山犹豫了一下,向他的人示意,让他们从两边包抄,堵住河边寨的大门。

东海王的双手还在马鞍上,几次想上马,不顾一切地冲出去,最后又都放弃了,等到韩孺子与众多义兵走近,他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双手离开马鞍。脸上露出微笑,发现不合适。立刻改为严肃。

“还真是没个消停啊。”东海王说。

韩孺子抓住东海王的胳膊,“走,咱们去屋子里说话。”

东海王看了一眼身边的卫兵,再看一眼数百名义兵,还有林坤山等江湖人,尤其是那个叫不要命的怪人,知道时机已去,于是说:“好啊。”

寨子里的房屋烧掉一些,议事厅还在,主簿晁永思的尸体就躺在那里,身下是记满人名的门板。

晁化、金纯忠、林坤山、不要命四人跟进来,其他人等在外面,疯僧光顶回怀陵召集其他江湖好汉去了。

加上韩孺子、东海王,厅内共有六人。站在尸体前,晁化的牙齿咬得咯咯响,韩孺子道:“晁主簿因我而亡,我一定为会他报仇。”

“有陛下的这句话,我知足了。”晁化声音微微发颤。

韩孺子默哀一会,对金纯忠说:“袭寨者是柴府的人?”

“应该是吧。”金纯忠其实没有说柴府,但他的猜测与韩孺子一样,能掳走归义侯的人,十有**是衡阳侯派来的。

柴韵的尸体肯定已被发现,衡阳侯很自然地将仇人定为归义侯,而不是归义侯的儿女。

诸多事情纠缠在一起,一件比一件难以解决,韩孺子思考片刻,说道:“能救归义侯一命的只有崔太傅。”

“啊?”东海王茫然地应了一声,好像没听懂。

“拿纸笔来。”

晁化立刻搬来一张木桌,上面摆着笔墨和几纸皱巴巴的草纸,韩孺子对东海王道:“我说,你写。”

东海王挤出一个微笑,“你将我舅舅的本事估计过高了。”

“总得试一试。”

东海王没办法,只得拿起笔。

“倦侯敬拜南军大司马崔太傅:归义侯为衡阳侯所掳,望阁下施以援手。我军主簿不幸遭难,将士不胜痛心,并望阁下抓捕凶手,送回河边寨。”

东海王一边写一边摇头,“南军大司马不管这些事,你们应该找京兆尹或者扶风县。就这些?”

韩孺子摇摇头,继续道:“河边寨现有三千义军,欲往北疆保家卫国,与匈奴一战,缺粮少械,南军若能资助一月粮草、三千套甲兵,义军将士不胜感激。”

东海王脸色微微发青,“你这是将我舅舅当成粮草官了?南军也是朝廷供养,哪有多余的粮草与兵甲?”话这是么说,他还是照写,“好了吗?”

韩孺子仍然摇头,“北虏南窥,天下骚动,有识之士翘首以待者,唯太傅耳,太傅若能举旗北伐,如倦侯等,皆愿率军附从,以为先锋。小子妄言,顿首再拜。”

信不长,东海王写完之后,整条手臂都在发抖,既因为愤怒,也出于恐惧,强笑道:“你在开玩笑吗?我舅舅根本就不会看这封信。”

“总得试一试。”韩孺子重复道,亲手将信折好,寨子里没有封函,他也不打算保密,将信递给东海王,“让你的卫兵去送信吧,可以带走那匹马,我想你留一名卫兵就够了。”

东海王脸色铁青,一时冲动,甚至想将手里的信撕成碎片,可是其他四人都已明白倦侯的用意,而且非常支持,晁化和金纯忠握住刀柄,不要命双手放在背后,林坤山没有兵器,但是向后退了两步,表示置身事外。

东海王真成人质了,而且被用来要挟崔太傅。

“你会后悔的。”东海王的全部反击就是这句话。

“只要崔太傅别做后悔的事情,我想我也不会后悔。”

东海王委屈得想哭。忍了又忍。走到门口。招手叫来一名卫兵,“留下一个人,其他人可以走了,你骑马立刻将这这封信交给我舅舅,只能交给他本人,明白吗?”

卫兵茫然地点点头,看了一眼东海王身后的几个人,拿着信转身走了。

“你满意了?”东海王生硬地问。后悔莫及,刚才就应该跳上马逃之夭夭,无论如何还有一线希望,现在却彻底沦为人质。

韩孺子要处理的事情还有许多,没搭理东海王,对晁化说:“请晁将军整顿全军,远派斥候,打探到任何消息,随时告诉我。”

晁化一心想为父亲报仇,可是凭他自己根本找不到仇人。点点头,“遵命。”

“金纯忠。你去帮忙,待会回过来找我。”韩孺子还有一些事情要向金纯忠问清楚。

金纯忠应了一声,与晁化一块离开。

韩孺子再向林坤山道:“林先生这回相信了吗?”

林坤山轻叹一声,“柴府的人都能找到河边寨,朝廷没理由一无所知,看来倦侯得到的消息是正确的,朝廷确实已有防备,京南、京北的起事——不会成功。”

东海王咬牙道:“你们宁可相信太后,也不相信我舅舅?十万南军是吃素的吗?”

林坤山笑笑,“你觉得我们背叛了崔太傅?”

“不是吗?”

“呵呵,崔太傅若有消息来源,大概也会放弃这次计划。倦侯的建议其实不错,崔太傅应该上书请战,起码能保住南军,甚至更进一步,掌控北疆的全部楚军。”

东海王真想冲上去狠狠扇林坤山一巴掌,说好的南北响应没有了,崔太傅当然没法执行原定计划,可他只敢哼一声。

韩孺子道:“请林先生去向诸位江湖好汉解释一下吧,愿意留下与我一道前往北疆的,欢迎之至,不愿意的,我不勉强,请他们此后提防朝廷的追捕。”

“哈哈,行走江湖,谁没背过一两起案子?朝廷的追捕他们不怕,只可惜大事半途而废,不免令人扼腕叹息。”

“事有轻重缓急,抵挡匈奴比争夺帝位更重要。”

林坤山收起笑容,“我会尽快联系恩师,听听他的想法。”

“我也盼望听到他的指点。”

林坤山迈步离开。

这些人或许能将风雨飘摇的河边寨暂时稳住,尤其是林坤山,望气者曾劝说众多百姓拥护废帝,大概也能劝说他们跟随废帝一块去往北疆。

不要命留在韩孺子身边,有他在,东海王才会比较老实。

有件事韩孺子一直想问,现在总算有了机会,“匡裁衣……真是朝廷内奸吗?”

不要命冷冷地打量倦侯,“你有必要知道吗?”

韩孺子缓缓点下头,他还做不到心安理得地牺牲无辜者。

不要命盯着倦侯看了一会,“匡裁衣明着开店,暗中放债,依靠江湖和官府势力,逼得不少借债者家破人亡,这不是秘密,愿意的话,你可以派人去打听,像他这种人,很有可能被朝廷收买。”

原来这就是不要命杀死的匡裁衣的理由。

韩孺子微笑道:“我相信你。”

不要命哼了一声,“心怀大志,却有妇人之仁——我不相信你。等你离开京城一百里,就是我告辞的时候。”

韩孺子脸色微红,未能收服不要命的这样的人,的确是他的失败,“我该怎么感谢……”

不要命走到一边,坐在桌子上,对门板上的尸体似乎更感兴趣。

东海王摇摇头,“妇人之仁,没错,这就是你最大的问题,这让能你得到一些奴婢与百姓的支持,却会失去真正的壮士。”

不要命没有被讨好,东海王失败得比韩孺子还要彻底。

“你失去了最好的机会,也是唯一的机会。”东海王真正对韩孺子说话了,“太后会放你走吗?无论你请不请命,结果都是一样的。”

“只要我组建义军准备北伐的消息传开,太后就不会公开杀我。”韩孺子相信,太后要利用北疆战事支走南军,轻易不会另生枝节。

“你连这块穷乡僻壤都走不出去,还传什么消息?”东海王喊道。

韩孺子的确在为此事苦恼。

金纯忠匆匆跑进来,“寨子外面来了一个人,自称是倦侯的教头,叫杜摸天。”

韩孺子大喜,如果来的是杜穿云或者张有才,可能只是为了保护倦侯,杜摸天却很可能带来杨奉的消息,这正是韩孺子所期待的。

(今日两更。)全本小说网

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铁城不够高第一百八十七章 遥远的西方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二百八十二章 懒散之军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三百八十二章 了解皇帝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七十三章 衙门口(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第二百六十八章 杀戮即忠诚第一百七十九章 无字之信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开诚布公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夺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一百六十二章 后悔第二百章 雪林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军侯做主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第三百一十八章 谁人可用?第二百九十章 遥望齐鲁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为我作证第一百七十四章 独自决定第七十三章 衙门口(第三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宠妃第四百零三章 长久之计?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桥夜袭第四百三十四章 热闹的新年第十章 风波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为难第三百七十五章 开诚布公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胜一败第五百五十三章 状元之名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后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桥夜袭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腾?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跷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动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二百八十二章 懒散之军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儿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归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险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四百五十章 亲人第四百二十章 轿起轿落第四百七十六章 传染的不安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二百零四章 联姻(求月票求订阅)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汹涌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归山第四十九章 望气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军之怒(求月票求订阅)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零三章 长久之计?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宫权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报仇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二百六十八章 杀戮即忠诚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择木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难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一百九十六章 圣旨何在?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断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军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计划纯粹的感谢和不那么纯粹的自辩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长女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二百零八章 粮仓第三百三十七章 谈判与攻城第一百零四章 张家的利益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五百三十九章 临阵之赌第四百七十三章 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