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军

(高考首日,祝学子们旗开得胜。)

韩孺子身边总是带着一箱子史书,有时间就翻一翻,心存疑惑的时候也会找来看一看。

太祖韩符创业初期,也曾遇到过背叛,次数还不少,可史书中记载的都不详细,太祖似乎非常大度,对背叛者从不心怀怨恨,有些人几度背叛,他该用还是用,直到太祖定鼎天下之后,才开始消灭所有心怀异志者。

韩孺子离成功还远着呢,他疑惑的是,面对几乎肯定会再度背叛的张养浩,应该怎么办?是尽早除去防患于未然?还是再等等,物尽其用之后再解决?

韩孺子决定再等等,反正他现在也没有权力随便杀人。

率兵出发之前,韩孺子将还剩两天“刑期”的崔腾放出来,他和东海王一块去放人,要跟崔腾讲讲“道理”。

监牢是一顶小小的帐篷,除了床和马桶,其他摆设一无所有,对崔腾来说,这算是苦到不能再苦了,可韩孺子和东海王进帐之后,却看到崔二公子坐在床上啃一只烧鸡,面前的托盘上还摆着一壶酒。

看到两人,崔腾一愣,举着烧鸡骨架说:“就剩这点儿了。”

帐外的看守都是韩孺子的私人部曲,可违禁之物还是进入了监牢,韩孺子有点尴尬,只能假装没看见,说:“你可以出去了,但是有一个条件……”

崔腾将烧鸡扔到托盘上,往后一倒,兴致勃勃地添自己的手指头,“出去?我不出去,这里挺好,没人打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可以专心思念远在京城的家人:母亲身体不好,希望我的事情不要传到她耳中去;老君脾气不好,希望她不要因为我而为难小君妹妹……”

东海王上前笑道:“别装了,老君和舅母总说崔家的儿孙里数你最不让人省心,早该出去历练一下,多吃些苦头,听说你被关押,她们只会感激倦侯,没准还会通过小君表妹送点谢礼呢。”

崔腾猛地坐起来,咬牙切齿道:“叛徒。”

东海王坐在床边,搂着崔腾的肩膀,“我要是叛徒,就不跟来了,就让你与倦侯较劲儿,等他把你拖出去重打四十大板,再去看你的笑话。”

崔腾心中一颤,疑惑地看向倦侯,不太确信地说:“他不敢……”

“你亲眼看到了,他敢列阵冲击城门,不敢打你一顿吗?四十大板都是轻的,最狠的是杀人祭旗,我在京城的时候可看到过。”

韩孺子当初河边寨祭过旗,但是没有杀人,可事实变成传言之后总要夸张几分,崔腾打了个激灵,傲气又消下去一点,“放我出去可以,得让我回家一趟。”

韩孺子摇头,“不行。”

“为什么不行?”崔腾的火气又上来了,“我知道你在做什么,不就是拿自家人开刀,让别人怕你吗?我配合你了,瞧这满营的勋贵子弟,不都老老实实的?他们都以为崔家要支持你夺回帝位呢。”

又一个冒出来领功的人,韩孺子还是摇头,“不行,而且……”

崔腾甩开东海王,跳到地上,大声道:“玩玩就得了,别太过分,没有崔家,你连倦侯都当不长久,还想再当皇帝?做梦吧!”

崔腾嘴里没遮没拦,说到兴起,指着东海王,“崔家不是非捧你不可,还有他呢,实在不行,我们崔家干脆自己当皇……”

东海王在崔腾屁股上踹了一脚,斥道:“不想活了?舅舅怎么跟你说的?”

崔腾又是一激灵,摸着屁股低声道:“又没有外人……”

“你就不怕隔墙有耳?”

“哪有耳?我割了它。”崔腾嘻嘻笑道,不再提皇帝的事了,“好吧,给倦侯一个面子,走吧。”

“等等,放你出去是有条件的。”韩孺子说。

崔腾转向东海王,冷着脸问:“崔家哪里对不起他了?他非得对我这么苛刻?”

“你自找的。”东海王懒懒地说,他太了解崔腾的脾气,因此故意挫其锐气。

崔腾转身盯着韩孺子,“一会设计互相陷害,一会合伙欺负我,行,你们是亲兄弟,我是外人。说吧,什么条件?”

“你得戴罪立功,在碎铁城至少斩首一名匈奴人。”

“真要去啊?”崔腾苦着脸。

“明天一早就出发。”

“匈奴人要是不去碎铁城呢?”

“那……就算你走运。”

崔腾笑道:“都说匈奴人一入冬就躲起来不打仗了,要不然这样吧,入冬之前开战,我给你拎一颗首级回来,入冬之前不开战,你还是让我回家吧,明年我给你两颗人头,怎么样?”

崔腾是个无赖,韩孺子暂时拿他没办法,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东海王起身,推着崔腾往外走,“别说我没提醒你:小心点,倦侯现在是骑虎难下,逼急了真会杀人的。”

“谁让他骑虎了?”崔腾表面上不服气,心里多少有点惴惴,“真想不到,妹妹会喜欢这样的家伙,为什么我下狠手的时候就没人喜欢,所有人都责备我呢?”

韩孺子率领四千将士出发了,前一夜来送行的人可不少,由于无法说服大将军韩星改变主意,众将官改为讨好镇北将军韩孺子,目的只有一个,请他照顾自家亲戚,不要让他们上战场冒险。

跟从前一样,韩孺子全应承下来,将得到的礼物分发给自己军中的众将士,包括大将军分派给他的那两千人。

天亮前吃饭,太阳一露头,军队出发。

马邑城离碎铁城八百多里,但这是地图上的距离,中间隔着崎岖的大山和荒凉的戈壁,如果是急行军,可以多携马匹并自带干粮,由塞外绕行,不计成本的话,三四天可到。

正常行军则从关内绕行,每一日的行程都有详细的规划,营地、粮草由途中各县负责安排,走得虽慢,却很踏实。

之前由京城来北疆,行程比较急迫,韩孺子和他的一千部曲几乎是被大军裹挟着前进,感受不深,直到现在才第一次领军行进,一路上学到不少东西。

与大多数人一样,韩孺子之前有点瞧不起军中的文吏,觉得他们不会打仗,还总挑将士的小错,一个个都是阴险小人。

这次行军之后,韩孺子改变了看法,事实上,在行军途中,他大多数时候都与军吏们待在一起,与他们一块预估时间、天气、粮草、营地等数不尽的细节问题。没办法,几乎每天都有意外发生,有人生病,有人的马匹死了,一阵急雨耽搁了行程,途中还遇到一次“造反”,都需要军中的文吏一一解决。

那是行军第五天,行程过半,四千人刚刚入营,还没来得及解鞍休息,所过之县的县尉匆忙跑来求助,说是有一群乱民明早将要攻打县城,县令得知了消息,手中却没有士兵能够守城,正好赶上镇北将军到来,因此派县尉借兵。

主簿提醒倦侯,没有大将军之令,行军途中是不能进入任何城池的,只能在城外驻军,更不能轻易向外借兵,必须等大将军或是当地郡守的调度。

县尉急坏了,跪下来乞求援助,天黑不久,县令亲自来了,指天发誓,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韩孺子已经打算出兵,柴悦悄悄向他建议:继续行军,留下少量将士,分行乡里,声称要为后继的大军征集粮草,以此威慑乱民,然后由县令正常向上司求助。

韩孺子同意了,县令、县尉别无它法,也只能接受,派出城内不多的差人也去乡下虚张声势,然后胆战心惊地等待郡守派兵过来。

次日一早,韩孺子领军上路,只留下一百人和数名军吏。

他一直想着这件事,三天之后,消息传来,本来要攻打县城的那伙乱民,听说大军将至,立刻瓦解,头目逃亡,还没出县就被活捉。

韩孺子越发觉得柴悦是个人才,只是不知该信他几分。

第九天,留在后面的百名将士撵上来,全军准时到达神雄关,仍然住在城外的营地里,准备次日一早穿城过关。

在这里,韩孺子迎来了几位熟人。

第一位是胖太监蔡兴海,他以北军监军的身份早就到了神雄关,一直无所事事,被韩孺子要到自己身边。

蔡兴海从前是边军校尉,因为虚报首级而受刑入宫,再回边疆之后却不受待见,谁也不当他是将士,都以为他是一名到处打探消息的太监。

再见倦侯,蔡兴海十分激动,跪在地上好半天才肯起身。

韩孺子当即任命他为马军校尉,身边终于有了一个可信之人。

第二个熟人是杜穿云,他从京城带来几封书信,不打算回去了,要跟着倦侯一块去碎铁城,“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跟爷爷说了,他在京城养老,我去战场上看看,有意思呢,就多待一会,没意思再说。”

于是他留下给倦侯当侍卫,发誓战争结束之前再也不喝酒了,“可是也得求倦侯一件事,别再抛下我乱跑了,保护你不容易,看着你就更难了。”

崔小君写来一封信,并无太多内容,希望倦侯马到成功,表示家中一切安好。

还有两封信来自崔家,崔腾的母亲感谢倦侯对儿子的管教,十分客气,没有半句怨言,老君可就不同了,命人代写了一封信,极其严厉地将倦侯痛斥一番,命令他战争结束之后必须将崔腾完整无缺地送回京城。

东海王也看了这封信,向韩孺子道:“恭喜,老君居然没让你立刻将崔腾送回去,说明她还明白一点事理。”

第三位熟人的到来则出乎韩孺子的意料,北军长史杨奉,代表北军大司马来见镇北将军。全本小说网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鲁莽人与暴脾气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战第二百一十七章 读书人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传染的不安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心之失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钱第一百四十二章 迁营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宫女第一百一十五章 迁营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请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军侯的机会第三百三十七章 谈判与攻城第二百八十章 洛阳城外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谈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内奸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二百零六章 定计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计划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乱的神雄关第一百七十九章 无字之信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三百三十九章 权臣的选择第四百二十三章 将军风度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军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三百四十七章 飞石第一百八十三章 独骑回营第三百三十三章 劝降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将不老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难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二百六十八章 杀戮即忠诚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海王的麻烦第三百二十五章 鲁莽人与暴脾气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铁城不够高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芦苇”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三百三十六章 选人与用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将军遇刺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宫权第五十七章 卧虎藏龙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与好处第九十七章 独立小王国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言制造者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三百六十七章 执政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内关外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择木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三百五十五章 东海王的仇恨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夺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一百零八章 真龙天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请兵三千第四百章 为友报仇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穷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海王的麻烦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一百零八章 真龙天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热闹的新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战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与好处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二百章 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