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皇帝总是一无所知

韩孺子笔直地坐在椅榻上,目光追随地板上的阳光,从早晨至到午后,乐此不疲,就连吃饭时,也经常分心瞧一眼。

整整五天了,他说过的话屈指可数,除了观察光影变化,基本无事可做。

孟娥兄妹再没有出现,没准已经离开他们根本不喜欢的皇宫。东海王倒是每天早晨跟随皇帝前去给太后请安,一路上冷着脸,比皇帝还要沉默。杨奉则跟从前一样神出鬼没,好像早将照顾皇帝的职责忘在了脑后,偶尔现身,也是匆匆忙忙,顶多问下起居,从不谈及其它事情。

刺驾一案查得怎样了?是否涉及到更多人?刘介是生是死?太傅崔宏出征了吗?齐国那边有何消息?娶皇后又是什么意思?所有这些事情都与皇帝息息相关,可他却连只言片语的消息都得不到。

太监与宫女来了又走,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待在其它房间里,尽可能不接触皇帝,韩孺子也失去了与他们交谈的热情,宁愿呆呆地坐在那里,或者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心里默默地数步数。

自己在这种生活中还能忍受多久?第五天下午,韩孺子开始自问,却无法自答,甚至幻想自己疯掉之后的情形:东海王一定会非常高兴,太后不会难过,母亲根本就不会知道宫里的事情,杨奉呢?他说要去开辟道路,现在却连人也不见了。

房门无声无息地被推开,杨奉迈步进来,站立的位置正好挡住了斜射进来的阳光,韩孺子摇头晃脑地想要找回阳光,好一会才发现中常侍正盯着自己。

“嘿!没想到你会来。午餐有一道芹菜很好吃,我多吃了几口,现在这个季节能吃到新鲜的蔬菜,真是难得,当皇帝还是有点好处的。”韩孺子微笑道。

杨奉向前走出几步,离皇帝更近,“陛下这是在抱怨吗?”

“我?抱怨?怎么可能。咳……有这么多臣子替朕分忧,朕心甚慰。”韩孺子认真地说。

这样的谎言骗不过任何人,杨奉微微弯腰,说:“我还以为你值得培养,看来我得重新考虑了。”

“你所谓的培养就是丢下不管吗?”韩孺子心中的火气腾地蹿上来,他在意的不是孤独,而是消息封闭,那么多的事情正在发生,他却连个能打听的人都找不到。

“我总得观察一下,看看你能不能自己立起来,否则的话,我就算是神仙也帮不上忙。”杨奉的语气逐渐严厉,连“陛下”都不称了。

韩孺子盯着杨奉,突然发现自己对这名太监一点都不熟悉,两人的接触其实很少,跟他交谈的次数还没有东海王多,可就是这个人,毫不客气地声称在观察他,还要他献出完全的信任。

母亲说过,别相信任何人,韩孺子轻叹一声,“我让你失望了。”

“谁都会偶尔懈怠一阵,只要陛下还能振作起来就好。”

韩孺子站起身,伸伸胳膊、踢踢腿,“我已经振作了。”

“嗯。”杨奉点点头,“请陛下说说看法吧。”

韩孺子莫名其妙,“说什么看法?整座皇宫里,数我知道的事情最少。”

“皇帝总是一无所知。”

“以前的皇帝不可能像我这样。”

“太祖逐鹿天下之时,数度被困,生死往往在顷刻之间,放眼望去,只见敌军重重叠叠,身边的将士越来越少,外面送来的消息一条比一条凄惨,尽是丢城亡将的噩耗。当此时,太祖比一无所知还要差,可他放弃思索和看法了吗?不,他仍然坚信大楚必胜。”

韩孺子沉思片刻,“武帝呢?总不至于一无所知吧。”

“武帝知道得很多,应该说是太多了,从内宫到朝野、从王侯到庶人、从十步之内到千里之外,每个人都希望能向武帝传达消息,这些消息彼此冲突、前后矛盾,好坏、胜负、善恶……几句话就能发生改变,凭借这些消息,武帝也跟一无所知差不多。猜测、推演、灵机一动……每一位皇帝都在要学会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做出判断。”

韩孺子辩不过杨奉,只好按他的意思想了一会,其实这些天来他想了许多,只是不愿太快说出来,“崔太傅已经率军去齐国了。”

“嗯,三天前出发的。”杨奉并不苛求细节,只听大势。

“刘介和刺客的同伙都被带去齐国。”

“错,他们被关在大理寺诏狱,接受各法司的会同审问。”

“刘介没有被带走?”韩孺子很是失望,马上明白过来,“崔太傅只是借机揣摩太后的真实想法,达成目的之后,他还得取信于太后,所以将刘介等人留在京城。”

“嗯。”

“刘介有危险吗?”

“别浪费精力去猜测那些不可猜测的事情。”

“这么说……崔太傅的女儿,真的要进宫当皇后了。”

“陛下不高兴吗?”

“皇后是崔家的女儿,我……她多大了?”

“比陛下年幼一岁,芳龄十二。”

“她不会很快进宫吧?我们的年纪都太小了。”

“三天后下聘,没有意外的话,讨伐完齐国,崔太傅班师回京,陛下就将大婚。”

“可是……可是……”韩孺子还是觉得难以相信。

“前朝曾经有过八岁的皇后,十二岁不算奇怪。”

韩孺子无奈地叹气,“太后究竟有何用意?我以为……等事态稳定之后,她就会……她就会将我除掉,另立新帝。”

“新帝从何而来?”

“武帝的子孙还有很多,任何一个都可以吧,比如东海王。”

“东海王不行,崔家的势力够大了,不能再给他们一个皇帝。支系子孙各有根基,人数越多,竞争越激烈,这对大楚不利,对太后也不利,她现在比任何人都希望朝堂稳定。”

韩孺子想了好一会,“这可把我难住了,太后不会让我这个皇帝一直当下去吧?”

“陛下年岁渐长,及冠之后太后就很难继续掌握宝玺、临朝听政。”杨奉本想让皇帝再多思考一会,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皇帝才十三岁,无论多聪明,有些事情是他想不到的,“太后需要陛下诞下一位太子,只有未来的太子能够毫无争议地继位,并且让太后名正言顺地继续听政。”

“我怎么能诞下……”韩孺子觉得这是一个笑话,随即恍然大悟,“所以太后要册立皇后,可是……太急了吧,我和皇后……”

韩孺子想过许多事情,就是没料到自己的最大作用居然是生儿子,而且这个儿子会要了他的命。

“太子不一定非得是皇后的儿子,不过有了皇后,事情就好办了。”

“一点也不好办。”韩孺子拼命摇头,“反正我不会……怎么才能生儿子?我应该提前预防一下。”

杨奉一向严峻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陛下不用紧张,那是两三年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陛下在这段时间里是安全的。”

韩孺子不知是该痛哭还是庆幸,“我能做什么呢?两三年也没有多久。”

“等待。”

“只是等待,什么都不做?我怕我等不了两三年就会疯掉。”

“皇帝不会无所事事的,你不做事,事情也会找上你。”

韩孺子眼睛一亮,原来杨奉不只是来教训皇帝。

“过去的几天里,至少五位大臣先后上书,建议太后尽早为陛下择立师傅,这算是一个开始吧,陛下将能接触到更多的大臣,还能学到许多身为皇帝必备的技艺。”

“是杨公促成这件事的吧?”韩孺子的眼睛更亮了,一想到能够走出这间屋子,与太监和宫女以外的人接触,激动得心跳都加快了。

“不,上书的大臣我一个也不认识。”杨奉不肯冒领功劳,“皇帝是宇内至尊,无论昏庸与英明,也无论独立与否,哪怕只是一个傀儡,天下英豪也会想方设法围上来,争取功名利禄。武帝嫌多,不得不刀削斧砍,去芜存菁;陛下嫌少,可也不至于无,如何利用这些机会,就看陛下与我的本事了。”

韩孺子的心跳得更快了,虽然还什么都没做成,他的热情已经高涨到几乎要冲破头顶。

他让自己冷静下来,想了又想,决定将心中最大的疑惑问出来:“刺客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说过,请陛下不要问我真相,我无从得知。”

“我不要真相,只要杨公的猜想。”

杨奉在这个问题上含糊了,与单纯的皇帝不一样,他藏着太多的秘密,还远远没到将它们合盘托出的时候,“刺客是真的,但是对刺客的底细,大家各有看法。”

“杨公的看法是什么?”韩孺子非要追问到底,太后的看法已经很清楚了:将刺客引向齐王,利用这次机会消除外患,与崔家和解,以便巩固上官家的势力。

“刺客很可能真是齐王派来的。”杨奉决定稍微透露一点自己的真实想法,“可我不会就此罢休,还要继续追查下去。”

这正是韩孺子预料中的回答,“杨公也认为皇兄的驾崩另有内情,对吧?”

杨奉做出一个不太礼貌的动作,抬手在皇帝肩上轻轻拍了两下,“别让太多的消息干扰陛下的思路,有时候无知是福,陛下应该只关心那些最重要的事情。”

“最重要的事情肯定不是生太子。”韩孺子对这件事感到恶心。

(第三更下午6时左右发布,好增加一下点击量。)

第三百零二章 无言相劝通知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四百零六章 曲径通幽第八十一章 拜访者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第三章 聪明的孩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辩才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诸王之宴第五百三十章 乱猜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丑王赌约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三百七十二章 宠妃第一百二十章 绝路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七十三章 衙门口(第三更)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将不老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九十五章 赌徒与赌徒第八十四章 以下观上第三十五章 侍从之争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眠之夜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战养兵第八十四章 以下观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五百零七章 一举一废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九十五章 赌徒与赌徒第二百三十八章 点燃怒火第四百二十三章 将军风度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二百七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机会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敌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内关外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第五百二十章 逃难路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亲不认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东海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来与现在第二百六十五章 计划提前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与草民第九十五章 赌徒与赌徒第五十七章 卧虎藏龙第二百二十章 将军请战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选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钱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旧规难改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与草民第五十六章 读史之怒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试探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场硬仗第二百零三章 杨奉的选择第四百四十三章 为人母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东海王的承诺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礼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五百五十三章 状元之名第三百一十七章 挥金如土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十章 风波第一百二十章 绝路第五百零七章 一举一废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三百零七章 选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