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

(感谢读者“海蓝珠”的飘红打赏。)

韩孺子睡得不太好,一觉醒来,帐篷里漆黑一片,寒气逼人,炭火已经熄灭,如果是张有才服侍,夜里总会起来拨几次炭,孟娥却不做这种事,大概是觉得没必要,她好像一点也不怕冷。

韩孺子也能承受得住,何况寒冷有好处,能让头脑更加清醒一些。

他悄悄起床,穿上外衣和靴子,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口,孟娥的床上毫无声响,但她必然也醒了。

韩孺子走出帐篷,一股更猛烈的寒气迎面扑来,一只脚还没迈出去,他的心就已经后悔出门的决定,怀念那处并不温暖的被窝。

可他还是走出去,缓缓吸入一口冰冷的空气,慢慢适应环境。

原来他不是最早起床的,前方不远,一批士兵刚刚换岗放哨,岭南,不少人正在做饭、喂马,种种声音汇合在一起,经由寒气的过滤,清晰地传到岭上,韩孺子甚至能听到几句毫无关联的叫喊。

战斗即将开始,韩孺子却比昨天做出决定时更加犹豫。

无论如何,犹豫情绪不能传染给军中将士,韩孺子退回帐内,坐在床上等待天亮。

“大单于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手。”韩孺子说。

帐篷里只有一位听者,孟娥交谈时的反应总是慢一会,她问:“你觉得匈奴人会设下埋伏?”

“我只是奇怪,大单于为什么选择与我和谈?”

“因为你是楚军主帅。”

“不对,我这个主帅是争来的、抢来的,并非朝廷任命,即便是大将军韩星给我的任命,也是几天前才到,可在那之前,大单于已经指定要与我谈判。大单于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断不会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和谈上。”

“这位不普通的大单于,在西方可是被一群奴隶打得惨败。”

“呵呵,我不知道西方究竟发生了什么,大单于之所以惨败,是因为轻视敌人,可他不会轻视大楚,两战连败之后,更不会轻视。”

“你打算怎么办?”

“还是得开战,楚军将士已经做好准备,这是望气者所谓的大势,可顺不可逆,我只能尽可能想得更全面一些。排兵布阵有柴悦,打探消息有房老将军,我要做的事情是了解敌人的首领。”

韩孺子沉默良久,不想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方面,专心回忆他所见过的大单于,最后他说:“谢谢。”

孟娥嗯了一声,她对战斗本不感兴趣,之前开口说话只是为了配合韩孺子,帮他理顺思绪。

韩孺子起身向外走去,要找柴悦,看看能否将作战计划稍作调整,多留一些后备兵力,结果帐外先响起一个急迫的声音:“镇北将军,您醒了吗?”

韩孺子走出帐篷,惊讶地看到来者正是柴悦。

见到衣甲整齐的镇北将军,柴悦也很意外,可消息紧急,他说:“神雄关派人求助。”

“怎么了?”韩孺子马上问道。

“信使说,数千暴民正在攻打神雄关,关内空虚,很可能守不住。”

“这么快!”韩孺子离开神雄关的时候,特意收集过情报,附近数县虽有暴乱,据说规模都不大,而且都往南方漫延,没有北上之意,未想到才几天过去,就有暴民攻到了神雄关。

“我觉得信使可能有所夸大,就算只有百余人把守,神雄关也不至于立刻就被攻下。”

“东海王。”韩孺子发现自己犯下两个错误,一个是将神雄关留给胆小怕事的主簿华报恩,一个是放走了东海王,这两个错误当时都有迫不得已的理由,单独来看没有太大问题,如今交集在一起,很可能变成一个大错,令神雄关不保。

在柴悦等将领的计划里,打败匈奴人之后,楚军立刻就要南归,在神雄关取食休整,然后再返回关内诸营。神雄关一旦失守,碎铁城八万多名将士、两万余名仆从几天之内就将不攻自败。

“立刻派兵回神雄关助防。”

“我已经派三千人出发。”

“好。”韩孺子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对今天的作战会有影响吗?”

消息还没有传开,岭上岭下井然有序,可这隐瞒不了多久,等到将士们听说神雄关有难,后果就很难说了,可能激发斗志,希望尽快与匈奴人决战,也可能惶恐不安,斗志全消。

柴悦第一次指挥这么大规模的战斗,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我建议按原计划开战,即使要回防神雄关,也应该先解决匈奴人的威胁。”

“好。”韩孺子只能这么说,柴悦领命离开。

韩孺子心中无法镇定自若,无论看过多少史书、听过多少经验,前方仍然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每一步都是选择,有些选择尤其重要,一步走错就是万劫不复,他可以装出无所畏惧的样子,却不能骗过自己。

韩孺子叫醒了附近帐篷里的部曲卫兵,一刻钟之后,他带着一百多人骑马过河,来到数里之外的一座高地上,饿着肚子静等天亮,如果今天必须开战,他要第一个看到战场。

天边泛亮,战场与匈奴人的营地尚未显露,对面先传来一阵马蹄声。

楚军虽然驻扎在南岸,在北边一直有哨兵,通常十人一队,可这阵马蹄声明显只是一骑,直奔高地而来。

晁化拍马迎上去,大声道:“来者何人?”

“是晁大哥吗?”对面一个急迫的声音问

“梁通?”晁化认出此人也是自己手下的部曲士兵。

韩孺子昨天给房大业派出两名随从,一名是马大,昨晚返回,另一名就是梁通。

晁化将梁通带到镇北将军面前,梁通道:“房老将军要与匈奴人重新确定和谈时间,他说希望安排在正午。”

韩孺子一怔,他与房大业之前有过约定,和谈时间若选在午时之前,就是可以对匈奴人开战,这也是马大昨天带回来的消息,若在午时之后,则表示房大业发现了陷阱,楚军不宜过河,可正好选在午时是什么意思?难道身处匈奴人营地中的老将军也无法做出判断?

梁通就带来这么一句话,别的都不知道。

韩孺子还是需要自己做出决定,而且是迅速做出决定。

“回营。”他说,带头驶下高地,向南岸驰骋。

楚军将士已经骑上马,第一批队伍越过山岭,守在河边,只待一声令下,就将全线渡河。

韩孺子调转方向,由西向东行进,检阅即将投入战斗的楚军。

他不看军容、不看器械、不看马匹,只看每个人的脸,驶出里许之后,他再次调转马头,来到岭上,柴悦等众多将领都在这里,就等镇北将军到来之后下令。

神雄关的消息显然已经散开,就连最普通的士兵也知道那座关的重要性,他们也在害怕、紧张,也在犹豫不决,不知是该先击败匈奴人还是回防粮草重地。

韩孺子来到柴悦、刘昆升等人面前,目光扫过,说:“取消作战,全军分批返回神雄关,留三千人守卫碎铁城。”

众将沉默,然后几乎同时点头,柴悦、刘昆升等人开口称是,稍做商议,亲自率领大批将官前往各营传令。

韩孺子留在原处,观察岭上岭下楚军的动向,很安静,没有反对,没有叫嚷,没有混乱,大家似乎都能接受撤退的决定。

韩孺子还是不太放心,让晁化带领一些部曲士兵过河,仍是一里一哨,做出准备和谈的架势,他要向全军表明,镇北将军会留下与匈奴人和谈,最后一个撤离碎铁城。

出外传令的将领很快返回,柴悦没说什么,刘昆升等人都劝镇北将军尽快前往神雄关,甚至有人自告奋勇要代替他与匈奴人和谈。

韩孺子婉拒了所有人的好意,然后给他们安排任务:柴悦担任回防神雄关的前锋,最先出发,然后是北军都尉刘昆升,最后是左将军韩桐,前锋马不停蹄,后两支队伍正常行军,右将军冯世礼率军留守至明日。

韩孺子在给柴悦创造一次机会,希望他能在神雄关将整支北军牢牢掌握住。

大军由攻转撤可不容易,尤其背后就是强敌,韩孺子一直留在岭上,将旗飘扬,尽量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他监视着每一支队伍的动作,不允许任何人急躁。

临近午时,大军刚刚撤走三成,就这样,他还觉得太快了,不停地派人前去提醒各营将领务必带齐所有物品,不可遗漏。

然后他带着十名卫兵出发了,在众多楚军的注视下,驶过木桥,去与大单于继续和谈。

对他来说,这又是一次吉凶难测的冒险,不仅前方的匈奴人敌我不明,后方的楚军也很难完全信任,对镇北将军的威望,这倒是一次检测。

起码在镇北将军驶出南岸楚军的视线之前,一切太平。

这一次,大单于先到了一会,仍然只带金垂朵一人。

房大业站在门口迎接,韩孺子将卫兵都留在外面,有房大业当翻译足够了。

“抱歉,我不能给镇北将军更明确的建议。”房大业低声说,“匈奴人没有后援,可他们有背水一战的决心,这次是楚军攻、匈奴人守,我猜不出结果。”

“老将军送来的信息对我非常重要。”韩孺子笑着说,迈进帐篷的那一刻,他终于冷静下来,相信自己的决定没有错,相信后方的楚军不会背叛自己。全本小说网

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三百三十二章 两路逃亡第二百六十章 大势如水第七十四章 纸上谈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边的刑吏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诱兵之计第二百三十章 哪里好玩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二百八十章 洛阳城外第四十一章 圣旨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二百六十八章 杀戮即忠诚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风向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四十章 回信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十五章 奸诈是为了救人第四百章 为友报仇第四百二十七章 剑在手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第二百三十章 哪里好玩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一百零八章 真龙天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脉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锅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踪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敌第四百二十七章 剑在手中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儿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发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宫女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四十九章 望气第二百章 雪林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胁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会说话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一百零二章 勋贵的玩法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十九章 进退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计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诱兵之计第六章 衣带诏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四百二十七章 剑在手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第四百四十三章 为人母者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来与现在第四百七十六章 传染的不安第四百二十五章 划线的门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乐的英王第四十五章 母亲的话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四百二十二章 仆人与将军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杨奉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六章 衣带诏通知第四十一章 圣旨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无私仇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二百四十二章 宫中的小君第一百四十七章 残城第四百零一章 献礼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第四百二十七章 剑在手中第九十七章 独立小王国第四百零三章 长久之计?第七十八章 遗孤第六十二章 夜色笼罩第三百七十章 点醒第十六章 皇帝总是一无所知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归第二百六十五章 计划提前第十三章 宫中的士兵(二更)第五十二章 地动第二十章 仁义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将第二百四十章 东海王准备好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荐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