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雪林

孟娥小声说:“藏起来。”

韩孺子看了看,庙很小,实在没什么地方可藏,只有半扇门板还坚守在原处,他转到门后,贴墙站立。

对于如何夺回帝位,他心里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可他做不到料事如神,更没法将每一步都计算得妥妥当当,破庙、士兵等等都不在他的预想之内,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京城里没人认识男装的孟娥,或许她真能将来者打发走。

孟娥退后几步,正好能看到门后的韩孺子,而走到她对面的人即使转身也只能看到破旧的门板。

马蹄声从门经过,韩孺子刚有一点放心,突然想起,外面还有三匹驿马,来者不可能没注意到。

马蹄声迅速减弱,十余名士兵下马,踩着雪走来,韩孺子隔着门缝看到有一道身影闪进来。

“你是什么人?从哪来的?到哪去?”来者问道。

“我是神雄关士兵,去往京城送信。”孟娥回答,就连韩孺子也听不出这是一名女子。

“你一个人?”

“嗯。”

“外面怎么有三匹马?”

杜穿云步行去查看地形,三匹马都留在了庙外,孟娥道:“换着骑。”

来者沉默了一小会,“一个人带三匹马,你送的是急信喽?”

“嗯。”

“离天黑还有一会,你不急着赶路,停在这儿干嘛?”

解释了这个关键问题,或许能将来者劝走,韩孺子很想听听孟娥怎么说,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更是将那名军官吓了一跳。

孟娥寻思了一会,大概是想不出合适的理由,她撩开长袍衣襟,将刀拔出来。

“你、你想干嘛?”军官立刻后退,身影挡住了门缝,也将自己的刀拔出来,庙外的士兵纷纷跑来支援。

原来孟娥最终的解决手段就是动刀,她站的位置很巧妙,外面的人顶多同时进来两三人,无法将她围住。

身为一名武功高手,孟娥完全合格,韩孺子相信她甚至想好了计划,要将十余名士兵全部杀死,可是作为一名掩护者,她实在失败。

韩孺子不能再躲了,大步从门后走出来,伸手道:“且慢动手。”

军官又吓一跳,几名士兵已经趁机进庙,呈扇形排列,个个手持腰刀,孟娥轻轻叹了口气,将刀收回鞘中,对她来说,最好的时机一瞬即逝。

官兵们稍稍放心,刀却没有收回,军官打量了几眼新冒出来的人,“你是谁?”

“我们一起的,从神雄关出发,给京城送信。”

“你们……”

韩孺子不等对方问出口,直接回道:“我们送的不是公文,是一封私信,没想到白桥镇会有南军的兄弟把守,一时弄不清怎么回事,所以在庙中暂留。”

军官将刀垂下,“给谁送私信?”

韩孺子面露难色,“这个……是左察御史萧大人的私信。”

“给谁?”

“只说送到府中,别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军官示意,庙里的五名士兵也将手中的刀垂下,但是仍不肯收回鞘中。

“既然是执行公务,你们紧张什么?过桥去吧,没人阻拦你们,南军驻守白桥镇,是为了提防周围的暴民,你们从神雄关一路赶来,遇见不少事吧?”

“唉,一言难尽,能安全走到这儿,全靠谨慎,还有几分运气,所以走到白桥镇,一看到人多,就有点害怕。”

“哈哈,官兵怕什么官兵啊?走吧,我送你们一程,就你们两位,没有第三位了?”

“还有一位在镇子里,待会能回来,我们在这儿等会,就不劳动诸位兄弟了。”

军官似乎被说服了,收起刀,庙内庙外的士兵也都收起兵器。

“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多事了。你们不用害怕,到了这儿已算是天子脚下,有南军镇守,保你们太平无事,只管赶路就是。”

韩孺子长出一口气,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等同伴回来,我们立刻过桥,找家店住下,明天一早就能进京将信送到萧大人府中了。”

双方拱手,客气地告别,军官带人上马,沿着官道继续向前巡逻,但是有一名士兵调转方向回白桥镇。

韩孺子目送士兵远去,转身对孟娥说:“他不相信我。”

“嗯。”孟娥话不多。

“把长袍留下,马匹也留下,咱们去找杜穿云。”

孟娥也不多问,脱下长袍放在香案上,韩孺子去外面拿来两顶头盔,压住长袍,等到天色再黑一点,从外面望去,很像是两个人并肩而坐。

“走吧。呃,你能找到杜穿云吗?”韩孺子能出主意,但是对跟踪就不在行了。

孟娥点点头,带头出庙,向树林深处走去,两人都穿着轻便的皮甲,负担倒是不重。

林地难行,韩孺子看着身后的脚印,叹道:“我要是会杜穿云的踏雪无痕就好了。”

杜穿云曾经在侯府里展示过踏雪无痕的轻功,虽然跑不出太远,可有时候还是挺有用的。

“我背你。”孟娥说。

韩孺子马上摇头,“我只是随口说说,就算是杜穿云也会留下脚印,瞧,前面就是,反正很快天就要黑了……”

“你走得太慢,天黑以后我就没办法追踪了。”孟娥侧身。

韩孺子还是摇头,孟娥虽是男装,在他眼里却是再真实不过的女子,“我加快脚步就是。”

孟娥扭头看着他,静静的目光里有一丝责备,好像在说如此扭捏的一个人怎么能当皇帝?

“好吧。”韩孺子受不了这种监督似的目光,走到孟娥身后,伸手搭在她的肩上。

韩孺子的个头与孟娥差不多,体重也相差无几,孟娥双手一托,将他背起,小步向前跑去,既没有踏雪无痕,速度也不是很快,可是不久之后,孟娥显出了自己的本事,她在雪地中如履平地,地上虽留脚印,却从来不会深陷进去,速度不快,却能一直保持,总能及时躲过横生的树枝。

阳光逐渐消退,杜穿云在地上留下的脚印时有时无,这时更难辨认了,孟娥却没有减速,她好像大致猜到了杜穿云前进的方向。

夜色降临,孟娥终于停下,韩孺子小声道:“我可以下来了。”

孟娥却没有放他下来,从喉咙里发出几声奇怪的鸟叫,停顿片刻,换个方向又叫了几声,第四次之后,远处传来了回应。

“咦,你和小杜事先商量好的吗?”韩孺子很是惊讶,孟娥与杜穿云并不熟,从神雄关一路走来,直到第三天杜穿云才认出她是一名女子,虽然没多问,但是与她说话更少了。

“江湖上的玩意儿,大家都会。”孟娥解释得很简单,背着韩孺子继续前进。

天色已黑,她的速度明显放慢,与行走无异,偶尔还会停下模仿鸟叫声,回应声越来越近。

一段距离之后,孟娥小声说:“下来吧。”

韩孺子马上下来,“谢谢。”他说,知道孟娥这么做是不想让他在杜穿云面前丢脸。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没多远,前方传来一个声音:“敢问阁下是何方英雄?”

韩孺子微微一惊,那声音有些苍老,明显不是杜穿云,他不知该如何回答,孟娥突然退到他身边,顺手拔刀出鞘。

月上树梢,将雪地照出几分明亮,从附近的树后又走出两人,与对面的说话者正好呈三角之形,将两人包围。

终于,一个熟悉的声音说话了,“别误会,我是杜穿云,你们是……镇北将军和陈通吗?”

“是我。”韩孺子马上回道。

孟娥收起刀。

三人跑过来,其中一人果然是杜穿云,最开始的说话者是他的爷爷杜摸天,还有一人韩孺子也认识,居然是厨子不要命。

“你们怎么找到这儿的?”

“你们是怎么遇到一块的?”

杜穿云与韩孺子同时发问。

韩孺子先回道:“我们遇上官兵,支走之后就一路找来了。”

杜穿云道:“我在河边找路,看到几串脚印比较奇怪,就一路跟踪,没想到碰到了爷爷,真是巧。”

杜摸天严肃地说:“这可不是巧合,为了拦截倦侯,有一批江湖人一直在河边逡巡,我和不要命在这里观察他们已经三天了。”

杜摸天向韩孺子点下头,对重逢没有任何表示,转向孟娥,上下打量一眼,“阁下叫陈通?”

“嗯。”

“阁下从何处学会的杜门口技?”

原来那种鸟叫声并非江湖上通行的技巧,而是杜门独有,孟娥沉默了一会,“听过几次,就学会了。”

杜摸天一愣,随后笑道:“阁下好本事,老杜行走江湖几十年,居然没听说过阁下大名,实在是孤陋寡闻。”

“江湖广大,偶尔有不认识的人也很正常。”

杜穿云凑近爷爷,小声提醒:“爷爷,她是……”

杜摸天抬手制止孙子说下去,他是老江湖,心中疑惑再多,也知道适可而止,转向韩孺子,笑道:“我们三人正在迎接倦侯,能在这里遇见,真是太好了。”

杜穿云也很高兴,他只觉得“陈通”有点怪异,却没多少疑问,“走吧,爷爷和不要命找到一条路,能避开那些讨厌的江湖人。”

杜氏爷孙领路,韩孺子、孟娥紧跟,不要命殿后,见到倦侯之后,他一句话也没说过。

没有孟娥帮忙,韩孺子走路有些艰难,只能勉强跟上。

他们所在的位置离河不远,可是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足足花了将近两个时辰才在一处偏僻的地方过河。

过河不久,不要命走到韩孺子身边,小声说:“躲过南军就好,倦侯先不要进京,杨奉要见你一面。”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机会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龙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八十四章 以下观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三十九章 愿效犬马之劳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东西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三百四十七章 飞石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五百零五章 重获信任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零六章 曲径通幽第五百二十章 逃难路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饮楔子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长女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位公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丑王赌约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匈奴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丢印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边第三百七十章 点醒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军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第五百四十章 书还在通知第五十八章 翻墙第四百五十章 亲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势变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与进宫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门道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一百八十三章 独骑回营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险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单于让步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长女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与进宫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报仇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丧志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头眺望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宫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罚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长辈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尽灯枯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二十章 仁义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三百七十一章 聪明的眼睛第三百五十五章 东海王的仇恨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五十六章 读史之怒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五十章 软禁第二百零三章 杨奉的选择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位公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热闹的新年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穷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一百零六章 河边小寨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五百二十章 逃难路上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感谢第三百三十八章 东海王的猜测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三十九章 愿效犬马之劳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一之策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五百章 崔家认罪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