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

一年前离开京城的时候,郭丛打定主意要从此隐居乡间,两耳不闻天下事,可事情长了腿,会自己找上门来。

当韩孺子还在塞外遥望京城、对宫中发生的事情苦思冥想而不得要领之际,同样远离京城的郭丛,已经听说诸子争位的大致情况,迫不得已,与两名送信的学生上路,一个月前回到京城,未入旧宅,而是借住在朋友家中,闭门不出,只接待过寥寥几名拜访者。

饶是如此,这位垂垂老矣的大儒,对京城形势的了解仍远远多于一般的大臣。

郭丛身体不好,韩孺子命人搬来舒适的软椅给他坐,杨奉有自己专享的一张椅子,在书架旁边,离书桌后面的倦侯相对远些,能够不着痕迹地脱离交谈,也可以随时加入。

仆人退下之后,书房里只有他们三人,郭丛默认了杨奉的存在,开始劝说倦侯退出帝位之争。

韩孺子没料到郭丛的到访,更没料到他会向自己直白地提出这样的要求,想当初,为了让这位老师傅在讲经时多说一点内容,还是皇帝的韩孺子费了多少精力啊。

他没有生气,微笑道:“为了大楚江山?我有何德何能,参与争位虽然会影响到大楚江山的安危?”

郭丛呼吸粗重,让韩孺子想了老将军房大业,但是有区别,后者粗重而有力,像是正被用力拉扯的风箱,前者粗重而绵软,总像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

“大臣选择皇帝?不不,自古以来没有过这种事情,大楚绝不能开这个先例。”

韩孺子手边有一本史书,里面记载着上古时期的事迹,颇多荒诞不经,但是正如杨奉所说,里面有几段记载,换个角度想的话,很像是大臣在选帝王,经过写史者的粉饰修改之后,变得隐讳不清。

韩孺子没有向郭丛推荐这本史书,说道:“请郭老先生相信,我也绝不想开这种先例,可形势如此……”

Www▪ ttka n▪ c o

“形势可以改变。”一向儒雅到有些懦弱的郭丛,这时候却显出几分咄咄逼人,“如果争位的皇子只有一位,那就不是大臣选择皇帝了。”

韩孺子看了杨奉一眼,忍不住笑了,心中有很多疑惑,决定先提最古怪的一个,“大臣选皇帝这种事虽然古怪,不合礼仪,但是对大臣很有好处,郭老先生为何反对呢?”

“问题就在这里,倦侯刚刚将‘不合礼仪’四个字说得多轻松啊,可这不是蚁穴,这是溃堤,此前历朝历代莫不亡于此,大楚绝不能重蹈覆辙。就因为选帝对大臣有好处,我才反对,大臣一旦尝到甜头,将很难放弃,以后的皇帝都将由大臣选立,倦侯接受吗?”

“嗯……未尝不可。”韩孺子其实没想过那么远的事情。

“如果大臣们选出的皇帝不姓韩呢?”

“不至于吧。”

“大权在握,为何不用?选出异姓皇帝还不是最差的结果,大臣僭越帝权,自然就有人僭越臣位,以下犯上将会成为惯例,最终是人人都选自己当皇帝,天下大乱,四分五裂,大楚亡矣,中原也将从礼仪之邦沦落为豪强之地。”

郭丛真是一名腐儒,韩孺子有点厌倦这场交谈了,他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在凌云阁里听课听得昏昏欲睡,可他现在毕竟有选择了,于是打断老先生的礼仪之谈,说道:“好吧,皇帝不可由大臣选择,可是为什么非得让我退出呢?郭师觉得我不配做皇帝?”

郭丛长叹一声,犹豫了一会,说:“倦侯会是一位好皇帝,可时机不对,我劝倦侯退出,也是为了救你一命。眼下的形势很明显,冠军侯是前太子遗孤,已经取得多数大臣的支持,争议最小,也合礼仪,冠军侯天命所归,选帝之权不算落入群臣之手。”

“还有东海王呢。”韩孺子心生怒意,仍没有显露出来,他打算听郭丛说完,这毕竟代表着许多文臣的看法。

“见过倦侯之后,我就去见东海王,劝他也退出。”

“郭师觉得东海王会同意?”

“总得试一试,如果不行,我就去劝说崔太傅,他之前已经有意支持冠军侯,回心转意应该很容易,没有南军做靠山,东海王总该退出了吧。”

“我会考虑的。”韩孺子敷衍道。

郭丛当然能听出来,他又叹了口气,“倦侯所依仗者,无非是满仓城北军,人人都说北军效忠于倦侯,我却不这么认为:北军勋贵子弟众多,哪有父兄支持冠军侯,而弟侄转投他人的事情?传言必不可信,已经有人前去查看事实,一旦真相大白,倦侯更不会取得大臣的支持,何必冒天大之险争不可得之物呢?违时逆命,实不可取,莫不如激流勇退,安享富贵。”

这已经近于直接威胁了,却是一个十分有力的威胁。在柴悦等人的配合下,韩孺子的确夸大了北军对他的拥护,打算以此为基础,在朝内寻求大臣的支持,反过来再展示给数百里之外的北军。这是一个需要精细操作的游戏,一步走错,就可能导致北军与大臣同时抛弃韩孺子。

迄今为止,出错的都是冠军侯,韩孺子一直在受益。他打量对面的老先生,推测此人及其追随者的实力,“郭师非支持冠军侯不可?”

“我不支持任何人,只是冠军侯称帝,带来的混乱最少。”郭丛顿了顿,“换成倦侯,我照样不会反对。”

韩孺子大笑,当初他当皇帝的时候,唯一为他说过的话人是名太监,而不是大臣或者儒生,他站起身,“小子顽劣,没有郭师教导,何知礼仪之重?不过,总得给我一点时间考虑考虑吧。”

韩孺子没什么可考虑的,但是除非必要,他不想当面拒绝。

郭丛费力地站起身,“倦侯尽管考虑,等北军那边传来消息,倦侯再做决定不迟。”

郭丛再次重叹,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摇摇头,告辞离去。韩孺子亲自送到大门口,回到书房里,纳闷地向杨奉道:“郭丛致仕多年,国子监里又没有几位大臣,诸子争位与他没有半点关系,他为何出头,跑来趟混水?难道真是为了所谓的礼仪?”

郭丛劝说韩孺子的时候,杨奉一直没有开口,也没有送行,这时露出微笑,好像刚刚打了一场胜仗,“倦侯应该高兴,水面起澜,意味着水下有鱼,郭丛出面,则意味着大鱼。”

“你得好好跟我解释一下。”韩孺子彻底糊涂了。

杨奉站起身,走出几步,突然停下,说:“勋贵讲祖上,武将讲军功,江湖人讲交情,商人讲利益,文臣讲仁义、讲礼仪。”

“嗯。”韩孺子还是没听明白。

“文臣从何而来?”

“文臣……从读书人而来。”

“没错,可读书人千千万万,成为文臣的能有几人?”

“不多,所以有科考、有荐举,从众多读书人之选拔可用之材。”

“文臣会忘记读书人吗?”

“不会吧?不会,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开国时用武将,守国时用文臣,文臣上位之后,总是大力提升读书人的地位,前朝如此,本朝也不例外。”

“读书人反过来也会影响文臣。”

“那些落榜的书生能影响朝中大臣?”韩孺子不太相信。

“读书人不只是落榜的书生,还有拒绝参加科考的人,还有隐于朝中不愿当大官的人,读书人虽然无权无势,但是数量众多,口口相传,他们掌握着文臣的名声。”

韩孺子突然想起来,杨奉从前就是一名读书人,这名太监对从前的经历不愿意细说,可他对读书人显然非常了解。

“郭丛就是那个掌握名声的读书人?”

“别用掌握这个词,那有点过了,但是郭丛肯定很有影响力,否则的话,他也不会返京参与此事。”

“罗焕章呢?影响好像更大。”韩孺子想起了另一位讲经教师。

“罗焕章影响很大,但他拒绝科考,与朝廷毕竟隔着一层,跟郭丛还是比不了。”

韩孺子想了一会,“可我还是不明白,读书人为什么要反对诸子争位,这能提升文臣的地位,自然也就是提升读书人的地位。”

无论如何,韩孺子不相信这仅仅是“礼仪”的问题。

“或许,郭丛这些读书人感觉到了威胁,觉得他们最终会失去对文臣的影响。”

“被谁威胁?”

杨奉没回答,陷入沉思,好像被什么难题困住了。

“望气者吗?”韩孺子自己给出回答,他很佩服望气者的本事,可是仍觉得杨奉有点过于高估这些人的实力了。

杨奉开口了,没有提起望气者,“郭丛的老奸巨滑不亚于宰相殷无害,倦侯刚才应对得很好,永远不要当面得罪这种人。”

“恐怕这只是早晚的事。”

“不不,郭丛其实给倦侯带来了好消息。”

“好消息?”

“嗯,郭丛说得很清楚,他不支持任何人,只是因为冠军侯占据优势,他才希望倦侯与东海王退出。”杨奉顿了顿,“这说明郭丛根本不看好冠军侯,这也是读书人的立场。他还说,北军勋贵子弟众多,绝不会违逆父兄——这是在提醒倦侯,只有得到勋贵的支持,你才能击败冠军侯。”

韩孺子一呆,他可一点也没听出来郭丛的“善意”。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将军需要胜利第五百章 崔家认罪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后一次机会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六十二章 夜色笼罩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一百二十二章 说服江湖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一十三章 嚣张的强盗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军侯密令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丧志第三百五十八章 胆大包天的车骑将军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墙上下(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四十章 东海王准备好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三百三十八章 东海王的猜测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宫第三百零九章 声名远扬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东西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三百六十六章 宫中从无争斗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胁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六十章 宫门第二百零八章 粮仓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四百零二章 后院失火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芦苇”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军侯的机会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位公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战斗第四百四十四章 “书能杀人”第二百零三章 杨奉的选择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断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十七章 凌云阁上凌云志第二百六十八章 杀戮即忠诚第三十五章 侍从之争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二十四章 不变的年号第三百一十八章 谁人可用?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二百二十四章 丢印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与草民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三百七十章 点醒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五百四十九章 认输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请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亲征第一百零四章 张家的利益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请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粮之难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二百三十章 哪里好玩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荐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三百三十二章 两路逃亡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桥夜袭第一百零六章 河边小寨第三百三十章 不寻常的夜晚第八十一章 拜访者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一百七十九章 无字之信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一百零一章 草丛中的双脚第三百七十二章 宠妃第二百六十章 大势如水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三百六十七章 执政第四百五十章 亲人第六十三章 回宫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