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

韩孺子在柴家见到了左察御史萧声。

萧声的一个侄子是柴家的女婿,就是他居中引荐,促成了这次会面。衡阳公主薨了,自家子弟被放回京,柴家没理由再与倦侯为敌,为了表示感谢,愿意提供帮助,但是真正的柴姓人一个也没现身。

京城正处于最为混乱的时期,人人都急着表态,所有的表态却都不那么真诚,脚踩两只以至数只船可以是公开的选择,谁也不以为耻,相反还要彼此介绍经验与门路,务必让自家的脚根站得更稳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韩孺子与萧声的会面注定尴尬。

两人并非单独会面,都带来随从,韩孺子这边是杨奉,萧声带来的是望气者鹿从心。

在韩孺子见过的所有望气者当中,就数这个鹿从心最为少言寡语,阴沉得不像是江湖术士,倒像是一位身怀绝世武功的落寞侠客,不过杨奉早已打探清楚,鹿从心不会武功,他的沉默只是望气之术的一种流派。

萧声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能成为朝廷高官并非侥幸,身着便装而来,对倦侯笑脸相迎,客气地拱手致意,落座之后,不卑不亢地向倦侯表示祝贺,祝贺他最近这段时间里取得的一场又一场胜利,韩孺子也感谢对方的配合,没在开仓放粮这件事上横加干涉。

客气维持了一盏茶的工夫,萧声是不会首先挑明态度的,这里是他所熟悉的京城,不会再犯神雄关那边的急躁错误。

“不妨明说吧,萧大人,我需要你的支持。”韩孺子先出招。

萧声微笑着抿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说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妨明说,倦侯的确做得不错,如果你早有今日的名声,太后当初也没办法将你废黜,可惜,时过境迁。别的我不多说,倦侯的废帝身份是个大麻烦,废帝再立这种事太罕见,本朝更是从未有过,而且将你重新立为皇帝,意味着整个朝廷之前都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到时候该怎么向天下人解释?”

韩孺子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也早想好了回答,“皇帝被废,自然是有奸人从中作梗,蒙骗了朝廷,也蒙骗了整个天下。”

萧声眉毛一扬,“敢问奸人为谁?居然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总能找出来一个,不多,只有一位。”韩孺子不肯说出姓名。

萧声呵呵一笑,也不追问,想了一会,摇了摇头,“倦侯以为这一次登基就能掌权吗?”

“不能吗?”

“南、北两军滞留京外,宿卫八营每天都在扩充,新帝凭什么掌权?”

韩孺子看了一眼望气者鹿从心,问道:“萧大人是觉得我不能掌权,还是以为无论谁登基都不能掌权?”

“我当然不会专门针对倦侯。”

“那大臣们支持谁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有。”萧声变得严肃起来,“身为大臣,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希望朝廷稳定、天下安泰,新帝必须是一位能忍耐的人。太后不可能千秋万岁,上官家也不会一直把持宿卫八营,新帝终有亲自临政的一天,但是在这之前,新帝得安于现状。倦侯与东海王能做到与太后平静相处吗?尤其是倦侯?”

太后弃桓帝之子不选,改立前太子遗孤称帝,仅此一点,仇怨就已根深蒂固,起码在外人看来,兄弟二人无论谁登基,都不可能放过太后。

韩孺子笑道:“我说‘能’,你们也不会相信。”

萧声同样笑着摇摇头,“倦侯自己也不信吧,你刚刚说过,会将‘废帝之罪’归咎于太后一人。”

“必须有人为当初的废帝之举负责,但我说的不是太后。”

萧声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发现自己犯了一个简单的错误,倦侯只说要有人负责,他自然而然地想到太后,却没有听倦侯亲口说出来。如果对方是位老谋深算的家伙,萧声会装糊涂到底,可是面对十几岁的少年,他总是不由自主地轻敌。

萧声冷冷地盯着倦侯,过了一会才问:“不是太后又是谁呢?”

“一个多余的人。”

萧声接受了教训,一声不吭,也不追问,韩孺子补充道:“宰相殷无害,他是群官之长,还是先帝指定的顾命大臣之首,可他辜负了武帝与桓帝的嘱托,宫中废帝,他一言不发,另立前太子遗孤,他俯首称臣,全忘了当初废除太子的是武帝。”

萧声面露惊讶,这是真正的惊讶,不是假装出来的,“你说的这些事情,全体大臣都做了,不只是宰相一人。”

“既然是宰相,就要负起最大的责任,当初如果他肯站出来,废立之事还会那么轻而易举吗?”

萧声沉吟不语,太后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实权,与宰相殷无害的纵容与无为态度确有直接关系。

“大楚内忧外患不断,正如萧大人所言,新帝登基之后,离亲自临政还需要一段时间,如此一来,天下重任皆在宰相一人身上,他若继续‘无为而治’,大楚将病入膏肓。”

“倦侯既然愿意与太后平静相处,又哪来的权力撤换宰相呢?”

“我若重新称帝,太后也需要给天下一个解释吧,这是明摆着的事情,我自有办法劝服太后。”

萧声再度陷入沉默。

韩孺子向望气者鹿从心笑道:“阁下有何高见?”

鹿从心站在萧声身边,摇摇头,拒绝开口。

萧声站起身,说道:“倦侯……善用奇招,在下佩服,可是治国之道以守正为根基,所以——我还是不能支持倦侯,这句话必须当面说清,以免生出误会,这也是我来见倦侯的最重要原因。”

韩孺子也站起身,拱手道:“萧大人守正不阿,不愧为大楚的中流砥柱,我也很佩服,请萧大人相信,我对任何人都没有私怨,即便是对宰相的看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对殷大人同样没有怨恨。”

萧声告辞,倦侯在这次会面中所说的话,虽然不可相信,但是的确对他有所触动。

望气者鹿从心跟在后面,经过倦侯身边时,停下脚步,终于开口道:“我们知道谁是凶手。”

韩孺子微微一愣,“凶手?”

“她不在京城之内,也不是受保护的目标,我只是通知倦侯一声:你再也见不到她了。”

韩孺子笑了笑,“那我会很伤心的。”

鹿从心也走了。

韩孺子从柴家告辞,回到家中,向杨奉问道:“萧声会动心吗?”

“那不重要,他会将倦侯的话向外宣扬,逼迫殷无害做出反应,显出他真正的立场,还有右巡御史申明志,也会受到影响。”

两位御史按惯例是宰相的继位人选,宰相之位的任何变动,都会在两人的心中引起涟漪,殷无害虽已承诺冠军侯称帝之后会致仕,但这种老滑头的话,大臣们不会完全相信。

冠军侯感激殷无害,而倦侯要拿宰相问罪,在哪位皇帝的治下宰相之位会空缺出来,一目了然。

这是杨奉制定的计划,迄今为止,大臣们的立场还很一致,必须想办法砸出一个缺口。至于一定要通过萧声传话,杨奉也有考虑:萧声与倦侯不和,他的话众臣可信可不信,必要的时候,倦侯还可以否认得一干二净。

杨奉就像是经验丰富的猎人,为了追捕猎物无所不用其极,陷阱、弓箭、网罟、毒药、刀剑……能用的都用上,没有半点犹豫与慈悲。

韩孺子敬佩他,偶尔也会从心里生出一股寒意,但是现在,杨奉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不可或缺。

“大将军那边为什么还没有来信?”韩孺子问,京城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就连冠军侯也相信韩星彻底站在了倦侯那边,偏偏是韩星本人,一直没有来信,瞿子晰、孟娥也一直没有回京。

“他在观望,如果开仓放粮之事畅通无阻,韩星将不得不选择倦侯,如果事情不成,他还有机会争取冠军侯的原谅。”

韩孺子叹了口气,“朝中大臣都是这种老滑头,我若称帝……”

“倦侯若称帝,必须感谢这些老滑头,而且要重用他们。”

“为什么?让他们继续和稀泥?”韩孺子有点不甘心。

“倦侯看过许多史书了,见过完全一样的皇帝吗?”

韩孺子摇摇头。

“新皇帝登基,有几个人能完全不违背先帝的意旨?”

韩孺子想了一会,又摇摇头,表面上所有新皇帝都会赞颂老皇帝的功劳与伟大,声称一切不变,可是暗地里,每个人都有所改动,桓帝改变了武帝的策略,太后也没有遵守桓帝的遗志……

“所以,如果大臣们全都忠心耿耿,朝廷就不存在了,他们要么坚守前帝的朝政,与当今皇帝格格不入,要么附和当今皇帝的主意,对前帝不忠不孝。纯粹的忠心耿耿是不可能的,也没有用处,皇帝与皇帝不同,就像是两辆不同辙的车,必须有和稀泥的人,新车才能在旧路上行驶得顺利一些。”

韩孺子觉得杨奉的话有些道理,但是很难接受,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大臣的支持,因此对大臣也就没办法真心接受。

“现在说这些还太早。”杨奉说,他得帮助倦侯解决近在眼前的战斗,“鹿从心并非无缘无故地挑衅,他想诱使你离开京城,失去争位资格。冠军侯开始重视你,也开始后悔当初把你拉进来了,所以接下来他要想尽办法把你推出去,小心,不可鲁莽行事。”

韩孺子点点头,“但是我得派人通知孟娥。”

“那样的话,倦侯就上当了。”

通知孟娥,即意味着倦侯重视这名女侍卫,不通知,望气者也不会轻易放过这名杀死同伴的凶手。

韩孺子这才明白,望气者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全本小说网

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二百一十七章 读书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师傅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导(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芦苇”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宫女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八十一章 拜访者第三百三十六章 选人与用人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圣旨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一百六十二章 后悔第十五章 奸诈是为了救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轻重缓急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零六章 曲径通幽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二百七十章 宽赦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桥夜袭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计划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门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从军第九章 陛下收玺第一百零二章 勋贵的玩法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二百零六章 定计感谢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挟(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三百七十五章 开诚布公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新章发布时间调整第三百零二章 无言相劝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宫女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五十三章 慈顺宫囚徒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六十八章 书房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贼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战斗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五十二章 地动第三百七十章 点醒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东海王的仇恨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宫大势第一章 进宫第一百五十章 初见匈奴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杨奉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一百章 荒园混战第一百八十五章 离开与到达第四百三十一章 诸王之宴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八十章 谋自己的反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儿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与外孙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与好处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东西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宽容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战斗第十一章 会武功的宫女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话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旧交替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与好处第八十一章 拜访者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计划第四百五十章 亲人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第六十四章 无人相信的真相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虎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虎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