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

孟徹来得十分突然,站在那里左瞧右看,似乎在找什么人。

“太后别来无恙?”韩孺子没有起身,不知为什么,他对孟徹的到访并不觉得特别意外。

孟徹看了一眼门口的杨奉,迈出两步,说道:“太后希望倦侯立刻离开京城。”

韩孺子没吱声,他在等待解释。

孟徹却与妹妹一样,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从怀里取出一封信,轻轻放在书案之上。

韩孺子等了一会才伸手拿信,打开之后心中一震,他认得母亲的笔迹,信的内容很简单,劝儿子离开京城,放弃帝位之争,宁为边疆守将,平安度过一生,不要在京城丢掉性命。

随信一块送来的还有一枚竹制书签。

韩孺子放下信,良久未语。

孟徹问道:“我该怎么回复太后?”

“我需要更多理由。”

“你若是足够聪明的话,自己能想出理由,若不是够聪明,再多的理由你也不会接受。”

韩孺子忍不住笑了一声,看向杨奉,“孟教师的这句话颇有杨公韵味。”

杨奉嗯了一声,开口道:“太后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明日午时。”孟徹回道。

杨奉没有问太后想做什么,沉吟片刻,“我们不会就这样离开京城。”

孟徹摇头,“不是‘你们’,只是倦侯,你得留下,做你该做的事情。”

杨奉思考的时间更长一些,“给我们一点时间。”

“半个时辰之后我会再来。”孟徹说走就走。

杨奉关上门,韩孺子仍然望着门口的方向,惊讶地说:“太后为什么要让我离开京城?她若有后招,完全可以将我一块除掉,若是没有,我何必离开?她以为我一定会输吗?”

太后此举充满了诸多不合理,韩孺子越想越糊涂。

杨奉似乎很了解太后的用意,“对倦侯来说,这的确是一次选择。”

“选择什么?”

“是离开京城保得平安,还是留在京城冒死争夺帝位。”

韩孺子想了一会,倒不是他真在思考,只是给杨奉一点尊重,“这不是选择,只是太后的计谋。如果有什么选择,也在杨公手里。一直以来,咱们只是配合,你做的你的,我做我的,各取所需。可现在不行了,太后即将动手,东海王也在跃跃欲试,冠军侯更不会坐以待毙,这种时候我对身边人的要求也得高一点:要么随我赤膊上阵,要么站在一边,再不要说什么辅佐我、帮助我一类的话。”

杨奉并没有全心全意地辅佐倦侯,他在暗中忙着什么事情,韩孺子早有感觉,但是没有捅破,现在,他觉得没必要客气了。

杨奉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我一直在找淳于枭的下落。”

“嗯。”

“我与太后没有过联系,但是宫里一些人愿意向我传递信息,所以我知道的事情更多一些。皇帝当初的确生病了,非常突然,太后也的确失常了一段时间,她以为自己受到诅咒,身边的所有皇帝都出过意外。”

“那是吴修悄悄回京的时候?”

杨奉点点头,皇舅没那么好骗,他返回京城是因为皇帝生病的消息确切无疑,“后来有人指出,皇帝并不是简单的生病,很可能是中毒。”

“中毒?”韩孺子真的吃惊了。

“我得到的消息是这么说的,总之太后的病情开始好转,一直找人为皇帝解毒,为此甚至引入许多江湖术士,大概就在那段时间里,她制定了报复计划。”

“报复谁?下毒者?那肯定是宫里的人。”

“想必如此,可是主使者必然在宫外。”

韩孺子沉默了一会,渐渐想明白许多事情,“所以太后将崔太妃召进皇宫,这是她第一个怀疑的目标,接下来是冠军侯,第二个受到怀疑的人,可太后觉得不够,于是编造出所谓的争位选帝,把我和东海王都给引回来。按太后的想法,下毒的主使者必定也会参与争夺帝位。”

“嗯,这很可能是她的一部分想法。”

“太后让我离开京城,意味着她不再怀疑我了,原因呢?”

杨奉指了指书案上的信,唯一能改变太后想法的人大概只有王美人了。

韩孺子的手指划过书信,几乎能感觉到母亲留下的气息,“太后的计划很宏大,寻找下毒的主使者只是附加的一部分吧。”

“太后的目标永远都是掌握权力,她依赖过大臣和刑吏,都不够安稳,所以她要打造一支属于上官家的军队。”

“不对,如果那样的话,太后动手太早了,宿卫八营尚未成熟,南、北军的实力也没有削弱,大将军韩星仍在函谷关领军,我要是太后的话,一定会先挑起南、北军之间的战斗,再剥夺韩星的大将军印,然后才会……”韩孺子闭上嘴。

杨奉道:“太后是被迫提前动手,她的计划被打乱了。”

“派人刺杀英王的不是太后。”韩孺子喃喃道,“或许是冠军侯情急时的鲁莽之举,也可能是东海王……是东海王,只有谭家能请来江洋大盗当刺客,而且还能隐藏得踪影全无,可也因此漏出破绽,太后认准了刺杀者和下毒者只能是崔家,所以明天中午她要向崔家动手!”

“我的猜测与倦侯一样。”杨奉道。

“可这还是不解释太后为什么让我离开京城,这算什么?网开一面吗?”

“倦侯的母亲显然说服了太后,至于用的是什么手段,我就猜不出来了。”

韩孺子也猜不出来,只知道狂风暴雨即将到来,他有机会躲到安全的地方去,也可以选择闯进风雨之中,争夺里面的至宝。

“太后让我离开,却要求杨公留下,‘做你该做的事情’,那是什么?”韩孺子最关心的问题还是杨奉本人。

“我了解太后,太后也了解我,我一直对她说,存在一群神秘的人,下至江湖上达朝堂,他们的手能伸到几乎所有地方,却从来不肯露面,望气者只是一小部分,他们背后还有更强大的一群人。”

韩孺子听过这套说辞,杨奉显然对所有可能的掌权者都说过类似的话。

“你仍然……相信?”韩孺子忍不住问道。

杨奉点头,“我从未放弃追捕淳于枭,他就在京城,我能感觉到,他不会远离这样一场好戏。”

杨奉抬头四顾,仿佛猎犬嗅到了猎物的微弱气息,有那么一刻,他显出一丝令韩孺子不安的疯意。

“太后已经认准下毒的主使者是崔家,但她没有完全忽略我的推测,她让我留下,那就是要重新给我追查望气者的一切权力。”

韩孺子没问杨奉查到了什么线索,杨奉是个聪明人,但他有自己的偏执,谁也无法劝说,韩孺子不想参与进去。

两人就这么默默地坐着,韩孺子不说自己是去是留,杨奉也不说自己是要继续追查那个“神秘组织”,还是要全心全意辅佐倦侯。

孟徹悄无声息地进屋,问道:“怎么样?”

“我只需要离开京城,太后没有别的要求?”韩孺子问。

“我接到的旨意就是这样,倦侯如果愿意离开,我会护送你出城,我妹妹在城外接迎,送你前往北军,。”

韩孺子眉毛一挑,这是他多日来第一次听说孟娥的下落,“太后原谅她了?”

“嗯。”孟徹没有多做解释。

“到了北军也没用,我很难劝说他们返回边疆,到了边疆也很难养活这样一支军队。”

“我有两封圣旨,出城之后才能交给你。”

“圣旨?真是难得,什么内容?”

孟徹不做回答。

韩孺子想了一会,“我得带两个人一块走。”

“可以。”孟徹答道。

韩孺子转向杨奉,“麻烦杨公将张有才和泥鳅叫来。”

杨奉嗯了一声,出门叫人。

孟徹道:“离开之后就不要再回来,你和我妹妹都是一样,太后的宽宏大量只有这一次。”

韩孺子没吱声,心里在想太后、东海王、冠军侯各会出什么招。

张有才和泥鳅很快就到了,泥鳅睡眼惺忪,不住地打哈欠,张有才却显得很精神。

“牵三匹马来,跟我出趟门。”韩孺子道。

“是,主人。”张有才应道,惊讶地瞥了一眼孟徹,认得这是宫中的侍卫、孟娥的哥哥,但他什么也没问,与泥鳅一道去备马。

府里没什么可带的,韩孺子安静地等候,杨奉与孟徹也都不说话。

他们从偏门出府,没有惊扰其他人,杨奉送到门口,拱手道:“恕我不能远送,我得去见一个人。”

韩孺子拱手道:“杨公留步。”

倦侯府离北城门不远,一行人到达时天还没有亮,不到开城门的时候,今天却是特例,数名太监守在城门口,看见孟徹之后,立刻下令推开一条能让马匹过去的缝隙。

张有才越来越惊,还是没有多问。

孟徹只送到这里,将两封信函交给倦侯,说道:“出城意味着什么,倦侯明白吧?”

所谓的争位选帝只是一场骗局,但是对于许多不知情的人来说,它是真实的,倦侯出城,就等于向这些人宣布放弃帝位。

韩孺子笑了笑,对孟徹他没什么可说的,甚至没做停留,骑马出了城门,张有才与泥鳅跟在后面,惊讶至极。

城门关闭,再过一会,它才会正常打开。

孟徹走了,那几名太监却留下来,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将接管城门。

孟娥守在护城河对岸的路边,独自一人骑着马。

韩孺子继续前行,孟娥跟上,谁也没有说话。

拐过一道弯,脱离城墙的视线之后,韩孺子勒马调头,对泥鳅说:“去找人吧,从今天算起,第三天夜里二更汇合。”

“是。”泥鳅拍马离开。

满脸困惑的张有才露出喜色。

韩孺子看着孟娥,“你在宫里见到我母亲了?”

母亲的信里有一枚竹制书签,是他交给孟娥的,本来是要送给宫里的崔小君,让她放心,兜了一圈又回到韩孺子手中。

孟娥点头。

“她怎么说?”

“她让倦侯看圣旨。”

韩孺子取出信函,打开之后看了一遍,那果然是加盖宝玺的圣旨,一张任命韩孺子为北军大司马,一张免除崔宏的职务。太后不仅要倦侯去守卫边疆,还希望他夺取南军。

韩孺子收起圣旨,说道:“我已出京,不用再遵守任何规则了。”全本小说网

第三章 聪明的孩子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二百九十章 遥望齐鲁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内关外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军侯密令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九十章 赌局第四百零三章 长久之计?第七十四章 纸上谈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心之失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独断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二百一十九章 读书人的请求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驾第二百五十章 东海王的夜晚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请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为上计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荐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二百零三章 杨奉的选择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约第五百五十二章 状元之选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实人发怒第二百八十五章 无人了解的圣军师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为我作证第一百八十五章 离开与到达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将军遇刺第一百六十四章 当斩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营地第二百一十五章 虚能生实第二十一章 兵败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位公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车骑将军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桥夜袭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宁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四百二十五章 划线的门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敌人第五百三十章 乱猜第三百五十八章 胆大包天的车骑将军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四百三十二章 劳碌命第七十章 挂名宿卫(明日上架,求首订)第二百一十五章 虚能生实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动第二百零三章 杨奉的选择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亲不认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乱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杨奉第二百九十章 遥望齐鲁第一百四十章 指点迷津第二百六十五章 计划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