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

白桥镇地处要冲,却无险可守,韩孺子夺下了镇子,还得想办法守住它。

南军俘虏被聚集在一起,蔡兴海当众宣读圣旨,然后所有的将官、军吏被叫出来,轮流上前“欣赏”几个月来朝廷所发出的第一份圣旨,没几个能辨出真假,但是数名负责文书往来的军吏却都点头,认为圣旨肯定是真的。

俘虏没有被绳捆索挷,但是士兵与军官被分开看管。

接下来,十余名高级将领被带到一间屋子里,韩孺子亲自出面说服他们。

“太后与皇帝的确得过重病,但是早已康复,他们知道有人意欲作乱,因此传出密旨,命我为北军大司马,挥军南下,大将军韩星也已经调集各地军队从函谷关出发,两路大军将与宿卫八营里应外合,平定内乱。”韩孺子严肃地说,连自己都不觉得这是在撒谎。

众将领面面相觑,尤其是崔胜,他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却不敢开口反驳,也拿不出明确的证据。

“我夺取白桥镇实乃迫不得已,南军是大楚的精兵强将,肯定不会参与叛乱吧?”韩孺子问道。

众人急忙摇头。

“你们有何疑问,尽管发问就是,我可以代表太后与陛下给予回答。”

没人吱声,崔腾站出来,大声道:“我来问。”

韩孺子做出请便的手势,心里希望崔二公子别乱问,他们两个事前可没商量好。

崔腾张口结舌,想了半天,冒出一句:“妹夫,咱们干脆杀进京城,立你当皇帝吧,反正你本来就是皇帝。”

“大胆!”韩孺子的担心成为现实,他是要当皇帝,现在却不是公之于众的时候,“拖下去,严加看管。”

几名北军士兵走过来,将崔腾往外推。

“咦,妹夫,不同意你就说,干嘛翻脸啊?我这都是为你好……”崔腾被带出去,远远还传来叫声,他发怒了,开始痛骂士兵。

韩孺子对其他人说:“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我就直接回答吧。作乱者是冠军侯,他在争位中失利,不肯认输,想要引兵作乱,因此编造太后与陛下遇害的谎言,欺骗南军进京。崔太傅上当了,他以为自己是在率军平乱,其实是无旨返京,犯下重罪,可是南军无罪,你们更加无罪。”

屋子里静悄悄的,没人反驳,也没人赞同。

韩孺子扫了蔡兴海一眼,进攻之前,蔡兴海曾提出建议,杀死一批南军将领以树军威,韩孺子没有同意,他此刻孤军深入,北军主力要几天之后才能到达,无端惹怒北军将士,只会令自己更加孤立。

可这些人若是继续沉默以对,他将不得不接受蔡兴海的建议。

“南军将士不是崔太傅的私人部曲,你们是大楚的军队,如今朝廷有难,你们做出选择吧。”韩孺子不想多费口舌,虽然他不在意撒谎,但谎言还是越少越好。

等了一会,终于有人开口,那是一名年轻的将官,胆子大一些,“倦侯离京,不打算争位了?”

“平乱比争位更重要,太后与陛下既然传旨于我,我义不容辞。”

有人开始,就有人追随,另一名将官开口问道:“我们算什么?俘虏,还是囚犯?”

“我说过,南军无罪,我要求……”韩孺子摇摇头,“我命令你们接受我的指挥,与我一同平乱。”

“可是南军大司马不在……倦侯说大司马上当,为什么不去劝说他,反而来夺镇?”一名老将军开口了,除了崔胜,他的官职最高,说话份量也越重。

韩孺子转向崔胜,“这件事你来解释吧。”

“啊?解释什么?”崔胜神情慌乱。

“崔胜,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崔家未来的生死存亡此刻都掌握在你的手中,崔太傅做了错事,还有得挽回,若是一意孤行下去,罪无可赦,整个崔家都会受到牵连。”

对陌生的南军将领,韩孺子信心不足,对崔胜,他却是十拿九稳。

果然,只是稍加恐吓,崔胜就已吓得魂飞魄散,犹豫片刻,问道:“大将军……真从函谷关发兵了?”

“不只是大将军,北军主力早已受命秘密出发,不日即至。”韩孺子只能继续圆谎。

南军将领们都信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倦侯为何敢带着三千北军攻占白桥镇,崔胜更是没有一点怀疑,全身都在发抖,转向其他人,颤声道:“宫里传出一道圣旨,免去……免去了我父亲的南军大司马之职……”

众将哗然,老将军问道:“新任大司马是谁?”

“还没有任命。”韩孺子这回没有说谎,“但我受命平乱,总督京北军务,因此命令你们服从指挥。这不是请求,也不是谈判,而是圣旨,接受者随我返京平乱、建功立业、受封得赏,不接受者,即是谋逆之罪。”

众将又是一惊,他们看过圣旨,那上面没说平乱的事情,可此时谁也想不了太多,倦侯的所作所为,都在表明他的确是在奉旨行事。

“我父亲……我们崔家……”崔胜乱了方寸。

“崔太傅受冠军侯蛊惑,只是无旨返京,还没有犯下大错,若是能悬崖勒马,尚可保住性命,至于崔家,就要看你的了。”

“我?”崔胜虽是崔家长子,却没有准备好接过如此重大的职责。

韩孺子让崔胜自己去想,目光转向那名老将军,知道他才是关键人物。

老将军叹息一声,“南军是朝廷的军队,我们拿的是国家俸禄,既然倦侯有圣旨,我愿从命。”

老将军心里是有一点怀疑的,可还是跪下,最在乎的不是圣旨,而是真实站在面前的倦侯,与反复无常的崔太傅和懦弱无能的崔胜相比,倦侯显然更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其他人都跟着跪下,他们想得不多,以为自己是在接受圣旨。

崔胜也跪下,终于想出自己该怎么做,“倦侯……大司马,请允许我即刻返京,去劝说父亲回心转意。”

韩孺子露出微笑表示鼓励,“甚好,若能劝说崔太傅弃暗投明,你将立下大功。”

崔胜也笑了,门口的蔡兴海向韩孺子使眼色,示意他不可放走崔胜。

韩孺子眨下眼,表示自己明白,继续道:“不过在此之前,你先要去晓谕白桥以北的南军将士,告诉他们这里发生了什么,要求各营将领即刻前来听命。”

“是是,我这就去。”

崔胜急于立功,马上就要出发,韩孺子思忖再三,决定跟他一块去,白桥镇暂时安全,蔡兴海率领的北军足以看住少量南军,外面的各营南军才是大麻烦,只要有一座营地不肯服从命令,他建立起来的优势都可能转眼消逝。

蔡兴海等人坚持不同意倦侯出去冒险,可韩孺子固执己见,他很清楚,此时若不冒险,以后连冒险的机会都没有了。

蔡兴海留守白桥镇,韩孺子与崔胜带领五百军士出镇,这五百人一半是北军、一半是南军。

出发之前,韩孺子亲自去见被关押的崔腾,既不道歉,也不斥责,甚至不提释放,只是冷淡地说:“跟我来。”

崔腾喜出望外,“妹夫亲自来放我啊,怎么好意思。我反思了,刚才是我不对,不该当着大家的面说出那种话,以后等你想听的时候,给我一个暗示……咱们去哪?”

一行人出发的时候,四更刚过,夜色正深,刚出镇不远,就撞上了一队南军,他们是接到消息赶来支援的,没想到事态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崔胜与老将军亲自迎上前去传令,由他们两人出面,比韩孺子劝说众将要容易多了,带队将领驰到倦侯马前,下马跪拜。

韩孺子也不多做解释,命令这队南军调转方向,与自己一块前往各处营地。

如此一来,队伍中的南军占据了绝对优势,韩孺子毫无惧色,也不戒备,甚至允许南军将士接近自己,众人越发相信倦侯是奉旨行事,有些人连圣旨的内容都想出来了,好像亲眼见过一样。

南军营地分散在三十余里范围内,共有二十几座,越往北,营内的将士越多,最北面的营地位于一座军寨之中,易守难攻,是南军警戒北军的前沿阵地。

崔宏率军返京的时候,以为倦侯已经潜回京城,他所忌惮者一是京城的宿卫八营,二是满仓城的北军主力,因此自己带走六万人,军寨内的一万人也没有调动,对白桥镇没怎么在意,以为长子崔胜能够守住,镇外的少量北军绝不敢轻举妄动,怎么也没料到倦侯会出现在这里。

韩孺子一路北上,天亮时已经连收十余营南军,身后的将士增加到六千人,他与二百多名北军成了点缀,可他一点不怕,率军急行,各营只有老弱病残与劳役者留下,其他人一律上马跟随。

日上三竿,韩孺子身后的队伍已经达到两万多人,只是抻得很长,首尾相隔十余里,好几座营地的将领愿意服从命令,却还没来得及整队出营。

军寨前,崔胜和老将军照例前去劝降,之前都很顺利,偏偏这时出了问题,寨中的一万北军拒绝服从命令,甚至不肯打开寨门。

韩孺子午时之前必须收服这支军队,这样才来得及转身返回白桥镇。

如果一切正常,出发已有两日的崔太傅应该已经得到消息,并派军反扑。

韩孺子要在一天之内连打两场硬仗。

(明日一更,下午18时左右上传,望周知。)全本小说网

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五十章 软禁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脉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动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三百三十三章 劝降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尽灯枯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宫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九十五章 赌徒与赌徒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为上计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断第一百七十四章 独自决定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三百六十七章 执政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迁营第五百一十章 西进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十三章 学习(三更)第一百零四章 张家的利益第三百一十八章 谁人可用?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五百零七章 一举一废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诱兵之计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后一次机会第五百零五章 重获信任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三百零二章 无言相劝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宽容第四百二十三章 将军风度第四百一十七章 风向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请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五十八章 翻墙第五十章 软禁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宝玺现身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八十九章 过界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粮之难第二百零四章 联姻(求月票求订阅)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推迟发稿通知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无虚发第二百七十章 宽赦第四百零二章 后院失火第四百四十四章 “书能杀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荐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导(求月票求订阅)第十三章 宫中的士兵(二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边的刑吏第一百四十七章 残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二百六十章 大势如水第五十二章 地动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七十五章 劫车第二百章 雪林第二百七十七章 习惯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门恶战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动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八十一章 拜访者第二百零六章 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