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

小小的帐篷里挤满了人,一半是北军卫兵,一半是南军将领,彼此怒视,却又隐忍不发,一具具高大的身材遮蔽了烛光,使得整个帐篷昏暗而危险,像是一片丛林,里面潜伏着毒蛇猛兽。

蜡烛放置在帐篷中间的一张高凳上,正好照亮走出来说话的人。

第一个走出来的是名南军将领,向倦侯抱拳拱手,直截了当地说:“城内大战正酣,数万南军进城,可一举定胜负,崔大司马几次派人来请兵,倦侯为何迟迟不肯下令?我等疑惑,请倦侯解释。”

韩孺子等了一会开口回道:“南军并非崔太傅的私人部曲,而是朝廷的军队……”

将领开口道:“那是当然,如果皇帝还活着,我们当然听从朝廷的命令,可是传言说皇帝已经驾崩,城里数人自立为帝,朝廷早已名存实亡,大家各为其主,我们也得选择一位主人了。”

“东海王?崔太傅?”韩孺子提出两个选择,见对方不回答,继续道:“崔太傅曾一度失去南军,在他夺印的时候,诸位可曾相助?太后的兄长上官虚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南军大司马,诸位可曾服从?”

将领一愣,“只要是南军大司马的命令,我们就得服从,至于夺印,也轮不到我们相助,左、右将军才是大司马的亲信。”

南军将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崔太傅当年夺回南军的时候,左将军赵蒙利、右将军崔挺出力最多,其他将领顺其自然而已。

韩孺子又问道:“崔太傅事后没有报复任何人?”

将领向同伴们看了一眼,回道:“是有几个人被免职,都是上官虚提拔的亲信,与我们无关,大司马当然不会报复我们,还给了许多赏赐。”

韩孺子习惯称“崔太傅”,南军将士只叫“大司马”。

“所以旁观不仅没让你们受到报复,还给你们带来不少好处?”

南军众将领都是一愣,带头者说道:“这个……情况不一样吧……”

“诸位当中有谁是东海王或者崔太傅的亲信吗?”韩孺子目光扫过,虽然烛光昏暗,还是能看到大多数人的眼睛,“如果有的话,请即刻带兵进城,我绝不阻拦。”

没人开口,崔太傅的亲信基本都带在身边,后方只留下一个赵蒙利,帐篷里的众人谁也不敢自称是亲信。

韩孺子继续道:“大家也看到了,城里有两个皇帝,分别派出信使,白天来了一次,晚上又来了一次,可他们只是来劝说我进城相助,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好处。诸位,我不隐瞒,如今的朝廷的确名存实亡,咱们来晚一步,身份很是尴尬:帮助强势一方,事成之后得不到多少感谢,帮助弱势一方,又有兵败身亡的危险。我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在等他们开出更有利的条件。”

韩孺子长长地嗯了一声,“诸位也希望混乱结束之后,能够加官晋爵、得钱得地吧?”

南军诸将互相看看,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但是的确都同意倦侯的话。

“起码等到一个承诺。”韩孺子站起身,“不为诸位每人争取到官升三级,不让营中将士每人得到百两、千两的赏金,我绝不松口。”

有人发出了笑声。

带头将领再开口时,语气缓和了许多,“可是城中战斗一旦结束,就没人开条件了吧?”

“诸位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应该明白攻城有多难,崔太傅已经进城,整整一天却没有击败宿卫军,那就是遇上难以攻克的障碍。皇城也是城,而且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没有十天半月,绝攻不下来。城里的信使只会来得越来越频繁,给出的条件也会越来越好。”

诸将互相议论了一会,带头将领说:“如果英王一方开出的条件更好,难道我们真要帮助他吗?那可是……背叛南军。”

“南军是朝廷的军队。”韩孺子再次重复这句话,“你们拿的是国家俸禄,我不只看谁的条件更好,还要看哪一方更可能取得胜利,胜利者即是朝廷,服从朝廷的旨意理所应当,何来背叛之说?”

将领们被说动了,带头者犹豫片刻,小心地问:“如果胜利的是倦侯呢?”

韩孺子微微一笑,“那诸位就是开出条件的人,而不是接受条件的人了。”

带头将领莫名地傻笑一声,扭头看向北军卫兵,“大家都说北军主力三日可到,是真的吗?”

“最多三日。”韩孺子坦然地说,事实上他还没有接到任何消息。

南军将领告退,怎么想都觉得自己正处于一个极其有利的位置上,倦侯说得没错,暂时按兵不动乃是最好的选择。

韩孺子与南军将领不熟,只能诱之以利,对北军卫兵,他只说一句:“你们都是我的亲信。”

北军卫兵离开的时候,比南军将领更加满意。

蔡兴海留下,他不只是亲信,还是心腹之人,有资格与倦侯讨论真相。

“倦侯有没有想过,崔太傅天亮之后真会带兵攻营,外面的南军很可能望风而降,三千北军可坚持不了多久。”

韩孺子笑了两声,“崔太傅多谋少断,欠缺的恰恰是胆量,他遭到刺杀,一怒之下进攻京城,却迟迟没有占领全城,说明他将六万南军全都集中在一起,这不是为了攻坚,而是害怕再遭到背叛。”

韩孺子盯着蜡烛看了一会,“崔太傅对身边的将士尚有疑虑,何况是城外的南军?这些南军在我夺取白桥镇的时候没有反抗,在我杀死赵蒙利的时候没有复仇,肯定会令崔太傅疑心更重。他不敢来,东海王也不敢来。”

蔡兴海被说服了,“恕卑职冒昧地说一句,当皇帝也得有胆量,唯独倦侯有这个胆量。”

韩孺子没有否认,“我更担心上官盛,此人性格暴烈,可能意气用事,在他眼里,南军自然要帮南军,他若是想趁机分头击破,派兵从北门直接杀出来,倒是一个大麻烦。”

韩孺子的军营离北门太近,宿卫军一旦冲出来,他只有极短的时间做出反应。

蔡兴海道:“三千北军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愿为倦侯赴汤蹈火,大不了我们辛苦一些,时时防备,怎么也能挡上一阵,给倦侯争取一点时间。”

“也不要太过劳累,在路上多备鹿角栅,别让城里的军队一下子冲过来就行。”

蔡兴海想出一个主意,“前方五六里有一大片民房,倒是一块天然障碍,在那里设置鹿角栅,事半功倍。”

韩孺子摇摇头,“这不是进攻敌城,尽量不要惊扰京城百姓。”

蔡兴海甚感羞愧,红着脸告退。

韩孺子没有表面上那么镇定,心中其实惴惴不安,可他实在太疲惫了,只好躺下睡觉。

他做了许多梦,一会是北军赶到,一会是城里有军队冲出来,一会又是东海王在哈哈大笑……

他突然醒来,以为天该亮了,结果帐篷里一片漆黑,蜡烛早就熄灭,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韩孺子起身走出帐篷,站在门口仰望天空,子夜应该刚过去不久,空中繁星点点,再向远处望去,军营里也有火光点点,一片安静,大部分人都在踏实睡觉。

这是好事,表明南军将士不再急于进城参战,这也是坏事,心安理得的军队,最容易遭到偷袭。

韩孺子心想,自己若是上官盛的话,就该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不仅能击溃北门外的军队,还能惊吓到城里的南军。

“带我去见蔡督军。”韩孺子对门口的卫兵说。

蔡兴海没睡,北军营地位于最前沿,正对着官道,他在指挥士兵们彻夜建造更多鹿角栅。

“先暂停吧,如果敌人进攻,咱们得留点劲儿打仗。”韩孺子让蔡兴海撤回将士,然后传令下去,各营熄灭所有火把,只在中军营里保留数十支。

从京城的方向望过来,四万余人的营地里似乎只剩下几百人。

上官盛虽然鲁莽,但毕竟是名将军,一处假冒的陷阱,或许能吓住他。

韩孺子还没有真正掌握南军,绝不想在此时开战。

时间一点点过去,韩孺子没回帐篷,命蔡兴海去休息,由他监督前方。

官道上突然有马蹄声响,不是偷袭者,是一名北军斥候,举着火把,在鹿角栅中绕来绕去,很快来到倦侯面前,通报说崔太傅又派信使来了,这回只有一个人,不是将军,也不是大臣。

信使被带过来,远远地看见倦侯,立刻跳下马,双手抱拳,呵呵笑道:“倦侯别来无恙。”

望气者林坤山代表的不是崔太傅,而是东海王。

韩孺子屏退卫兵,就在鹿角栅后面与林坤山交谈。

“东海王说,他没有忘记约定,只要倦侯公开宣布要恢复帝位,东海王立刻就会去除帝号,奉倦侯为主。”

韩孺子摇摇头,微笑道:“这可不是望气者的水平,直接说你自己准备好的话吧。”

“受人之托,总得先传到。嗯……”林坤山望了一眼漆黑的军营,“我没破坏倦侯的什么计划吧?”

“无妨,我的计划没那么容易被破坏。”

“呵呵,是我想多了。是这样,城内虽然僵持不下,但是大势正在倒向倦侯,我们这些望气者,自然要顺势而为。”

韩孺子不开口。

“皇帝宝玺和太祖宝剑,倦侯感兴趣吗?”

韩孺子脸色一变。

(今日一更。下午3点左右进群跟大家聊聊,一直在线到晚8点,不用非得是问答形式,随便聊聊,没什么可聊,就一块潜水沉默。)全本小说网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场硬仗第八十章 散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群盗无主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三百七十一章 聪明的眼睛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战养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十七章 凌云阁上凌云志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旧交替第一百四十章 指点迷津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军之怒(求月票求订阅)第三百一十八章 谁人可用?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岖之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四百二十二章 仆人与将军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胆大包天的车骑将军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战第四百六十五章 无休无止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敌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四十三章 无恙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来与现在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后一次机会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六十章 宫门第六章 衣带诏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驱狼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杨奉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约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驾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战养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桥夜袭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一之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独骑回营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四十五章 母亲的话第四十九章 望气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宝玺现身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门道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第二百零六章 定计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六章 衣带诏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宽容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断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实人发怒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四百二十章 轿起轿落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临终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三百八十六章 两个皇帝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粮之难第五百一十三章 请兵三千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汹涌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第六十三章 回宫第六十三章 回宫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军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战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从军第二百二十章 将军请战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五十八章 翻墙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一百三十章 离寨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险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门外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墙上下(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六十二章 夜色笼罩第四百六十五章 无休无止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亲与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