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选妃之争

崔小君仍跟从前一样,每日早晚两次去给太后和王美人请安,宫中清寂,这就是最重要的日常活动,她并不觉得辛苦,只是很难与婆婆直视。

自从那晚之后,两人就没再有过私下交谈,崔小君对皇帝守口如瓶,不打算报复,王美人也好像忘记了一切,每次见面微笑以对,但是极少说话。

因此,这天傍晚请安之后,王美人在庭院中叫住皇后,请她入房一叙,崔小君非常意外,还有点紧张,她很清楚,这位真正的婆婆比太后还难对付。

在房里,崔小君再次请安。

王美人坐在椅子上,坦然接受皇后的礼拜,没有赐坐,抿了口茶水,说:“有件事情,本应是太后负责,可她现在的状况不是很好,没有多余精力,只好有劳皇后了。”

“婆母尽管吩咐。”

“你也知道,皇帝老大不小,今年整十七岁。”

“是。”崔小君没太明白,十七岁算不上“老大不小”,但是对于一国之君来说,的确不算年幼。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寻常男子尚且如此,何况陛下至尊之体呢?大楚连遭灾厄,群臣悬心、万民仰望,都希望帝位稳定传承,不要再出任何意外。”

崔小君醒悟,回道:“婆母的意思是……”

“宫中近日颇有传闻,说皇后有孕在身,为何太医院没有通报此事?”

崔小君脸色微红,“都是谣言,我还没有……没有……”

王美人轻叹一声,“真是遗憾,如果皇后能产一子,足以稳定乾坤——无论怎样,太后与我都希望两年之内能看到至少一位皇子诞生,皇后是否也有这样的想法?”

“当然,皇嗣昌盛,利国利民。”崔小君生长在富贵之家,早就受过教育该如何当皇后,顿了一下,主动说道:“皇帝登基三年该当选妃,明天我就向宗正府和礼部传旨,督促他们拣选有德女子入宫。”

王美人微笑道:“皇后如此大度,实是陛下之幸、大楚之幸,想必你也明白,嫡长子为大,无论谁先生出皇子,皇后的儿子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太后与我只是希望陛下能够子嗣众多,不要再出现桓帝突然驾崩之后的混乱局面。”

崔小君回到寝宫,明知不符合皇后的礼仪,心中还是感到委屈,与此同时充满了对倦侯府的怀念,怀念那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只小鸡小鸭、每一刻与倦侯相处的时间……

次日一早,给太后请安之后,她还是写了一份懿旨,一式两份,以秋信宫的名义送给宗正府和礼部,要求两部司着手为皇帝选妃。

当天下午,宗正府和礼部还没回信,崔府突然传来消息:老君病重,临终前希望能看皇后一眼,恳请太后恩准。

这封请求信直接送到了太后面前,单是看到“崔”字,太后就感到厌烦,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请求,站在一边的王美人来不及阻止,也没办法阻止,她现在还不是第二位太后。

天黑之前,皇后出宫归省崔府。

府内气氛凝重,崔小君下轿之后直奔后宅,将跟随的宫女与太监都甩在身后。

祖母的卧室内药味浓郁,一大群妇女站在床前哭哭啼啼,看到皇后到来,全都让开。

崔小君看到了母亲,点下头,移步到来床前。

老君躺在床上,呼吸微弱,似已昏迷。

想起祖母对自己的种种宠爱,崔小君悲从中来,坐在床边,握着祖母干枯的手,片刻间已是泪流满面。

宫女跟进来,秋信宫女官立刻下令,只有皇后的母亲、两个姐妹、一个嫂子能留下,别人通通退出。

房间里宽松了许多。

“太医怎么说?”崔小君含泪问道。

“太医说老君年老体衰,肠胃不好,想必是积食不畅、偶染风寒所致,让我们准备后事。”小君的母亲生性懦弱,多半生都活在婆婆的阴影之下,到了别离之际,却有几分真正的伤感。

“啊……”躺在床上的老君突然开口发声。

“老君。”崔小君急忙擦去眼泪,双手握着祖母的手,等她睁眼看自己,“我来看你了。”

“是小君吗?”老君有气无力地说。

“是我。”

“皇后……回来看我了……那是谁?是我眼花了吗?屋子里怎么有外人?”

“她们是宫里的人,跟我一块来的。”

“去,去,都出去,我不要见陌生人,全都出去,你,你,还有你。”老君抬起另一条手臂,挨个指去。

“那不是陌生人,是大姐和三妹。”崔小君提醒道。

“我不认识,出去。”老君脸上泛起两团潮红,像是将死之人的激动。

崔小君示意宫女们出去,大姐、三妹也讪讪地离开,大姐平恩侯夫人出嫁多年,很少回府,没被老君认出来也就算了,三妹却是嫁给冠军侯不久又回府的,发现老君竟然不认自己,不由得大悲,哭个不停。

崔小君唯独让母亲留下。

崔夫人自觉地退到一边,尽量不让婆婆看到自己。

“都走了吗?”老君颤声问道。

“走了。”崔小君道,看到祖母神智混乱,心中更加悲痛。

老君突然挺身坐起,崔小君吓了一跳,险些从床上跌下去,脸色都变了,“老君,你……”

“我好得很。”老君声音一点也不发颤,看向崔夫人,命令道:“别光站着,去门口看看,门关紧没有?外面有没有人偷听?”

崔夫人比女儿还要惊愕,可是顺从惯了,闻命立刻去做,很快回来,小声道:“没人。”

老君嗯了一声,反手抓住皇后的手,“我的傻孙女,你这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怎么让宗正府和礼部给皇帝选妃了?”

崔小君脸一红,嗫嚅道:“陛下登基已经有三年,年纪也不小了……”

“呸,还是一个小毛孩子而已,先告诉我,皇帝跟你同床没有?”

“老君……”

“哎呀呀,这里一个是你亲娘,一个是我,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快回答我。”

崔小君点点头。

“怀上没有?”

崔小君摇摇头。

“确定?你年纪小,有些事情可能不懂……”

崔小君坚定地摇摇头。

老君呆了一会,“我就知道皇帝的信是在骗人,好个奸诈的小子,不过他喜欢你,这就够了。”

“老君在说什么?”崔小君困惑地问。

“别管了,我再问你,给宗正府和礼部传旨是你自己的主意?”

崔小君不想撒谎,也不想说婆婆的不是,一时间无言以对。

“是太后还是王美人?”老君逼问不止,见孙女不答,语重心长地说:“你是崔家的女儿,就算皇帝喜欢你,你也喜欢皇帝,可他在外面打仗,京城之内全是谄谀之徒,排队讨好王美人,现在就把她当成了太后,你能依靠谁?还不是崔家!”

“是陛下的母亲对我说……”

“不就是多生皇子稳定大楚那一套嘛,都是骗人的。我告诉你吧,母凭子贵,谁生下儿子,谁受皇帝宠爱,到时候对别人多深的恩受也都渐渐淡了,到最后别说是皇后的位置,你连命都保不住。”

“陛下不会……”

“有什么不会的?他是男人吧?那就一个样,看看你母亲,性子懦弱,没有主见,持不了家,更担不起大事,为啥能成为‘崔夫人’?还不是因为连生了两个儿子?你原先有一位大母,很受你父亲的宠爱,可她生的是女儿,拼命还想再生个儿子,结果你父亲天天赖在你母亲房里,她没机会,抑郁而终,给你母亲让出了位置。”

崔夫人的脸色比女儿还红,站在角落里一声不吱,比粗使丫环还要安静。

“我还是相信陛下。”崔小君低声道,“而且……而且我也没办法拒绝,选妃是早晚的事。”

“等你生下太子,皇帝就是选一千、一万个妃子也没关系,可现在不行,王美人就是要让皇帝分心,打败了你,就是打败了崔家。嘿,王美人与太后早已是一丘之貉,她迟迟不肯接受太后的称号,就是为了掩天下人的耳目,将一切坏事都推到上官太后头上。可太后失势,旨意没人听,所以王美人要利用你的懿旨选妃。”

老君将王美人想得如此阴险狡诈,崔小君更不敢说出自己曾被婆婆拒之门外的事了,“怎么办?我已经传旨了。”

“没关系,选妃与一般的朝廷事务不同,皇后懿旨也不像圣旨那样立竿见影,通常要来回沟通几次,宗正府与礼部才能着手选妃。从今天起,你就住在崔府,对回文来个不理不睬,能拖就拖。皇帝总不至于一辈子在外面打仗,等他回来——你能把皇帝留在身边吧?要不要找人给你一些点拨?唉,侯门之女就这点不好,有时候放不开……”

“老君,别再乱说了。”崔小君已是面红耳赤。

“行,我不说,你们都是大家闺秀,就我出身寒门不懂礼仪,看你们母女走投无路的时候找谁帮忙。”

“杨奉。”崔小君脱口而出。

“杨奉?那个太监?他凭什么帮你?”

“我只是……感觉他会帮我。”

老君死死盯着孙女,过了一会说:“你不用管了,我会派人去与杨奉接洽,你就留在府里,千万不可回宫,也不要接受宗正府和礼部的回文,明白吗?”

“明白。”崔小君觉得很不踏实。

老君躺下继续装病,小君坐在床边颜色憔悴,进出送汤送药的妇人看在眼里,都说老君、小君祖孙情深。

待到夜色已深,小君回从前的卧室休息,屋里一切未变,而她已不再是崔家小姐。

正要更衣睡觉,宫女进来通报:“平恩侯夫人求见。”

崔小君想了一下才记起这是自家的大姐,“请进来。”

平恩侯夫人一脸戚容,姐妹二人极少见面,她却表现得情深意切,唠唠叨叨地叙旧,最后顺理成章地提出要与妹妹同榻夜谈。

崔小君同意了,察觉到这位姐姐有备而来。

宫女们退到外间,姐妹躺在一起,平恩侯夫人小声问:“老君是在装病吧?”

崔小君没吱声。

“皇后可以相信我,不知陛下提起过没有,我们一家在陛下重返至尊之前就已提供支持。”

崔小君听说过,只是不愿在这张网中越陷越深,她加倍怀念倦侯府中的那群小鸡小鸭,不知它们是否又孵出新的幼雏?全本小说网

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四百二十五章 划线的门道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单于让步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第九十九章 师出有名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芦苇”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会怎么做?第八十章 散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请第四百零六章 曲径通幽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一百零六章 河边小寨第五百一十三章 请兵三千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计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二章 兄弟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会怎么做?第二百零六章 定计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实人发怒第三百六十七章 执政第二十章 仁义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导(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零六章 河边小寨第三百八十六章 两个皇帝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归山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四百九十六章 亲上加亲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职责第一章 进宫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订阅求月票)第五百一十章 西进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九章 陛下收玺第九十三章 以一敌多推迟发稿通知楔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杀戮即忠诚第三百八十二章 了解皇帝第四百九十六章 亲上加亲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将不老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四十三章 无恙第三百三十八章 东海王的猜测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二百七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军侯密令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三百三十六章 选人与用人第二十章 仁义通知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一百零四章 张家的利益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约第一百章 荒园混战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三百七十一章 聪明的眼睛第三百八十五章 药膳第一百九十六章 圣旨何在?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岖之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虚能生实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敌第一百四十二章 迁营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计划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与进宫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门道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第三百三十章 不寻常的夜晚第五百四十章 书还在第六章 衣带诏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监的算计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十一章 会武功的宫女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五十三章 慈顺宫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