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跷

太医对自己的诊断很有把握,当初太后调查中毒事件的时候,他正是参与者之一,“陛下是不是时时感到困倦,但又睡不踏实?体虚无力、食欲不振、易出汗、脚趾微麻……嗯,这都是初期症状,陛下会越来越疲惫,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

“可有医治之法?”韩孺子问。

太医跪在地上回道:“如果是在京城,有办法缓解症状,然后再慢慢医治,晋城缺医少药,微臣不敢轻下断言。”

韩孺子嗯了一声,如果太医院有办法解毒,当初的思帝和后来的镛太子遗孤就不会死了。

他现在很容易走神,听说自己中毒之后,只在开始时一惊,念头逐渐转到别的事情上,这时在仔细回忆镛太子遗孤的模样,依稀记得那是一个胖胖的小孩子,与英王有几分相似,更多的细节却想不起来了。

他努力回忆,好像这件事非常重要,全然忘了近在眼前的危险。

太医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小声提醒道:“陛下。”

“嗯……”韩孺子的思绪回到了现在。

“陛下前几日还登城观战,说明中毒不久,下毒之人必然还在城中。”

“下毒者也能解毒?”

“很有可能。”

“太后认定崔太妃是主使者,好像也没什么用。”

“崔太妃当然不会制毒,当时她带进宫的一名侍女才是毒药的来源,据说是什么南方‘鬼山门’的弟子,这名侍女当晚就被处死,很可惜,如果能让她说出毒药的配方……”太医摇摇头,突然发现自己关注的方向不对,急忙磕头。

韩孺子根本没注意到,他现在只能想一件事情,而且不能思考太久,但他的判断力依然敏锐,“传刘介。”

“是,微臣还是给陛下开一张方子吧。”

韩孺子点下头,表示同意,但他没想吃药。

太医退下,刘介进来。

韩孺子差点忘了叫中司监进来的原因,盯着他看了一会才说:“你猜到这是中毒?”

刘介跪下,“陛下的症状与当年的思帝十分相似……”

“可你没有马上说。”

刘介磕头,“我没有把握,所以要请太医来诊断,而且孟姑娘一直在陛下身边……”

“她要杀朕,用不着下毒。”

很多时候皇帝身边只有孟娥一个人相伴,以她的身手,可以轻松杀死皇帝。

刘介只是磕头,不再多说什么,事实摆在那里,承不承认全看皇帝的态度,而不是他的劝说。

韩孺子的思绪又在飘散,“先这样吧,反正一时半会死不了。”

思帝与镛太子遗孤都是中毒一月之后逝世,韩孺子出现症状才两天,而且他也急不起来,身体的虚弱直接带来精神上的疲惫,就像那些活了太久而又疾病缠身的老人,进入了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阶段,这不是洒脱,只是疲惫。

刘介突然失声痛哭,顿觉不妥,强行忍住,退出房间。

不知何时,琴声再度传来,韩孺子自觉头脑清醒不少,于是小睡了一会,再睁眼时,张有才在给他擦汗,东海王、崔腾站在一边,正用复杂的目光看着他。

“什么时候了?”韩孺子问,发现琴声已经消失。

“午时刚过,陛下吃点东西吧。”张有才道。

原来自己没睡多久,韩孺子强撑着坐起来,肚子里一点也不饿,摇摇头,不想吃东西,盯着东海王和崔腾看了一会,又左右瞧了瞧,没有发现孟娥。

“陛下。”崔腾突然跪下,声音里带着哭腔,“妹夫,你可千万不要出事,我妹妹在京城等着你呢。”

韩孺子笑了一下,觉得皇后是那么的遥远,好像是上辈子认识的人,“不是说了吗?过几天就好。”

“陛下的样子可不像……”

张有才忍不住道:“你们还是出去吧,让陛下休息一会。”

崔腾只好起身,一步三回头,东海王道:“陛下安心养病,我刚才出府问过了,诸将都说匈奴人的攻城之具毁掉之后,大营后退十余里,看样子数日之内不会再攻城,他们是要用晋城吸引楚军前来救援。”

韩孺子点点头,晋城暂时无忧,至于各地援军,他已经没法考虑了。

东海王和崔腾也住在王府里,出了院门,崔腾止住脚步,转身严肃地对东海王说:“咱们得做点什么。”

“你会治病?”

“不会。”崔腾一把抓住东海王的胳膊,“但是陛下的病有点蹊跷,我不信任那些太监,你比较聪明,想个办法弄清陛下到底得的什么病、怎么得的病。”

东海王挣脱崔腾的手掌,冷笑道:“连你都看出蹊跷了……”

“我没你聪明,但我不瞎。”

东海王仍然只是冷笑,崔腾左右看了看,远处有几名侍卫在来回巡视,他压低声音说:“你就别胡思乱想了,陛下若是有了万一,也轮不到你当皇帝。”

东海王哼了一声,“你以为我不懂这个道理吗?没有陛下,晋城就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小城,匈奴人发起狠来,一天工夫就能攻破,咱们这些人不是死就是降,朝廷听说消息,立刻就会从京城的宗室子弟里选出一位新皇帝,当然轮不到我。”

“那你还不快想办法?”崔腾急切地说。

“别急,我这不是正在想嘛——你去找太医,弄清楚陛下究竟得的什么病。”

“你不跟我去?”

“嘿,有我在场,太医打死也不敢透露半句,你是陛下的舅子……快去快回。”

“你呢?”崔腾不太放心留下东海王一个人,怕他暗中使坏。

“别管我,一个时辰之后在我的屋子里见面。”

两人在王府大门外分头,崔腾去找太医打听情况,东海王拐弯来到仪卫营。

营里空空荡荡,大部分仪卫和权贵子弟都被派去守城,只剩少数卫兵,看管一批特殊的“士兵”。

韩孺子宁愿将不可信者留在身边,所以随行队伍中不仅有东海王,还有谭家的男子,都被编在仪卫营中,有时候也充当旗手跟随皇帝,大多数时候却被软禁起来,唯一的优待是不让他们上战场。

东海王来见谭冶、谭雕兄弟,他必须弄清一件事。

所谓军营其实也是王府的附属院落,看管得并不严格,只要不出大门,谭家人可以自由行动。

东海王很久没来探望“亲戚”了,谭家兄弟见到他都很意外,态度不冷不热。

东海王也不兜圈子,开口便道:“大势已去,我很清楚自己当不了皇帝,就算当今圣上真出什么事,各方势力也不会再选我,所以我已经死心,看来你们也死心了。”

谭氏兄弟不吱声,他们当然死心了,只想着如何保住谭家不被灭族。

“洛阳丑王帮了谭家一个大忙,陛下暂时不会动你们,可是想让陛下真心原谅你们,丑王指望不上。”

谭氏兄弟仍不吱声,但是神情略有变化,目光不再躲躲闪闪。

“我会想尽一切办法留在皇帝身边,起码到现在我是成功的,可能我还没有本事救谁,但是想害谁还是很容易的。”

东海王不用说谭家的坏话,只需说好话,就让能皇帝对谭家一直保持戒心,谭家兄弟互相看了一眼,同时露出微笑,谭冶道:“妹夫说的这是什么话,咱们还是一家人。”

“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只问一句,也只问一遍:你们有没有暗中进行什么?”

“没有啊。”谭家兄弟异口同声,露出明显的诧异之色,谭冶道:“东海王,你可得帮我们,自从离开京城,我们一家人都老老实实的。”

“暗中向丑王求助,也是老实的行为?”

谭冶尴尬地说:“那不是为了保命嘛,真的,除了找丑王相助,我们没再做过别的事情,顶多……”

“顶多什么?你们今天对我隐瞒的任何一句话,日后都可能酿成塌天大祸。”

“顶多安排一下各地的生意,你也知道,没有钱,谭家就彻底完蛋了。”

东海王相信这一点,想了一会,又问道:“陛下的随行队伍里有没有需要警惕的人?”

“你的意思是……”

“江湖人。”

谭氏兄弟又互视一眼,谭雕道:“谭家向丑王求助,等于丧失了江湖地位,就算有江湖人混进来,也不会找我们,这种事,你只能问一个人。”

东海王知道该找谁,这个人也在仪卫营里。

花缤的侯位是几年前被剥夺的,不在宽赦之列,因此他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仪卫士兵,吃住与其他人无异,而且不能随意出营,但是在江湖中的地位却越来越高。

看到身穿简陋盔甲的花缤,东海王心里舒服不少,觉得自己还不是最惨的人。

“江湖人?”花缤仰头想了一会,一副看破世情的长者模样,半晌之后,他摇摇头,“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皇帝对江湖人偏见颇深,谁敢招入?”

“花家已经没落,是你自己亲手造成的后果,你不后悔,没关系,可你还有一个儿子,花虎王还在云梦泽吧?你打算让他当一辈子强盗?想想吧,如果有立功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花缤想了好一会,最后道:“晋城里没有我认识的江湖人,这是实话,要说跟江湖沾边——洛阳侯送给陛下的两位琴师比较可疑。”

“嗯,我也发现了,陛下对他们的琴声好像入迷了,有点像是……他们不会与望气者有关吧?”

“嘿,望气者说他手里有一条龙,其实顶多是一条虫,吹得响亮而已。我怀疑张氏父女是那种催情的琴师,在江湖中属于隐秘一派,以侍奉贵人为业,洛阳侯大概是想用这种手段讨好皇帝。”

东海王吃了一惊,“可陛下说他听琴的时候有飞升之意……”

“呵呵,东海王,你与陛下同龄,也有妻室,应该明白……这种事吧?”

东海王不想讨论下去,又问道:“催情之音对身体有伤害吗?”

“我不喜欢这种东西,只是听闻一点传说而已,不了解详情。”花缤凑近东海王,小声道:“陛下……”

东海王笑着告辞,回王府等崔腾,在自己的屋子里坐了一会,突然想起还有一个重要的人没去见,或许皇帝的病就应在此人身上。全本小说网

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零四章 张家的利益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报仇第四十五章 母亲的话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芦苇”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东海王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一百四十七章 残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与草民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为我作证第三百二十五章 鲁莽人与暴脾气第四百三十二章 劳碌命第五十四章 气数第四十九章 望气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宫权第二十一章 兵败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门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状元之选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三百零九章 声名远扬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六十五章 风水轮流转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门第四百零六章 曲径通幽第七十章 挂名宿卫(明日上架,求首订)第二百一十九章 读书人的请求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报仇第五百三十章 乱猜第三百七十一章 聪明的眼睛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一百一十章 望气的奥妙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一百九十六章 圣旨何在?第七十八章 遗孤第四百九十六章 亲上加亲第四十五章 母亲的话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四十一章 圣旨楔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锋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三百八十五章 药膳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二百九十七章 轻重缓急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请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战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发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书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位公子第十五章 奸诈是为了救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谈第七十五章 劫车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战斗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三百三十七章 谈判与攻城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宫中从无争斗第四百零一章 献礼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五十四章 气数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一百一十章 望气的奥妙第二百三十八章 点燃怒火第一百九十五章 钦差督战第四百九十六章 亲上加亲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归第一百五十九章 乱前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脉第三百八十二章 了解皇帝第四百二十二章 仆人与将军第一百四十二章 迁营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三百一十七章 挥金如土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进谏第五章 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