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边的刑吏

稍一审问,东海王觉得必须立刻将马穆送交给皇帝,短短的几句口供里包含着太多信息,东海国、燕家、崔家等等都受到牵连,他可不想受到诱导口供的怀疑。

刺客先是被带去见蔡兴海,蔡兴海也是大吃一惊,稍一询问,也觉得应该马上通报给皇帝,于是深夜进府敲门。

韩孺子穿好衣裳,在一群侍卫与士兵的护送下到达前厅,为安全起见,刺客没有被带来,而是被关押在隔壁的宿卫营里,东海王在此等候,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并将功劳都归于疯僧光顶。

韩孺子对东海王的效率感到吃惊,更对光顶愿意提供帮助感到意外,与江湖人接触多了,对疯僧的不辞而别倒觉得很正常。

听完东海王的话,韩孺子想了一会,问道:“那个马穆是说‘连皇帝身边都有咱们的人’,还是说‘皇帝身边将有咱们的人’?”

这句话是小偷儿告诉光顶,光顶再转告东海王的,刺客马穆并未直接招供,东海王一愣,一字之差,意义可就大不一样,“这个……我再问问。”

“向光顶传递消息的小偷儿是谁?能找来吗?”

“这个……光顶没说。”东海王额上开始出汗了,他还以为皇帝会立刻调查刺客与燕家、崔家的关系,没想到皇帝更关心消息的来源和是否准确。

审讯是一项技巧,刑吏通常比一般官吏更专业,韩孺子身边就缺这样一个人,官府原有的刑吏还都没有取得他的信任,刑部的一位主事张镜曾经随驾出巡,在晋城战殁,皇帝更加无人可用。

“把刺客带来。”韩孺子想要亲自审讯。

东海王、蔡兴海同时劝谏,理由各不一样,蔡兴海以为那毕竟是刺客,万一拼死挣扎,可能会惊扰陛下,东海王则认为天子有所不为,亲自审讯一名普通小吏和江湖术士,说出去不好听。

厅里有不少侍卫和太监,韩孺子正考虑该让谁代替自己去审问刺客,甚至想到了京兆尹司法参军连丹臣,正犹豫未决,金纯忠从人群中挤过来,“陛下,让我去审问犯人吧。”

韩孺子更犹豫了,金纯忠虽是匈奴人,但是出生在大楚,自幼生长在归义侯府内,完全是一位勋贵子弟,应该没学过为吏之术。

“现在是深夜,不好找人,如果我不合适,明天再换人也来得及。”金纯忠补充道。

金纯忠为人比较沉稳,做不到的事情轻易不会自荐,韩孺子想到这里,说:“也好,你和东海王再去审问。”

一块走出倦侯府时,东海王向金纯忠拱手笑道:“想不到金兄还懂这种事情。”

“勉为其难。”金纯忠也笑道。

到了隔壁府门前,东海王再次拱手,“还没恭喜金兄。”

“恭喜什么?”金纯忠诧异地问。

“传言金贵妃在塞外有喜,极可能为陛下诞生长子,有了这个儿子,金贵妃能够回京,金兄也能平步青云。”

金纯忠更加迷茫,“哪来的传言?我妹妹在塞外从来不跟大楚这边联系,与陛下都没有书信往来,而且……到底是哪来的传言?”

东海王一脸尴尬,“那就是大家乱说的,金兄莫怪。”

东海王支吾过去,直到进府之后,金纯忠才明白过来,东海王这是故意套自己的话,心中感到好笑。

倦侯府内,蔡兴海加强了守卫,无关人等,包括太监与宿卫士兵,都不能随意进入后宅接近皇帝,即使这样,他仍不安心,那句“皇帝身边有咱们的人”让他深感不安,但是他有官职在身,不能随便逾越规矩,于是找来侍卫头目王赫,一块去见皇帝。

“刺客全部落网之前,陛下是否想过回宫暂住一阵?”蔡兴海先开口。

“宫里人多事杂,未必比倦侯府更安全。”韩孺子没那么紧张。

“那陛下最近是否可以……少见一些人?”蔡兴海又提出建议。

“你担心刺客混在里面?”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这个马穆本是江湖术士,一年前混入国相府中为吏……”韩孺子心中一动,一年前他还不是皇帝,马穆化名为吏是为了什么?嘴上继续道:“正说明朝廷官吏之可信,云梦泽收买不成,只能派人混入。”

蔡兴海无话可说,看向王赫,王赫上前道:“官吏可信,官吏身边的人却未必,希望陛下给我们一点时间,将进府者的身边人调查一遍,如无问题,陛下再见不迟,我们也减轻一点负担。”

蔡兴海连连点头。

韩孺子想了一会,“好吧,先给你们三天时间,朕给你们一个名单,先调查经常进府的几个人,其他人慢慢再说。”

韩孺子先将经常进府甚至就住在府内的几名勋贵子弟与读书人的名字写下,交给蔡兴海。

蔡兴海与王赫告退,到了外面,蔡兴海看了一眼名单,说:“先从谁开始?”

王赫道:“先从你我二人开始。”

蔡兴海一愣,随后明白过来,笑道:“好,你调查我,我调查你,然后是咱们的手下,接下来是东海王和崔腾,再后是这些人。”他晃晃手中的纸。

“尤其是我手下的人,请蔡将军仔细调查。”王赫叮嘱道。

蔡兴海这回没有再觉意外,他知道王赫所谓的“手下人”是指谁,王赫身为侍卫头目,不好亲自调查,因此要借助外人。

“希望咱们的判断都是错的。”蔡兴海道,拱手告辞。

审问不会太快,韩孺子回到卧房,淑妃邓芸已经入睡,发出轻微的鼾声,她倒是什么都不在乎,只想生个儿子,为邓家东山再起奠定基础。

韩孺子躺下,对刺客并不是特别在意,还在想赵若素的那番话:用朝廷的规矩改造朝廷,虽然费时费力,却最为稳当。道理他明白,却还不清楚具体该如何着手,想到自己曾向孟娥夸下海口说已经掌握帝王之术,他不禁有点脸红。

次日上午,韩孺子在勤政殿给宰相等人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尽快制定一套针对匈奴的整体战略。

与匈奴相比,云梦泽和东海群盗只是小患,迄今为止,皇帝只是派出大将守卫边疆,希望等大楚恢复一定实力之后,能与匈奴人一战,还没有更细致的计划,甚至没有开始商议此事。

皇帝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大臣,宰相申明志等人都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欣慰,这毕竟意味着信任。

依照惯例,朝廷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不是探讨问题本身,而是先找最适合探讨这一问题的人选,大将军崔宏回京之后一直在家休养,这时候顺理成章要被请回勤政殿参与议事,接下来是一整套程序,发布圣旨、收集奏疏、排序择优等等文书工作,够整个朝廷忙上几个月。

韩孺子同时邀请一位议政大臣前往倦侯府,这样一来,皇帝有什么决定可以马上传到勤政殿,而不是第二天再议。

这更是一项殊荣,宰相申明志不敢独揽,建议由议政大臣轮流前往倦侯府,每人十天,宰相本人去不了,他提出的第一人是吏部尚书冯举。

事情就这么定了,皇帝向大臣做出一点妥协,就像是第一次拿到新刀剑的人,韩孺子要试着挥舞两下,试试重量,然后再练套路,最后才能得心应手、持刃杀敌。

中午回到倦侯府,书桌上已经摆放着金纯忠的审问卷宗。

韩孺子边吃饭边看,颇觉意外,金纯忠提问严谨、记录详实,颇有老吏风范,他有这种本事,之前竟然一直没有显露出来。

马穆初时很强硬,卷宗里虽然省略,韩孺子还是能看出来,这位算卦先生说了不少骂人话,但是经过一番拷打之后,他还是招了。

他不知道栾半雄派来多少刺客,与他接头的只有一人,伪装成商客,混在讨债的队伍中,化名“云雄”,真名不知。

他的确说过“皇帝身边有咱们的人”这句话,但他是从云梦泽圣军师那里听来的,当时说出来纯粹是为了安抚对方,至于是“已有”还是“将有”,他也不知道。

关于马穆一年前为吏的疑问,金纯忠也问到了,原来云梦泽最初的目标不是皇帝,而是东海国,马穆的任务是在必要的时候协助刺杀国相燕康一家,可叛乱失败得太快,东海国也不是平乱主力,所以他就留下来,一直没有暴露,甚至得到燕家父子的信赖。

他嘴里的“崔家”的确是太傅崔宏家,但那只是因为燕朋师借住崔府,别无含义。

金纯忠用不同的问法反法审讯,以确认马穆不是临时撒谎,证言中涉及到不少人,除了商人云雄要尽快抓捕之后,金纯忠对其他人不敢做主,在卷宗最后,请示哪些人可以叫来参证。

韩孺子非常满意,倒不是云梦泽刺客终于漏出马脚,而是找到金纯忠这样一位可用之人。

崔家人与此关联不大,韩孺子将崔宏父子的姓名圈去,剩下的人随金纯忠召问,燕朋师虽然也是高官,但马穆毕竟是他带来的,必须说明情况。

韩孺子本想立刻让金纯忠放手去查,想想又按下卷宗,他得先封金纯忠一个正式职务,才能派他去查案,这也是朝廷的规矩,身为皇帝,他应该遵守。

吏部尚书冯举当天下午来到倦侯府,却没见到几个人,蔡兴海和王赫正在调查各人及其随从的背景,大多数人都未获准进府。

这天傍晚,蔡兴海送上来第一份报告,排在最前面的人正是侍卫孟娥。

报告尽量简洁,不做判断,孟娥的出身、行为都被一条条罗列出来,大部分对皇帝来说都不是秘密,在最后,蔡兴海以粗笔写下一行字:十月初七、十月十一,孟娥两次在傍晚离府,次早方回,不知去向。全本小说网

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二百三十四章 独断第二百八十二章 懒散之军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风向第一百四十章 指点迷津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为上计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饮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计划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四百零一章 献礼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没者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战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二百二十二章 谭家的女儿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后一句话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战第七十四章 纸上谈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位公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匈奴人第四百零二章 后院失火第九十九章 师出有名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场硬仗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约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一之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四百零一章 献礼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驾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职责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三百六十六章 宫中从无争斗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宽容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断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一百二十章 绝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九十二章 怎么办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将军需要胜利第六十章 宫门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跷第四百二十五章 划线的门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亲与皇后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二百六十章 大势如水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战斗第五百四十九章 认输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一百四十六章 齐王后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无休无止第五章 斋戒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军之怒(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一十七章 读书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会怎么做?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长女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一之策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时雨第五十三章 慈顺宫囚徒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为难第三百零九章 声名远扬感谢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龙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军第四十章 回信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四百四十三章 为人母者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第一百零六章 河边小寨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第二章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