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

桓帝在位时间不长,事迹也不多,帝纪编纂应该比武帝朝容易得多,负责此事的翰林院却迟迟没有展开,理由是武帝的材料浩如烟海,牵扯了几乎全部人力,只能等一段时间才能开始新工作。

东海王明白其中的真实原因,对皇帝说:“陛下登基之后,一直没有表露对先帝的确切态度,翰林院拿不准思路,所以想尽办法拖延,估计没有十年八年,武帝纪是没法定稿了。”

翰林院也不敢什么都不做,他们收集到许多有用的材料,派一位老学士慢慢整理,东海王与太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抄了一份完整的三品以上官员任免表,从武帝末年到桓帝末年,非常清晰。

前后变化并不大,与韩孺子不同,桓帝是武帝选中的最后一位太子,登基之后必须秉承父志,轻易不能更改武帝的命令。

但桓帝还是按自己的心意任命、提拔了几位官员,他们之前大都在东宫任职,辅佐太子多年,功不可没,并且深得信任。

东海王向皇帝指出这几人,“这也是惯例了,太子少傅有机会当宰相,太子冼马至少是六部尚书之一……东宫官属基本上就是一个*,头几年还好,一旦时间久了,老皇帝又已衰老,这帮人免不了会变得张狂一些,自以为很快就能平步青云,结果却惹来众怒。唉,多少太子最后毁在周围的官员身上啊。”

韩孺子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卓如鹤原来是东宫官员。”

东海王也看到了,“卓如鹤是驸马,想必深得武帝信任,派去教导先帝的。瞧,先帝也挺重视他,登基第一个月就让他去户部当侍郎,第二年调去工部当侍郎,才半年就当了上尚书,咦,他一直是工部尚书,什么时候变成弘农郡守了?不仅外派,还贬职了。”

韩孺子说:“是朕将他外派出去的。”

东海王一愣,随后明白过来,是慈顺太后将卓如鹤等东宫旧臣逐出京城,那时皇帝还是傀儡,根本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

“她原来用这一招讨好武帝时的大臣。”东海王平淡地说,越是在在皇帝面前,他越要掩藏复仇之心,补充一句,“大概也是有点害怕先帝身边的人。”

早有传言说桓帝之死与慈顺太后有关,卓如鹤这批东宫出身的官员,当然不受太后喜欢。

卓如鹤就是桓帝选中的未来宰相?韩孺子有点意外,还有一点小小的失望,他对卓如鹤印象很好,也愿意重用此人,却看不出他有宰相之才。

韩孺子收起表单,问道:“如果你当皇帝,会选谁当宰相?”

东海王脸色一变,“陛下,我可……”

韩孺子笑道:“别紧张,朕问的是从前,不是现在。”

东海王脸色稍缓,笑得还是有些僵硬,“当时只想着当皇帝以后的威风凛凛,没想过太具体的问题——应该是罗焕章吧,他是我的老师,爱管人,也擅长管人,当时崔府里的人都挺怕他,连舅舅崔宏也对他客气三分。”

“他不是不想当官吗?”

“嘿,罗焕章是读书人,却有勋贵世家的傲气,他是不愿当小官。母亲对我说过,像罗师这种人,起步就得是三品官,三五年就得官至极品,否则的话,留不住他。”

韩孺子对罗焕章印象深刻,“这么骄傲的人,居然相信望气者的鬼话,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东海王笑得更加尴尬,当初被望气者蛊惑的人不只是罗焕章,东海王与整个崔家都信之不疑,以为帝位唾手可得。

“他还在狱里吧?”

“应该是,陛下不会要将他放出来吧?”

韩孺子想了一会,摇摇头,“监狱对他挺合适。”

罗焕章骄傲得有些疯狂,不宜为官,更当不了宰相。

两人又聊了一会,东海王告退,由此猜出皇帝的心事,预见卓如鹤前途无量,可他不能亲自去讨好大臣,谭家人远在东海国,又都没有官职,一时指望不上,只能望洋兴叹。

到家时天已经黑了,没想到家里还有客人。

平恩侯夫人提前几天从东海国回来,特来看望表弟,送来不少礼物,正与王妃谭氏相谈甚欢,看到东海王进屋,立刻起身热情地迎上来。

东海王吃了一惊,瞥了一眼谭氏,脸上堆出笑容,“大姐什么时候回来的?”

两人彼此客套,谭氏一旁笑道:“这么晚了,无论如何也要留下吃顿饭,要不然人家还以为我这个王妃不懂礼貌呢。你们姐弟俩聊着,我去安排厨房。”

平恩侯夫人客气了几句,没有告辞的意思。

谭氏带着丫环离开,平恩侯夫人笑得更欢,“好兄弟,你可真是未卜先知的活神仙哪。”

“担不起,我不过看在亲戚的份上多说几句,事情都是你一个人做的,与我无关。”东海王不敢领功。

平恩侯夫人笑得比盛开的花还要灿烂,“要不说好兄弟聪明呢,你一句话顶我们这种人十年苦熬啊。”

东海王收起笑容,含糊问道:“东海国那边怎么样?”

“我见过王家人,相处不错,他们很感激我,明天我会进宫面见慈宁太后,替王家人说几句话,免得亲人初次相见时尴尬。”

“就这些?”东海王当时出的主意可不是讨好王家人,而是查找上官太后的罪证。

平恩侯夫人也收起笑容,“太监景耀在东海国,他现在为陛下打探信息呢,可是孤立无援,外人不了解底细,不知道陛下是不是真原谅了他,所以不愿提供帮助,我帮了他一把,让他能够顺利执行任务。”

“嗯。”东海王不关心景耀,只关心上官太后的罪证。

“结果还真让景耀找到了。”

“找到什么?”

“一名侍卫。”

“侍卫?”

“嗯,宫里的侍卫,一直被关在东海国的监狱里,景耀将他带回京城,此刻也在路上。”

“侍卫怎么会……哦,是孟徹带走的。”东海王恍然大悟,孟徹当初逃离京城的时候,带走了十几名侍卫,这必然是其中一位,“东海国一直没发现?还是有意隐瞒?”

“他们没发现,这人是燕朋师从海上抓来的俘虏,自称是海盗,同伙也没泄露他的身份。景耀获准巡监之后,一眼就认出了那人的身份,借口说要带十名海盗回京,将那名侍卫领了出来。”

“然后呢?”东海王追问道。

“然后……我就不知道了,景耀感谢我的帮助,才肯透露这么一点信息,更多的事情他不敢说,但是我猜这名侍卫肯定能供出孟徹,还能连及那位。”平恩侯夫人不敢说出“慈顺太后”四字。

东海王勉强笑道:“恭喜啊,你这一去,结识了王家人、助景耀发现重要犯人,必能同时讨得慈宁太后与皇帝的欢心。”

平恩侯夫人咧嘴而笑,她也觉得这一趟去得很成功,“我现在就担心一件事。”

“哦?”东海王已经不感兴趣,只想敷衍一下。

“我是立了功,可我毕竟是妇道人家,陛下与慈宁太后顶多感谢我,不可能给我封赏……要是有办法能将这些感谢移到援儿身上就好了。”

平恩侯夫人的儿子苗援正在云梦泽剿匪,是一名小小的参将。

“等苗援在云梦泽立功,自然加官晋爵,用不着你操心。”

“剿个匪能立多大功劳?总共才派去几千士兵,我儿连主将都不是,功劳分配下来,到他手里剩不下多少。”平恩侯夫人略带怨气,觉得儿子屈才了。

东海王心中一动,“大姐说得也是,立功这种事,既要看自己的本事,更要看上司的本事,上司功高,下属分到的自然也会多一些。”

“谁说不是?可我瞧主将邵克俭不像是能立大功的人,陛下也没怎么看重他,所以没给太多士兵。杨奉怎么样?他也在云梦泽,大家都说他是陛下最信任的太监,是云梦泽剿匪的真正大将。”

东海王想了一会,摇摇头,“我了解杨奉,那是个不好对付的人,你让苗援讨好他,他转头就会事无巨细地转告给陛下,适得其反。”

平恩侯夫人脸色一暗,“那怎么办?就让我儿在军中白受苦?”

“还有一个人,最后立下的功劳肯定比将军要高,但又不是那么难以结交。”

“哪位大人?好兄弟是不是从陛下那里听说什么了?快告诉我。”平恩侯夫人双眼一亮。

东海王心里鄙视她,脸上却挂着微笑,“陛下什么也没说,我只是一猜。”

“好兄弟猜得总是很准,活神仙嘛。”平恩侯夫人想不出更多的吹捧词汇。

“陛下被困晋城之时,许多大臣表现突出,日后的前途都不小,其中一位现在云梦泽为官,剿匪事成之后,他必然大获封赏,前途比别人都要更广一些。”

平恩侯夫人苦思片刻,“卓驸马?”

东海王笑道:“晚饭该准备好了,大姐随便吃点吧,算是为你接风洗尘,等苗援回来,我们再聚。”

“那是那是,援儿可是你的外甥,应该多亲近。”平恩侯夫人还在琢磨卓如鹤为什么会更有前途。

夜里上床之后,东海王受到一番“酷刑”,一边向谭氏求饶,一边将前因后果全说一遍,只是不提复仇之事,最后道:“我现在不能直接出面,你们谭家远在天边,也不好抛头,只能先借助平恩侯夫人铺路……”

“我瞧她可不是知恩图报之人。”

“无妨,她只要能惹事就行,到时候陛下自会需要我的帮助。”东海王希望惹出的事情越大越好。

(今后几天上午发稿都在九点左右,望周知。)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军第二百一十七章 读书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群盗无主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门道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进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六十八章 书房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边第三百八十五章 药膳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一百零四章 张家的利益第一百零四章 张家的利益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谈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军之怒(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诱兵之计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五十七章 卧虎藏龙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三百八十六章 两个皇帝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饮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无虚发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百零八章 粮仓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第一百八十三章 独骑回营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百七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请第三百五十八章 胆大包天的车骑将军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一章 进宫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驱狼第七十五章 劫车第五十八章 翻墙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眠之夜第九十九章 师出有名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三百二十五章 鲁莽人与暴脾气第一百二十章 绝路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无私仇第二百二十二章 谭家的女儿第一百三十章 离寨第二百五十章 东海王的夜晚第一百四十章 指点迷津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难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二百零四章 联姻(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阳皇叔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势(求月票求订阅)第四十五章 母亲的话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诺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第三十八章 撞门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三百七十章 点醒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一百零八章 真龙天子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计第七十九章 愿望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军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礼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第四百五十章 亲人第四十四章 牺牲第五百一十三章 请兵三千第二百三十八章 点燃怒火第八十三章 话别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机会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无虚发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匈奴人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