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

千里迢迢前往东海国调查真相并护送王家人来京的元九鼎,只获得一份苦功,反而是一直留在京城表面上毫无作为的韩稠,成功讨得太后的欢心,甚至被视为家里人,着实令整个朝廷大吃一惊。

听说皇帝要对付的人就是他,东海王与景耀既意外又解气,同时应声接旨,互相看了一眼,一老一少彼此都没有好印象,各自转身,景耀站立不动低头沉思,东海王向前缓缓迈步,思考良策。

东海王止步,先开口道:“韩稠在洛阳作恶多端,抓一批商人,严刑拷问,必然有人供出他来,顺藤摸瓜,自然就能将韩稠拿下。”

韩孺子摇头,“第一,洛阳商人刚刚焚毁流民欠条,满城皆知,这个时候抓捕,会令天下人迷惑不解。第二,韩稠诡计多端,若察觉到不妙,必然对外宣扬说自己多年所得不是送给了朕,就是送给了朕之舅家,如今一无所有,朕要卸磨杀驴。”

“看他胖成那个样子,真瞧不出还是条老狐狸!”东海王莫名其妙地有点佩服韩稠。

他又开始踱步,几步之后再次停下,“像韩稠这种高官,想要扳倒的确不容易,据我了解,通常要先将其调离京城,然后再想办法收集证据。”

“这倒是一个办法,但是韩稠的根基在洛阳,朕已经将他调离,而且他位为宗正卿,京外没有能配得上他的官位了。”

东海王笑道:“再封官反而让他生疑,陛下只需让他做个钦差,临时出去一趟即可,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借口……天下诸侯国十几个,这时候要是谁家能惹出点事就好了。”

齐国之乱刚刚平定没有多久,东海王就冒出这么一句话,一出口他就反应过来,急忙摇头摆手,“陛下,我不是这个意思,诸侯国不能、不该、不敢出大事,我的意思是说谁家里出点事,婆媳不合、父子不睦、兄弟争权、妻妾争风吃醋一类的,这些事情都归宗正府管辖。”

韩孺子笑了笑,“哪能这么巧?”

东海王也笑了笑,一直没说话的景耀这时开口道:“还真有可能这么巧。”

“嗯?”

景耀先向皇帝行礼,“史书上记载得少,陛下因此可能不太了解,东海王刚才所说的那些事情,诸侯国经常发生,想找一件其实很容易。”

“史书上记载得少,那奏章呢?朕从来没见过相关奏章,难道诸侯家里出事,就没有人上报朝廷?”

东海王抢先道:“这个我知道,诸侯家事只要不是闹得太大,地方官员通常不会上报给朝廷,如果上报也是先交给宗正府,宗正府觉得有必要才转呈宫里,无需通过宰相府。这是武帝定下的规矩,据说他厌烦了诸侯家中的琐事,而且不愿宗室家丑外扬,因此规定不是大事无需送交给宫里。”

“怎么才算是大事?”韩孺子问。

东海王长长嗯了一声,“死人吧?”

景耀补充道:“得是宗室谱籍上的子弟遇害,或者死亡三人以上,或者在当地闹得满城风雨,才值得上报。”

韩孺子难以置信,“这是武帝定下的规矩?”

东海王只是听说,景耀却是亲历者,点点头,“类似的事情太多,每一件都查的话,诸侯尽灭……”

“嘿,没你说得那么严重,诸侯也不都是坏人。”东海王纠正道。

景耀笑道:“老奴口误,请陛下见谅、东海王见谅,诸侯位尊,哪怕只处理一位,也会闹得天下皆知,武帝主要是不愿宣扬家丑。”

东海王扭头撇下嘴。

宗室不仅衰颓,而且腐朽不堪,本应是大楚根基的宗室子弟,却成为根基中的蛀虫,连武帝都拿他们办法,宁可视而不见。

韩孺子轻叹一声,韩稠一个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几句闲话就引出更大的问题,“韩稠是宗正卿,诸侯有事也得通过他上报,估计他不会给自己惹麻烦,除非诸侯的事情就发生在朕的眼前……”

韩孺子看向东海王,在他眼前的确有一位诸侯。

东海王吃了一惊,“陛下,别开玩笑,我可是老实本分的诸侯,一点事也不惹,家里就一位贤妻,没有侍妾、没有儿女,连仆人都比别的诸侯少得多。”

“别害怕,朕想的是韩稠。”

东海王松了口气,为了防止皇帝再将念头转到自己身上,建议道:“明年春天有一场大祭,按规矩,诸侯都要进京参加,陛下想收拾谁都行。”

“不是诸侯,是韩稠。”韩孺子还没有精力整肃宗室,“而且要尽快,韩稠明知会惹怒朕,还敢胡作非为,必然另有诡计,朕这回要先发制人。”

景耀道:“韩稠初来京城,其计很难面面俱到,老奴不才,或许有办法查出个眉目。”

这正是韩孺子召见景耀的用意,“不可惊动他。”

“是,老奴明白。”

韩孺子对景耀还是不太放心,问道:“你打算怎么调查?”

景耀稍一犹豫,倒不是他想保密,而是有些事情不适合对皇帝说,可当今皇帝不比寻常,他还是回道:“韩稠好色,可能会不小心将一些话泄露给枕边人。”

“景公能调查到韩稠的枕边人?”韩孺子真有点惊讶了。

景耀只好继续解释道:“韩稠的枕边人其实只是一些奴仆,连侍妾都算不上,一时得宠,过后就遭抛弃,有一些甚至被送给他人,心中不能没有怨气,只需找对人,稍加劝说,没准能打听出点消息。”

韩孺子点点头,不再继续追问。

东海王笑道:“景公对韩稠很了解啊,你早知道会受陛下召见,所以提前做了功课,对不对?”

景耀正色道:“老奴哪能提前猜到陛下的想法?老奴只是在宫中待得久了,听说了一点事情,韩稠一直掌管洛阳,名声甚大,老奴听到的传言自然也多一些。”

“原来如此。”东海王平淡地说。

应付韩稠的计策还没想出来,这两人先明争暗斗上了。

又聊了一会,韩孺子让两人退下,各思对策,明日再议。

书房已经收拾好了,韩孺子今晚却不想在这里就寝,他这一天想的事情太多,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于是转到卧房。

今晚侍寝的是佟青娥,她因为立功才由宫女被封嫔妃,比皇帝大几岁,却没有相应的镇定,每次见到皇帝都是既紧张又害羞,还有一点恐惧。

韩孺子跟她没什么话说,躺在舒适的床上,心里还是千头万绪,好一会才睡着。

次日一早,今冬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不大,在地面铺了薄薄一层,凡是能与皇帝说上话的人,无不贺喜,以为瑞雪兆丰年,更会说话的人则联想到昨天的太后省亲,声称这是上天感应。

韩孺子要去勤政殿,出发得比较早,天才蒙蒙亮。他更喜欢骑马,可蔡兴海等人出于安全考虑,更希望皇帝乘轿,韩孺子没有坚持己见。

韩孺子刚进轿子里坐定,张有才过来说:“东海王守在门口,想见陛下。”

韩孺子嗯了一声,张有才去将东海王叫来。

东海王一手掀开轿帘,探头进来,向皇帝行礼,“我想了一个晚上,觉得陛下想速战速决,恐怕只有一个办法。”

“说。”

东海王沉吟片刻,“算了,本来觉得不错,仔细一想,不太合适,请陛下恕罪,容我再想一想。”

“别废话,合不合适由朕定夺,你想到什么,说出来就是。”

东海王笑了两声,随后收起笑容,“我是看到景耀才想起来的,景公久在宫中,了解韩稠的不少事情,其实还有一个人,不仅了解韩稠,还极可能与他有过直接往来,没准掌握着什么把柄,陛下若能……”

“别说了,你的办法的确不合适,再去想。”

“是,陛下。今天真冷,可这场雪也真好,银装素裹,预示大楚之兴。”东海王笑着放下轿帘。

韩孺子明白东海王说的是谁。

韩射在洛阳为官,在京城必须得有靠山,可是像申明志等大臣,只是不说他坏话而已,不可能真的全力保他。

韩稠的靠山得更大一些,他讨好慈宁太后时手段纯熟,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极可能之前也讨好过另一位太后。

上官太后久已淡出韩孺子的视线,虽然按规矩他每隔五天至少要进宫一次给两位太后请安,可他眼里的太后只有母亲一人,另一位与雕像无异。

东海王又将“雕像”拽回皇帝的眼前。

母亲一直对上官太后保持谦卑态度,韩孺子却不愿向从前的敌人低头,更不想向她求助。

勤政殿里,申明志等人先是拜贺太后省亲盛事,然后也赞美了今晨的瑞雪,韩孺子振作精神,提出御史的任命问题,他不说人选,让宰相拟出名单,他知道,吏部尚书冯举必在其中。

接着他又说自己年轻,学业未成,仍需要圣人的教导,因此得找一位合格的帝师。同样,他也没有提出人选,以瞿子晰的资历与地位,也必在侯选名单中。

正如赵若素所说,若按规矩来,许多事情都会非常简单,君臣毫无争议,唯一的缺点是慢,明明是必然之事,议政大臣们却不肯立刻说出来,而是要商议多次,拟出名单怎么也要三五天。

韩孺子倒不着急,但是比往常提前离开,他要与皇后一块去崔府看望受伤的大将军崔宏。

副都尉王赫随行,坚持要留在皇帝身边,虽然刺客已经全部落网,他却仍然无法安心,仍记挂着“皇帝身边的人”,他不相信之前的俘虏只是在吹牛,总觉得还有余党隐藏。

(今日一更,望周知。难得好天气,出门走一走。)全本小说网

第二百二十二章 谭家的女儿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挟(求订阅求月票)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五十二章 地动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谈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亲与皇后第六章 衣带诏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心之失第七十三章 衙门口(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军侯的机会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门恶战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择木第五十八章 翻墙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宫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八十一章 拜访者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一百零四章 张家的利益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乐的英王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三百零九章 声名远扬第一百六十四章 当斩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军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东西第一百七十四章 独自决定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观风使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观风使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粮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一百五十章 初见匈奴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来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丑王赌约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一之策第三百一十八章 谁人可用?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海王的麻烦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换之道(一更)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三百一十八章 谁人可用?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墙上下(求月票求订阅)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观风使第一百八十四章 众将夺印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临终第二百三十四章 独断第一章 进宫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独断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换之道(一更)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战斗第六十八章 书房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为上计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计划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圣旨何在?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第六十五章 风水轮流转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一百二十章 绝路通知第四百四十四章 “书能杀人”第八十九章 过界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谈第四百二十章 轿起轿落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四十一章 圣旨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内关外第二百零四章 联姻(求月票求订阅)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门恶战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