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书能杀人”

自从见过杨奉之后,圣军师变得萎靡,受审的时候一言不发,回到牢里也不再哼唱下流的小曲儿,像是已经认命。

牢里消息不通,云梦泽被攻破多日以后,他才从金纯忠这里听说消息。

金纯忠没有提审,而是亲自来牢里,这样一来,交谈内容就不会记录在案。

“栾半雄已被押至京城,很快你就能见到他,大概是在刑场上。”金纯忠开门见山。

圣军师发了一会愣,抬头说道:“我想见皇帝。”

上次在杨奉面前他就提过这样的要求,金纯忠摇摇头,“你没有这个资格。”

“栾半雄呢?他有资格?”

金纯忠没有回答,“我想跟你谈谈淳于枭。”

“栾半雄什么都招了?”

金纯忠点点头,他是来审问的,不愿透露其它情况。

圣军师思忖半晌,长叹一声,“为了一本书,死了多少人啊,望气之术难道真是骗人的吗?”

金纯忠没吱声,预感到圣军师终于要说实话了。

圣军师伤痕累累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舔舔嘴唇,“好久没沾酒了,下回带点,望气者全凭这张嘴讨生活,你两手空空而来,我没法开口。”

“你是朝廷钦犯,我不能想来就来。”

“那是你的问题。”圣军师一说起酒,口内生津,“既然带酒,就再拿些肉来,烧鸡和酱肘子最佳。”

“你起码先说得点什么。”

圣军师躺在席子上,“不急,反正已经拖了这么久。”

圣军师骨头硬,拷打对他无用,金纯忠只好道:“我会尽快再来。”

“下次大方一点!”

一次正规的审问,官府至少要有三人在场,一人主审、一人行刑、一人记录,很多时候相关的衙门还会派人来旁听,人数不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供状真实可信。

金纯忠单独来见犯人,其实非常不合规矩,全仗着皇帝亲信和玄衣使者的身份,才能让守狱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往里带酒肉就有点过分了。

金纯忠不想因为这点小事就拿皇帝压人,自己出钱,买来丰富的酒肴,在狱中宴请狱官、狱卒,以示感谢,然后中途离开,拎着一壶酒,托着一盘烩肉,去见圣军师。

守狱者们乐得送个顺水人情。

圣军师远远地就大叫道:“闻到了,闻到了,快拿来!”

圣军师盘膝坐好,整理一下手脚上的镣铐,也不用杯子,拿起酒壶先灌一口,抓起半只烧鸡,狠狠地咬下去。

风卷残云一般,圣军师吃掉了酒肉,打个饱嗝,“还是不够大方,你就这么给皇帝做事?”

“皇帝的钱也是能省则省。”

圣军师大笑,“你小子挺有意思,每次审问的时候,不像其他的官儿那么狠。”

玄衣使者并非朝廷官职,只是一个临时称号,大多数时候金纯忠只当旁听者,当然用不着表现得太狠辣。

“喝也喝了,吃也吃了,你该说点什么了。”

圣军师收起笑容,“当然,我不会骗你的酒肉。让我想想,应该从何说起……淳于枭是一本书。”

“嗯,栾半雄已经说过了。”

“他说过书的来历吗?”

“他从你手里得到此书,别的没说。”

“他也不知道,了解此书来历的人寥寥无几,我算是其中一个。”

书本无名,作者在书中自称叫“淳于枭”,传书的过程中,望者者称其为《淳于子》、《淳于枭》。

此书最初在齐鲁一带流传,看到的人极少,也未受重视,被视为奇谈怪论,直至一名望气者得到此书,深读之后颇受启发,学以致用,凭此出入诸侯之家。

这名望气者改名叫淳于枭,收了许多弟子,以传授望气之术为名,择选优秀者授以书中内容,但是对书本身秘而不宣,只向极少数得意弟子出示。

“淳于枭”死后,他的弟子遍地开花,往往也自称此名,有意制造混乱,这正是书中所授的手段之一。

林坤山等人属于第三代、第四代弟子,只知其术,不知其书,真心相信淳于枭确有其人,圣军师则是嫡传弟子,一直珍藏此书,直到去见栾半雄的时候,为了取信于他,才交出书来,收栾半雄为徒。

“书中究竟写了什么?”金纯忠问。

“朝廷抓到了栾半雄,没拿到书吗?”

书在杨奉手里,他还没有回来,金纯忠仍不回答,“你宁愿将书送给一名强盗,也不献给朝廷?”

“哈哈,你还不明白吗?我的金大人,那是一本专讲造反的书,怎么可能交给官府?”

金纯忠一愣,想不到世上还有这种书,“就因为一本书,你们就要造反?”

圣军师沉默了一会,反问道:“如果你拿到一柄号称削铁如泥的宝刀,要不要找块铁试一下?”

“造反和宝刀是两回事。”

“两回事吗?当今皇帝掌权以来,尤其贪恋大权,几乎要将所有事情都抓在自己手里,为什么?皇权就是宝刀,他觊觎已久,终于到手之后,自然要试刀,要到处劈砍,效果越好,越要找硬铁再试。我们造反的理由,与此相似。”

圣军师越说越无礼,金纯忠哼了一声,“不准你拿陛下做比较。”

“哈哈,好一个忠臣。算了,我懒得说服你。这回的酒肉一般,下回带好的。”

“下回?”

“我累了,吃饱喝足之后得睡一觉,下回我跟你说说写书者的事。”

圣军师倒下就睡。

金纯忠无法,收拾空壶、空盘离开。

兵部、刑部审问栾半雄时,金纯忠需要在场,因此隔了一天才能再去见圣军师。

自从见过皇帝之后,栾半雄就再也没开过口,对所有指控不承认也不否认,一副生死由命的模样。云梦泽公开造反,也用不着太多口供,刑部只是走走过场,逼得不严。

圣军师却打开了话匣子,一见到金纯忠就说:“你怎么才来?我准备了一肚子话,只能对着墙壁说。”

圣军师一边吃喝,一边讲述。

“此书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写成的?淳于枭是真名还是假名?谁也不知道,我们几位知情的望气者动用诸多力量查找真相,最后得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

一种结论认为,《淳于子》这本书写于大楚定鼎之初,因为里面提到了大量的前朝弊端与楚、齐、赵三方争霸的内容,后者更是论述“造反”的主要依据:韩符是亡命之徒、庄垂是一方大豪、陈伦是世家后代,三种人如何在众多造反者当中脱颖而出,在书中占据很大的篇幅。

另一种结论认为,此书成于近代,作者没准还活着,他有意不提当代之事,正是为了掩人耳目,书中有一篇《强弱》,专门论述看上去最为强大的皇帝如何漏洞百出,没提具体人物,看上去却很像是在说武帝。

两种结论谁也说不服对方,圣军师是后一派,武帝驾崩之后,大楚急剧衰落,在他看来,正是《强弱》篇所预言到的情况。

“‘强者求刚,刚则易折’,遇到平庸的皇帝,大楚会慢慢强大,然后慢慢衰落,遇到武帝这样的皇帝,兴盛得快,败亡得也快。武帝一朝的臣子,个个明哲保身,都不爱管事,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金纯忠冷笑一声,“可你们还是失败了,一败涂地。”

“一败涂地,望气者已经所剩无几,否则的话,就算死,我也不会向你说这些。”圣军师长叹一声,又躺下了,还剩小半壶酒没喝。

金纯忠收拾好东西,“栾半雄声称‘书能杀人’,他在书中给杨公设下了陷阱。”

“改天再说吧,我现在没心情。”

金纯忠没有强求,与皇帝一样,他也不太相信杨奉会上当。

接下来几天,金纯忠很忙,几乎天天留在刑部,旁听一项项判决。

刺驾与造反都是不可赦的重罪,上百人因此被叛死刑,首犯栾半雄十日后处斩,圣军师等要犯也定在同一天陪斩,剩下的人则按正常程序秋后处决。

云梦泽群盗即将烟消云散,朝廷的关注重点已转为如何治理那片沼泽,以免其再度成为盗匪的藏身之地。

皇帝从狩猎场回宫的第二天,金纯忠才腾出空来,又带着酒肉去见圣军师。

圣军师情绪不错,鼓掌欢迎,锁链哗啦啦直响,开怀大吃大喝,甚至邀请金纯忠加入。

金纯忠婉拒,“我吃过了。”

“嗯,反正你好吃好喝的日子多得是。”圣军师这回细嚼慢咽,吃过之后,将杯盘推开,“有书就有写书之人,直到现在,我也相信写书者还活着。栾半雄大概就是要用这一招诱骗杨奉去找写书者。”

圣军师伸了个懒腰,今天不打算长篇大论,“杨奉不会上当的,没准他对这本书的了解比我还多。”

“什么意思?”金纯忠察觉到圣军师话中有话。

“按照《淳于子》这本书记载的手段,我们游说诸侯、大臣与强盗,几乎步步成功,唯独到了造反这一步,失败了。你可以说我们时运不济,也可以说当今皇帝出人意料,如果不是他当皇帝,我们很可能就成功了。”

圣军师紧紧抓住锁链,脸上的神情仍不甘心,“望气者时运不济,和当今皇帝掌权,都与同一个人有关。”

“杨公?”金纯忠既吃惊又觉得可笑,“你想说杨公就是《淳于子》的作者?”

“要不然很难解释杨奉为何这么了解望气者,朝廷之中也只有他盯着我们不放,皇帝的登基也与他大有关系。我越来越相信,他才是真正的下棋者,我们与皇帝,都是他的棋子。我就纳闷一件事,杨奉在与谁对弈呢?”

“谢谢你的酒肉,我可以安然赴死了,如果你有心,或许会替我们盯着杨奉。”

圣军师倒下,再不开口。

金纯忠茫然失措,不明白圣军师是在说真话,还是在用望气者“顺势而为”那一套,随口编了一个故事,巧妙地引诱自己收拾杨奉?

或许这才是“书能杀人”的本意。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零七章 老渔夫第五百五十二章 状元之选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请第二百九十章 遥望齐鲁第十七章 凌云阁上凌云志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四十四章 牺牲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归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十七章 凌云阁上凌云志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五百五十三章 状元之名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第四百章 为友报仇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七十四章 纸上谈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诸王之宴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战斗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二百三十八章 点燃怒火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扰第八十三章 话别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四百零六章 曲径通幽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杨奉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亲与皇后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一百章 荒园混战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四百四十四章 “书能杀人”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二百六十章 大势如水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二百六十章 大势如水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四百八十五章 辩才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第三百五十八章 胆大包天的车骑将军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饮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扰楔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将不老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尽灯枯第三百三十三章 劝降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一百一十章 望气的奥妙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宫女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八十一章 拜访者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宫第四十四章 牺牲第五百五十三章 状元之名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二百八十二章 懒散之军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二百六十章 大势如水第一百一十章 望气的奥妙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换之道(一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杨奉第一百八十七章 遥远的西方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进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军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约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第六十四章 无人相信的真相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军之怒(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三百八十六章 两个皇帝第三百零五章 选妃之争第九章 陛下收玺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二章 兄弟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无人了解的圣军师第四百三十四章 热闹的新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丢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