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

没人能认出身穿普通衣裳的马大是宿卫军士兵,可是也没人觉得他像好人。

马大长相凶恶,又不会说客套话,吆来喝去,目光乱扫,被当成前来踩点儿的强盗,全村的男人出来围堵,手持锹镐,高喊“打死报官”。

马大踹倒一人,转身狂奔,可是不认路,被村民包围,险些死于乱棍之下。

晁鲸及时赶到,声称这是他的仆人,因为迷失了方向,过来问路,未承想言语得罪众人。

晁鲸穿着绸衫,像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得到了村民的信任,饶了马大一命。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晁鲸油嘴滑舌,很快取得村民的好感,借口天色已晚,需借宿一晚,村民们不敢私自留宿客人,将两人送到庄里。

庄上管事见过世面,一眼就判断这主仆二人不是真正的有钱人,顶多算是暴发户,于是客气地留下,提供酒菜,几杯酒下肚,邀请晁公子赌博。

晁鲸忍住赌性,声称自己不会,让仆人代劳,自己是出来观赏风景的,想到处逛逛。

于是,马大在庄里赌钱,晁鲸在村里信步闲逛,见到人就过去搭讪,他现在算是庄上的客人,村民的态度客气多了,东家长西家短,什么都聊。

马大好赌,赌技却一般,等“少爷”回来,他已经输光了几十两银子,庄上的人更客气了,次日上午欢送出庄,热情地邀请他们再来游玩。

天快黑时两人才回到城里,立刻换衣裳去见皇帝。

皇帝还在凌云阁,但是没有立刻召见两人。

张有才守在楼下,小声道:“陛下在与将军们议事呢,昨天、今天,两个下午了,陛下交待过,说是你们回来之后就稍待一会,陛下要见你们。”

马大哈欠连天,趴在桌子上睡觉,晁鲸站在一边,琢磨着待会怎么对皇帝讲述情况,随口问道:“朝里官员还在告病吗?”

“都回衙门里了,个个生龙活虎。”张有才不屑地说。

七名武官正在楼上争得热火朝天。

这七人都是韩孺子亲自选中的,有勾引人妻、风评不佳的赖冰文,有在枯燥的奏章中被发掘出来的陈嚣,有老成持重、经兵部推荐的老将狄开,有在云梦泽剿匪时表现出色的邵克俭,还有年纪轻轻就受到皇帝欣赏的勋贵子弟谢存,另外两人则是房大业临终前力荐的将领。

他们争论的内容只有一个:该不该从西域撤军。

大多数人支持朝廷的决定,以为大楚应该专心应对北方的威胁,西域可以暂弃,等北方稳定,再派兵夺回。

只有赖冰文和谢存反对。

谢存年轻气盛,以为大楚寸土必争,西域附庸大楚已有多年,不可说弃就弃。

赖冰文则以为,西域之所以成为藩屏,乃是因为大楚强盛,楚兵一退,西域诸国必定倒向敌人,虽然西域承受不起大军行进,但是大楚西边的防御也很弱,只有一座玉门关可作门户,若是受到频繁骚扰,反而令大楚更加分心,无法专守北方。

“好比两军对阵,敌强我弱,我军纵有退意,也不可显露出来,必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示敌以必战之意,然后再图进退。陛下即使有意从西域撤军,也不该直接发布圣旨,应该给予西域将领便宜之权。邓将军生死不明,还有张将军呢。臣等在京城夸夸其谈,不如张将军在虎踞城一人之见。”

就是这番话打动了韩孺子,他一下子醒悟,也后悔了,他不该发出那份召回楚兵的圣旨,正如赖冰文所说,应给给予张印和邓粹更多的自主权力。

若非顾及皇帝的威严,韩孺子真想立刻补发圣旨,可他必须保持冷静,眼看天色将晚,结束了商议。

众将走了之后,张有才上楼问道:“晁鲸和马大回来了,陛下要见吗?”

“见。”韩孺子今天仍很疲惫,但是精神却很充足。

马大哈欠连天,只记得自己差点挨打,输了几十两银子,全是晁鲸向皇帝报告情况,“我们去的庄子属于柴家,几十年了,村里一多半人没有入籍,他们听说过圣旨,都不愿意离开,说柴家势大,能护着他们,自立门户的话,更容易受欺负。”

韩孺子皱起眉头,“柴家对他们很好吗?”

“说是很好,村民个个感恩戴德,可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晁鲸笑着摇摇头,“村民根本见不到柴家人,只知道自己种的地属于柴家,哪敢说柴家坏话?有几个胆大的人,对我说庄头儿心狠,经常找借口多收租子,并不交给柴家,而是自己截留,但是村民不敢上告,以为庄头儿在柴家肯定有靠山,告也没用。”

“村里的男子可愿从军?”

晁鲸摇摇头,“我问了,没有一个愿意当兵,都觉得那是有去无回的危险行当,不如在家里老老实实种地。”

这与康自矫说的情况几乎一样,韩孺子长叹一声,思忖片刻,问道:“同样是村民,为什么你们就愿意从军呢?”

“不一样,他们是庄农,一辈子几乎不离庄,顶多去附近赶赶集,别说去边疆当兵了,进趟城都能把他们吓得半死。晁家村是渔村,光靠打鱼养活不了全家,村里的男子年轻时都出去闯荡过,有经商的,有当苦力的,也有入伙当强盗的,比当兵过得还惨,所以陛下一说管吃管住,大家就都来了。”

韩孺子笑了,当初为了养活这支部曲,可花了他不少钱,甚至需要崔小君回家硬要,随后他又叹息一声,崔家虽然并不情愿,但是对他的确帮助甚大。

“百姓也都各有各的想法。”

“那是当然,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就是晁家渔村,也有不爱当兵的人,现在还以打鱼为生。我曾经回过村里,他们倒是挺羡慕我们,说我们眼光好,竟然跟了皇帝,可是问他们愿不愿意当兵,他们还是摇头,说是太危险,得拼命才能保住富贵,他们宁愿过踏实的苦日子。”

韩孺子无话可说,晁家渔村的士兵在晋城损失甚大,他们享受到了富贵,必要的时候也以命效忠。

“有些事情,真是左右为难。”韩孺子感慨道。

晁鲸点点头,他并不觉得有何为难,只是不想反驳皇帝,身边的马大突然挺起身子,瞪眼吼道:“有什么难的?闯就是了,反正怎么都是错,还不如硬气一点。”

韩孺子大笑,让张有才送走了两人。

张有才回来收拾东西,忍不住多看了皇帝两眼。

“你又在想什么?”韩孺子问。

“陛下今天好像……很高兴。”

“你觉得奇怪?”

“官员们是回衙门了,可是问题并没有解决,听陛下的意思,好像变得更难了,所以……”

“难,真难,比朕最初的预想难上百倍。”韩孺子嘴上这么说,语气却显得很轻松。

张有才越发困惑不解,皇帝却不做解释。

韩孺子回到秋信宫,皇后崔小君忧心忡忡地说:“我哥哥……他不明白陛下处置崔家的深意,以为自己再也得不到陛下的原谅,在家里要死要活,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母亲给我写信,我真不想麻烦陛下……”

“朕明白,皇后可以给家里回信,就说你已求得朕的同意,过两天会召见崔腾,让他养好身体来见朕。”

“陛下真的要见我哥哥?”

“不为别的,就为崔腾为朕冒过的那些危险,朕也该见见他,但是他还得去边疆,就当是送行吧。”

“崔家让陛下为难了。”崔小君很是羞愧。

韩孺子摇摇头,看了看女儿,“皇帝若不为难,那必然是因为无所作为。”

他又照常去给太后请安,事后跟随母亲一块来到慈宁宫,屏退太监与宫女,“朕回京多日,还没有向太后请罪。”

“请什么罪?”慈宁太后惊讶地说。

“朕在外做出诸多惹怒太后之事,要请不孝之罪。”

慈宁太后叹口气,“陛下是我的儿子,无论怎么做都不是罪,何况你是为天下着想,我纵然当时不解,过了这么久也该醒悟了,陛下事务缠身,我的确不该再添乱。”

“朕的确事务缠身,所以有件事要请太后代劳。”

慈宁太后真的吃惊了,儿子当皇帝这么久,这可是第一次向她请求帮助。

“什么事?”

韩孺子沉默了一会,“调查思帝之死的真相。”

慈宁太后脸色骤变,“不是已经查清那是崔太妃所为吗?”

韩孺子摇头,“此事疑点颇多,上官太后只怕是弄错了。”

“那也没有必要替崔妃洗冤。”慈宁太后不满地说。

“与洗冤无关,若是当初的下毒之人还在宫里,朕怎么能够放心?”

慈宁太后盯着儿子,“陛下说的是真心话?”

“真心,朕本想整肃朝廷之后再调查此事,现在看来,以后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朕一时半会腾不出手来,所以要请母亲帮助,此事只可暗中调查,必要的时候,可请景耀帮忙。朕只有一个要求,无论牵涉到谁,请母亲告知朕一声。”

“当然。”慈宁太后仍显困惑,“陛下为何不让皇后调查此事?”

“皇后心软,做不了这种事。”

慈宁太后想了一会,点头应允,“皇宫里不只住着陛下,还有皇子与公主,我绝不允许暗藏危险,如果下毒者另有其人,我一定要将他挖出来。”

“不可张扬。”韩孺子提醒道。

慈宁太后挥挥手,表示自己明白。

韩孺子告退,他给母亲安排了一项任务,接下来,还要给更多人找事做,他开始领悟到自己之前错在哪里了。全本小说网

第四百一十七章 风向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乐的英王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战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锅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军之怒(求月票求订阅)第四百二十章 轿起轿落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欲熏心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四百二十三章 将军风度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七十八章 东海王的承诺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荐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动第四百四十三章 为人母者第七十五章 劫车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乱的神雄关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六十四章 无人相信的真相第二百八十五章 无人了解的圣军师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报仇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订阅求月票)第十章 风波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纯粹的感谢和不那么纯粹的自辩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海王的麻烦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报仇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没者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尽灯枯第四百二十章 轿起轿落第三十八章 撞门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感谢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请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乱的神雄关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十三章 学习(三更)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三十八章 撞门第五十四章 气数第八十七章 疯僧疯语第四百零三章 长久之计?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九章 无字之信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军之怒(求月票求订阅)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选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三百八十六章 两个皇帝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二百零八章 粮仓第一百八十七章 遥远的西方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乐的英王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敌第二百零三章 杨奉的选择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导(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九十章 遥望齐鲁第一百一十章 望气的奥妙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敌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亲与皇后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乐的英王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战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实人发怒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战养兵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二百六十八章 杀戮即忠诚第二十一章 兵败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二百九十二章 丑王奇招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