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一举一废

皇帝放权给宰相,自己终得闲暇,携皇后、皇子与公主前往倦侯府小住,在这里,皇帝召见了皇后的父亲崔宏。

崔宏与皇帝的明争暗斗从未中断过,但是两人很久没见过面了,上一次是韩孺子前往崔府探病,结果遭到刺杀。

崔宏的确一直有病在身,比从前瘦了整整一圈,容貌也更显老,皇后倒是经常与父亲有书信往来,却没怎么见过面,看到父亲的第一眼,差点哭出来。

父女二人唏嘘一番,觉得差不多了,皇后请父亲去后花园散散心。

皇帝就在后花园等着崔宏。

两人彼此间从未有过信任,每次见面都有些尴尬。

韩孺子坐在亭子里,望着池塘对面的一群宫女,她们正护着几位皇子与公主,逗弄乱蹿的小鸡和戏水的鸭子。

崔宏进来,正要下跪,韩孺子转身笑道:“这里不是朝堂,太傅不必拘礼,请坐。”

“谢陛下。”崔宏坐在皇帝对面,春风吹来,身子的袍子更显宽大,他也向池塘对面望去,“被抱着的那位就是庆皇子吧?”

“嗯,他受太后宠爱,习惯被人抱在怀里。”

听说庆皇子要出宫,慈宁太后特意加派人手,三名老成持重的宫女,轮流抱持,庆皇子几乎脚不沾地。

与之相比,三位小公主就自由多了,年纪大些的已能满地乱跑,最小的孺君公主也在毯子上爬来爬去。

“第一位皇子,难怪太后爱不释手。”崔宏张望几眼,“孺君公主在哪?”

“毯子上的那个,抓住泥土往嘴里塞的就是孺君公主。”

对面的宫女正费力地从公主嘴里抢夺泥土,崔宏大笑,“公主真是活泼,这样很好,说明身体不错。”

“朕与皇后皆非爱动之人,公主的淘气不知像谁?”

崔宏微笑道:“陛下不知,皇后如今娴静,儿时却不是这样,爬树、攀墙,与男孩子相差无几,七八岁的时候才变了性子。”

韩孺子轻笑一声,“原来如此。”

几句闲聊,消除了不少尴尬,韩孺子转身,面朝崔宏,正色道:“皇后说,太傅不愿出来任职。”

崔宏拱手,长叹一声,“非不愿也,实不能也,陛下也看到了,老臣一身病痛,又是待罪之身,入职兵部,只怕会耽误朝廷大事。”

“太傅半生戎马,兼又熟知朝廷掌故,区区一个兵部,不会牵扯太傅多少精力。”

宰相卓如鹤既然首先推荐,就表明崔宏已有出山之心,只是按规矩,必须推辞一番。

韩孺子了解这套规矩,于是“苦劝”一番,最后崔宏跪头谢恩,接受兵部尚书之职。

“朕有一人推荐给太傅,请太傅在兵部多加考验。”

“陛下推荐之人必不会错。”

“难说,此人做事还算稳妥,也能出谋划策,只是风评不佳,朕因此颇为犹豫。”

“不知陛下说的是哪位?”

“水军将领赖冰文。”

崔宏点下头,“老臣听说过此人,弃文从武,据说是因为……”

“那件事是真的吗?”韩孺子问道。

崔宏已不像刚见面时那么尴尬,但也没自在到无话不说的地步,“耳闻而已,不知实情。”

“多事之秋,先论才再论德吧。”韩孺子没再问下去,“太傅执掌兵部之后,要如何应对西方之敌与北方匈奴?”

“静观其变。”

“请太傅细说。”

“西方之敌根底未知,但也不必过于恐慌,此敌若从西域来,则其数量必然不多,若绕路由北方来,与匈奴合流,不过是更多匈奴人而已。大楚防范匈奴一百多年,或攻或守,皆有成规。眼下大楚尚无力远攻,以守为主,塞外碎铁城、马邑城一西一东扼守门户,背后长城横断,再后是边塞郡国。依过往之策,塞外驻兵不宜多,多则空耗钱粮,且敌踪不明,塞外无路,不利楚军调动,只可向边塞诸郡国加强驻军,塞外有事,出城接迎,若是匈奴专攻一处,关内调兵也方便些。”

若在从前,韩孺子必然要与崔宏争辩一番,以证明“过往之策”未必适应现在的情况,但他只是点点头,“这正是朕所依仗太傅的地方。”

崔宏脸上显出一丝明显的意外,很快消失,“老臣守成而已,难图进取,无论何时,陛下若有他选,老臣立即交印让贤。”

“望太傅勉力支撑,总得边疆稳定,朕才放心让太傅休养。”

崔宏稍稍宽心,知道自己并非临时任命。

崔宏告辞,韩孺子送出一段路,又回到亭子里,向对面望去,正好看到庆皇子在宫女怀中大哭,不由得暗自摇头,心想等庆皇子再大一些,必须要让母亲放手。

皇帝与皇后在倦侯府一住数日,皇子与公主都被送回宫内,两人仍留住了三天。

皇帝好不容易表现出妥协的一面,对他的这点小小喜好,再没人提出反对。

崔宏出任兵部尚书,崔家又一次绝地逢生,令众人惊讶不已,只能感慨崔家生了一个好女儿,都以为是皇后保住了崔太傅。

原兵部尚书蒋巨英被提升为大将军,同样令众人惊讶,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蒋巨英的仕途快要到头了。

大将军府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皇帝接连派出七名顾问入府任职,大将军府向来位高而权轻,因此没有太多人注意到这一点。

与之相比,皇帝对御史台的改变更加惹人注意,让许多人觉得,皇帝的变化或许也没有那么大。

瞿子晰回京了,一连三天前住倦侯府与皇帝长谈。

第四天,韩孺子召见左察御史冯举。

冯举也是第一次受到皇帝的单独召见,比宰相卓如鹤更觉意外,也更加忐忑。

见面地点在大厅里,皇帝端坐,冯举跪下磕头,礼毕之后又过去一会,太监才请他平身。

冯举预感到不妙。

“冯御史知道朕为何召你来吧?”

“臣不知。”冯举低头道。

韩孺子叹息一声,“最近弹劾冯御史的奏章可不少。”

冯举心里咯噔一声,马上拱手道:“臣在御史台司督察之职,难免得罪同朝之臣,受到弹劾也很正常。”

“冯御史所言极是,可朕有一点不明,冯御史在御史台任职至今,未见几份弹劾他人之奏章,何以得罪同朝之臣,反受弹劾?”

冯举吃了一惊,身上出了一层冷汗,立刻跪下,想要辩解,却想不出合适的话来,只得道:“臣自忖无错,不知奏章里弹劾臣什么,望陛下告知。”

“你先起来。”

冯举慢慢起身。

“有一份奏章,弹劾你身为监察之官,却与朝臣来往甚密。”

“绝无此事,臣只是……只与亲友往来,人之常情。”

韩孺子微笑道:“冯御史的‘亲友’好像不少,朝中大臣多半都与冯御史沾亲吧?”

“没那么多。”冯举额上渗汗,“臣、臣知错了,今后再不与朝臣往来。”

“嗯,偶尔往来一下也没什么,毕竟有一些人是真正的亲友。”

冯举越来越不自在,怎么也没想到皇帝会拿自己开刀。

“还有一份奏章,说冯御史人虽已离开吏部,手却留下来,吏部上下皆听使唤,任命了一批‘冯氏官’。”

冯举又跪下,与刚才的弹劾不同,插手吏部可是重罪,“污蔑!这是污蔑!臣自从担任左察御史以来,再没有去过吏部,顶多……顶多与相熟的官吏偶尔相聚,闲聊而已,绝未干涉过任何事务。”

“朕也不太相信,朝廷大官任命由朕亲定,次一级官员决于宰相,吏部不过推荐而已,如何给‘冯氏’立官?”

“陛下英明,有陛下此言,臣无憾矣。”冯举心里越发惴惴不安。

“另有一份奏章,说冯御史不满废私奴之令,与大臣勾结,阳奉阴违……”

“血口喷人!”冯举显得极为愤怒,脸上青筋毕露,“臣敢问一句,是谁在弹劾臣?有何证据?”

韩孺子沉默一会,“弹劾者不只一人,不说也罢,至于证据,倒是有一些,但朕并不相信,皆需再加求证。”

“臣愿对质,也愿接受查证,以表清白。”冯举硬着头皮说。

韩孺子摇摇头,“朕不想折腾了,冯御史乃武帝朝老臣,功劳显赫,纵不得赏,也不该受此羞辱。”

冯举连连磕头,“陛下之恩,臣肝脑涂地不足以为报……”

冯举大表忠心,听得几名太监都皱眉头了。

等他说完,韩孺子道:“以冯御史多年之功,该封太师。”

冯举呆若木鸡,又是一个意想不到,好一会才道:“臣、臣受之有愧……”

“不必推让,冯御史该受此封。”

太监上前,冯举只得告退,头晕目眩,如在云里雾里,怎么都没想明白,刚刚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二门外,冯举遇到了赵若素。

送行的太监转身回去,赵若素迎上前,拱手道:“冯大人见过陛下了?”

冯举认得赵若素,却没怎么说过话,眉头一皱,突然明白些什么,急忙上前一步,凑近道:“陛下是何用意?”

“冯大人总得先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陛下先是说有奏章弹劾我,然后……然后说是要封我为太师。”

赵若素点下头,想了想,“冯大人觉得自己该受此封吗?”

“这个……只怕有些勉强,我最近……没立过大功。”

“太师已是极品之官,冯大人半生劳碌,还不请求致仕,回家颐养天年,尚待何时?”

冯举终于醒悟,踉踉跄跄地离开倦侯府。

新任中掌玺张有才正好进府,看到冯举的样子,忍不住向身边人笑道:“又疯一个。”

(今日一更,望周知。)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一百零四章 张家的利益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八十九章 过界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八十四章 众将夺印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约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虎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无私仇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九十二章 怎么办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四百章 为友报仇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选第二百四十二章 宫中的小君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心之失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二十四章 不变的年号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宫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后第一百零六章 河边小寨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四百八十八章 进谏第二百九十五章 旧规难改第二百零六章 定计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为难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穷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宫权第三百七十五章 开诚布公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门恶战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军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第三百七十五章 开诚布公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一百一十三章 嚣张的强盗第九十七章 独立小王国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乱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旧规难改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将军遇刺第八十九章 过界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来了第十六章 皇帝总是一无所知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一百九十六章 圣旨何在?第六十二章 夜色笼罩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四百三十四章 热闹的新年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从军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时雨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难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穷第九十七章 独立小王国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为我作证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钱第八十三章 话别第六十二章 夜色笼罩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踪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发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谈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夺第四百八十五章 辩才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礼第四百三十四章 热闹的新年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岖之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后一句话第三百一十九章 饥渴交加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换之道(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扰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五十八章 翻墙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