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亲征

神雄关是京城最北边的门户,一旦被突破,敌军将可长驱直下,虽然途中还有数道关卡,都不如神雄关易守难攻。

此关遇险,京城耸动。

不过接下来的消息又让众人稍稍松了口气,由碎铁城前往神雄关,多半路程是山间小路,敌军数量再多,也无法一拥而入,守关将士在最初的惊骇之后,终于稳住军心与阵脚,一连三天,不分昼夜,挡住一次又一次进攻,随后,敌军停止攻势。

崔宏以兵部尚书的身份亲自征伐西域,兵部日常事宜交给了侍郎赖冰文。

赖冰文人品颇受诟病,能力却没问题,他只比皇帝早半个时辰接到神雄关遇险的消息,受到召见时,却已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应对计划。

崔宏没有带走全部南军,剩下的数万人全都前往神雄关,正是他们在最危急的时候稳住了军心,保住了这座至关重要的关卡。

许多大臣建议尽快从马邑城调兵支援神雄关,赖冰文却表示反对,“神雄关易守难攻,敌军不能倾巢而至,楚军也难排兵布阵,数万南军足矣,兵力再多也无益处。少则三五日,多则十天半月,敌军久攻不克,必然调转锋头,下一个目标极可能就是马邑城。马邑城之军不可动,反而应予增兵。”

皇帝接受了赖冰文的建议,派陈嚣前去协防神雄关,赖冰文则前往洛阳,亲自调动各地军队,前去支援马邑城以及长城诸关卡。

老将军房大业生前夺回了辽东,解决了一个大隐患,那里边城林立,互为犄角,成为大楚守卫最为牢固的地区,楚军因此不必分兵多处,可以专守神雄关与马邑城。

马邑城守将是柴悦,麾下兵多将广,尤其是有北军精锐,力量最为雄厚,在兵部制定的计划中,神雄关以守为主,马邑城则要伺机进攻,给予敌军一次重击。

一切安排妥当,只待崔宏率军回来之后,楚军就将在入冬前后发起一次反击。

淑妃生下皇子已经十多天了,皇帝终于得出空来,能够仔细看看儿子的模样,并且安慰一下虚弱中的淑妃。

“已经得到证实,你哥哥还活着,就在虎踞城里,很快就能回来。”

邓芸笑了笑,“他真是命大,可我觉得他不会回来。”

“你的预言不准,之前做的梦就是错的。”韩孺子笑道,看着熟睡中的儿子,心想母亲这回该满意了。

“做梦是做梦,我这回说的不是预言,是我哥哥的脾气,只要没打胜仗,他就不会回来。”

韩孺子微皱眉头,“虎踞城只有数百将士,加上西域士兵也不过一两千人,邓将军拿什么打胜仗?”

“崔太傅不是率领一支军队在西域吗?”

韩孺子摇头,“那支军队要回来保卫北疆,不能留在西域,崔太傅绝不会同意分兵给邓将军。”

“唉,我也不关心了,哥哥从小就固执,聪明的时候好像天下没有他做不成的事件,发起脾气来却是一个彻底的糊涂虫,尽做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荒唐事。相隔千山万水,我管不着他,只怕陛下也难让他听话。”

邓芸坐在床上,伸手在儿子的小脸上轻轻抚摸,爱怜地说:“我现在只在意他,没想到小东西会这么可爱。”

“朕要御驾亲征。”韩孺子试探道。

邓芸抬头看了一眼皇帝,“陛下得先给皇子起个名字才能走。”

韩孺子哈哈一笑,觉得邓芸的脾气有点像她的哥哥。

“嘘,别吵醒他,小东西只在睡着的时候才这么可爱。”邓芸马上提醒道,她现在眼里只有孩子,没有哥哥,也没有皇帝。

韩孺子又去秋信宫,这里也是孩子的地盘,孺君公主已经会走路了,还是那么活泼,一看到父皇就扑上来,嘴里咿咿呀呀地乱说。

韩孺子没法不喜欢这个女儿,立刻抱在怀里,逗了一会,向皇后道:“朕要御驾亲征。”

崔小君一直微笑着旁观,听到这句话,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硬,呆了半晌,开口道:“一定要这样吗?”

“大楚将士正在前线浴血奋战,朕不能总坐在皇宫里等候消息,而且这一战很重要,如果战败,或者僵持不下,北方观战的匈奴人很可能因此倒向敌军,两敌联手,大楚危矣。”

“陛下如果觉得有必要,那就去吧,只是……只是一定要策划周全。”

“会的,楚军精锐多半都在马邑城,如果这一战打不赢,朕坐在皇宫里反而更加危险,而且还会连累你们。”

崔小君笑了笑,随后轻叹一声,“为什么陛下总是这么艰难呢?”

“你该庆幸,在这种艰难时刻,大楚是朕在做皇帝。”

崔小君又笑了,走过来,从皇帝手中接过公主,轻声道:“孺君,听到了吗?父皇是个了不起的皇帝。”

公主大声道:“不起!不起!”

韩孺子总是能从皇后这里得到支持,信心增强几分,又来拜见母亲慈宁太后。

庆皇子又大了点,学会了一些规矩,向父亲行礼,叫了一声“父皇”,退到祖母身边,将手交给祖母,生母佟青娥站在太后另一边,如婢女一般恭谨。

韩孺子闲聊了几句,再度提起御驾亲征之事。

慈宁太后面无表情,突然扭头,向惠贵妃佟青娥道:“你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吗?”

佟青娥明显一愣,没想到自己会被问及,低声回道:“臣妾不懂军务,陛下想要出征,总有道理吧。”

“陛下不只是皇帝,也是你的夫君,是你孩子的父亲,就要抛下你们亲上战场,你就没什么可说的?”

佟青娥脸色微红,更不敢说话了。

庆皇子突然大声道:“父皇不准去!”

慈宁太后笑着在长孙头上摸了一下,抱起来交给惠贵妃,“你呀,太老实,难怪不得陛下欢心。你们母子两个先回去吧,我跟陛下说话。”

佟青娥脸上又是一红,抱着儿子匆匆离开。

慈宁太后将太监与宫女也撵了出去,房间里再无外人,她说:“陛下老大不小了,怎么还是小孩子脾气?”

“这不是小孩子脾气。”韩孺子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大楚必须在马邑城打赢这一战,否则的话,匈奴人将会全部投降敌军。

慈宁太后安静地听完,“朝中无臣,非得陛下亲征?再说马邑城不是有柴悦吗?那是陛下最信任、最欣赏的武将,真到了用人之际,他却没用吗?”

“柴悦有大将之才,但是生性谨慎,作战守正,不擅用奇招,如果是对付知根知底的敌军,有他足矣。神鬼大单于却是陌生的敌人,从他声称要从西域进攻,却移大军于碎铁城来看,这股敌军十分狡诈,朕担心柴悦应付不了。而且军情瞬息万变,朕在这里做出决定,前线只怕早已错失时机。”

“我理解陛下的心情,可是……陛下也不是将军啊?御驾亲征能比柴悦指挥得更好?”

也就母亲敢说这种话,韩孺子微微一笑,“两军相争勇者胜,朕即使不能指挥得更好,至少也能鼓舞士气,令楚军将士勇于争战。”

慈宁太后沉吟良久,“陛下不会忘了晋城之事吧?”

“毕生不忘。”

“唉,大臣们怎么说?”

“朕还没有向大臣表明此事。”

慈宁太后又沉默了一会,“陛下一向独断专行,这回怎么想起先询问我的意见?”

“儿行在外,慈母担忧,朕年纪大了,懂得太后的难处,因此希望先让太后安心。”

“唉,陛下亲冒矢石,我怎么可能安心?不过陛下一定要做的事情,我帮不忙,但也不能阻挡,陛下去征求大臣的意见吧,他们肯定比我这个老太婆更会出主意。”

这算是同意了,韩孺子躬身道:“谢太后。”

儿子虽然有些倔强,但是在自己面前从未失礼,慈宁太后心中既欣慰又难过,脸上却不动声色,说道:“陛下放心,宫里由我看守,绝不会出问题。陛下此前说过的那件事,已经有些眉目,等陛下得胜回朝,或许就能看到结果了。”

慈宁太后暗中调查思帝之死的真相,事关后宫安全,她非常上心,特意将景耀调回宫中,尽量不惹人注意地追根问底。

“太后不要太辛苦。”韩孺子告辞。

他的确比从前更成熟了,既然大臣可能利用宫中的力量阻挠皇帝御驾亲征,他干脆先取得太后等人的同意,内忧既无,接下来就可以专心对外了。

次日下午,韩孺子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赵若素,“大臣会反对吗?”

“当然会反对,太祖以下,大楚天子只有过三次御驾亲征,烈帝两次,武帝一次,但是敌人都很弱小,甚至没遇到敌人,所谓亲征只是走走过场。陛下这一次却是要与强敌遭遇,诸多不可预测,这正是大臣们最为担心的事情,便是微臣,也要反对。”

韩孺子将赵若素当成大臣的代表,正色道:“规矩、惯例,朝廷赖之生存并延续,可是遇到预料之外的危机呢?还能用规矩与惯例解决吗?碎铁城和神雄关的公文你们都看到了,敌军不仅数量庞大,其兵甲之利、器械之精,皆不弱于大楚,匈奴之降乃在情理之中。”

韩孺子顿了顿,继续道:“大楚将与另一个大楚作战,而且可能是鼎盛时期的大楚,诸卿可有现成的规矩与惯例可拿出来一用?”

赵若素跪下磕头,“微臣愿随陛下出征。”全本小说网

第八十三章 话别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后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言制造者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二百九十七章 轻重缓急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九十二章 怎么办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第一百章 荒园混战第二百章 雪林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无计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五十六章 读史之怒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诺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后第四十九章 望气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将军遇刺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换之道(一更)第九十七章 独立小王国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四十四章 牺牲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单于让步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十五章 奸诈是为了救人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长女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第十九章 进退第二百九十一章 宝玺现身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五百一十章 西进第四百二十三章 将军风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职责纯粹的感谢和不那么纯粹的自辩第十六章 皇帝总是一无所知第四十九章 望气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险第六十三章 回宫第二百五十章 东海王的夜晚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新章发布时间调整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后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四百二十七章 剑在手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军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一百八十四章 众将夺印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观风使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八十三章 话别第五百三十九章 临阵之赌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一百八十五章 离开与到达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四百四十四章 “书能杀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胜一败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踪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七十章 挂名宿卫(明日上架,求首订)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荐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诺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独断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职责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饮第四百三十一章 诸王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