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胜一败

听说碎铁城失守、神雄关遇险,正从西域返回大楚的崔宏不由得又羞又恼。

他是兵部尚书,力主出兵西域,本意是西域势弱,一举平定之后,既能威吓敌军,又能轻易立功,没想到敌方如此狡诈,西域只是诱饵,却被他一口吞下。

崔宏将军队分为三部,前部随他星夜兼程,尽快赶回楚地,中部正常行军,以备不时之需,后部护送辎重缓缓而行。

神雄关若是失守,京城告急,他在西域取得的大胜将变得无足轻重,甚至是一种罪。

崔宏心急火燎,半途中又抛下一半军队,只带五千人轻装疾进,在入冬之前赶回了玉门关。

听说神雄关还在坚守,皇帝正在晋城亲自指挥马邑城之战,崔宏稍稍松了口气,打算住一晚,等后方军队追上来再做定夺,前往马邑城已经来不及了,或许可以伺机从神雄关出兵,截断敌军退路。

崔宏睡了一个踏实觉,只在凌晨的时候做了一个梦,以为自己还在西域带兵打仗,四面八方似乎都有敌军,可是冲过去之后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过多久,连身后的将士也没了,只剩他一个人东奔西跑……

崔宏突然惊醒,呆坐半晌仍心有余悸,他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这时更觉旧伤隐隐作痛。

他没有叫人,准备躺下再睡一会,这几天他实在太累了,连日急行军,就算是青壮年都难以承受,何况他这样一位虚弱的老人。

身子刚刚后仰,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随后是一个急迫的声音,“尚书大人?”

“什么事?”崔宏下床。

“有紧急军情。”

崔宏一开口,睡在外间的随从也起来了,立刻点燃油灯,打开房门。

崔宏披着衣服走到门口,严肃地盯着来报信的将军邵克俭,从对方手里接过一封公函,只看第一行字就脸色突变。

神雄关失守……

昨天的消息还说神雄关无忧,决战将在马邑城进行,一夜之间怎么就会失守呢?

崔宏继续往下看,信的内容很简单,没有详述经过与原因,只说神雄关失守,请玉门关立即支援。

信送来的时候,神雄关还不知道兵部尚书已经赶回来,因此只向玉门关守将邵克俭求助。

“送信的人呢?”

“在外面。”

崔宏马上穿好衣服,心中还是不大相信,忍不住问道:“会不会是误报?敌军主力不是都在马邑城吗?神雄关易守难攻……守将是谁?”

“将军陈嚣。”邵克俭回道。

“嗯,陛下亲选之人,应该没问题。”

崔宏匆匆赶往前院的正厅,驿兵还等在那里,但是提供不了更多消息,他在半路接信,之前不知倒了多少手,他甚至不知道信中的内容。

崔宏不是那种当机立断的人,急行军赶回玉门关就是他最急迫的表现了。

他又等了一个上午,召集众将与官吏,制定了多个方案,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求援公文接二连三,午时过后,崔宏再不犹疑,命令邵克俭立即率领玉门关守军出发,作为先锋前往小周城。

小周城是座古城,也是一座极其重要的关卡,神雄关失守,它就是第二道防线,此城若是再失守,则关中再无险可守,西边的玉门关、东边的满仓城以至南边的京城,都将面临敌军的直接进攻。

尤其是满仓城,乃是关中最重要的存粮之地,函谷关以西的军队,都要依靠此城供应粮草。

崔宏心中焦躁,第一次感觉到敌人是如此强大,甚至让他心生恐惧。

他又等了半天一夜,另外五千士兵赶到之后,先期到达的五千人立即出发,也去小周城增援。

前方不停传来消息,邵克俭赶到了小周城,只比敌军早几个时辰,接着就是一场大战,楚军坚守,勉强稳住阵脚,可神雄关的消息却中断了。

崔宏不能再留在玉门关了,次日一早率兵五千出发,给中后两部留下命令,到达玉门关之后不得停留,立即前往小周城。

崔宏赶到的时候,小周城已是一片狼籍。

自从神雄关建成之后,小周城地位下降,已经多年没有整修,敌军来得匆忙,没有器械相助,因此没有立即攻克城池,可是仍造成极大的破坏,古旧的墙砖散落一地。

崔宏进城,登墙观看,只见远方黑压压一片,全是陌生的敌军,他们暂时放弃了硬攻,排列阵势,中间留出空地,明显是在等候后方的攻城器械到来。

小周城守不住,崔宏心里咯噔一声,心中越发恐慌,第一次生出可怕的念头:大楚要亡。

事发突然,皇帝与朝廷大员都不在,兵部尚书就是楚军的主心骨,一切事情都要他做决断、拿主意,崔宏有点敬佩自己的女婿,年轻的皇帝似乎更擅长应对这种情况。

崔宏转过身时,勉强保持住了镇定,下墙召集众将,首先询问神雄关究竟是怎么失守的。

城里有一些神雄关退下来的败兵,众说纷纭,有说内奸开门纳敌的,有说天降神火烧城的,有说山摇地动震塌城墙的……

最只有一个人的说法稍微可信些,他说敌军在城外山谷里隐藏了一批攻城器械,趁夜组建,凌晨时分发起进攻,当天下午撞破了城门,守将陈嚣坚持不退,很可能已经陷于城中。

敌军不仅有器械,而且十分精良,神雄关若是抗不住,小周城更不行。

崔宏不提此事,命令邵克俭守城,“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弃城而逃者,死罪。我要立刻回京,调军前来支援。十天,你最少要坚守十天。”

邵克俭领命,崔宏留下自己的军队,只带少数亲兵南下返京,经过通往满仓城的路口时,他派人去给守城将领下达死守的命令。

绝不能露怯,这是崔宏唯一的想法。

京城里已经乱成一团,街上到处都是人,都嚷着要逃跑,却不知逃向哪里。

崔宏受到最高级别的礼遇,众多大臣在城门口相迎,宰相卓如鹤召他前往勤政殿议事。

勤政殿里聚集着十余名大臣,一看到崔宏,全都迎上来,把他当成了大救星,七嘴八舌地询问前方的情况。

崔宏更想知道京城的情况。

卓如鹤比较镇定,喝令众人闭嘴,亲自解释道:“事情都赶在一起了,晋城消息,楚军在马邑城大胜,敌军溃散,没想到神雄关却……唉,我已派人去送信,陛下还没回信。”

“敌人哪来这么多兵力,能同时在两地开战?”崔宏难以相信。

卓如鹤等人解释不了这个问题。

“京城有兵多少?”崔宏问道。

“一部分宿卫军,加上临时征调的士兵,有五万多人。”卓如鹤没闲着,这些天来尽其所能调集军队。

“五万人,太少了。”崔宏一路上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神雄关失守,小周城将破,满仓城必败,京城该怎么办?

现在他将问题抛给宰相,“敌军势众,小周城坚持不了多久,就在此时此刻,可能已经失守,敌军不日将要攻至京城,五万人于事无补,是战是退,请宰相大人定夺。”

群臣闻言大惊,如果连兵部尚书都没把握,那京城真有危险了。

“战如何?退如何?”卓如鹤问道。

“战的话,立即将前线的将士全调回来,放弃小周城,烧掉满仓城,专心守卫京城,是胜是败,听天由命。退的话,都去关东,也得立即动身,扼守函谷关,挡住敌军的机会更多一些。”

众人无言,目光全都看向宰相。

卓如鹤沉默片刻,突然叹息道:“今日方知皇帝之难,如果陛下在的话……”

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发出叹息,与宰相一样,他们无比怀念皇帝。

“当初就不该同意御驾亲征。”吏部尚书元九鼎颤声道。

“陛下留在京城,并不能守住神雄关,反而有可能失去马邑城大胜,那样的话,咱们连退往关东都做不到了。”崔宏要为女婿说句话。

众臣再度无言,最后还是卓如鹤说:“此时不必谦虚,大家有话尽管说,崔太傅,你先说,怎么做比较稳妥?”

崔宏明白,宰相等人怕担责任,必须由自己拿主意了,“退。”

“放弃京城?”卓如鹤惊愕地说。

崔宏暗骂,嘴上道:“起码要将宫中诸人送往洛阳避难,京城要守,函谷关也要守,尤其是函谷关,很快就将是最重要的防线,我会亲自督守,至于京城……”

崔宏目光扫过,群臣纷纷低头。

卓如鹤道:“守卫京城是我的职责。”

崔宏看向卓如鹤,心想老狐狸也有勇敢的时候。

按规矩,众人这时候应该劝说几句,可是人心慌乱,规矩也没那么重要了,谁也没开口。

卓如鹤道:“事发紧急,陛下又不在,事情只好由我决定。崔太傅,我再问一句,小周城果然守不住吗?”

“守不住。”崔宏十分肯定。

“京城呢?也守不住。”

“难说。”

卓如鹤沉吟片刻,“既然如此——宫中要移往洛阳,有劳崔太傅进宫敦请,函谷关至重,也有劳崔太傅据守,户部备好图籍、礼部装好礼器,情况如果更加危急的话,两部也迁至洛阳。”

卓如鹤顿了顿,“其他人随我留守京城,除非陛下有旨,不得离开,你我皆为楚臣,该是尽忠的时候了。”全本小说网

第六十四章 无人相信的真相第九十四章 缺钱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鲁莽人与暴脾气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药膳第三百一十七章 挥金如土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后一句话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宁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门恶战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第五十二章 地动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铁城不够高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与外孙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试探第七十三章 衙门口(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将军遇刺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三百四十七章 飞石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百九十七章 轻重缓急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一百四十六章 齐王后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三十章 哪里好玩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八十一章 拜访者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会怎么做?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为难第二百七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四百二十章 轿起轿落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发第五章 斋戒第五十八章 翻墙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芦苇”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后一句话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战斗第一百二十二章 说服江湖人第五百章 崔家认罪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边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匈奴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势(求月票求订阅)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长女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开诚布公第五百零五章 重获信任第二百一十九章 读书人的请求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边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三百一十七章 挥金如土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乱的神雄关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乱第四百二十七章 剑在手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四百二十章 轿起轿落第一百八十四章 众将夺印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四百零二章 后院失火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岖之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独骑回营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后一次机会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脉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请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饮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九十三章 以一敌多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三百三十三章 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