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会怎么做?

吏部尚书元九鼎慌慌张张地跑回家,一进卧室,夫人就抬头问道:“什么时候走?跟宫中一块走,还是单独走?”

元九鼎沉下脸,挥手将丫环撵出去,“走什么?我是吏部尚书,要留在京城,只有户部与礼部才能离开。”

“为什么?”夫人惊讶地问,随后面露怒容,“谁做的决定,宰相还是太傅?”

“妇人家别管那么多事,你收拾一下,带着家里人先走,不必等宫中,我弄了一份通关文书,你们过函谷关,直奔洛阳,投奔曾家,如果……”

夫人上前,“没有你,我们孤儿寡母能去哪?曾家也要看你的面子,你若是有了万一……谁肯搭理我们啊。你得跟我们一块走。”

元九鼎脸色铁青,“你以为我不想吗?可宰相说得很清楚,只有户部与礼部能走,其他大臣都得留下守城,等陛下的圣旨。”

“圣旨到了,人都死了。我去见宰相夫人,让宰相放你走。”

“没用,宰相自己也留下,他能放我走吗?”

“我说能走就能走,我甚至不必亲自去宰相府,只需给宰相夫人写封信,她自会帮你争取到宰相的同意。”

元九鼎一脸狐疑,“你们这些妇道人家,又在搞什么?”

夫人冷笑一声,“当然是给你们帮忙。事到如今,也不必隐瞒了,当初皇帝出京巡狩,几位命妇天天在宫里挑拨太后与皇帝的母子关系,背后的主使人就是宰相夫人。”

元九鼎大吃一惊,“你参与了?”

“这不重要,反正我有宰相夫人教唆命妇的证据,太后如今不肯离京,我若是将这份证据交给皇帝,宰相夫人必受怀疑,全家都要完蛋。”

元九鼎脸色忽红忽白,他知道朝中的这些夫人经常私下里策划小阴谋,只要对自家有益,他并不干涉,没想到竟然弄出这么大的事情来。

“证据呢?”

夫人从袖中取出一封信交给丈夫。

元九鼎打开看了一遍,这是宰相夫人写给王翠莲的,感谢她的帮助,表示很快会给她的儿子安排一份肥差。

信里没提挑拨皇帝与太后关系的事情,但是有这样一封信足矣,宰相夫人与太后身边人勾结,许以“肥差”,本身就是令人怀疑的重罪。

“这封信怎么会到你手里?”

“我在宫中候命时拣到的,肯定是王翠莲不小心掉在地上。”

“你没对别人说过?”

“当然,若不是为了救你一命,我今天也不会拿出来。”

元九鼎想了一会,大笑,“走,也不必等宰相的许可,咱们全家人现在就走。”

夫人大喜,“不用向宰相夫人求情?”

元九鼎将信收入自己袖中,“都这种时候了,还向宰相夫人求什么情?我给宰相写封信,等咱们出城之后再送过去,卓如鹤肯定会补发一道命令,这就够了。”

卓如鹤也回了趟家,让公主与家人收拾细软之物,准备与皇后一块迁宫洛阳。

公主免不了也要劝说一番,卓如鹤只回一句话,“我是宰相,全城人都走得,唯有我走不得,我一人留下,尚留忠名,我若弃城,全家遭殃。”

家人知道劝不得,只好放弃,派人去与宫中联系,准备一块出京。

卓如鹤本应再去勤政殿,可他却去了书房,屏退随从,独自坐了一会。

没有外人在场,他终于可以无所顾忌地显露真心,只觉得全身虚脱,连手都在微微颤抖,不得不小声提醒自己:“你能做到,萧声能做到,你也能。”

前左察御史萧声在晋城投河效忠,已成为大臣的楷模,卓如鹤也曾慨然进军匈奴大军,可那时他的决定无关紧要,现在却会影响京城乃至大楚的存亡。

小半个时辰之后,卓如鹤终于恢复镇定,起身出门,准备叫上随从前往勤政殿。

随从递上一封信,“吏部尚书元大人送来的信。”

卓如鹤微微一愣,接信打开,粗略看了一遍。

“大人要出府吗?”随从问道,他服侍宰相已久,总能准确猜到主人的决定。

这一回却错了。

“不,待会再走,先去见公主。”

“是。”

在府里,宰相夫人被称为“公主”,从她下嫁卓家时就是如此,就连公婆还在时,也要用这个称呼。

公主正指挥家人将值钱之物装箱,箱子堆满了半个院子。

卓如鹤皱起眉头,“公主请进屋说话。”

公主又向仆人吩咐几句,随丈夫一块进屋,屋里空荡荡的,连桌椅都被搬空了。

“都是我的陪嫁之物,不能留给蛮子。”公主以为丈夫嫌自己带的东西太多。

卓如鹤将信递过去。

公主一愣,接信看了一遍,大怒,“原来那封信落在了她手里!”

“这么说,真有一封信?”

公主稍一犹豫,回道:“不是什么大事,难道我不能与别人通信了?”

“王翠莲的外甥是谁?已经安排了?”

“在户部担任小吏。”

卓如鹤心里明白,户部掌管图籍钱粮,即便是一名小吏,也可能是个肥差。

“唉,你把我害苦了。”

“我是为你好,你这个宰相当得朝不保夕,皇帝不信任你,大臣各怀异心,太后也对你不满,总想用别人代替你,是我保住了你的位置,太后与皇帝关系越紧张,越需维持朝堂稳定,这个道理你不明白吗?”

卓如鹤哑口无言。

“元九鼎不就是想要一道离京的命令吗?给他就是,到了洛阳,不用你插手,我自有办法收拾他们一家。”

卓如鹤长叹一声,“看来我真是高估自己了,大概只有陛下能应付得了这种烂摊子。”

“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呢。”公主大声道。

“你快收拾东西吧。”

卓如鹤转身要走,公主又道:“既然说到这儿了,还有几个人也想去洛阳,希望能得到你的许可。”

卓如鹤扭头,神情又惊又怒,“你有多少把柄握在外人手里?”

“与把柄无关,你签署一道命令,至少能得五万两银子,到洛阳兑付。”

卓如鹤大怒,“卓家就这么缺钱吗?”

“以后的日子说不定会多艰难,银子当然越多越好。人不多,就十几位……”

卓如鹤拂袖而去,乘轿出府,刚出大门就被拦住,随从们叫叫嚷嚷,没一会工夫,一名随从来到轿前,“大人,王国舅求见。”

卓如鹤嗯了一声,轿子落地,随从掀开轿帘。

皇帝的一个舅舅扑过来,探身进轿,一把抓住宰相的胳膊,气急败坏地说:“卓大人,你失职啊,怎么能让太后留下呢?别人不走,太后也得走啊,否则的话,你以后怎么见陛下?”

王国舅原是农夫,平时还能强迫自己遵守规矩,一着急就不管不顾了。

卓如鹤愣了一下,马上明白过来,王国舅是替自家人着急,太后离京,他们自然跟随,太后不走,他们也不好走,即使太后下令,王家人若是离京,也会落下坏名声。

“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

“你是宰相,陛下走的时候将京城交给你,你不能决定,谁能决定?别唬弄我们老实人,这件事就得落在你身上,你不管,我不撤手。”

卓如鹤甩手,王国舅手劲儿却不小,他只好道:“我这不是正要进宫嘛。”

“我跟你一块去。”王国舅说罢就往轿子里挤。

两边的随从急忙拦下,一人说:“国舅,你不是有自己的轿子吗?”

王国舅这才醒悟,松手后退,“咱们一块进宫,一块劝说太后,总不能让太后留在京城。”

卓如鹤还有一堆事务需要处理,却接连被琐事所困扰,心情越来越差。

“如果陛下在这里……”卓如鹤在轿中自语,既愧疚又怀念。

没走出多远,轿子又停下了,卓如鹤跺跺脚,一名随从掀帘道:“有百姓拦路,已经派人去驱逐了。”

迁宫洛阳的消息早已传出,城内大乱,人人都想抢先离开,可是自从听说神雄关失守以来,京城各门一直封闭,没有朝廷的命令谁也出不去,百姓因此拦路求情,希望开门放人。

卓如鹤不能下令开城门,那会引发更大的混乱,拦阻宫中诸人的道路,而且人若是都跑光了,只剩空城一座,更难守卫。

轿子缓慢前行,外面的叫喊声越来越响,卓如鹤心中惴惴,打算一到勤政殿就下令全城戒严,不许百姓随便出门。

砰的一声,轿子一晃,差点倾倒,卓如鹤大惊失色,双手扶住两边,以为遇到了刺客。

一个似男又似女的声音高喝道:“让我见宰相,凭什么不让我见宰相?我连皇帝也见得……”

轿子稳住,卓如鹤自己掀起轿帘,只见几名军士正奋力按住一人,怒道:“怎么回事?”

随从过来,虽是深秋,脸上却全是汗珠,“一名老妇,力气大得吓人……”

老妇暴起,竟然将军士推开,上前两步,离轿子只有不到十步,轿夫根本不敢阻拦。

“宰相,我跟你说,我家男人与皇帝交情不浅,不信……”

更多军士跑过来,合力将老妇按住,甚至有人拔刀。

“住手。”卓如鹤喝道,当街杀死民妇,一旦传扬开来,可能会激起民愤,“送到京兆尹府,关起来就是,不可伤害。”

军士拖走老妇,老妇嘴里仍大叫大嚷。

轿子继续前行,总算平安到达皇宫,停在勤政殿前。

王国舅又跑来,“停这儿干嘛?进宫啊。”

“宫里是想进就能进吗?总得通禀一声。”卓如鹤下轿,进入勤政殿,看到几位大人都已赶到,唯独没有元九鼎。

“陛下这种时候会怎么做?”卓如鹤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踏入大殿的一刻,他知道该找谁询问了,“传御史南直劲。”全本小说网

第三百三十九章 权臣的选择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九十二章 怎么办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战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谈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军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将军遇刺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为上计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从军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四十四章 牺牲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海王的麻烦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机会第二百九十一章 宝玺现身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门道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营地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穷第四百四十三章 为人母者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二百章 雪林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与草民第五百一十章 西进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第三百三十章 不寻常的夜晚第三百七十二章 宠妃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一百二十章 绝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四十九章 望气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五十三章 慈顺宫囚徒第二百四十章 东海王准备好了第六章 衣带诏第一百八十五章 离开与到达第五十章 软禁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三百零二章 无言相劝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动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营地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请第二百五十章 东海王的夜晚第九十二章 怎么办第一百零八章 真龙天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东西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脉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四百三十二章 劳碌命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从军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五百四十九章 认输第六十二章 夜色笼罩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实人发怒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一百九十五章 钦差督战第二百九十七章 轻重缓急第四百八十五章 辩才第三十八章 撞门第四百二十二章 仆人与将军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穷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四百六十五章 无休无止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门恶战通知第三百八十七章 隐而不退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眠之夜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场硬仗第二十四章 不变的年号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内关外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挟(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乱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边的刑吏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内关外第十五章 奸诈是为了救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跷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