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

韩孺子来请母亲迁宫前往洛阳,慈宁太后仍不想走,“陛下若能守住京城,我不必走,陛下若是不能,我不想走。”

韩孺子躬身道:“朕不会守卫京城,而且不只是太后,朝中大臣也都要迁往洛阳。”

慈宁太后脸色一变,“陛下要放弃京城,放弃……皇宫?”

“有朝廷的地方就是京城,至于皇宫,只是皇帝的居处而已。”

慈宁太后怒容满面,“陛下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咱们母子付出多少努力才……我不走,就让我与皇宫共存亡吧。”

韩孺子知道母亲有时会非常固执,早想好对策,沉默片刻,说:“若有万一,洛阳就是新都,庆皇子将是新皇帝,他还年幼,其母惠贵妃无权无势……”

慈宁太后被击中软肋,她之前不走,是因为皇帝还在外面,如今皇帝要留下与敌军死战,庆皇子立时显得无依无靠,“皇后会照顾他,她答应过我。”

“崔太傅下落不明,很可能已经殉难,崔家只剩下崔腾做主。皇后为人贤淑,不喜权势之争,等她觉得自己需要照顾庆皇子的时候,只怕大势已去,什么都来不及了。”

慈宁太后沉默良久,“陛下决定立庆皇子为太子?”

“庆皇子年长,理应由他继位,旨意已经送到皇后手中了。”

慈宁太后长叹一声,“为什么陛下不能像别的皇帝一样,留守安全的地方,将守卫国土的事情交给朝中大臣呢?”

韩孺子微笑道:“时势不同,大楚需要一位进取的太祖,而不是守成的皇帝。敌军兵多势众,大楚只要稍微露出一点软弱,北方的匈奴就会趁机参战,到时候大楚将无路可退。”

慈宁太后再次长叹,“咱们母子的命总是不好。”

韩孺子上前一步,“朕选择不了‘命’,但是朕能选择如何应对。朕看史书越多,越觉得没有皇帝拥有‘好命’,皇帝既为天下之主,就要承受天下之难题,此乃必然之理。从太祖以至武帝,列祖列宗皆是如此。若论命之好坏,朕自以为比父兄二帝都要好些。”

桓帝中毒、思帝自杀,甚至来不及展现自己的治国才能。

慈宁太后凝视皇帝,明白自己已经彻底掌控不住儿子,“陛下若是大胜,还会改立太子吗?”

“请太后不要问这种事,只有朕在前线驾崩之后,皇后才会出示圣旨,朕若平安返回,则一切按规矩来。”

规矩就是皇后生不出嫡子,庆皇子才有资格成为太子。

“什么时候出发?”慈宁太后问。

“明天一早。”

“唉,要么是千古一帝,要么是无知昏君,陛下这次赌的可大了。”

“名声归史书,胜败归自己,朕无遗憾。”

慈宁太后挥挥手,表示默许,韩孺子告退,命中司监刘介立刻做准备,然后前往勤政殿,正式传旨,要求朝廷迁往洛阳。

如何应对大臣们的反对,韩孺子已经做好准备,可是出乎他的意料,从宰相卓如鹤以下,没人提出异议。

“城中百姓怎么办?”卓如鹤问。

“随朝廷一同迁往洛阳,年二十以上、四十以下的男子留下。”

“百姓如散沙,仓促之间如何成军?”瞿子晰惊讶地问。

“人多即可,不求战力。”韩孺子顿了一下,补充道:“塞外压力很大,神鬼大单于也腾不出太多军队,至多十万人,楚军主力是那些投降的西方将士,可他们需要一点信心,楚军数量越多,他们的士气越高。”

群臣呆若木鸡。

韩孺子又道:“战争进行到现在,比的就是士气,神鬼大单于自以为击溃了楚军,正是骄傲之时,必然率兵急速南下,楚军以逸待劳,胜算不小,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卓如鹤良久方道:“京城百姓数十万,颇有老弱,怕是来不及搬迁。”

“尽量吧,每家可留一名成年男子。”

“是,陛下。”卓如鹤勉强回道,带领群臣躬身领旨。

“即刻传旨,明晨出发。”

韩孺子离开勤政殿,亲自前往京城武库查看,那里贮藏的兵甲足够装备七八万人,他让刘介将宫中武库的兵甲也都拿出来,一件不留。

他又去太祖衣冠室,请出太祖宝剑,想起杨奉在鞘中留下的四个字——枭请收手,本不想分心,这时却忍不住了,传旨给不要命,让他去找杨奉的妻儿进宫。

传召平民百姓进宫,往常都是很麻烦的事情,如今却立即得到执行。

凌云阁里,韩孺子正欣赏宝剑,太监通报,杨奉妻儿到了。

侯小蛾带着儿子罗世浮登楼,给皇帝磕头,抬头盯着皇帝,问道:“皇帝怎么才见我们娘俩儿?”

跪在旁边的青年小声道:“母亲……”

韩孺子露出微笑,表示不在意,仔细打量两人。

侯小蛾即便是在年轻时大概也不是美女,与杨奉没有半点夫妻相,身材粗壮,看得出力气挺大,脸上皱纹不少,却不太显老,尤其是那双眼睛,竟如少女一般清澈。

对视片刻,韩孺子突然明白杨奉为何娶此女为妻。

杨奉心机太多,几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必须与毫无心机的女子才能同床共枕。

杨奉的儿子罗世浮很年轻,比韩孺子还要小一些,跪在地上微微低头,与杨奉确有几分相似。

“你们母子二人当初为何从湖县搬走?”韩孺子问。

侯小蛾站起身,指着跟来的不要命,“问他。本来住得好好的,街坊邻居都熟,他来了非要我们搬家,还不能通知任何人。”

“是杨奉的遗命。”不要命神情稍有些尴尬,“杨奉说若是天下太平,他的妻儿永远不要见陛下,若是有事,倒可一见,一是寻求保护,二是……给陛下一些指点。”

侯小蛾冲皇帝扬扬头,“皇帝有什么为难的事情,问我就好。”

韩孺子笑了,“杨公真是个怪人。”

“可不,他从小就挺怪,长大之后就更怪了,既要改姓,又要当太监。”

“你与杨公自幼定亲?”

侯小蛾摇头,“呵呵,我俩同意,老夫人也不会同意。我原是罗家老夫人身边的丫环,老夫人死后就服侍公子。一天晚上,公子心情不好,我就说劝劝他吧,结果把自己劝给他了……”

“母亲,不用说这些。”罗世浮再次提醒,脸有些红。

侯小蛾爱怜地看向儿子,“小孩子腼腆。总之公子娶了我,我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杨公为什么要易姓自残?”韩孺子最迷惑的就是这件事。

侯小蛾长叹一声,“要不说公子是怪人呢。他最初本来是要进京考进士、当大官的,他们罗家在朝中有不少亲戚,看他有才华,都愿意提供帮助。可倒霉的是,事情刚有起色,没等公子参与大考,罗家的一个亲戚不知怎么得罪了武帝,被满门抄斩,老夫人受惊吓而死,公子只好带着我逃亡。”

“罗家曾被满门抄斩?”韩孺子吃了一惊,杨奉从未提起过这件事,只说自己频繁遭到陷害,无奈之下只好选择隐姓埋名,甚至自宫以进王府。

“对啊,这在当时是件挺轰动的大事。”

韩孺子回想自己看过的武帝实录,不记得有罗姓大臣遭此惨祸。

不要命上前道:“罗家曾有人在东宫任职,因太子一案受到牵连。”

韩孺子有了一点印象,因太子案而被杀的官员太多,罗家人并不显赫,只留名姓而已。

他心中的疑惑没有减少,反而更多,“可杨公从未支持过前太子遗孤。”

侯小蛾笑道:“公子当初也不支持太子,罗家被抄斩之后,公子就开始变得多疑,总说这里藏着什么、哪里藏着什么,还说武帝被人控制了,我问他是谁,他说控制者必然不显山不露水,非得是皇帝身边的人才能知道。”

“这么说来,杨公自残就是为了靠近皇帝?”

“对啊,他说别人能控制皇帝,他也能,还说要证明给我看。”

罗世浮面红耳赤,不停地咳嗽,侯小蛾全不在意,“你老爹又没说让我撒谎,当然要实话实说了,何况皇帝看上去不错,是个好人。皇帝,你被公子控制了吗?”

韩孺子笑了一声,没有回答,“杨公……难以理解。”

“挺好理解啊,公子当太监不只是为了靠近皇帝,更是为了报仇。”

“替罗家人报仇?”

“罗家人、武家人、林家人,好多家人,公子说武帝以天下为玩物,不配当皇帝,他要给韩氏一点教训,让韩家人明白,皇帝并非无所不能。”

韩孺子呆住了。

罗世浮忙道:“陛下休听我母亲乱说,家父不是那种人……”

“‘家父’不是哪种人?你出生不久他就抛下咱们母子,你根本不记得他。我最了解公子,他很骄傲,非常骄傲,却一直不得志,他归咎于武帝,常说皇帝无非一独夫,只要进入十步之内,谁都能与皇帝抗衡。”

韩孺子一听就知道这是杨奉的话,怪不得他不想让皇帝找到妻儿。

韩孺子生出一股上当受骗的恼火,“杨公的确进入了朕的十步之内。”

不要命上前一步,“请陛下不要只看当年的杨奉,在云梦泽,杨奉曾对我说,所有皇帝天生多苦,根本没必要报复,他还说,陛下是位好皇帝,不怕陛下受不了苦,就怕陛下太得意,反而变成坏皇帝。”

韩孺子意兴阑珊,“杨奉预见过大楚今日的危机吗?”

不要命摇头,“杨奉没这种本事,但他关于皇帝的话,也可以用在神鬼大单于身上。”

韩孺子眉毛微挑,恍然间觉得杨奉似乎就站在角落里看着自己。全本小说网

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无计第二章 兄弟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尽灯枯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跷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试探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六十五章 计划提前第四十九章 望气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百四十二章 宫中的小君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一百四十章 指点迷津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海王的麻烦第八十四章 以下观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心之失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欲熏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通知第四十章 回信第三百六十七章 执政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四百章 为友报仇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一百零一章 草丛中的双脚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一百四十二章 迁营第六十二章 夜色笼罩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断第五百零七章 一举一废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踪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宫大势第四百一十七章 风向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荐第三百三十三章 劝降第五十章 软禁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九十章 赌局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请第八十章 散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订阅求月票)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腾?第四百六十五章 无休无止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二百三十四章 独断第五百四十章 书还在第二百零六章 定计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锋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门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军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师傅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请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铁城不够高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遥远的西方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七十五章 劫车第九十七章 独立小王国推迟发稿通知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二百九十七章 轻重缓急第四十三章 无恙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挟(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脉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导(求月票求订阅)第三百四十四章 车骑将军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乐的英王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请第一百二十三章 夺寨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书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边的刑吏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三十五章 侍从之争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五百零七章 一举一废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请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对质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感谢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