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愿望

(感谢读者“zmcs”的飘红打赏。)

书房里焕然一新,椅子上铺着褥垫,书案上摆好了笔墨纸砚等物,新买来不久的书堆在地上,有一些还没有开箱,韩孺子要亲手摆放,不过他想在书房里“偷懒”的愿望没能实现。

白天,杨奉一多半时间都待在书房里,与倦侯讨论朝堂形势,基本上都是他说,偶尔提出一两个疑问,足够韩孺子想上一两天。

下过几场雪之后,京城迎来难得的一个大晴天,杨奉却毫无察觉,坐在书案对面,一张张地仔细查看刚刚送来的邸报。

邸报三五天一送,上面全是朝廷近期的重要公文,远离皇宫之后,杨奉只能了解朝中动向,虽然有点滞后,总比一无所知强。

杨奉拣出一张邸报,推到倦侯面前,韩孺子拿起快速浏览了一遍,“崔宏这就认输了?”

距离太后选出新帝已经十天,镛太子的遗孤韩射尚未正式登基,这也是京城内外最为紧张的十天,太后出招,大家都在等太傅崔宏做出回应。

崔宏完全有理由愤怒,通过太监景耀,他已经与太后暗中谈判了五个月,却得到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结果:东海王不仅没当上皇帝,甚至连竞争帝位的资格都变弱了,要排在废帝韩栯、钜太子遗孤韩施以及镛太子遗孤韩射之后。

整个朝廷的格局为之一变,崔家不再是帝位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杨奉对太后这一招赞不绝口,却一直没有弄明白太后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找到这两人,又与大臣达成一致的。

可崔宏毕竟掌握着京城最为精锐的南军。仍然能与太后斗个鱼死网破,尤其是韩射刚被立为太子的那一天,钜太子遗孤韩施的影响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南军仍然服从崔宏的命令。

那一天,京城封闭全部城门,禁止任何人进出,城上守兵剑拔弩张。

城门一连封闭了三天。就算死人,也只能暂时存在家中,不能送到城外埋葬。

第四天。新任北军大司马韩施在城外阅兵,一向以懒散闻名的北军居然聚齐了七八成,在训练了一个上午之后,近十万名将士面朝城墙山呼万岁。声震数里。

失去的战斗力不可能立刻恢复。但是北军的举动还是带来巨大影响,南军对太傅崔宏的支持不那么坚定了,越来越多的将士记起了钜太子担任大司马的日子。

崔宏妥协了,不是一下子,而是一步步慢慢来,先是上书为自己擅回京师请罪,得到原谅之后,他也加入为前太子洗冤的行列。建议封韩施为王,而不是冠军侯。这一建议被太后驳回。

韩孺子正在看的邸报是崔宏的第五道奏章,昨日送达。

中司监景耀受到指控,称他是导致两名太子冤死的罪魁祸首之一,他一直躲在南军营地,崔宏保护了九天,终于将他交了出来。

“我以为景耀忠于太后,太后也信任景耀。”韩孺子对这件事一直没有想得特别明白。

杨奉放下手中的邸报,“我说过,必要的时候整个天下都得‘连累’,太后仍然信任景耀,可是不得不牺牲他,以换取大臣们的支持。”

“景耀真的害死了两位太子吗?”

杨奉笑了一声,“钜太子、镛太子的死因我不是特别了解,可我知道,当皇帝想要杀一个人的时候,用不着自己找借口,总会有无数的人揣摩圣意,主动提供借口,景耀能升任为中司监,自然没少做这种事情,但他不是唯一一个。”

“可大臣们偏偏不喜欢他。”

“你去过勤政殿,如果你是议政大臣,会喜欢那个掌握宝玺的太监吗?”

韩孺子笑着摇摇头,“原来的中掌玺刘介呢?他是怎么做的?”

“刘介是个纯粹的掌玺之人,每天将宝玺送给皇帝,然后再收回,自己从来不在大臣奏章上盖印。”

韩孺子一点也不喜欢景耀,可这时心里却生出一股寒意,大臣们表面上驯服,对闯入自己地盘的外来者却是心狠手辣。

“太后利用齐王谋逆一案在朝中抓捕了不少人,大臣们都没有反对,却对一个名掌印的太监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韩孺子并不同情景耀,只是发出感慨,慢慢理解了父亲桓帝对大臣的惧意。

“大臣们无论派别,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君臣相辅,各管一片,就像是夫妻,至于谁是夫谁是妻,大臣和皇帝的想法可能不太一样。君臣可以相处愉快,也可能闹矛盾,但不管怎么说,不准外人插足,太监就是外人。”

“太后不算外人吗?”

“所以太后必须紧紧抓住一名傀儡。”杨奉没再说下去,大楚朝廷风雨飘摇,人人都看在眼里,可是谁也不知道大厦究竟会不会倒掉、何时倒掉,“眼下朝廷总算暂时稳定,如何应对北方的匈奴将是下一个挑战。”

秋天的时候,匈奴果然大举入塞,掠走了一些人口与财物,但没有过分深入,边疆楚军以守为主,也没有追击,可是和平毕竟被打破了,新帝登基之后,必须先解决这一威胁。

如果我是皇帝……韩孺子忍不住想象自己会怎么做。

杨奉不知道倦侯的心事,扭身向门口说:“进来吧。”

张有才抱着一摞簿册、纸张进来,往书案上一放,说:“上完课了吗?”

他将主人与杨奉的每日议论当成授课,轻易不敢打扰。

杨奉哼了一声,拿起几张纸扫了一眼,立刻感到头疼,“怎么每天都有这么多的银两支出?”

“哈,杨总管,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您都当家了也不知道啊。咱们这儿怎么也是一座侯府,上上下下近百口人,每天光是吃喝……”

杨奉抬手示意张有才不用说了,“得有一位账房先生处理这些事情。”

韩孺子忍住笑,杨奉坐在屋子里就能大致猜到太后等人在想什么,却弄不清小小一座侯府的账目。可他没资格嘲笑杨奉,他自己也看不懂,能看懂也不感兴趣。

“下午我就出去聘请一位。”杨奉无奈地说。

张有才冲倦侯挤眉弄眼,韩孺子道:“有话你就说,难道你有现成的人选?”

张有才吐下舌头,冲杨奉笑了笑,“宫里出来这么多人呢,没准有人会算账。”

杨奉冷冷地说:“别耍心眼,说吧,是谁?”

张有才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一块出宫的何逸何三叔从前在宫里记过账。”

杨奉对宫里的太监不是特别熟悉,想了一会,说:“把他叫来。”

张有才高兴地答应一声,连跑带跳地出去了。

“还好你只是倦侯。”杨奉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然后道:“这些太监与宫女自愿出宫必有所求,你处理一下吧。”

“咦,你又要丢下我一个?”韩孺子发现了,一旦事情比较繁琐,杨奉总会丢下不管。

“我得出去打听情况……”杨奉含糊地说,起身走了,韩孺子叫都叫不回来。

张有才带着一名干瘦的老太监回来,没见到杨奉,感到很惊奇,“杨总管呢?”

韩孺子对这名老太监有印象,冲他点点头,“不用他,我自己能做主。”

“那就更好了。”张有才长出一口气,他更忌惮杨奉而不是主人,“何三叔从前在……”

韩孺子抬手制止张有才说话,对老太监何逸说:“你曾经在宫里管过账目?”

“只是灯火司,那里日常损耗比较多,老奴记过十几年的来往账目。”

韩孺子不懂账目,问不出细节,所以他问:“记账并非重活儿,你为什么要跟我出宫呢?”

“受到排挤了呗,上司总想将何三叔弄走……”张有才替老太监答道。

何逸苦笑数声,“谢谢有才替我遮护,可是对主人我得说实话,呃……其实我是因为好酒,受不了宫中规矩太严,所以……”

光是提起酒字,老太监就在吧嗒嘴,笑得更尴尬了。

韩孺子也笑了,“你在宫中记账可曾出错?”

“哪敢啊?一两油、一截蜡烛对不上,也要挨板子的。”

“咱们这儿的账目没那么复杂,规矩也没那么严,可要是出错——”韩孺子想了想,“罚你至少一个月不能喝酒。”

何逸睁大眼睛,“这比打板子还严!倦侯放心,我绝不会出错。”

韩孺子转向张有才,“说吧,你出宫之后的愿望是什么?”

张有才的眼睛瞪得更大,“主人不相信……主人怀疑我……”

“你们随我出宫,我很感激,正好赶上今天我心情好,想要满足你们的愿望,尽可能,不是一定,说了,我想办法,不说,那就算了,今后永远不要再提。”

张有才在自己脑门上弹了一下,笑道:“主人要是这么说,我还真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嗯。”

“我希望学武功,今后能当您的侍卫。”

韩孺子大笑,明知这个小子只是嘴甜会讨好人,心里还是很受用,起身道:“何逸,你把积累的账目处理了,然后问问所有出宫人的愿望,等我回来处理。张有才,跟我出趟门。”

“去拜师学艺吗?”张有才眼睛一亮。

韩孺子摇摇头,他不想拜师学武,也不想打听朝中形势,此次出府只做一件事,“咱们去给夫人买几只小鸡小鸭。”

(求订阅求收藏)全本小说网

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争位者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九章 陛下收玺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六十五章 风水轮流转第三十八章 撞门第四百七十九章 群盗无主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后一句话第五章 斋戒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贼第三百三十章 不寻常的夜晚第三百三十三章 劝降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划线的门道第二百八十五章 无人了解的圣军师第一百八十五章 离开与到达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六章 衣带诏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二百九十章 遥望齐鲁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五百四十九章 认输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单于的女儿(求月票求订阅)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钱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独断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宫权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话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二百零六章 定计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六十六章 宫中从无争斗第九十五章 赌徒与赌徒第八十一章 拜访者第一百八十七章 遥远的西方第一百六十四章 当斩第三十九章 愿效犬马之劳第四十一章 圣旨第三十六章 愤怒的皇后第一百九十五章 钦差督战推迟发稿通知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二百六十章 大势如水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发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机会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五百一十章 西进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军侯密令第五十章 软禁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四百二十五章 划线的门道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东海王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眠之夜第五百四十九章 认输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诺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归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罚第三百八十二章 了解皇帝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药膳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岖之路第四十一章 圣旨第五十七章 卧虎藏龙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观风使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进第三十六章 愤怒的皇后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将第四百二十五章 划线的门道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归第二百二十四章 丢印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军第三百六十七章 执政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第三百五十八章 胆大包天的车骑将军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敌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机会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岖之路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第四百二十章 轿起轿落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后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三章 聪明的孩子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