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林川欲征边 刘备急援军

这话意思是没说完,后面的意思谁都听得出。

就是不想当出头鸟。

“如今最重要的是,派使去许昌,他们要动了,还等什么?等我们灭亡?”

一将军寒声道:“候王也不必瞒我们!听说重甲铁骑参战了!”

此言一出,众人心寒!

重甲铁骑谁都知道,这是江东精锐中的王牌。

精锐都来了,只能说明一个事,那就是林军要灭交趾。

顿时有将军后悔,本来与林军相处得好好的,这下好了,贪图一些小便宜,将民族置于铁骑脚下。

交趾王自然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他自己也有想法。

这交趾说要攻江东,却没有江东一半的速度,反而先让人欺上门来。

他自知自己的实力,对方虽然只是翼州边军,再加要数少得可怜的重甲铁骑,自己对付对付可以,但未必能赢。

而自己如果打赢了,说不定更惹来江东主力。

他气的是,交趾行动太慢了。

“其余几个诸候可有动静?”

交趾王对身边大臣道。

那大臣摇头。

那大臣心想,交趾都没动,谁敢先动。

交趾王大声道:“林军不是说什么兵来将档,水来土地掩,谁敢领军为大将!”

一人大声道:“小人愿意!”

交趾王大喜:“孙敞!你先领军五万,扎于白兰。”

“是!”

交趾王又道:“不是让你去挑战林军,你只采取守势。只等袁绍军队南下,再趁势而动!”

“档住林军就是大功!”

一将军道:“白兰在我辖内,臣愿意出兵一万!”

交趾王点点头,看向其余将军。

没有人说话。

都在打自己算盘。

“王上!我以为,江东不可犯,不如修书一封递往金陵!我们愿意和!”

交趾王怒道:“战事一起,可不是你想和就能和的!来人!让他们看看!”

身边一人将一信高高举起,一将军接过,看了一眼,心中大惊。

这是江东将军林川写给交趾王的信。

如果说是信,不如说是最后通牒。

众将军看着寒心。

“打!既然林军要我们投降,只有一战了!”

顿时群情激奋。

一将军道:“大家静静!这只是一将军的信,代表不了林军朝廷!”

众人急急地看着他,心中又有一丝希望!

“只要江东朝廷愿意和,我想这位将军的信可以无视,而江东如今最大的敌人仍然是交趾,不是我们!”

“说得有理!”

总之!

商议来商议去,是战是和始终无法统一。

而要各的将军反而渐占上风。

而这些人中,又以看交趾动静为重要。

最后主张观望,不做出头鸟,根据交趾进兵情况再作决定的人占了绝对上风。

交趾王只有道:“根据大家决议,孙敞只守不攻,一面请和一面请交趾用兵!大家以为如何?”

这个决议对交趾来说,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毕竟战争可不是过家家,一不小心,就是灭诸候灭族灭你将来历史,谁都不敢不小心翼翼。

至于刘备的求援,谁也不提!

因为害怕激怒林军。

交趾人准备做墙头草,可苦了刘备。

原本就是一个没惹事的主,瞬间招来灭诸候灭族之危。

而林川要的就是震摄。

林川决定拿下刘备。

让交趾人直接面对江东边军。

这会给他们产生无形压力,真正灭交趾的战争却不在这个时候。

林川的重甲铁骑,加段志玄的六万边军将伏埃城围个水泄不通。

交趾治所三弥山。

交趾军大帐,为一流动军帐。

刘备听说交趾危急,心中大惊,急道:“快叫赵云!”

不一会,赵云进帐。

赵云大惊道:“难道六诸候围攻的事,江东知道了!”

刘备急道:“现在不是说知不知道的事,如果交趾一失,我们的计划就全落空了。”

赵云当然知道这种危机。

交趾一败,别的诸候更没胆量合作。

最后交趾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如今最重要的就是立即出兵!”

刘备沮丧道:“你不是说,出兵还没完全准备足够,仓皇出兵这会不会有影响?”

赵云道:“顾不得了!只有我们进军,才能解交趾之危!友诸候才会有信心!”

刘备完全没有主见,只是道:“那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臣一定会救回交趾王!”

刘备见出出帐,脸上露出古怪的恨意。

旁边的诸葛亮,缓缓走出来。

“臣说过,现在不是与江东交战的时候,主公总是不听。臣也知道,如今的江东派出征北主公!”

刘备怔了怔,道:“现在兵权全在他手,你说怎么办!”

“主公的真实意思呢?”

刘备道:“他在江东住得好好的……”

诸葛亮心中一寒,但既然自己忠于他,而交趾王想要回来,也是梦想,即道:“如果不想前主公回来,大汗只有一法!”

“你快说!”

“拖延出兵!待其余几诸候先出兵,消耗江东的实力,才是我们取胜之道!”

“如果他们不出兵呢?”

“会的!江东不会让他们不出兵!”

刘备恨恨道:“他总是说救将军救将军,将军回来我往哪里摆!”

诸葛亮长叹一口气。

这哪里可以与江东比!

“关羽!”

“末将在!”

“昨天你选的几个校尉呢!本王心情不好!”

事到临头,赵云深知此战重要的一环,就是决不能让友军独撑林军。

否则就会被林军各个击破。

在主公再三支支唔唔之下,决定率自己十万铁骑先行南下!

一面出信摧促西交趾出兵与自己合兵一处。

这件事上,刘备到是允了他。

西交趾于是出兵二十万,两军合于一处。

以赵云为主将,兵行一股,大军直下吕蒙所守的荆州。

荆州之地离交趾最近,他要与交趾合兵一处,必在先取此地,而不是江东东北的幽州。

这里相比幽州也更容易突破,毕竟离江东中原太远,地处偏远。

这也是林川意料之中,才让吕蒙先到这里。

吕蒙亲带五万铁骑,再加边军总共不过十万余,顿时吃紧。

再加粮草不济,吕蒙如坠深渊。

只有连日血战,辛苦守城,荆州摇摇欲坠。

赵云,不想将大军全挤在荆州,分兵一路,进击长沙郡。

幸好凌统带军赶到,按林川意思,自己带军守长沙郡。

第五百二十章 布将征诸候 亲坐中军帐第一百二十三章 埋伏棋 视军事第一百零四章 弈局天下 水镜先生第三百九十二章 江湖有险恶 锦卫遇艰难第二百二十四章 赤壁火拼 不像样的战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聊时才知天子室 今埙落在民间第八十一章 初构四方军 林氏军初成形第十七章 孙策易旗 孙郎苦劝第四百七十五章 草管人命案 上令诛九族第五百一十三章 先进管理 现代金融业第二百四十七章 兴盛之兆 天下农业之始第三百九十八章 会唱歌的吉它 总是仙间神盒第七十七章 百姓守望 曹营布阵第三百一十三章 夫人献计 以夫人守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玄武势危 程普不敌张飞第四百五十五章 天下大动 各路齐用功第四百三十四章 卓裳春花傍娇丽 十里亭下惜别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下竞争 外有邪道第四百九十章 一颗丹心 两身忠义第一百六十二章 无视刘军 刺猬行第四百零九章 攻于心计 闲看风淡云清第四百二十九章 狂妄有资本 天下不识公第三百四十八章 问计近臣 上下两策献明主第二百一十八章 延误战机 怒斩黄盖第二百八十一章 临军布将 发势取荆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先进管理 现代金融业第四十一章 回皖城县 乔家欢宴第四百三十三章 纵是去年为英雄 相逢为天祸第四百五十二章 林川欲征边 刘备急援军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察州地 体百姓之生机第二百六十章 妻妾两相仪 一朝生嫌疑第二百六十二章 恨铁不钢 林川欲暗陈仓第四百章 世间皆幻像 魔术为神术第三百零七章 夫人欲自裁 要成忠孝名第一百零二章 林氏军威 武装到牙齿第五百二十五章 曹洪出战 欲折林军东翼第四百零三章 湖塘观风波 一波稍平一波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共商大计 举贼众首第一百二十九章 舒县行 生化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士元助敌 孟德更迷惘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鼓摧得红骨残 刀剑缺江山全第四十九章 埋暗剑 欲借刀杀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倾国大案 断人手臂第三百六十章 暗流汹涌 密谋不忠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府中来贵人 人面露兽狞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手能档剑 云山不知深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苦心为乔氏 群臣有冷眼第三百四十六章 孙权拦路申诉 江东群臣震惊第九十七章 拆分各将 军中听训第三百三十七章 借和拖战事 吕布会贾诩第四百一十九章 传徐盛 林川尊民法第四百五十章 心中有鬼 半路吐心机第一百六十九章 心忧苦难 欲济穷苦第一百五十九章 祭河出兵 袁绍反复第三百八十五章 寻她三万里 却在灯火通明处第三百六十章 暗流汹涌 密谋不忠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论诡计 奇谋诓江东第三百九十九章 吴氏年老病 天有神药治第九十六章 吕布送女 林周扮红黑脸第三百九十七 兴到高时有天籁 香女娇俏惊闻音第二百一十四章 处心积虑为破敌 一图勾成破万第一百七十九章 灭林之心不死 结贼行内乱第四百五十五章 天下大动 各路齐用功第三百五十七章 狂士荐美人 林川正室第四百四十七章 诸公将相 叹息金陵乱如麻第二百零四章 平乱贼 初战失当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军如泄洪 唯快不破第五十二章 舌战群雄 一览众山小第五百一十六章 议战前事 江东多俊才第七十六章 将士百战死 将军百战归第一百七十一章 言语起风云 一语退敌第一百零七章 好友相逢 各言威胁第一百八十七章 陆庞请罪 为新政欲下杀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军事前进一寸 商业推进一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置死地而后生 张辽有奇谋第一百六十二章 无视刘军 刺猬行第四十九章 埋暗剑 欲借刀杀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万事俱备 只欠将军血第四百三十章 前去我农园 农家遇贵人第三百八十章 血洗金陵城 追前事因后果第二百二十一章 辱仙皮肉 两不猜测第一百八十九章 乔府风头 百贵云集第四百五十一章 兵逼幽州 曹操慌神急召将第三百七十三章 府中来贵人 人面露兽狞第二百二十五章 刘备南撤 只为一朝决胜第二百九十六章 死战退奇兵 进战收两地第三百二十九章 纵使千万谋 我只一路行第三百一十五章 任吕氏掌权 乔公站州门第四十三章 激情演说 再起威望第二百零六章 忽出奇兵 夜袭高昌第五百二十一章 攻心计为上 不战屈人兵第四百九十六章 战时前夕 惊艳群臣第五十五章 设宴再施压 吟诗笑谈中第二十九章 林川北上 好事败露第一百五十章 设伏吕布 孔明初用兵第九十九章 名士聚皖县 庞统宴席第一百八十九章 乔府风头 百贵云集第二百六十二章 恨铁不钢 林川欲暗陈仓第三十二章 大乔独断 周泰违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