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172章 第一百七十一 可怕到令人发指的

袁绍同时在兖州、青州两条战线掀起了一场双方兵力近八十万的中原大战,自刘秀与王莽的位面之战结束后,大汉便再没有发动过这等规模的战争了。

这等惊天之战,一定程度上来说决定了王朝天下的归属。

如果袁绍能取胜,他便可一鼓作气吞并兖、豫、徐、扬四州之地,加上北国四州,大汉一部十三州他一个人就占据了八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之主。

也因为如此,各方势力想趁着他们战乱时候分一杯羹难度是极大的,就算你头上顶着州牧、刺史的头衔,麾下为首的世家也会做出劝阻,他们更愿意等结果出来以后再做选择。

譬如说刘表。

纵观整个天下,最有实力插一手并且左右战局动向的人就是他刘景升了,可惜啊,刘备和刘琦劝过几次,他都无动于衷。

年迈已无壮志是一个方面,无法将四大家族拧成一股绳来发力也是一个方面。

荆州士族里以蔡家为主导,在没有绝对的胜算之前,他们是不会轻易下注的,而只要蔡家不点头,刘表想强行用兵,说实话也很难。

更何况刘表自己就是个看家护院的主。

历史上的蔡瑁力劝刘琮向曹操请降可不是因为曹操与人和善,那是因为他脚下拥有了八州之地,理论上来说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所以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投靠。

假如你刘备能有这样的实力,他一样可以讨好你。

这就是世家,永远是利字当头。

很明显,这个时期的刘备不过是丧家之犬,蔡瑁甚至都没睁眼瞧他。

在新野城里也待了一年了,兵马总算凑了个一千五百人,这一点人拉出去怕是只能远远看一看颍川的边陲城墙。

刘备虽然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可也明白凡事要量力而为的道理,只能一面治理新野,一面抽空去拜访荆襄俊杰。

尹籍对刘备确实不错,几次三番的出面去找黄承彦,人也找到了,同时没吃闭门羹,但黄承彦对于参与荆襄内斗明显不感冒,也自认为帮不上刘备的忙,一直在打太极。

这可比庞德公和庞统还让人压抑。

不过,错失林墨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很大,刘备像变了个人似得,也不再自怨自艾了,他希望以自己的诚意来感化黄承彦,整一个冬季,他隔三差五就往黄承彦的住处跑,而且为表诚意还总会带上关羽和张飞。

“大哥,俺跟着伱来找这老东西已经有七八次了,要不你跟二哥去吧,俺射狍子也比这有趣啊。”张飞彻底没了耐性。

“三弟莫非忘了林墨?”每当这个时候,关羽就会给他来点猛料。

只要一提到林墨,张飞立刻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老老实实的跟着,不再吱声。

“云长,此事以后不要再提,三弟也是无心之失,是我福薄不得天眷。”刘备对关羽和张飞的宽容从来都是没有底线的。

事实上,寻常人要是落了刘备这般遭遇,早就道心崩塌选择躺平了,可他依旧没有放弃,这份心志已不知强过当世多少人。

这次来到黄承彦的别院,听那家丁说老爷去了庞家找庞德公,刘备并没有因为扑空而失落,他好像开始习惯这种失望了。

是啊,还能有比失去林墨这种事情更让人失望的吗?

转身离去的时候却遇上了一位年近半百,松形鹤骨器宇不凡的老者牵着毛驴走来,刘备赶忙上前作揖,“见过司马先生。”

“刘皇叔,又来找承彦?”

司马徽笑盈盈的点了点头,“皇叔的诚心当真是感天动地。”

司马徽是刘备在黄承彦的别院里结识的,后来像尹籍打听过,他并不是荆州人,而是颍川大贤,到荆襄是避祸的,跟黄承彦、庞德公都是好友。

“闲来无事,便想来叨唠一番,可惜黄公不在府上,只能改日再来。”

或许是因为求才心切,哪怕是面对不显山不露水的司马徽,他也极为尊崇。

也正是因为这份尊崇似乎让司马徽动了恻隐之心,笑道:“承彦不在,不知皇叔可有闲暇陪老朽吃上一杯茶。”

刘备愣了愣神,先前几次相遇司马徽一直都是寡言少语的,今天竟然主动相邀,当即点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荆襄还未飘雪,不过隆冬时节里,寒风袭来如是一把钢刀刮的人生疼。

所以,几人便直接不客套的进了黄府里吃茶。

“皇叔乃当世英雄,欲扶乾坤于即倒,救苍生出水火,此番大志令人钦佩啊。”屋内,燃烧着的木炭让人暖烘烘的,加上手中热茶,司马徽觉得整个人都舒服多了。

“先生言重了,我如今年近四旬,却庸庸碌碌身无寸功,只有髀肉腹生啊”刘备露出一抹苦笑。

“皇叔有没有觉得,今日之境遇其实与昔日吕布有几分相似?”司马徽会心一笑。

“先生所言,一语中的。”

这个比喻刘备没觉得有什么,他想的是吕布当日蛰居在沛城的时候,确实也算是穷途末路,说与自己有几分相似没什么不妥。

但关羽和张飞的眸子却微微闪烁,这个比喻,他们不喜欢。

什么档次,三姓家奴跟我大哥相提并论。

“可是,吕布在得到林墨辅佐后,便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从两郡之地变为了两州之域,兵马拓张数倍,实力一日强过一次。”

林墨是兄弟三人心头的痛啊,并不知晓内情的司马徽这么一说,三人目光都黯淡了下来。

本来中原大战里青州战线上的是我呀

不想让张飞难过,刘备选择了略过这个话题,笑道:“吕布确实得蒙天眷,如今实力都可与袁绍争雄。”

“所以,皇叔若想成事,身边也需要一位如同林墨这般仰观天下、智谋超群的旷世奇才辅佐,若如此,则大业必成。”

“可如此大才,百年罕见,何处可觅啊。”刘备说这番话的时候,充满了无奈。

他哪里能料到司马徽是有意把话题往这上面引呢,于是便有了名动三国的那句台词,“世有卧龙凤雏,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

不过,这句话却并没有给三兄弟带来太大的波澜。

凤雏已经领教过了,闭门羹的味道很一般,不想再吃。

至于卧龙

一旁的关羽捋着长须看向司马徽:“敢问先生,这卧龙与林墨相比如何。”

司马徽仰头长笑了一番,随后徐徐道:“不输林墨。”

不输林墨?

三人先是一怔,随后面面相觑,兴致顿时就被调了起来。

不输林墨意味着如果得到了卧龙自己就能成为第二个吕布,对于穷途末路的刘备而言,就好似飘荡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的一叶孤舟终于看到了指引方向的灯塔,当即起身作揖道:

“敢问先生,卧龙身在何方?”

“老朽能说的只有这么多了,至于能否得奇才辅佐,只看皇叔天命。”司马徽很有高人风范,讲究点到为止。

后面,二人间的聊天仅限于一些无足轻重的话题,即便几次刘备有意引导也被司马徽刻意回避。

不过他并不灰心,得到了卧龙这条线索,对于他来说就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司马徽不说,有人愿意说。

结束了访贤之旅的刘备立刻就去找了尹籍打听卧龙的情况。

凤雏庞士元,庞家新生代的代表;

卧龙诸葛孔明,这个名字让刘备有些诧异,原以为应该也是四大家族里的某位俊杰才对,结果却是徐州琅琊诸葛氏,来荆州避祸已经有十来年了。

林墨之所以常让刘备觉得难得,就是因为他出身贱籍,没有世家豪强的底蕴支持,诸葛家虽然也算是世家,可是在荆州这里显然这块招牌吃不开的。

这么看来,诸葛孔明确实是有真才实学。

于是,在问明了诸葛亮的居所后刘备立刻就带着关羽和张飞去了卧龙岗。

可惜的是,诸葛亮在一年前就外出云游去了。

这个时代的青年俊杰都很喜欢云游,不管是世家还是寒门,这可不是因为好玩,其实是一种经营自己的方式。

通过走访各州郡,在名士聚集的地方发表一些高深见解,打响自己的招牌,一来在以后如果需要走关系的时候,这些人都能给与一定的支持;二来嘛,在这个圈子里的名气也会越来越大。

诸葛亮、庞统、徐庶甚至是已经死去了的孙权,都曾经很喜欢云游访贤。

事实上,这样的经历也在后期为他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

但刘备并不气馁,反而是愈发的执着,坚决从这一刻开始要每个季度跑一次卧龙岗,直到诸葛亮回来为止。

“大哥,这种跑腿的事情,让手下人去办就好了,等诸葛亮回来了,俺们三兄弟再上门也一样啊。”张飞表示不理解。

“是啊大哥,与其这般盲目,倒不如多去走访周遭的俊杰。”这一回,关羽也不支持。

“水镜先生说过,卧龙之才不输林墨,若要求得大贤,我们三兄弟需当拿出心底诚意,此事不必多言。”刘备的态度很坚决。

或许是因为知道刘备的求才之心,又或者是因为他提到了林墨,关羽和张飞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选择憋了回去。

深知两人性格的刘备长长叹了一口气,从屋内坐榻上站起,关上门后又重新折了回来坐下,语重心长道:“云长、翼德我们屡屡找庞德公和黄承彦是为了什么?”

“为了得到庞家和黄家的支持,助公子坐稳世子大位,只要公子能够从刘景升的手里接过大位,解救天子就有希望了。”关羽认真的分析道。

刘备点了点头,对于自己二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心志感到安慰,随后才压低声音,“我知你二人因为庞统一事对诸葛亮的才华有所怀疑,但揭过这一层不提,你们知道诸葛亮的背后是什么人吗?”

关羽张飞面面相觑,不是琅琊诸葛氏吗?

已经派人查过了,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做过泰山郡丞,勉强可以算是有一些人脉吧,莫不是还有其他更隐秘的关系网?

“尹籍去调查过诸葛亮,回来后他跟我说,诸葛亮背后牵扯之大,连他都吓一跳。”

刘备身子前倾靠向面前的关羽张飞,低沉道:“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正是黄承彦的女儿。”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关羽张飞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么说来,诸葛亮的背后是黄家,而且跟黄祖这种年轻一代的支持不同,黄承彦作为年老一辈最高掌权人,他的支持才至关重要。

而诸葛亮一旦被拉拢,自然而然能得到黄承彦的支持。

可刘备的话却并没有说完,“他的大姐嫁给了蒯家的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家的庞山民,再加上诸葛亮父辈的关系,司马徽等友人助力,得他一人,相当于得了半个荆州的支持,现在你们知道诸葛亮是什么人了吧?”

这会关羽和张飞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这层关系网也太可怕了一些,简直比庞统还强悍。

难怪司马徽会说得一便可安天下,能不能安天下先不说,安荆州是真的问题不大。

如果他愿意竭诚辅佐,又有公子刘琦坐镇,可以想象,三兄弟肯定能在荆州谋得发展,甚至与蔡家抗衡。

“想不到一个诸葛亮竟然有如此大的牵扯。”关羽长吁了一口气,终于明白了刘备的苦心。

“而且,司马徽对他的背景是只字不提,只说他的才华不输林墨,这样的人,这样的底蕴,若是能出山相助,我们何愁大业不成?”

在尹籍回来把这些事情告诉刘备的时候,他就已经下定了决心,哪怕是求,也要求到诸葛亮出山。

他不在乎像在庞统家吃闭门羹的事情再次上演,因为这已经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已经错过了林墨,不能再错过诸葛亮。

“大哥,放心吧,日后我与三弟定随你前往卧龙岗,请得孔明先生出山。”关羽也清楚,诸葛亮是他们兄弟三人翻盘的机会。

他的才华真假可以晚点去验证,可他的关系网简直可怕到令人发指,就冲这一点,也值得自己亲自去请了。

265.第264章 第二百六十三 林墨取天下的布局207.第207章 第二百零六 林墨的决心,行动!241.第241章 被耍的团团转第六十章 断流185.第185章 第一百八十四 攻略北国第408章 第四百零七 请陛下投降第七章 马蹄铁131.第131章 第一百三十 关乎存亡的一战128.第128章 第一百二十七 无敌的赵子龙209.第209章 第二百零八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二十一章 林墨的降维打击122.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一 常山赵子龙来也!第98章 接招吧,林允文第四十一章 怀疑人生的林墨197.第197章 第一百九十六 我就是战机!315.第313章 第三百一十二 两难局面346.第344章 第三百四十三 林墨的礼物第二十五章 我们是一家人第六十八章 伯乐林墨,千里马甘宁257.第256章 第二百五十五 碾压,斩将!208.第208章 第二百零七 这波稳了!302.第300章 第二百九十九 丧心病狂贾文和第四十二章 出逃计划207.第207章 第二百零六 林墨的决心,行动!第383章 第三百八十二 无法逾越的大山307.第305章 第三百零四 比毒士还毒第四十五章 林允文、吕奉先208.第208章 第二百零七 这波稳了!370.第366章 第三百六十五 愚忠的吕林翁婿354.第351章 第三百五十 典韦身死第六章 林墨破局233.第233章 第二百三十二 鬼才与毒士的智斗第十章 徐盛第八十二章 回不来了174.第174章 第一百七十三 精妙布局,功成今123.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二 两份大礼第二十七章 称帝第六十四章 执牛耳者288.第286章 第二百八十五 出其不意的马超第401章 张飞落马160.第160章 第一百五十九 虎贲双雄战颜良第四十五章 林允文、吕奉先第二十七章 称帝240.第240章 第二百三十九 不过是我女婿掌中133.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二 急转直下,徐州危373.第369章 第三百六十八 有你,便够了200.第200章 第一百九十九 今非昔比的吕奉先343.第341章 第三百四十 落子,成局136.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五 计成,大破曹军!347.第345章 第三百四十四 及时雨送到第401章 张飞落马第384章 第三百八十三 林墨的偏袒第七十五章 囊尽天下英才170.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九 明知山有虎 偏向373.第369章 第三百六十八 有你,便够了253.第252章 第二百五十一 最关键的一环,兵第385章 第三百八十四 林墨的用心362.第358章 第三百五十七 摊牌!林墨的抉择370.第366章 第三百六十五 愚忠的吕林翁婿140.第140章 第一百三十九 孙权来了,辽神狂283.第281章 第二百八十 大风,将起第二十四章 可抵十万大军146.第146章 第一百四十五 最核心的秘密307.第305章 第三百零四 比毒士还毒254.第253章 第二百五十二 擒张燕,下太行山354.第351章 第三百五十 典韦身死第七十一章 良人,当归338.第336章 第三百三十五 单方面的屠杀,江第二十章 称帝是需要造势的第三十七章 林墨的大航海梦想329.第327章 第三百二十六 林墨,口衔天宪的308.第306章 第三百零五 顶级谋士的对决110.第110章 完了,我们中计了!221.第221章 第二百二十 智收北国大军138.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七 得来全不费工夫337.第335章 第三百三十四 下棋人林墨,计成117.第117章 常山赵子龙第96章 绝境逢生332.第330章 第三百二十九 传说中的云大怒第五章 他懂我234.第234章 第二百三十三 败走,追杀!第四十章 我等皆为棋子第406章 第四百零五 谁更适合当皇帝?203.第203章 第二百零二 并州男儿,报仇不过338.第336章 第三百三十五 单方面的屠杀,江128.第128章 第一百二十七 无敌的赵子龙107.第107章 雕虫小技也敢班门弄斧?第六十二章 一切都在计划中第86章 伤害不大,侮辱极强第96章 绝境逢生136.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五 计成,大破曹军!第二十一章 林墨的降维打击123.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二 两份大礼第十八章 曹操和郭嘉357.第354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第三十七章 林墨的大航海梦想281.第279章 第二百七十八 战略包围,截断战第89章 壮士一去不复返第六十七章 令人震撼的方天画戟352.第349章 惊世骇俗吕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