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南北之势,结盟袁术陶谦

第124章 南北之势,结盟袁术陶谦

董卓虽然西迁天子入长安,又焚毁洛阳宫殿、官府、民宅,驱赶百姓入关中,但在洛阳周围都驻扎了大量的西凉兵,又有吕布、牛辅、胡轸、李傕、郭汜、张济、董越等悍将充任爪牙。

去年十一月,董卓率军渡过孟津,击败了河内太守王匡。

朱俊只是驻扎在周围附近的一支,并非是朱俊一献洛阳、这潼关以东就能望风而降。

一个残破的洛阳,只能让勤王兵马有个暂时的落脚处。

想要抵达长安,得先打通虎牢关至潼关沿途的关卡。

长安和洛阳的局势,即便郑平不说,卢植也很清楚。

卢植也明白郑平的担心,这是担心会孤军冒进,反中了董卓的埋伏。

“显谋,行军之势,布阵之形,老夫亦是深知其中道理!不会冒进的。”卢植双目炯炯。

郑平顿了顿,将剩下的话吞回了肚子。

西征长安,卢植必然是推演了许久的进兵方案。

郑平的目的只是提醒,而不是跟卢植来一场战术上的辩论。

“卢师准备带多少兵马?”刘备询问道。

卢师微微捋髯:“老夫正要说此事!西凉军骁勇,大多是骑兵,若以步兵推进,不仅行军速度慢、也不利于追击敌军。”

“因此这次出征,当以骑兵为主!”

“老夫南下时,翼德曾借了伯圭五百骑兵,这五百骑兵会随老夫西行。”

“涿郡健儿也组建了千余骑兵,再加上青州原有的骑兵,凑足两千骑就足够了。”

这两千骑兵,可以说是刘备最大的资本了。

一旦调走两千骑兵,刘备在青州骑兵不会超过三百骑,还要分散在六个郡国。

“卢师,只带两千骑兵吗?会不会太托大了?”刘备有些担心。

董卓本有三千飞熊军,皆是精锐骑卒,在洛阳又收编了何进等人的骑兵,号称铁骑八千。

又有四万余精锐步卒、再加上沿途招募流民组建的新兵,麾下有近十万步骑。

虽然这五万精兵和五万新兵同样要分散在司隶七郡,但这只是平时驻扎。

一旦发生战事,这些驻扎在各地的兵马都会往战场奔赴。

卢植摇头:“兵贵精不贵多!两千骑兵不论进退都十分方便。袁术亦在征讨董卓,老夫并非是孤军作战。”

刘备看向郑平,见郑平也没多言,只能同意了卢师的调兵。

除当先锋的关羽外,刘备又将同样统领骑兵的田豫也调给了卢植。

待得商议妥当,刘备跟郑平联袂而出,来到僻静处。

“显谋,卢师太轻敌了,你怎么也不多劝劝。”刘备语气有些焦急。

郑平轻摇羽扇,双眸多了一丝深邃:“使君可是担心这两千骑兵都折损在洛阳?”

刘备点头:“显谋,我的确有担心骑兵会折损的想法,但我更担心的是卢师方才的誓言!”

“你我都很清楚,这次勤王靖难实际上是在兑现我当初给卢师的承诺。”

“然而关东盟军几十万大军都未能击败董卓,卢师只有两千骑兵如何能成功?”

“即便南部有袁术策应,成功的希望也是渺茫。”

“倘若战事不利,我担心——”

最后一句,刘备虽然没有说出口,但郑平已经猜到了刘备想说的。

郑平看向长安的方向:“使君可知,叔父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都死于战乱,唯有一个七岁的幼子还在。”

刘备点头:“我自然是知道的,所以我才更担心卢师的安危。”

郑平敛容轻叹:“使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叔父已经年过五旬了。”

“常年征战留下的隐疾、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不能回报君恩匡扶幼主的落寞,早已让叔父千疮百孔了。”

“匡定天下的大事,使君跟我都还有至少二十年的时间可以去拼,可以去等!”

“但叔父等不了!”

“若不让叔父去洛阳,一天天的失望会摧垮叔父的意志。”

“我不劝,是因为叔父对于青州能调动的兵力,早已计算过很多次了。”

“不是叔父不知道兵力悬殊,而是青州没有更多的兵马可以调动。”

刘备忧心忡忡:“显谋长于谋略,可还有办法尽可能的替卢师争取胜机?”

郑平踱步摇扇,脑海中如画面一般显示出天下大势图。

公孙瓒、袁绍、韩馥、陶谦等一个个的名字在天下大势图上显现。

良久。

郑平停下脚步,羽扇一指豫州和徐州的方向。

“有一策,或许能让叔父多一些胜机,但我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刘备顿时一喜:“这世间又岂会有绝对能成功的计策,哪怕只有一成的机会,我等也应当一试!”

“还请显谋详言!”

郑平点头:“方今天下,除使君和叔父外,真正还有讨董心思的,唯有四人。”

“南阳袁术,豫州孙坚,徐州陶谦,以及驻兵东武阳的奋武将军曹操!”

“袁术想取董卓而代之,孙坚想讨董博取功名,陶谦因为上次未能会盟而遗憾,曹操想效仿霍光匡扶幼主。”

“使君可去信陶谦,借三千丹阳精兵,交给叔父统率。有五千步骑在,以叔父的用兵之能,也能添一分胜算。”

“曹操自荥阳一战后,一直在东武阳招兵买马,等待时机。此人跟陈留太守张邈亦是至交好友,麾下也有悍将跟随,若知叔父西征,或可引为助力。”

“但曹操跟袁绍自幼友善,这次我们去助韩馥,也等同于是在跟曹操作对。”

“想要让其率兵跟随叔父,亦不容易。”

“孙坚骁勇善战,袁术又图谋董卓许久,此二人有强烈的讨董之心,但袁术跟袁绍积怨已久,袁绍不会坐视袁术讨董成功。”

“之前青州的探子曾探得会稽人周喁被袁绍以盟主身份表奏为豫州刺史,但目前动向不明。此人麾下有两千兵马,若孙坚远征在外,周喁或许会奉袁绍之令出兵豫州。”

“袁术和孙坚的根基大部分都在豫州,因此袁术和孙坚是不会容忍周喁出兵豫州的,可若是孙坚撤兵回豫州,叔父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使君可遣使者去南阳见袁术,将袁绍或许会让周喁出兵豫州的意图告知袁术,约定青、徐、豫三州可以缔结同盟,共讨董卓!若有外人染指三州任何一州,其余两州皆要出兵将其击杀!”

“周喁敢踏进豫州一步,那豫州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刘备越听越心惊:“这天下局势,已经复杂到了这种程度了吗?袁绍自己不想讨伐董卓,也不允许别人讨伐董卓吗?”

“幸亏这次及时撞破了袁绍的阴谋,否则让其当了冀州牧,卢师讨董之事就变得危险了。”

“袁绍能表奏豫州刺史去袭扰豫州,就能表奏青州刺史侵扰青州。”

“到时候孙坚和卢师都不得不自洛阳撤兵,四世三公之后,器量怎么会如此的狭隘!”

刘备长叹!

董卓挟持天子百官在长安,关东群雄却在彼此算计,这匡扶天下的大业比预想中更艰难啊。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刘备的眼神恢复了坚定:“我这就给徐州和南阳去信,务必让卢师这次讨董能多几分的胜机。”

向陶谦借兵以及跟袁术结盟一事,刘备未同郑平之外第三个人商议,同样也没告知卢植。

而在刘备将粮草兵马准备妥当、即将出发去邺城时,关羽的信使也快马加鞭的抵达了。

“十万石粮草!”刘备瞳孔猛地一缩,随即喜道:“韩馥倒是舍得下本钱啊!有这十万石粮草在,卢师西征的粮草都不用再筹措了!”

“显谋,看来我们得尽快赶去邺城了,不然这十万石的粮草落入袁绍手中,可没地儿再筹措啊。”

刘备心情很高兴。

青州诸事,让刘备一直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什么意外导致功亏一篑。

如今得了好消息,刘备自然是心中欣喜。

卢植亦是连连点头。

有这十万石粮草,足够两千骑兵一年度用了。

这次去邺城的都是骑兵,沿途也没有城池关卡阻碍,不几日就抵达了邺城外。

而刘备抵达邺城的期间,逢纪也返回来见袁绍。

去的时候信誓旦旦,回来的时候怒气满胸。

见逢纪如此模样,袁绍不由惊呼询问:“元图,莫非那刘备有意帮韩馥?”

若是刘备要帮韩馥,袁绍还真有些棘手。

逢纪摇了摇头、尽量让真话中参杂一些不太重要的假话:“如我预料的一样,刘备并非想帮韩馥,关羽在邺城外五十里扎营,目的只是想索要好处。”

袁绍顿时松了一口气:“既然刘备只是想来牟利,那一切都好谈了。青州缺钱粮,刘备定然是想趁机捞一笔。”

“能用钱粮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袁绍自问有信心满足刘备的胃口。

毕竟罢黜了韩馥,袁绍就是冀州牧了,以冀州民富还缺刘备那点儿钱粮吗?

“可是——”逢纪顿了顿,语气也变得急促:“韩馥那无胆鼠辈,给关羽送了十万石粮草!如今正运往关羽的营寨。”

“多少?十万石?韩馥这么舍得?”袁绍也吃了一惊,仿佛第一天认识韩馥似的。

倘若韩馥真有这么大的魄力,这冀州诸郡国的士民又岂会想着要追随袁绍?

逢纪点头:“对!就是十万石!那关羽现在就等着明公出价呢。”

等着我出价?

我哪有钱粮出价!

袁绍还等着罢黜了韩馥之后,接收韩馥在邺城的钱粮呢。

“若我不出价,那刘备就要帮韩馥吗?”袁绍的语气有些不愉:“刘备真敢忘恩负义?为了区区十万石粮草,就不要冀州其他郡国的粮草了?”

“这——”逢纪咬了咬牙:“我亦这样质问关羽,但关羽说他做不了主,有什么事等刘备来了再谈。”

逢纪有些气馁。

去的时候夸下海口,还说什么让关羽来迎接袁绍,结果现在还得让袁绍等待刘备的到来。

袁绍显然也有些失望,扭头看向许攸:“子远,若这刘备真的助韩馥,又该当如何?”

看着袁绍又在询问许攸的计策,逢纪不由暗恨许攸。

每次都这样!

许攸这家伙,回回都在这种时候给明公出谋画策。

若无我先策谋,哪有许攸你献策的机会?

逢纪没去想自己的计策为什么会失败,只怨恨是许攸在关键的时候抢了机会。

若袁绍问他逢纪,也是能问出应对之策的。

许攸扫了一眼逢纪,暗暗冷笑,但表面却是笑容如风:“本初,刘备既然要谈,那就没准备真的助韩馥。”

“算算时间,孟德也差不多快到邺城了,到了邺城跟众人汇合,再见机行事吧。”

许攸只给了袁绍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其实自逢纪献策的时候,许攸就已经预料到了这次的失败。

之所以还要跟来,是许攸想见识下刘备以及刘备身边的智谋之士。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若是连对手是什么样的性格都不了解,又如何能先人一步呢?

“若无我许子远,本初如何能得冀州啊?”许攸捋了捋髯,暗暗褒奖了自己一句。

袁绍见许攸也没说出个有效的办法,内心不由滋生了一股无名火,对趁火打劫的刘备颇为不满。

“待得了冀州,一定要表奏臧洪去当青州刺史!”袁绍恶狠狠地道。

上回因为刘备传檄,导致表奏臧洪当青州刺史的事不了了之。

这次夺冀州的计划被刘备从中作梗,让袁绍对刘备颇为恼怒。

更何况,这青州毗邻冀州。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早晚都得将刘备驱逐出青州!

几日后。

邺城城下。

袁绍在东北面立旗扎营,各郡国的太守、国相纷纷入驻袁绍营寨。

刘备则是跟关羽汇合后,将营寨推进四十里,在邺城东南面立旗扎寨。

而在南面,曹操也邀约张邈、袁叙和袁遗率轻骑来到了邺城下。

看着城外的营寨,城楼上的韩馥惊恐不已:“该死!张邈、袁遗和袁叙怎么也来凑热闹!就不怕刘岱将伱们的老窝给踹了吗?”

火凤燎原出动漫了!大师兄啊!

(本章完)

第173章 豫州战起,刘备文武齐聚第100章 卢植赠书,加强版关云长第316章 颜良贪功,关羽提刀请战第328章 郑平设伏,文丑丢盔弃袍第231章 刘备假节,憋屈的曹阿瞒第109章 刘备南下,诸葛瑾的震撼第277章 文丑战败,公孙杀帝夺玺第316章 颜良贪功,关羽提刀请战第237章 人心尽失,袁术又作死了第13章 妍妙辉光,青州人杰地灵第295章 张飞急了,大哥你留点啊请假一天第2章 兵不厌诈,一策惊退黄巾第77章 郑平借兵,张飞寻访卢植请假一天第80章 兖州才俊,可知刘备之名第233章 十八万兵,袁术自信爆棚第224章 潜龙出渊,徐州牧该换了第116章 双鱼濡沫,刘备迎娶郭昭今天停电了,只有一更哈第113章 围炉而坐,刘备论讨董事第29章 星汉灿烂,当聚文武义士第86章 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杰第103章 权略相争,河北义士沮授第26章 十二策论,刘备立凌云志第60章 老骥伏枥,士为知己者死第329章 离间计成,袁绍罢免文丑第232章 杀鸡儆猴,关羽主政徐州第277章 文丑战败,公孙杀帝夺玺第236章 惊弓之鸟,陈登疲兵之计第292章 布局颍川,刘备游说吕布第306章 郑平之谋,命世英才刘备第235章 攻心之计,关羽义释周泰咳咳,新书发了第322章 各逞手段,刘备惊人之举第237章 人心尽失,袁术又作死了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畅言大势第188章 曹刘再会,推举兖州刺史第200章 因势利导,人才拯救计划第305章 智说吕布,曹家有子曹昂第133章 鬼才布计,刘岱袁绍联姻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273章 通敌之罪,郑平密计初成第176章 二袁争锋,青州岂能不来第281章 再得玉玺,刘备欲往洛阳第294章 汉家宗室,唯刘备独称贤第134章 今日敌手,汉末三大良将第243章 三英齐聚,淮陵城曹孙刘第292章 布局颍川,刘备游说吕布第271章 乱中取胜,周瑜用混战计咳咳,新书发了第28章 选将练士,关羽孤傲依旧第236章 惊弓之鸟,陈登疲兵之计第335章 孙策发威,郑平算计司马第153章 颍川群谋,沮授独木难支第225章 谋士对弈,各掌天下大势第310章 暗掌东平,郑平谋算吕布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赞刘备第201章 以帝为虎,二虎竞食之计第148章 群策群力,智者不谋而合第338章 御驾亲征,刘备亲临濮阳第284章 甘宁东进,张飞计邀黄忠第176章 二袁争锋,青州岂能不来第337章 刘备称帝,决战阴云弥漫第187章 兄弟相会,刘备获得玉玺第256章 周郎孙郎,白袍营的规矩第80章 兖州才俊,可知刘备之名第161章 舌灿莲花,郑平游说刘虞第22章 初显谋略,御下需有权威第126章 奸雄英雄,终究不是一路第180章 长安变势,韩马进兵并州第226章 马腾投袁,吕布欲连臧洪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绍又悲剧了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175章 盐铁之论,带阿亮入军营第237章 人心尽失,袁术又作死了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95章 反败为胜,袁绍诓骗公孙第41章 谦雅之士,刘备盛礼敬贤第229章 陶谦战死,徐州易主而抉第289章 曹刘相会,奸雄试探仁主第263章 荀攸出仕,郑平迁为军师第156章 赵云献策,常山国的选择第79章 大汉良将,忠臣心在社稷第264章 袁绍得计,刘备也该败了第95章 请君入瓮,青州决胜一战第135章 孙坚兵败,麴义破成皋关第48章 亲上加亲,刘备喜得良缘第112章 促膝长谈,刘备初遇陈登第157章 刘备抢种,郑玄高徒国渊第45章 矢志不渝,举刘备为茂才第273章 通敌之罪,郑平密计初成第269章 浑水摸鱼,郑平乘船北上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272章 三营出兵,郑平忽悠许攸第138章 羽斩华雄,卢植战皇甫嵩第199章 四海皆惊,公孙瓒杀天使第339章 陆逊挂帅,渡河连战连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