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再谋冀州,颍川奇才迭出

第131章 再谋冀州,颍川奇才迭出

“大哥,曲义虽然桀骜,但也是个重情义的。”

“而且他练的兵,皆是悍不畏死的骁勇之士,若能跟着去征讨董卓,必能令西凉军惊惧。”

自曲义军营离开后,关羽难得的给了曲义一个极高的评价。

关羽善武,在研习郑平赠送的兵书、接受卢植一对一的授业后,不论是练兵还是统兵都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如今更是盛赞曲义的练兵手段,这让刘备惊讶的同时也多了欣喜。

“有曲都尉加入,卢师的讨董之行,就更稳妥了。”

刘备阻止不了卢植讨董,也难以跟着卢植照应。

唯有替卢植寻得更多的精兵悍将,才能让卢植有更多的胜算。

行军打仗,不是说谁更有帅才谁就一定能赢的。

精兵悍将、钱粮保障、出兵大义、各路援兵,先比的是人力物力,其次才是谋略。

自涿郡招募的千余勇骑、公孙瓒处借来的五百精骑、陶谦处借来的三千丹阳兵、曲义的八百先登士、可能引兵前来的常山国赵云及麾下精锐、以及协同卢植进兵的关羽和田豫。

这样的阵容,已经是刘备当前能给卢植凑出来的最强阵容了。

虽然,这兵几乎都不是青州本土兵、这粮也不是青州提供的粮,怎么看都有空手套白狼的嫌疑,但能凑得几千精兵悍将、十万石粮草,那也是刘备的本事。

韩馥没有拒绝刘备的提议,当即就同意让曲义去跟着卢植讨董。

毕竟又能得名声、又不用烦恼如何安置曲义,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韩馥不会不答应。

邺城外。

刘备和卢植策马而行。

“西征之行,艰险万分,还请卢师务必谨慎。”刘备情真意切。

若无卢植,刘备也难以被推举成青州刺史。

卢植点头:“玄德,西征之事,有老夫足矣,青州看似步入了正规,但依旧是内患严重,你也切勿大意了。”

郑平则是跟关羽同行,嘱咐道:“云长,我虽然让华子诚去出使长安表奏使君功劳,但董卓乱政,未必会将使君的表奏当回事。”

“这次你随卢师去长安,除了要跟从卢师征讨董卓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让使君有正式的诏命!”

关羽凛然:“先生要关某如何做?”

郑平凝声道:“打出声势,可让董卓忌惮你而不得不采取柔和之策!”

“若西征顺利,董卓必然会遣人来见云长,许诺好处。”

“而云长要坚持的就两个:第一、诏命使君为青州牧!第二、让宗正卿定宗族世谱、诏告使君汉室宗亲之名。”

“唯有此二点,是必须要得到的!”

“其余许诺,云长可见机行事。”

关羽微微点头,询问道:“先生,若是董卓要求关某退兵,又该如何?”

郑平冷笑一声:“不论是诏命使君当青州牧,还是诏告使君汉室宗亲之名,那都是天子的圣旨,跟董卓有什么干系?”

“诏令之前,按兵不动,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诏令到手,谨遵军令,为将者当令行禁止、妄言者杀。”

关羽丹凤眼微微一张,显然有些吃惊郑平的布计。

这是要诳董卓啊!

但一想到眼前这个青州别驾平日里的作风性格,关羽很快就释然了。

对董卓这样的篡逆之辈,诳了也是除贼之举。

交代了细节,卢植跟刘备的道别之语也结束了。

“玄德,就送到这里吧!”卢植看着前方的三岔路口,心气豪迈:“他日若能攻破长安,老夫再邀玄德入长安赴宴。”

刘备暗暗叹气,向卢植再次拱手一礼,眼神亦是坚定:“卢师此去,必定马到功成!”

关羽也上前跟刘备作别:“大哥,愚弟不在时,伱在青州多保重!”

曲义、田豫也纷纷抱拳辞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知何故,刘备脑海中忽然泛起了燕太子丹送荆轲时的画面。

但很快,刘备将这个不吉利的画面散去,只在马上抱拳送卢植等人远去,直到道口只有刘备和郑平十余骑。

“显谋,卢师此去,我这心中始终不踏实。”刘备忧心忡忡。

郑平轻笑一声,看似不在意,但握着羽扇的右手却微微有些僵硬:“使君勿忧,西凉军虽然骁勇,但叔父麾下的精兵悍将也不少,即便不能克敌制胜,也能全身而退。”

于内心而言,郑平并不看好卢植这次西征。

虽然卢植有多年的统兵经验,麾下有关羽、曲义、田豫效命,又有丹阳兵及可能出现的常山兵相助,但终归不是依靠青州的力量西征的。

孤军西征,这其中的变数太大了!

袁绍虽然暂时同意了跟韩馥分治冀州,但郑平不认为袁绍真的会认真履行这个赌约。

分治冀州,只是因为刘备的介入,韩馥和袁绍双方有了个台阶。

袁绍即便表面答应,私下也不会心服的,冀州的夺权未必能拖延到一年后。

兖州的刘岱,同样是个不稳定的因素。

复杂的局势掺和在一起,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卢植的西征。

“希望如此!”

刘备调转马头,不再去想卢植西征的事。

这青州,还有一大堆的事等着刘备去处理。

正如卢植说的一样,青州内患严重,不可有丝毫大意!

另一边。

袁绍率众抵达安平国就不再走了,直接在信都驻扎。

一路上,袁绍的眼神都很阴沉。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便是袁绍此刻的心情。

许攸在一旁气定神闲,逢纪却是忐忑不安。

几次献策,都未能成就大功,这让逢纪感到自己在袁绍眼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咬了咬牙,逢纪硬着头皮道:“这次是我谋划不利,还请明公责罚。”

袁绍双眸深邃,死死的盯着逢纪。

平心而论,袁绍对逢纪是很不满意的。

毕竟大张旗鼓的去邺城,最后不得不接受刘备的劝和。

虽然分治了冀州,可这不是袁绍想要的。

一年时间,变数太大了!

卢植西征董卓,也让袁绍感到了一阵阵的危机。

表奏一个豫州刺史去豫州,目的就是为了破坏袁术的讨董计划,避免袁术得到了勤王成功的名望。

袁绍很清楚!

这个时候,谁能勤王成功,谁就能取代董卓。

董卓的这个位置,是袁绍早就想要取代的,自然不容他人染指。

“元图,可还有破局之策?”

袁绍注视逢纪许久,给了逢纪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逢纪见袁绍没有问责,顿时大喜:“我还有一计,可令韩馥主动献上另一半冀州,而青州的刘备也绝不会插手!”

袁绍眼神一动,挥了挥衣袖:“且细细道来!”

逢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瞥了一眼旁边没什么反应的许攸,抬高了声音:“明公要成大势,若不能拥有整个冀州,是没办法立足的。”

“韩馥才能平庸,麾下有贤才而不能用,即便有一年之约,韩馥也不可能在治理冀州的水平上超过明公。”

“明公得冀州之势,如那黄河之水、无人能阻,这一点,我相信冀州有见识的士民都很清楚。”

“只是碍于青州刺史刘备劝和,明公不得不妥协。”

“可若能利诱公孙瓒南下,约定同分冀州,韩馥得知后必然会惊惧。”

“同时,再遣能言善辩者向韩馥讲述祸福,陈述利害。”

“公孙瓒跟刘备交情匪浅,刘备必然不肯再来劝和;而韩馥无胆鼠辈,若见公孙瓒南下,肯定也会误以为是刘备想要这半个冀州!”

“利诱计再配上离间计,数计连环,冀州唾手可得!”

袁绍的表情渐渐舒缓,开始斟酌逢纪的计策:“公孙瓒如何肯南下冀州?”

逢纪笑道:“公孙瓒跟刘虞素来不和,其根本原因依旧是利益冲突。”

“对于公孙瓒这样的边勇而言,是难以获得治理一方的政绩的,他只能依靠杀敌来建立功名。”

“然而,刘虞怀柔乌桓,让公孙瓒不能出兵击贼,等于是断了公孙瓒立功升迁的机会。”

“公孙瓒又岂能不恨刘虞?”

“但刘虞声名太大,即便是公孙瓒心有怨恨,也只能强忍怒气,阳奉阴违来表示抗议。”

“按明公跟刘备的约定,由韩馥负责中山国、常山国、钜鹿郡、赵国和魏郡,而这中山国、常山国乃至于魏郡都跟黑山贼毗邻。”

“若公孙瓒接管了这五个郡国,战事就不会断,他杀敌立功的机会就不会少。”

“不用跟刘虞冲突,又能建功立业,公孙瓒岂会不动心?”

袁绍的笑容开始出现:“元图此计甚妙啊!倘若韩馥死战公孙瓒,我就可以坐山观虎斗,待其两败俱伤后,就能顺理成章的讨伐两人。”

“若韩馥惊惧,必然会让出冀州牧,我再以冀州牧身份驱逐公孙瓒,一举两得啊!”

逢纪见袁绍终于有了笑容,心中悬着的石头也落下来了,语气也多了三分自傲:“刘备自以为得计,但却不知,这公孙瓒同样是个有野心的。”

“刘备能介入冀州事,我们也能引公孙瓒介入冀州事。”

但逢纪开心了,许攸却是不开心了:“逢元图竟然能想到这样的妙计?”

引公孙瓒南下,许攸早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但许攸有心看逢纪出丑,因此一直藏着掖着不说。

本想着袁绍会惩处逢纪,然后向自己问策,结果没想到袁绍给了逢纪将功赎罪的机会,而偏偏,逢纪还真想到了良策!

以一半冀州利诱公孙瓒,对于在幽州过得煎熬的公孙瓒而言,简直如同天上掉功劳一般,想什么来什么!

黑山贼,那可是堪比乌桓的战功啊!

“逢纪已经提出这计策,我若再说,未免有拾人牙慧的嫌疑。”

“可若不阻止,逢纪助本初得了冀州,以后地位就得在我之上了!”

“早该献计的!”

许攸有些后悔了。

因为一时的自大,让逢纪抢了先,导致自己苦心准备的良策被抢先一步!

袁绍没注意许攸的眼神变化,有些兴奋地道:“元图,这韩馥虽然无能,但韩馥麾下的贤才不少,若是一般人去陈述利害,未必能成功。”

“公孙瓒处也得去个人。”

“你可有举荐的贤才?”

逢纪不假思索:“公孙瓒处,我亲自去游说,必然能成功;邺城的从事审正南不受韩馥重用,我曾与之结交。待我去信一封,让审正南在韩馥面前陈述利害,必然成功。”

袁绍大喜:“素闻审正南之名,恨不能与之一见。若审正南能助我成事,今后必会重用。”

见逢纪都将前后事安排妥当,许攸终于忍不住了:“本初,审正南不可用,若用必定坏事!”

逢纪眼神有些不愉:“子远兄,你莫非是瞧不起审正南之能?”

许攸轻笑道:“元图误会了,我并非瞧不起审正南之能。只是我听说审正南向来正直,多次忤逆韩馥,他的话韩馥怎么可能听?”

袁绍顿时迟疑:“元图,子远说得有道理,这事得谨慎。可还有其他贤才举荐?”

逢纪顿时犯难。

除了审配,他还真不知道谁可以去游说韩馥。

许攸暗暗松了一口气,抢言道:“本初,我倒是能举荐三位贤才俊杰,可以去游说韩馥。”

袁绍顿时喜道:“子远既然知道贤才,为何不早早举荐?”

许攸笑道:“但凡大才,都想来见本初的时候就立下功劳,若不给机会,他们也不愿意来啊。”

袁绍点头:“子远你就别藏着掖着了,到底是何方俊杰?”

许攸指着颍川方向,微微敛容:“颍川富庶之地,董卓时常遣兵进犯。因此颍川的俊杰大部分都选择了外出避难。”

“本初可听闻故济南相荀公之子荀谌荀友若、昔日颍川太守阴修部下计吏郭图郭公则、以及颍川名仕辛评辛仲治?”

袁绍凛然:“此三人名声,我自然是听闻过的。莫非他们也来到了冀州?”

许攸笑道:“荀谌、郭图和辛评,都是韩馥同乡人,韩馥出任冀州牧后,就召郭图和辛评去冀州共谋大事,荀谌则是跟郭图和辛评同往。”

“不过三人并不看好韩馥,因此在韩馥麾下一直都很低调。”

“比起魏郡人审配,跟韩馥同乡的荀谌三人去劝韩馥让位,韩馥才不会有戒心。”

(本章完)

第59章 攻心为上,郑平长袖善舞第24章 通达政令,驱黎庶除反贼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206章 青州三营,淮南佐世之才第246章 养虎孙坚,郑平的术与略第107章 琅琊诸葛,汉代版少年班第200章 因势利导,人才拯救计划第90章 刘备进兵,卢植张飞到来第227章 吕布勤王,曹操兵戮吕县第87章 东海糜氏,当急人之所急第340章 诸葛出手,另类的出师表第138章 羽斩华雄,卢植战皇甫嵩第339章 陆逊挂帅,渡河连战连捷第15章 蒹葭苍苍,北海伊人今在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绍谋争辽东接下来几天的更新(必看)第328章 郑平设伏,文丑丢盔弃袍第119章 俊猛子龙,刘备谋议黑山第324章 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计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诏事关重大第40章 孙乾到来,酒水论映人心第309章 奸诈曹氏,刘备陆康论势第139章 巅峰皇甫,关羽麴义濒危第56章 略施小谋,刘子平的惊叹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结连吕布第131章 再谋冀州,颍川奇才迭出今天停电了,只有一更哈第290章 大汉忠臣,刘备献礼玉玺第285章 黄忠辞官,凤雏被忽悠了第136章 智为将首,关羽谋西凉将今天没有第三更,容我花时间调整下后面的剧第36章 初露峥嵘,喜得钱粮兵马第332章 帝位之争,刘虞私问刘备第28章 选将练士,关羽孤傲依旧更新时间变动(不收费)第87章 东海糜氏,当急人之所急第122章 焦心热中,田丰初见刘备第289章 曹刘相会,奸雄试探仁主第140章 神威关羽,智计仍需武勇第138章 羽斩华雄,卢植战皇甫嵩第149章 大势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75章 祈天灯现,破乐陵斩贼首今天停电了,只有一更哈第37章 利诱百姓,刘备聚粮于城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更新时间调整第200章 因势利导,人才拯救计划第186章 袁术败逃,张飞巧遇典韦第163章 乾坤难测,天下大势已乱今天停电了,只有一更哈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畅言大势第276章 传国玉玺,还治其人之身第80章 兖州才俊,可知刘备之名第267章 白袍初战,赵云被鄙视了第184章 生擒刘岱,刘备权谋心计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148章 群策群力,智者不谋而合第103章 权略相争,河北义士沮授请假一天端午祭祖,请假一天第266章 荀彧发狠,郑平部署河北第309章 奸诈曹氏,刘备陆康论势第157章 刘备抢种,郑玄高徒国渊第300章 奸诈曹操,吕布被迫嫁女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计荣辱第14章 才兼文武,郑平初见孔融第151章 定势河南,刘备未雨绸缪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举荐田丰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杰第76章 举兵青州,刘备连横泰山第108章 择主而事,陈登二张鲁肃第229章 陶谦战死,徐州易主而抉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326章 敌后战法,袁绍心态炸裂第71章 强兵碾压,郑平速破般县第267章 白袍初战,赵云被鄙视了更新时间调整第80章 兖州才俊,可知刘备之名第183章 刘备亲至,假途兵指刘岱第277章 文丑战败,公孙杀帝夺玺第51章 卢植尚在,恩师厚德如父第119章 俊猛子龙,刘备谋议黑山第291章 金印紫绶,大汉皇叔刘备第166章 局势突变,袁术作死行为第162章 纵横捭阖,苏秦张仪之能第332章 帝位之争,刘虞私问刘备第268章 策瑜双壁,公孙瓒的决意第119章 俊猛子龙,刘备谋议黑山第188章 曹刘再会,推举兖州刺史第6章 潜龙出渊,刘备出仕县令第66章 破贼杀敌,关羽初显帅才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将第195章 反败为胜,袁绍诓骗公孙第64章 策马挥刀,安天下复汉室第4章 显谋于世,制天命而用之第146章 公孙野心,祸乱天下之举第328章 郑平设伏,文丑丢盔弃袍第179章 治乱之别,曹以暴吾以仁今天没有第三更,容我花时间调整下后面的剧第289章 曹刘相会,奸雄试探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