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拢刘备

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拢刘备

“再者,天下人皆知如今肯讨伐董卓叛逆的,唯有青州刘刺史、徐州陶刺史、豫州孙刺史,以及袁公你!”

“孙刺史如何敢违背盟约?”

“倘若袁公还有顾虑,可给孙刺史传令:进洛阳时,需跟刘刺史和陶刺史的兵马一起,不可独自入城坏了结盟情义。”

“还请袁公能明察!”

华缉晓以大义情理,又列举吴起、乐毅往事。

袁术顿感惭愧,再次呵斥张勋:“若非子诚相劝,险些坏我大事。若再敢谗言文台,休怪我不念旧情!”

张勋恨恨的看向华缉,不敢再多言语。

袁术略思片刻,决定采纳华缉的建议,在给孙坚准备粮草的同时也给孙坚下了一道命令。

大意跟华缉的建言差不多,要孙坚跟刘备和陶谦的兵马一同入城,同时要将袁术的旗帜举在最前面!

回到驿馆的华缉,迅速的将近期探得的情报整理,然后遣人快马加鞭的送往青州。

出使长安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华缉不想无功而返。

待在袁术麾下,也能比青州更及时的获得洛阳战况的情报。

胡轸兵败阳人城、广成关、太谷关被孙坚攻破的情报,相继传到了董卓手中。

这样的惨败,气得董卓将身前的酒桌直接给掀了。

“本太师错信胡轸,恨啊!”

董卓现在只想杀人!

早在胡轸出兵前,董卓就担心胡轸会因为狂妄自大跟诸将不和而延误战机,这才给胡轸下了严令,让胡轸先去广成关养精蓄锐后再去进攻阳人城。

结果胡轸竟然敢违背军令,以至于让孙坚在阳人城一战成名!

还丢了广成关和太谷关,让洛阳南面直接没了险关可以扼守。

“文优,可有计策能退孙坚?”盛怒之中的董卓不想多动脑子、召李儒问策。

李儒仔细琢磨了洛阳的局势,献策道:“太师,孙坚骁勇,不如与之联姻、许以高官厚禄,再让孙坚列个孙氏子弟中能任刺史、郡守的名单,皆许诺答应;若成,则得一骁勇之将,若不成,也能以此计让孙坚、孙氏子弟以及袁术之间产生嫌隙。”

董卓眉头一喜:“孙坚打着勤王的旗号,是想讨伐本太师来获取功名利禄。若以天子之名册封,孙坚必然欣喜。”

“就依文优之计,速遣人去伊阙关,让奉先去劝说孙坚。”

顿了顿,董卓烦忧道:“李傕传回消息,皇甫嵩击败了卢植,但军中诸将对皇甫嵩却颇有怨言。监军都尉华雄,也战死了。”

“本太师想用皇甫嵩击退卢植,但诸将又不满,更有谣言传到本太师耳中,说皇甫嵩跟卢植暗中勾结,故意送西凉军去死。”

“这谣言真假,一时也难以判断。”

董卓挺头疼的。

洛阳南边有孙坚,东边有卢植,皇甫嵩的行事又颇令人费解。

“太师可曾想过,皇甫嵩若是真的击败了卢植,还能再杀他吗?”李儒幽幽提醒。

董卓顿时醒悟:“文优的意思,皇甫嵩想用败卢植的功劳给自己造势,即便老夫对他恨之入骨,也不敢杀他。”

“否则本太师麾下的军将,就难以约束了。”

立了大功劳,不奖赏反而杀害。

这不仅会让董卓遭到朝中公卿的指责,还会让麾下军将有兔死狐悲的心思。

董卓能立足长安最大的倚仗,就是手中的十万兵马。

但十万兵马,军将多,派系也多。

如牛辅这般董卓信任的,自然不会因为杀了皇甫嵩而对董卓有忌惮之心。

皇甫嵩功劳再大,跟他牛辅没干系。

但其余人,心思就难料了。

大家都是跟着董卓来升官发财的,结果立了功劳反而得死,这谁能甘心?

哪怕董卓再凶残,也不敢做这种动摇军心的事来。

唯有赏罚分明,才能让将士效命!

可若是赏罚不明,这麾下军将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跟朝中公卿文武勾结牟利。

“所以,本太师即便知道这谣言是卢植那老匹夫故意遣人造谣的,也得将皇甫嵩调回长安!”董卓铁青着脸。

这种被人算计的感觉很不好受。

李儒眼神有些阴沉:“不用将皇甫嵩调回长安,只需太师亲自驱兵去洛阳。”

“卢植本身是没有兵马的,他的兵马是由韩馥、刘备和陶谦三人支援的兵马构成。”

“李傕郭汜虽然骁勇善战,但他们难以用战场之外的计策退兵。”

“而太师却可以给韩馥、刘备和陶谦许诺,尤其是青州刺史刘备,他现在还是个伪职,名不正言不顺!”

“倘若太师许诺给刘备一个青州牧,即便卢植想要进兵,刘备的部将也会迟疑不前。”

“韩馥和陶谦的部将也亦如此!”

“没了兵马,卢植拿什么来抵挡太师大军?”

董卓听得高兴,抚掌大笑道:“文优之计,甚合心意啊!本太师挟天子以令诸侯,想怎么册封就怎么册封。”

“这群关东鼠辈,说好听是来勤王的,说难听就是来要官的!”

“没有天子的诏令,他们始终只是乱臣贼子!”

“不过在本太师抵达洛阳之前,为了避免皇甫嵩那老匹夫再搞事,得先卸了这老匹夫的兵权!”

董卓没有迟疑。

率三千飞熊军先行,其余步骑在后,不到三日就抵达了潼关。

得知董卓到来,吕布自伊阙关来到潼关,将孙坚拒绝和亲一事如实告知了董卓。

“义父,孙坚嚣狂,直言义父逆天无道,荡覆王室,若不诛杀义父三族,县示四海,则死不瞑目,又岂会和亲。”

听得孙坚如此嚣狂,董卓不怒反笑:“想诛杀本太师三族,那也得看看你这只猛虎,有没有这个本事!”

“李傕和郭汜如今在何处?”

吕布答道:“昨日探得消息,李傕郭汜回了洛阳城,但成皋关的卢植正跟孙坚合兵一处,准备齐攻洛阳。”

董卓冷笑:“合兵一处?真是愚蠢!若是兵分两路,本太师还会觉得棘手,如今合兵一处,轻易就能对付。”

“奉先,你速回伊阙关,跟徐荣一起兵指洛阳,三日后,在洛阳汇合。”

这个时候,分兵驻守关隘已经不重要了。

合兵一处,聚主力歼灭敌人,才是最恰当的手段。

同时。

董卓又遣人去卢植军中派遣使者。

这孙坚拒绝联姻,但刘备、陶谦和韩馥三个势力董卓还是得争取下的。

“伱就是董卓的使者?”

看着眼前锦衣中年,关羽眼神有些疑惑。

不论是衣着还是气质,都彰显了不凡。

这不是普通的使者!

锦衣中年拱手道:“在下是太师麾下,长史刘艾。”

“你也姓刘?”关羽眯着丹凤眼:“据关某所知,这京官中的刘姓官吏,大抵都是刘姓宗亲王后人。”

刘艾不卑不亢地道:“在下的确出自宗亲,担任太师长史也是奉天子之命。”

шшш☢тTk án☢¢ ○

关羽冷哼一声:“不知刘长史来寻关某,意欲何为?”

对于眼前这个身为宗亲却给董卓当长史的中年,关羽没多少好感。

哪怕刘艾自称是奉天子之命出任董卓的长史。

如关羽这般的眼神,刘艾在长安已经见过很多了!

也不知道有多少公卿士人,在背后骂刘艾助纣为虐。

但这些谩骂,刘艾都无视了。

刘艾有自己的忠君方式,并不在意他人如何看待。

“太师有意向天子请奏,表奏青州刘刺史为青州牧,希望青州牧能将精力放在青州的治理上,而非追逐勤王虚名。”

“还请关将军能代为转告!”

刘艾的回答,让关羽暗暗惊喜。

果然如先生所料,董卓会主动遣人许诺好处。

关羽谨记郑平的嘱咐,没有立即同意刘艾的提议,而是冷笑道:“今日董卓能表奏兄长为青州牧,明日也能表奏其他人当青州牧。”

“就这点好处,也想让关某退兵?”

刘艾见关羽没有将话说死,继续问道:“不知关将军可还有其他诉求?在下可回禀太师。”

关羽眼神一凛:“兄长乃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故东郡范县县令刘雄长孙。平定青州黄巾有大功,又受青州士民举荐出任青州刺史。”

“当个青州牧,这是理所当然的!”

“董太师若想结好兄长,怎么也得让宗正卿定宗族世谱、诏告兄长汉室宗亲之名。”

“兄长又迎娶了平原王的外甥女为妻,平原王又是桓帝的亲兄弟,这论资排辈,兄长跟天子也应有叔侄情分。”

“刘长史,可听得明白?”

刘艾暗暗吃惊。

关羽说得如此干脆,显然早就猜到了今日局面。

这青州刺史刘备,不是池中物啊!

“关将军,刘刺史的要求在下会如实回禀给太师。”

“倘若太师答应了,关将军是否会退兵?”

刘艾静静的打量关羽,仔细观察关羽的表情眼神变化。

但关羽却没给刘艾机会,起身送客:“刘长史,其余的事,待关某见到了青州牧的诏令印绶还有宗族世谱诏令再谈吧!”

说完。

关羽的亲卫直接将刘艾给轰出了军营。

“宗族世谱诏令,还要论资排辈跟天子论叔侄?青州刘刺史的野望不小啊。”

被轰出了军营的刘艾并未生气,反而对刘备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让宗正卿定宗族世谱、再以天子令昭告,这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刘备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

而不是某个宗室王的后代!

这意味着,一旦董卓答应了刘备的要求,刘备的身份会跟幽州刘虞、益州刘焉、荆州刘表和兖州刘岱一样了。

以宗亲身份牧守一方,这样的身份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青州牧能相比的。

简单来讲,倘若董卓以后想使坏,再以天子令委派一个青州牧,刘备都有理由拒绝!

想要罢黜一个宗室大臣,那是需要面见天子才能决断的!

不是某个人拿着圣旨就能取代宗室大臣。

尤其是,刘备还跟天子论了叔侄,这就更不是轻易能罢黜的了。

而宗室大臣受刘协的诏令牧守一方,也相当于承认了刘协这个天子的正统性!

天子的正统对董卓而言,同样是很重要的。

袁绍等人讨伐董卓,便是不承认刘协这个天子,这也是董卓会同意李儒的提议,毒杀刘辩的原因之一。

刘辩都死了,剩下的刘协不承认也得承认!

毕竟灵帝就两个儿子,死了一个,剩下的不是正统也是正统了。

袁绍见刘辩死了,自然不甘心拥立刘协,于是暗中唆使韩馥劝刘虞称帝。

虽然没有成功,但也让董卓心惊不已。

万一刘虞真的称帝了,那他这挟天子以令诸侯可就没用了。

在刘艾回来,将关羽提出的要求告诉董卓后,董卓几乎都没怎么多想就同意了:“青州本太师管不了,给不给青州,青州都由刘备掌控。”

“但若能以天子诏令册封刘备青州牧,再让宗正卿定宗族世谱、以天子令昭告,那青州就等于承认了长安的天子正统了。”

“至于论资排辈,跟天子论叔侄,嗯这个不能直接写在诏令中!”

“长史,你速速回长安,准备相应的印绶圣旨。”

至于曲义和曹豹,刘艾并未见到就被轰了出来。

董卓也不打算多花精力去招揽。

毕竟韩馥和陶谦,都是朝廷任命的冀州牧和徐州刺史,如今跟着卢植来勤王,也等于是选择了当叛臣。

能让刘备的兵马退去,已经是大胜了。

刘艾的行动很快。

毕竟这洛阳到长安也就八百里,使者往返比行军可快多了。

不过数日的时间,青州牧的诏令和印绶,以及宗正卿给刘备定的宗族世谱等等,再次送到了关羽手中。

“关将军,你要的东西,太师已经准备妥当了。”

“但跟天子论叔侄辈分,这牵涉太多,天子虽然私下承认了,但明确表示不能写在诏令中。”

“是我亲自去办的!若你不信,可找懂的人鉴别真伪!”

刘艾将圣旨印绶等一一给关羽看,又怕关羽不懂还进行了防骗解说。

“刘长史稍待!”

关羽起身,直接将圣旨印绶等拿到卢植营帐中,鉴别真伪。

事关重大,关羽可不敢有半分疏忽。

(本章完)

第61章 智驱虎豹,政令以利诱之第44章 下官斗胆,恳请陈相退位第88章 袁曹密谋,刘备名扬四州第208章 少年三杰,刘备用兵徐州第45章 矢志不渝,举刘备为茂才第106章 收之东隅,中山甄氏渊源第82章 刘备震怒,心无百姓为贼第171章 断交绝盟,四方俊杰勠力第306章 郑平之谋,命世英才刘备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咳咳,新书发了第127章 巧魁儁乂,刘备再遇良将第136章 智为将首,关羽谋西凉将第104章 贤才来投,刘备声名渐起第180章 长安变势,韩马进兵并州第213章 以静制动,刘备稳坐青州第295章 张飞急了,大哥你留点啊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绍谋争辽东第282章 智士张飞,薅荆州的羊毛叹,今天只能一更了。叹,今天只能一更了。第163章 乾坤难测,天下大势已乱第210章 智威云长,曹操心生嫉妒第1章 趋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311章 群谋众议,斗郑平争兖州第4章 显谋于世,制天命而用之第273章 通敌之罪,郑平密计初成第18章 忠孝难全,义士奔赴仁主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绍又悲剧了第56章 略施小谋,刘子平的惊叹第310章 暗掌东平,郑平谋算吕布第339章 陆逊挂帅,渡河连战连捷第188章 曹刘再会,推举兖州刺史第159章 诡士郑平,这权略真的脏第92章 反客为主,刘备凛威渐长第6章 潜龙出渊,刘备出仕县令第30章 高唐华家,郑平的小迷弟第304章 争夺兖州,兖州牧吕奉先第298章 刘备长子,梦日月故名昭第334章 刘协遗命,郑平抵达温县第111章 少年卧龙,寻贤才要趁小接下来几天的更新(必看)第311章 群谋众议,斗郑平争兖州第44章 下官斗胆,恳请陈相退位第203章 周郎年少,刘繇结仇刘备第311章 群谋众议,斗郑平争兖州第129章 以仁驱武,亦知先登之勇第244章 郑平坐庄,郭嘉计胜周瑜第59章 攻心为上,郑平长袖善舞第6章 潜龙出渊,刘备出仕县令更新说明第79章 大汉良将,忠臣心在社稷第281章 再得玉玺,刘备欲往洛阳第335章 孙策发威,郑平算计司马第96章 轻信巫祝,焦和穷途末路第263章 荀攸出仕,郑平迁为军师第91章 初掌骑兵,轮到俺老张了第292章 布局颍川,刘备游说吕布第294章 汉家宗室,唯刘备独称贤第99章 众望所归,继任青州刺史第13章 妍妙辉光,青州人杰地灵第53章 黄巾来袭,平原战事将起第136章 智为将首,关羽谋西凉将第189章 南结陆康,郑平再布远略第99章 众望所归,继任青州刺史第134章 今日敌手,汉末三大良将第239章 生擒袁术,郑平再施诡谋第330章 许攸定计,刘协被劫走了第52章 汉家宗亲,青州刘氏底蕴第241章 孙坚北上,郑平布局江东第57章 初战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199章 四海皆惊,公孙瓒杀天使第305章 智说吕布,曹家有子曹昂第28章 选将练士,关羽孤傲依旧第101章 刚毅大节,关羽拜师卢植第234章 螳螂捕蝉,郑平黄雀在后第94章 最终谋划,虎吞天下大势第179章 治乱之别,曹以暴吾以仁请假一天第282章 智士张飞,薅荆州的羊毛第27章 欲承其重,刘备镜心通明第24章 通达政令,驱黎庶除反贼第190章 刘备长女,积粮筑城之议第299章 刘备南巡,曹操阴谋得逞第123章 西征之议,卢植誓破长安第28章 选将练士,关羽孤傲依旧第248章 孙坚赴宴,惊呆了的周瑜第67章 怀柔之策,再扬刘备仁名第133章 鬼才布计,刘岱袁绍联姻第299章 刘备南巡,曹操阴谋得逞第35章 文武争驰,郑平略施小计第222章 沮授田丰,刘备谋事之士端午祭祖,请假一天第24章 通达政令,驱黎庶除反贼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计慑服郡兵第260章 郑平论势,荀攸欲投刘备第100章 卢植赠书,加强版关云长第96章 轻信巫祝,焦和穷途末路第258章 关中旱灾,荀谌欲说荀攸第126章 奸雄英雄,终究不是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