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幽州惊变,刘备面临抉择

第196章 幽州惊变,刘备面临抉择

天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

袁绍虽然跟公孙瓒结盟,但结盟的促因是袁绍和公孙瓒如今都成了渔翁眼中的鹬蚌。

一山不容二虎。

解决了渔翁,鹬蚌还是鹬蚌,始终得争个生死输赢。

结盟是利,相争亦是利。

许攸的提议,让袁绍颇为满意。

传国玉玺是个烫手物!

袁术得了传国玉玺后,都不敢声张。

刘备得了传国玉玺后,同样不对外公开。

若不是袁术放出流言,袁绍都还不知道长安的董卓是没有传国玉玺的。

若无公孙瓒,袁绍也不知道传国玉玺如今在刘虞手中。

想到这里,袁绍不由有些感激公孙瓒了。

若不是公孙瓒将传国玉玺的位置告诉袁绍,袁绍还准备跟公孙瓒在冀州决一生死!

让出河间国一开始的布计,就是为了分散公孙瓒的兵马,以求各个击破。

而议和也是为了麻痹公孙瓒的。

“我可是四世三公袁氏一门,又岂会比不过公孙瓒这个边陲庶子?”

袁绍暗暗得意。

跟众谋士合计了具体方案,袁绍再次约见了公孙瓒。

为了避免公孙瓒怀疑,袁绍假装跟公孙瓒争了个面红耳赤。

最终,袁绍和公孙瓒达成了“并州归袁绍、由公孙瓒执掌传国玉玺。”的盟约。

达成盟约后,袁绍和公孙瓒之间开始了“激烈”的征战!

先是公孙瓒在钜鹿击败袁绍,随后袁绍生擒了河间国的公孙范。

公孙瓒恼怒之下,征调了常山国和中山国全部的县兵,以及十余万的民夫,号称二十万大军,要在钜鹿跟跟袁绍决生死。

开战即决战,一战定生死。

这疯狂的举动,让涿郡的刘虞再也坐不住了。

刘虞不听田丰的劝谏,执意要亲往钜鹿劝战。

甚至于,刘虞还拒绝了让刘备出面调停的提议。

用刘虞的话来讲“这是幽州的家事,哪有让青州牧来调停的道理?”

田丰无奈,只能让赵云率军跟随,务必要保证刘虞的安全。

但在刘虞离开后,田丰又遣人快马加鞭往青州送信。

刘备得知公孙瓒在常山国穷兵黩武、又征用十余万的民夫,整个人都呆住了。

但很快,刘备的眼神变得愤怒:“伯圭兄怎能在常山国如此穷兵黩武?”

“如此一来,常山国必定出现大量的灾民,是我害了常山国士民啊!”

让公孙瓒去常山国,是刘备替公孙瓒准备的生存之路。

刘备的本意,是希望公孙瓒能去并州立足。

甚至于,刘备还促使沮授辅助公孙瓒,避免公孙瓒被袁绍算计。

然而,刘备低估了公孙瓒的野心,也没想到公孙瓒会将沮授弃之不用!

“速召显谋回临淄城!”

刘备眼神愤怒又无奈。

公孙瓒如此行径,刘备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去调停了。

阻止公孙瓒,那么刘备跟公孙瓒多年的交情就结束了。

不阻止公孙瓒,常山国士民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一边是兄弟情,一边是士民百姓。

刘备很难抉择!

然而,南下的信使却寻不到郑平的行踪。

自见了糜竺后,郑平跟诸葛亮就跟消失了一般!

刘备无奈,只能一边让关羽和张飞整军,一边向刘惠、张纮、张昭等人问策。

令刘备失望的是,不论是刘惠还是张纮、张昭等人,都拿不出个好主意来。

刘备忽然发现,在青州以外的大事抉择上,除了郑平竟然没有一人能商议!

广陵郡。

下邳陈氏的商船停泊在岸边。

刘备寻不到踪迹的郑平,却在船头跟陈登烤着海鲜。

诸葛亮则是好奇的在船舱中来回走动询问、想探究商船的构造原理。

“显谋,北边有消息传来,公孙瓒起兵二十万,要跟袁绍决一死战。”

“糜子仲还去下邳询问过你的踪迹,想必是刘使君在寻你。”

“你不准备回趟临淄城吗?”

陈登看着专注于烧烤海鲜的郑平,不由问道。

郑平一边用羽扇扇着烟火、一边答道:“不急!急切回去,无济于事。”

“军政诸事,临淄城的文武已经足够解决使君的困惑了。”

“依旧还遣人寻我,只是因为使君还在想着,如何能保全公孙瓒。”

“但可惜,公孙瓒跟使君,终究不是一路人。”

“不考虑使君跟公孙瓒的私下交情,公孙瓒闹得越欢,对青州就越有利。”

“常言道:财帛动人心,更何况是传国玉玺!”

当初在看到幽州传回来的情报“公孙瓒跟刘虞大吵一架,不知何故”的时候,郑平就隐隐有了猜测。

于是在敲定了“广积粮,高筑城”的战略后,郑平就以“引资招商”的理由带着诸葛亮南下了。

留在临淄城,郑平就必然要替刘备设谋。

但离开临淄城,郑平就不用去违心了。

公孙瓒,死了就死了,郑平一点都不在意。

将传国玉玺送到刘虞处,本来就有让公孙瓒和袁绍起异心的用意。

若公孙瓒跟关羽张飞一样,能以刘备的利益为主,那郑平不介意给公孙瓒一个云台留名的机会。

可惜,公孙瓒跟刘备不是同路人。

与其今后尾大不掉,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让刘备彻底断了救公孙瓒的念想。

作为兄弟,刘备已经做得足够多了,连沮授都让给公孙瓒了。

奈何,公孙瓒扶不起来啊!

陈登静静的看着郑平,轻叹一声:“可惜了!倘若公孙瓒能跟刘使君同仇敌忾,不至于演变成今日局面。”

郑平将烤好的海鲜递给陈登,笑道:“没什么可惜的。公孙瓒一恶犬,养不熟、喂不饱,那就只能替使君杀了。”

“反倒是元龙兄伱,什么时候辞去典农校尉,去先登营当个军师啊?”

“云长时常提起元龙兄,恨不能亲自来请。”

陈登无奈:“显谋,我跟你不一样。”

“你是次子,所以康成公的郑学可以交给你兄长继承,你可以任意而行。”

“可我不一样,我是长子,父亲只想我继承家业。”

“唉——”

郑平鄙视道:“元龙兄,你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被伯父约束,我难道还会不知道?”

“什么长子次子,能换个理由?”

“伯父不过是担心你心眼儿少,容易被小人构陷。”

“可你跟着云长就不一样了。云长重情义,最讨厌弯弯绕绕的人,因此麾下文武,大抵都是直爽重情义的。”

“你去了先登营,就不用担心有小人背后构陷。”

“可你在陶谦麾下,却容易犯忌讳,一个不小心,陶谦就得迁怒下邳陈氏。”

“不要犹豫了,来青州吧!”

陈登不答,只是静静的品尝海鲜烧烤的味道。

“原来这海中物,还能用这种方式来吃,比生吃的确有滋味多了。”陈登顾左而言他。

郑平语气微微一凛:“元龙兄,这海中物,生吃多了,容易犯怪病。”

“不想我给你送棺材,今后就戒了吧。”

“若是不戒,我只能去寻伯父,让你去关中求学了。”

陈登更是无奈:“显谋啊,我就好这一口吃的,你让我不吃,岂不是夺人所好?”

郑平一把将陈登手中的海鲜烧烤抢过来:“有熟的不吃,非要吃生的,那这些你就别吃了。”

“哎,等等!”陈登连忙起身:“我戒,我戒还不行吗?但你得将这烧烤之法还有佐料的制作都告诉我。”

“我以前也烤着吃,但是吃起来不够鲜美有味,定然是方式不对。”

正说间。

诸葛亮自船舱走出,来到船头。

“兄长,这船其实也不复杂,若是有匠人,我也能造。”诸葛亮语不惊人死不休。

陈登不信:“就看了船舱,你就知道这船怎么造了?”

“这可是我陈氏最大的一艘商船,整个徐州独此一家,糜子仲几次想要购买都没成功。”

诸葛亮笑道:“以前看了许多造商船的书,但因为我亲眼没见过商船的内部构造,所以很多地方都不理解。”

“今日仔细看了商船的船舱,不明白的地方都明白了。”

陈登指着诸葛亮,看向郑平:“显谋,阿亮偷我陈氏的造船技术,我抓他回去你有意见吗?”

诸葛亮坐在郑平身边,一点不慌:“抓我回去后,能将商船的图给我看吗?或许我还能改进呢!”

陈登不由一乐:“显谋,你就不怕阿亮学太多了,杂而不精吗?”

郑平轻摇羽扇,轻笑一声:“比起寒门子弟,阿亮不愁吃喝、不愁书籍和老师、不愁实践的地方、年少就能跟着我出游四方,只要阿亮能感兴趣的,我和使君都会尽力提供。”

“倘若这样还能让阿亮杂而不精,学成个庸才。”

“那我一定挖个坑将他埋了,省得以后我来个挥泪斩阿亮。”

诸葛亮表情一垮:“兄长,你怎么能这么狠心……”

刹那间,船头响起一阵大笑声。

在海上待了三日,郑平这才跟诸葛亮返回临淄城。

刚回城,郑平就在门口遇到了张飞。

“显谋先生,你可算回来了,大哥今天都问了俺八次了。”

“你要再不回来,俺就得睡在城门口了。”

“可怜俺夫人刚有身孕……俺却不在身边……”

张飞一脸的幽怨。

仿佛在说:显谋先生不回来,跟俺张飞有什么关系啊!

“什么事如此急迫,非得我回来?”郑平明知故问。

张飞扫了一眼左右,凑近道:“公孙瓒起兵二十万,要跟袁绍决战。”

“大司马引兵去劝战了。”

“大哥本来也想去,但冀州的关隘不许青州的兵马通过。”

“昨日探子回报,公孙瓒跟袁绍已经罢兵言和,跟着大司马回涿郡了。”

“不仅如此,大司马还任命公孙瓒为涿郡太守,有巡视幽州各郡的权力。”

“子纲先生猜测:大司马可能被公孙瓒软禁了!”

“公孙瓒跟袁绍,很可能也结盟了。”

果然,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公孙瓒,呵~

郑平暗暗冷笑。

给公孙瓒活路他不走,非得走绝路。

那传国玉玺,是轻易能碰的吗?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郑平了解了原委,让张飞先行离去。

张飞顿时开心了:“不急!不急!先生既然回来了,俺就陪先生走一会儿。”

诸葛亮在一旁笑道:“兄长,翼德将军是不信你呢!”

张飞脸有些红、佯怒轻斥道:“阿亮你还是个小孩,不要问大人的事。”

“俺怎么可能不信任显谋先生?”

诸葛亮一点不惧怕:“那你跟着兄长做甚?”

张飞理直气壮:“最近临淄城不太平,俺是在护送显谋先生!”

诸葛亮“吓了一跳”:“翼德将军,不如你先护送我吧!我还年幼,兄长可是能开硬弓的!”

郑平轻笑:“阿亮,你先回学堂吧。使君下了命令,翼德又岂会不跟着?”

张飞嘿嘿一笑:“还是显谋先生懂俺!”

来到衙署,刘备正在跟关羽对弈而坐。

但看刘备的表情,明显心思不在棋盘上。

“大哥,显谋先生回来了!”

听到张飞的大嗓门声,刘备猛地抬头起身,快步向前、语气急切:“显谋,你可算回来了!”

“幽州出事了!”

郑平点头:“来的路上,翼德已经跟我详细说过了。”

“可有沮授和田丰的消息传回?”

刘备摇头,语气变得凝重:“没有!昨日的探子,还是从辽东绕回来的。”

“子纲说伯圭兄极有可能跟袁绍结盟,软禁了大司马。”

“倘若真如此,青州,该当如何!”

刘备问出这个问题,就意味着对公孙瓒还抱有侥幸之心。

郑平轻叹:“使君,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公孙将军会返回幽州,想必沮公与已经被公孙将军弃之不用了。”

“冀州封锁关隘不许青州兵马通过,就只有一个可能。”

“袁绍和公孙将军,都已经知道传国玉玺在大司马处了。”

“他们是冲着传国玉玺去的!”

“公孙将军已经中了袁绍诡计,不可能回头了。”

刘备眼神多了几分黯然:“难道伯圭兄,也想效仿董卓吗?”

“拥立新的天子后,他就能位比三公。”

“的确,不可能回头了。”

公孙瓒的一意孤行,让刘备黯然神伤。

“使君,现在不是哀伤感叹的时候。”郑平徐徐道:“倘若公孙将军邀使君一起共立新君,使君会如何抉择?”

新的一月,三更走起。求月票啊!

(本章完)

第176章 二袁争锋,青州岂能不来第130章 魅魔刘备,智驱先登讨董第105章 兖州变故,刘备连横青徐第136章 智为将首,关羽谋西凉将第236章 惊弓之鸟,陈登疲兵之计第300章 奸诈曹操,吕布被迫嫁女第190章 刘备长女,积粮筑城之议第335章 孙策发威,郑平算计司马第2章 兵不厌诈,一策惊退黄巾第205章 人才济济,刘备喜得三杰第7章 北海求亲,名家清淑闺秀第148章 群策群力,智者不谋而合第136章 智为将首,关羽谋西凉将第227章 吕布勤王,曹操兵戮吕县第29章 星汉灿烂,当聚文武义士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当存天下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17章 静以致远,刘备来信相邀第194章 生财有道,青州安诸州乱第192章 南下琅琊,郑平忽悠曹嵩第44章 下官斗胆,恳请陈相退位第320章 分化之策,郑平又骗人了第65章 何为仁义,彼害之我利之第144章 与民共苦,青州牧刘玄德第217章 郑平迎亲,陶谦宴请曹嵩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诏事关重大第205章 人才济济,刘备喜得三杰第73章 声名鹊起,贤士兼济天下第149章 大势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268章 策瑜双壁,公孙瓒的决意第15章 蒹葭苍苍,北海伊人今在第86章 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第272章 三营出兵,郑平忽悠许攸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计慑服郡兵第142章 苦肉奇计,玩战术心都脏第24章 通达政令,驱黎庶除反贼第216章 卢植计成,董卓伏诛授首第78章 卢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335章 孙策发威,郑平算计司马第128章 分治冀州,刘备劝和袁韩第291章 金印紫绶,大汉皇叔刘备第46章 陈纪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95章 请君入瓮,青州决胜一战第296章 曹操中计,君疑臣则臣死第112章 促膝长谈,刘备初遇陈登第121章 赤胆忠心,关羽戏耍逢纪第115章 贤才齐聚,拥韩馥制袁绍第75章 祈天灯现,破乐陵斩贼首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计荣辱第90章 刘备进兵,卢植张飞到来第205章 人才济济,刘备喜得三杰第138章 羽斩华雄,卢植战皇甫嵩第41章 谦雅之士,刘备盛礼敬贤第332章 帝位之争,刘虞私问刘备第241章 孙坚北上,郑平布局江东第338章 御驾亲征,刘备亲临濮阳第36章 初露峥嵘,喜得钱粮兵马小孩发烧,今天两点这章只能欠更了第17章 静以致远,刘备来信相邀第337章 刘备称帝,决战阴云弥漫第257章 白袍添将,袁绍惊言中计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势第145章 冯谖三窟,向刘表借钱粮由于小孩反复发烧,明天开始暂时一更第330章 许攸定计,刘协被劫走了第174章 千里决胜,刘备郑平论势第249章 长安易主,刘协的疑心病第178章 破袁术谋,关羽举兵北上第311章 群谋众议,斗郑平争兖州第283章 南阳良将,黄忠甘宁魏延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205章 人才济济,刘备喜得三杰第105章 兖州变故,刘备连横青徐第253章 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第128章 分治冀州,刘备劝和袁韩第111章 少年卧龙,寻贤才要趁小第340章 诸葛出手,另类的出师表第270章 好谋无断,迟疑的袁本初第111章 少年卧龙,寻贤才要趁小第142章 苦肉奇计,玩战术心都脏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绍又悲剧了第140章 神威关羽,智计仍需武勇第253章 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第56章 略施小谋,刘子平的惊叹第205章 人才济济,刘备喜得三杰第273章 通敌之罪,郑平密计初成第103章 权略相争,河北义士沮授第120章 举兵邺城,关羽傲气依旧第136章 智为将首,关羽谋西凉将第125章 初见袁绍,刘备欲挖颜良第284章 甘宁东进,张飞计邀黄忠第152章 计定荆豫,刘备纳策破局第182章 调虎离山,关羽计算袁术第232章 杀鸡儆猴,关羽主政徐州第44章 下官斗胆,恳请陈相退位第290章 大汉忠臣,刘备献礼玉玺第183章 刘备亲至,假途兵指刘岱第191章 第三帝都,刘备决意建城第20章 壮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