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刘协遗命,郑平抵达温县

第334章 刘协遗命,郑平抵达温县

陛下遗命?

刘备惊讶的看向关羽,随即肃容道:“陛下有何遗命?”

对于关羽,刘备是绝对能信任的。

因此,除了一开始有些惊讶外,刘备并未怀疑关羽口中的遗命真假。

“陛下的遗命,是‘诛袁者,天下共主’!”关羽一字一顿,道出了郑平信中早已给关羽准备的理由,就是为了应对今日局势。

郑平懂刘备,关羽也懂刘备。

刘备是不会因为有人推举,就放弃过往的名声而从容登基称帝的。

匡扶汉室,不等于就要称帝。

刘备是汉室宗亲,匡扶汉室就是匡扶刘氏,对于刘备而言,谁当皇帝都可以,只要是汉室宗亲就行。

不过刘备如此想,其余人却未必会这般想。

刘备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跟着匡扶汉室的人,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振兴家族的。

没有任何利益,只凭借一个匡扶汉室的口号就要跟着刘备去给别人当臣子、未来又因为刘备失去皇帝的宠信而让家族受到牵连波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郑平只相信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不谈利益只谈理想,是不能长久的。

唯有将理想和利益合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将理想贯彻到底。

想要匡扶汉室,就不能要求追随的人无欲无求。

刘备不愿意踏上称帝的这一步,郑平会推动刘备走向这一步。

倘若让刘备错过这个机会,那么刘备今后几乎就不可能顺理成章的称帝了。

难道还要再来一次,新帝禅位?

那就等于是脱裤子放屁,还要让周围人嘲讽看笑话。

而这个恶人,只能由郑平和关羽来当。

一个是助刘备高唐起兵,打下了大部分基业的谋主;一个是跟随刘备多年,绝对不会害刘备的义弟。

虽然这会损坏郑平和关羽的名声,但舍去这些名声,却能让刘备早日继承帝位!

一旦刘备继承帝位,那么之后的任何战事,都会变得明正而言顺。

光武帝刘秀为何能在短短十四年时间就结束了王莽乱世,并非是戏言中的天命魔法师,而是因为光武帝刘秀,起兵到称帝只用了三年!

然后以大义征讨四方,这才能在短短的十四年就再次统一了天下。

同样,这也是郑平要让刘备走的路。

自初平元年夏高唐助刘备开始,到如今兴平三年春,刘备已经用了近六年的时间了。

之所以会让匡扶汉室的大业变得艰难,其根本原因就是刘备的身份不如刘秀。

以至于郑平要不断的去算计袁绍和曹操,不断的去合纵连横,不断的去拉拢分化,不断的去诳骗欺诈,才让刘备能在这个群雄并立的时代,成为仅次于袁绍的第二势力。

然而,时间拖得越久,北方三州对袁绍的支持就越强。

再拖个几年,当北方三州的士人都认为袁氏才是天命所归,那么战争就会升级到真正的国战。

哪怕刘备是汉室宗亲,以大义征讨北方三州,对于北方三州的士人而言,都叫侵略!

这战争,再打个三十年都未必能结束!

若按历史的进程,哪怕曹操在官渡之战和仓亭之战连赢两场,袁绍又病逝,而且还有袁绍三子内斗的情况下,曹操统一北方四州也用了足足八年!

由此可见,倘若袁绍未死,即便曹操赢了官渡和仓亭,也未必敢说稳赢袁绍。

这便是袁氏的恐怖影响力!

故而,郑平必须快刀斩乱麻,这才趁着忽悠逢纪去打许都的这次机会,弄死刘协,趁机让刘备上位。

只有刘备上位了,才能趁着袁绍在北方三州的影响力还未达到巅峰的时候,迅速发动灭州之战,才能将北方三州袁氏的势力影响,降到最低!

关羽虽然不如郑平看得长远,但关羽相信郑平不会加害刘备。

而这些年,郑平的任何决定,都能让刘备更进一步,这也让关羽信任郑平的手段。

“诛袁者,天下共主!”

短短七个字,却让刘备陷入了沉思。

如今天下,有实力诛杀袁绍且又是汉室宗亲的,就只有刘备一人有这资格了。

关羽这谎称的刘协遗命,几乎就等于是在告诉刘备:兄长,别犹豫了,除了你,谁还有资格当天下共主?

“云长,为何你不早说有陛下遗命?”刘备盯着关羽,徐徐开口。

关羽面不改色,摇头道:“若早说有陛下遗命,恐怕众人会以为,陛下是因为兄长的阴谋而亡。”

刘备勃然变色,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道理。

刘协死于关羽怀中,然后关羽说刘协有遗命“诛袁者,天下共主”,那不等于告诉所有人,刘备要当皇帝了。

曹操和众公卿必然会同仇敌忾的反对刘备,并制造各种流言蜚语来中伤刘备。

如今,仅仅只是刘虞的推举,就让刘备陷入了流言之中,更遑论再来个刘协遗命了。

许都众势力,在为谁称帝而争论不休。

邺城的袁绍,也得到了刘协死亡的消息。

“刘协小儿,竟被一个西凉无名之辈射杀,苍天已死,汉室将亡啊!”袁绍惊喜大笑:“子远,本将有意称帝,再聚三州之兵南下,彻底灭了汉室余孽。”

虽说四路南下的兵马,都未能成功,但袁绍并不在意这小小的失败。

胜败乃兵家常事,袁绍尚能卷土重来。

许攸却是摇头道:“明公,暂缓称帝之心吧。虽说汉室将亡,但其底蕴尚在,明公也未能完全让北方的士民都尊崇袁氏。”

“更何况,若此时称帝,等于让曹操刘备再次携手。”

“虽说刘陔已死,但真正知道刘陔如何死的并不多,上回议和虽然出现了意外,但也因此被证实是明公的布计,故而明公只需要发布檄文,就可以让刘陔死而复生。”

“攸料定,南州最终能称帝的,必然不会是孟德能控制的。”

“明公不如遣人去招孟德,依旧许以司空之位,共同辅佐刘陔。”

“待孟德到了河北,刘陔是生是死,就不重要了。”

袁绍眼前一亮,仔细琢磨了一阵,道:“孟德麾下的兵马,亦是能征善战,若能来河北,他日对付刘备,就容易多了。”

“只是一个司空之位,孟德未必肯来!”

许攸冷笑:“许都的探子回报,逢纪杀了曹操的几个儿子。如今逢纪已经逃到了河内,不如擒了逢纪,以其人头来安抚曹操。”

“曹操在许都待不下去,又记恨逢纪,必然会来河北!”

“至于司空之位,曹操若不愿意当,可封其为征西将军,让其率兵去西凉,正好让曹操去收拾马腾韩遂这两个畏罪而逃的。”

“不论如何,没了曹操的刘备,都会失去一大助力,明公再行南征之事,也能容易得多。”

袁绍细思片刻,同意了许攸的提议:“既如此,就依子远之策,先遣人去许都招揽孟德!孟德若见本将诚意,想必也不会再留恋许都。”

并州。

因为高干和匈奴单于的回援,郑平放弃了抢夺并州城池的想法,而是以搬空并州城池钱粮为主,用于黑山军民的耗用。

高干虽然很恼怒,但对郑平的游击战术却是无可奈何。

不论什么时候,游击战术都是最令人防不胜防的。

没有固定的战略目的,只有随心所欲的出击。

有高干的地方,郑平不去。

高干来了,郑平就走。

高干敢分兵,就将最弱的兵马击溃。

有黑山这个大后方在,郑平可以从黑山的任何地方出兵。

最令高干郁闷的事,郑平还玩起了“劫富济贫”。

抢粮食的时候,打的是黑山军的旗号,送粮食的时候,打的是刘备的旗号。

以至于仁德刘备的名声,渐渐的在并州传开。

哪怕高干大骂郑平的无耻,张贴告示揭露郑平的险恶用心,也改变不了得了“刘备”好处的士民态度。

立足乱世,谁能给好处,自然就支持谁。

这是大部分普通士民的心态。

论玩心计,十个高干都玩不过郑平。

到了最后,高干索性不出城了,只守着几个重要的城池,静看郑平在并州给刘备扬名。

毕竟出城耗费钱粮不说,一不小心还会遭到郑平的伏击,平白的折损兵力。

“高干当了缩头乌龟,想凭游击战术击溃高干的有生力量,就不奏效了。”

见高干不出城,郑平也不打算继续戏弄高干了。

毕竟出兵并州,本就是为了让高干撤兵,引动许都的局势变化。

如今目的达成,郑平也不准备继续留在并州了。

“张渠帅,具体的战术,想必这些日子,你也看明白了。”

“接下里,就由你们在并州牵制高干了。”

“记住核心:用兵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本质亦是欺骗。所以,能打,要装作不能打;要打,要装作不要打。要去近处,就要装作去远处;要去远处,就要装作去近处。给敌人以小利,去引诱他;迫使敌人混乱,然后攻取他。”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张燕也曾读过这段话,但并未能如郑平一般,将其活学活用。

而这段时间,张燕跟着郑平,亲眼目睹了郑平是如何将高干这个在并州善于进攻的大将打成了缩头乌龟的。

再有郑平这粗浅的白话讲解,张燕对“兵者,诡道”的精髓,逐渐领悟。

“郑军师要离开并州,准备前往何方?”张燕谦恭的立在郑平身边,语气也十分的恭敬。

郑平摇扇而道:“去许都!顺便给张渠帅讨一个平北将军的职位,也给张渠帅封个侯。今后就不再是黑山贼寇,而是大汉的将侯了!”

张燕目光一喜。

谁又愿意终身为贼呢?

身逢乱世,是身不由己;当黑山渠帅,亦是身不由己。

倘若能让黑山军民都能过上好日子,而自己也能封侯拜将,那这一生也不悔了。

“燕,谢军师厚爱!”张燕激动而拜。

郑平轻轻挥手,示意张燕起身,道:“张渠帅,话不多说,他日再见之时,希望张渠帅能给左将军,奉上高干的人头。”

作别后,郑平勒马转身,招呼赵云孙策南下。

看着远去的郑平,张燕斗志昂扬:“高干的人头吗?若是以前,燕无甚信心,但是现在,高干不过是缩头乌龟罢了!”

河内郡。

郑平率兵抵达温县。

河内郡虽说是郡,但因为是袁绍和曹操的战略缓冲地,故而各个县都相对独立的。

故而也没人来主动拦截郑平的骑兵,毕竟谁也不想没事去寻死。

“军师,为何要绕道来温县,这里有军师的故人吗?”赵云不解询问。

本来是要在最短时间抵达许都的,结果郑平临时改了主意,绕道来温县。

“嗯,故人谈不上,应该,算是仇人吧。”郑平托着下巴,随意答道。

孙策顿时来劲了:“仇人?既然是军师的仇人,那就交给末将吧!军师什么想法?是全杀了还是只杀一半?”

赵云有些疑惑的看向郑平:“军师在温县还有仇人?云为何从未听过?”

郑平嘴角微微一抽。

这种主观性的仇人,还真不好说。

难道要告诉赵云,因为司马懿在后世名声太差,所以今天故意来寻司马氏的麻烦吗?

“早知道孙策如此积极,就直接让孙策假装强盗了。”

“有子龙在,不太好办事啊。”

郑平暗暗琢磨。

毕竟赵云三观太正,肯定是不会支持孙策这种灭了司马全家或者一半的方式。

良久。

郑平暗暗摇头,选了个折中的方式:“杀人就不必了,征点粮草吧。另外,听说司马家的二公子,颇有才略,让其随军听候。”

孙策大笑:“原来是司马家的二公子跟军师有仇,策明白了!军师稍待片刻,策这就去司马家,一定让其痛快的将粮草献出,再将司马家的二公子,带到军师跟前。”

赵云见孙策笑容有些凶悍,连忙提醒道:“伯符,司马氏是河内大族,行事谨慎些,切勿坏了使君名声。”

孙策扬了扬手:“放心放心,策有分寸!”

(本章完)

第261章 考校亮逊,宗太公为本谋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186章 袁术败逃,张飞巧遇典韦第285章 黄忠辞官,凤雏被忽悠了第20章 壮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礼第272章 三营出兵,郑平忽悠许攸第253章 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第4章 显谋于世,制天命而用之第1章 趋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233章 十八万兵,袁术自信爆棚第76章 举兵青州,刘备连横泰山第341章 郑平自污,刘备全明星战更新说明第196章 幽州惊变,刘备面临抉择第268章 策瑜双壁,公孙瓒的决意第99章 众望所归,继任青州刺史第28章 选将练士,关羽孤傲依旧第152章 计定荆豫,刘备纳策破局第85章 借粮救民,吾辈义不容辞第172章 奇谋论势,袁曹布局兖豫第273章 通敌之罪,郑平密计初成第247章 孙坚归降,曹操又头疼了第123章 西征之议,卢植誓破长安第330章 许攸定计,刘协被劫走了第136章 智为将首,关羽谋西凉将第94章 最终谋划,虎吞天下大势第126章 奸雄英雄,终究不是一路第153章 颍川群谋,沮授独木难支第314章 围魏救赵,郑平算敌所算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绍又悲剧了第182章 调虎离山,关羽计算袁术第133章 鬼才布计,刘岱袁绍联姻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第63章 壮哉关羽,我辈义不容辞第223章 荀攸到来,刘备闻听噩耗第90章 刘备进兵,卢植张飞到来第326章 敌后战法,袁绍心态炸裂第255章 六营立旗,真仁主不妄杀第113章 围炉而坐,刘备论讨董事第14章 才兼文武,郑平初见孔融通知:十六号恢复三更。第121章 赤胆忠心,关羽戏耍逢纪第282章 智士张飞,薅荆州的羊毛第100章 卢植赠书,加强版关云长第208章 少年三杰,刘备用兵徐州第148章 群策群力,智者不谋而合第69章 上架感言第340章 诸葛出手,另类的出师表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计荣辱第85章 借粮救民,吾辈义不容辞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请贤士第164章 刘备议政,处处都要钱啊第220章 卢植病逝,遗计刘备假节第108章 择主而事,陈登二张鲁肃第302章 破曹之计,郑平游说臧洪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244章 郑平坐庄,郭嘉计胜周瑜第82章 刘备震怒,心无百姓为贼第329章 离间计成,袁绍罢免文丑第227章 吕布勤王,曹操兵戮吕县第130章 魅魔刘备,智驱先登讨董第51章 卢植尚在,恩师厚德如父第200章 因势利导,人才拯救计划第157章 刘备抢种,郑玄高徒国渊第251章 治理淮南,关羽押袁入京第258章 关中旱灾,荀谌欲说荀攸第78章 卢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179章 治乱之别,曹以暴吾以仁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06章 青州三营,淮南佐世之才第294章 汉家宗室,唯刘备独称贤第300章 奸诈曹操,吕布被迫嫁女第89章 借刀杀人,焦和欲诛刘备第339章 陆逊挂帅,渡河连战连捷第237章 人心尽失,袁术又作死了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诏事关重大第137章 九原鸠虎,本侯智勇双全今天没有第三更,容我花时间调整下后面的剧第127章 巧魁儁乂,刘备再遇良将第137章 九原鸠虎,本侯智勇双全第113章 围炉而坐,刘备论讨董事第18章 忠孝难全,义士奔赴仁主第77章 郑平借兵,张飞寻访卢植第61章 智驱虎豹,政令以利诱之咳咳,新书发了第75章 祈天灯现,破乐陵斩贼首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绍谋争辽东第43章 借古讽今,论官尸位素餐第314章 围魏救赵,郑平算敌所算第180章 长安变势,韩马进兵并州第235章 攻心之计,关羽义释周泰第155章 王佐之争,郭嘉计说荀彧第284章 甘宁东进,张飞计邀黄忠第173章 豫州战起,刘备文武齐聚第333章 刘虞之计,三宗共举刘备第235章 攻心之计,关羽义释周泰第228章 郭嘉郑平,陶谦营寨起火第279章 刘备发飙,擒文丑破南皮第34章 坚壁清野,张飞的大耳刮第103章 权略相争,河北义士沮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