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

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

城内别院。

管亥见到了正在院中编织竹席的管定。

虽然胡昭考虑管定跛了一只脚行动不方便,专程给管定配了一个侍女照顾起居,但管定是个闲不住的。

这一闲下来就开始编织竹席。

“管渠帅,我就不去叨扰你们叔侄叙旧了。”胡昭比了个请的手势,识趣的没有跟管亥一起近前见管定。

管亥见到管定,这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父母已逝,管定就是管亥唯一的一个亲人了。

“叔父!”

管亥来到管定跟前,双膝一软,跪在地上。

那双虎眼之中,亦是热泪盈眶。

“侄儿,你怎么会在这里?”看到忽然闯进来的管亥,管定吃了一惊,跛着脚起身,下意识的往门外望去。

关羽统兵在外迎击黄巾贼,而身为黄巾贼一员的管亥却出现在了高唐城内,这让管定有些惊慌。

管亥连忙近前,扶住管定道:“叔父莫怕,门外没有官兵的。”

管定这才松了一口气,但看向管亥的眼神却依旧充满了担忧,再次询问道:“侄儿,关县尉出城去迎击你们了,伱怎么会在城中?”

“叔父,我,我是奉令来打高唐城的。”管亥低着头,没有隐瞒管定。

看着低头坦诚的管亥,管定不由一跺脚:“侄儿啊,你真是糊涂啊!那徐琦是什么人?那是一头凶狠的豺狼,你莫非要让整个高唐城的百姓黎庶都遭受徐琦的欺凌吗?”

“上回就告诫过你,找个机会离开黄巾,结果你却带兵来打高唐城?”

“你是想让老夫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刘备大人乃当世仁者,一向察民疾苦,这城内准备安置灾民用的房屋,城外又准备了粥棚,如此仁义之官的治下,你竟然要来打?”

“难道你真的跟徐琦那狗贼一样,彻底放弃了良善之心,只愿去当那恃强凌弱的盗匪吗?”

“如此,你跟昔日杀害你父母的豪强恶霸有什么区别?”

管定越骂越气,忽然一阵气接不上来,不断的咳嗽。

管亥看得心惊胆战,正想上前,却被管定给喝骂回来。

“给老夫跪下!”

“兄嫂老来得子本是幸事,如今不仅受恶霸之苦,儿子还成了欺凌良善的贼人。”

“苦啊!”

管定又是恸哭又是喝骂,管亥只敢将头匍匐在地,不敢有半点的忤逆。

直到管定骂得有些累了,管亥才有些委屈的看向管定:“叔父,你误会侄儿了,侄儿虽然是奉令来打高唐城的,可侄儿没真的打啊!”

“你还想真的打?”管定又是眉头一挑,锐眼看得管亥头一缩。

片刻。

管定气消了些,看着管亥那委屈的模样儿,心中又忍不住一疼,缓和了语气问道:“侄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管亥摇头:“叔父,我不知道。胡昭劝我投降,但侄儿毕竟是贼身,麾下还有两百兄弟,他们亦有亲人。若是投降了,就真的任人宰割了。”

“徐渠帅曾告诉我,官兵不可信,昔日皇甫嵩坑杀黄巾降卒二十万,连老弱妇孺都不放过,侄儿不敢赌!”

“侄儿彷徨,这才来见叔父。”

管定见管亥的痛苦样,心中更是不忍,跛着脚将管亥拉了起来,然后理了理管亥有些蓬乱的头发:“刘备大人曾经对老夫说过,国家自有法度,赏必行,罚必行。”

“为官者务必求一个公正,而不可因私情徇私。”

“若你真有弃暗投明的悔改之心,刘备大人会从轻发落的。”

“但若有妄杀之罪,如徐琦一般将自身遭受的不公加诸于其余无辜之人,那就是死罪。”

“侄儿啊,你可切勿自误啊!”

“若你真不想投降,去其他地方吧,这高唐县不能再有百姓因为你们而受苦了。”

看着管定那苍老的眼神中,掩饰不住的关怀,管亥沉默了。

良久。

管亥咬了咬牙:“叔父,侄儿不走了!哪怕是要被问罪,侄儿也要陪在叔父身边!”

啪啪啪——

胡昭抚掌入内,赞道:“有道是,浪子回头,真金不换。管亥,这男儿重信义,你说过的话可不能反悔啊?”

“县丞大人。”管定见胡昭出现,连忙替管亥求情道:“老朽侄儿只是误入歧途,还请县丞大人能求个情。”

“管老先生,你腿脚不便,坐下说话吧。”胡昭有心替刘备收管亥的心,对管定那叫一个尊敬:“刘备大人可是嘱咐过,管老先生一向有德行,是乡民的楷模,让我要好生照料的。”

见胡昭提到刘备,管定不由有些怀念道:“刘备大人不惜屈尊降贵,也要给老朽编织竹席,因为公务离开后,又给乡邻银钱,让乡邻替老朽编织竹席。”

“每每想到我侄儿还在黄巾中,老朽就自感有愧于刘备大人,唉。”

胡昭敛容道:“老先生言重了。管亥加入黄巾,本是受恶霸豪强逼迫,并非本意。”

“刘备大人曾经说过,治下若有良善乡民加入黄巾,不是良善乡民的错,而是官吏在渎职。”

“官吏若能严明法纪,又岂会有良善乡民含冤受辱,被迫从贼呢?”

胡昭三句话不离刘备,不管是不是刘备说的,都将其视为刘备的教诲。

管定大为感动,看向管亥道:“侄儿,你可听见县丞大人的话了?刘备大人乃是真正的仁义之官,只要你诚心悔过,又没犯下大错,皆是可以被宽恕的。”

在管定的劝说以及胡昭的话术下,管亥内心的纠结和犹豫终于放下了。

“县丞大人,管亥愿降!”管亥单膝跪地,向胡昭抱拳一礼。

这称呼上的改变,也昭示着管亥内心的决意。

胡昭大笑,扶起管亥道:“管亥,你先出城吧!待得关县尉回来后,你再带上你的部下来降,我会替你美言的。”

管亥看向胡昭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复杂。

胡昭这话同样是在暗示管亥,能不能投降,还得看关羽的意思。

“县丞大人,之前多有误会,你的好意,管亥心领了!”管亥抱拳谢道。

送管亥出城后,胡昭立即遣一骑卒,去跟关羽报信。

虽然借助管定劝降了管亥,但是否能接纳管亥,还得看关羽的态度。

自刘备代掌平原后,关羽就奉令代掌了高唐县。

胡昭管政,关羽管军,而遇上重大事务,则由关羽一言而定。

骑卒在中途就遇到了撤军回来的关羽,奉上了胡昭的密信。

“这胡昭,倒也识趣。”

关羽扫了一眼密信,略微点头。

虽然不怎么喜欢士人,但关羽并非是个蛮不讲理的。

这县中政务,依旧是需要士人来治理的,而恰好,胡昭又是个精于政务的。

“子诚,这是胡县丞送来的密信,你瞧瞧吧。”关羽将密信递给华缉。

华缉今日的表现,让关羽也颇为满意。

这个年轻的士子,也让关羽对士人的印象有了一定的改观。

“关县尉,高唐县不宜再多杀伤了。”

“徐琦以及另外六支黄巾的渠帅都已经死了,首恶已经诛杀!其余的黄巾贼,都可以招降安抚了。”

“毕竟这高唐县的田地,总不能全让老弱妇孺来耕种。”

“若接受了管亥的投降,或许能用管亥来招降高唐县剩下的黄巾,如此一来,高唐县的黄巾就能彻底平定。”

“我等也能尽快的安置乡民返回家园,准备过冬的粮食衣物了。”

华缉稚嫩的面容多了几分风霜色,斟酌过的言语也更显周全了。

关羽捋了捋美髯,对华缉的回答仔细斟酌。

如今黄巾首恶除掉了,安置乡民重返家园,才是重中之重!

破敌只在一日,但安置乡民,却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妥的。

若是处理不妥当,让乡民挨冻受饿,必然会引起乡民的二次反叛。

“我受兄长重托,代掌这高唐县,便要替兄长安抚受灾的乡民。”

“就依你之言,受了这管亥的投降吧!”

关羽行事果断,一回到城池就遣人去召管亥。

而此时的管亥,也得到了徐琦和其余六支黄巾覆灭的情报,不由庆幸。

连徐琦都死了,即便抢占了高唐城又有什么用?

当即。

管亥率这两百黄巾,来到了城下向关羽请降。

关羽见管亥骁勇,又兼年少,心中本有三分欣赏。

又得知管亥的父母死于豪强恶霸、管亥一怒之下杀了仇人后才投身黄巾,关羽心中又多了几分共情。

眼前的管亥,跟当年关羽的遭遇何其相似?

只不过关羽在杀了仇人后,逃亡途中遇到了刘备,这才没有跟管亥一般投身于黄巾当一个贼寇。

“管亥,你本是良家子,只因豪强恶霸欺凌父母,县官又不依法惩处恶人,这才无奈犯事逃亡。”

“关某昔日,亦有如此遭遇。”

“这世间多有狗官恶吏,以至于豪杰大多无奈逃亡。”

“但关某有幸,能遇上仁德的兄长,这才避免了落草为寇。”

“今日你既然肯降,就不能再有贼性,需要勤读春秋,领悟春秋大义,不可再有从贼之心了。”

关羽一捋美髯,上前扶起管亥,谆谆教诲。

管亥内心震撼不已。

当关羽说出“昔日亦有如此遭遇”时,管亥同样有了共情之心。

身为良家子,却不得不私下动武去击杀仇人,最终落草为寇,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本可杀敌立功名,却发现自己只能去当贼!

即便是管定,都难以理解管亥内心的苦楚。

但眼前的关羽,却在寥寥数言中道破了管亥的内心真实想法,更是劝管亥勤读春秋,领悟春秋大义。

这让管亥有一种遇到了知己的兴奋。

“卑下管亥,谨记县尉大人教诲!”管亥热泪盈眶,再次抱拳一拜。

关羽见状,心中亦是高兴。

如管亥这样的草莽豪杰,更能得到关羽的认同。

“管亥,高唐县不再需要黄巾的存在了。”关羽敛容:“你可愿助关某去招降剩余的黄巾?”

管亥慨然抱拳:“县尉大人放心,我在黄巾中还是有些名气的,容我数日,定然替县尉大人将剩下的黄巾招降。”

高唐县战事已定,关羽遣人快马加鞭的将战报送到了刘备手中。

见关羽击破了高唐县的七支黄巾,又招降了以管亥为首的一批黄巾青壮,安置灾民的事也办得稳妥。

刘备心中的担忧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激动。

“云长也成长了!”

刘备深知关羽性格,一直担心关羽会跟华缉和胡昭不和,继而让高唐县的黄巾和灾民变得不可控。

而如今,关羽却能跟华缉和胡昭和睦相处,将高唐县的祸事扼杀在了萌芽之中,这让刘备激动之余又多了三分欣慰。

刘备的地位和名声提升太快了。

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高唐令,变成了试守平原相。

不仅如此,刘备还成了平原王刘硕的准外甥女婿,只因焦和不肯给刘备茂才名额,整个青州的刘氏宗族王都来了平原给刘备捧场子。

这地位和名声的骤然转变,也让刘备有些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慎,这地位和名望就如同梦幻泡影一般的破碎了。

张飞如今去了幽州,刘备自然不用担心张飞犯错,但关羽却在高唐县,不在身边约束着,刘备怕关羽会因为傲气而将同僚士人全都得罪了。

但刘备如履薄冰,关羽又何尝不是在如履薄冰?

眼看刘备的家业越来越大,这可用的人又少,关羽时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克制要冷静。

若是犯了错,那就等于在葬送刘备的整个前程。

这是关羽不能容忍的!

所幸,高唐县的黄巾危机,已经成功解除了。

关羽的表现,也超乎了刘备的预料。

义弟的成长,同样是刘备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家业小的时候,还能让关羽当个护卫,这家业大的时候,总得让关羽独当一面啊!

“接下来,就看显谋先生的了。”刘备看向般县的方向。

自郑平以迅雷之势灭了安德县和鬲县的黄巾之后,郑平就举兵往般县。

先发个一万二过过瘾

(本章完)

第159章 诡士郑平,这权略真的脏第163章 乾坤难测,天下大势已乱第64章 策马挥刀,安天下复汉室第124章 南北之势,结盟袁术陶谦第305章 智说吕布,曹家有子曹昂第206章 青州三营,淮南佐世之才第213章 以静制动,刘备稳坐青州第20章 壮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礼第128章 分治冀州,刘备劝和袁韩第224章 潜龙出渊,徐州牧该换了第101章 刚毅大节,关羽拜师卢植第176章 二袁争锋,青州岂能不来第313章 虚虚实实,袁绍被打蒙了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杰第116章 双鱼濡沫,刘备迎娶郭昭第134章 今日敌手,汉末三大良将第172章 奇谋论势,袁曹布局兖豫第62章 迅雷之势,两县黄巾皆平第334章 刘协遗命,郑平抵达温县第209章 先兵后礼,青州强硬表态第87章 东海糜氏,当急人之所急第184章 生擒刘岱,刘备权谋心计第189章 南结陆康,郑平再布远略第333章 刘虞之计,三宗共举刘备第91章 初掌骑兵,轮到俺老张了第189章 南结陆康,郑平再布远略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94章 最终谋划,虎吞天下大势第253章 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第203章 周郎年少,刘繇结仇刘备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计慑服郡兵第110章 收获民心,陈元龙的钦慕端午祭祖,请假一天第72章 量才而用,磨灭祢衡傲气第59章 攻心为上,郑平长袖善舞第330章 许攸定计,刘协被劫走了第233章 十八万兵,袁术自信爆棚第200章 因势利导,人才拯救计划第161章 舌灿莲花,郑平游说刘虞第278章 公孙之殇,气疯了的袁绍第193章 引资招商,郑平糜竺论势第159章 诡士郑平,这权略真的脏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50章 胡昭堂妹,张飞心有所属第156章 赵云献策,常山国的选择第129章 以仁驱武,亦知先登之勇第65章 何为仁义,彼害之我利之第32章 经营名声,刘备渴贤爱民第153章 颍川群谋,沮授独木难支第103章 权略相争,河北义士沮授第304章 争夺兖州,兖州牧吕奉先第293章 领左将军,刘备开府治事第254章 征北将军,临淄侯刘玄德第71章 强兵碾压,郑平速破般县第9章 儒生英气,敢称少年有为第151章 定势河南,刘备未雨绸缪第145章 冯谖三窟,向刘表借钱粮第25章 谋士脏计,诱豪强借田地第154章 终得冀州,袁绍聚拢贤才第285章 黄忠辞官,凤雏被忽悠了第34章 坚壁清野,张飞的大耳刮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拢刘备第330章 许攸定计,刘协被劫走了第161章 舌灿莲花,郑平游说刘虞第257章 白袍添将,袁绍惊言中计第86章 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60章 郑平论势,荀攸欲投刘备第150章 边让陈宫,兖州止战之策第4章 显谋于世,制天命而用之请假一天第137章 九原鸠虎,本侯智勇双全第191章 第三帝都,刘备决意建城第212章 刘宠遇刺,袁绍拉拢袁术第125章 初见袁绍,刘备欲挖颜良第333章 刘虞之计,三宗共举刘备第96章 轻信巫祝,焦和穷途末路第330章 许攸定计,刘协被劫走了第7章 北海求亲,名家清淑闺秀第65章 何为仁义,彼害之我利之第340章 诸葛出手,另类的出师表第127章 巧魁儁乂,刘备再遇良将第45章 矢志不渝,举刘备为茂才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67章 怀柔之策,再扬刘备仁名请假一天第222章 沮授田丰,刘备谋事之士第316章 颜良贪功,关羽提刀请战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结连吕布第339章 陆逊挂帅,渡河连战连捷第309章 奸诈曹氏,刘备陆康论势第86章 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第330章 许攸定计,刘协被劫走了第127章 巧魁儁乂,刘备再遇良将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260章 郑平论势,荀攸欲投刘备第164章 刘备议政,处处都要钱啊端午祭祖,请假一天第273章 通敌之罪,郑平密计初成第338章 御驾亲征,刘备亲临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