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137章 仙人“跳”

第137章 仙人“跳”

相对比江东之地,中原学风之盛高十倍不止。

而中原之学风,又以颍川为最!

再加上汉代的察举征辟制,名声与人脉才是做官的最重要指标。

只要名声足够高,人脉足够广,那么自然就可以轻易为官。

在这种情况下,学风鼎盛,私学盛行的颍川也就越发地吸引天下士子汇聚,然后逐渐形成了一种闭环,使之颍川成了无数士子游学或求学的圣地所在。

而一旦蔡邕所宣布的“仁德书院”成立,那么首当其冲受到一定影响的便是颍川。

原本是一家独大,使天下士子所神往之处,却是从一个变成了两个,无疑会影响颍川所代表的含金量。

这对于极其重视“颍川名士”这个身份的郭图而言,这无疑是伤及到了郭图的切身利益。

只是以大义而言,“仁德书院”的成立乃是为天下士子谋福,亦旨在为大汉培养更多的人才,一时就收获了在场无数士子的支持。

甚至就连那些原本仅是凑热闹的贩夫走卒,在听闻蔡邕所言的不论出身,内心也随之产生了几分活络与希望。

这让郭图心中愤怒之余,却是完全不敢表露出来。

而蔡邕在接连介绍了司马徽、代表着大儒郑玄的孙干,以及将会作为教谕的路粹、阮瑀、管宁等名士。

一时间,“仁德书院”所展现的师资力量可谓是群英汇聚,让在场的士子们有种心神摇曳之感,甚至都忘却了汇聚于此本是为了流言之中所言的沙盘推演而来。

“蔡公!”

终于,有一位距离蔡邕最近的士子高呼一声,然后挤到了最前方冲着蔡邕行了一礼,请问道。

“学生乃是辽东郭亮,游学之路何止万里?所为者,便是学识!”

“然,学生行走多地,欲学学识之门槛,高!极高!!”

“今闻蔡公成立‘仁德书院’,不论贵贱,不分出身,有教无类,心中可谓欣喜不已又焦急于求学门下,故以斗胆问之蔡公,欲进‘仁德书院’不知有何条件?莫非是需要有‘仁德’之名方可进学?”

不得不说,这位名叫郭亮的士子问得漂亮。

倘若不是李基对于此人毫无印象,都不禁怀疑此人是不是刘备另行安排的托,以至于李基原本安排在人群之中的托都还没有来得及开腔,反而是被他给抢了先。

而蔡邕面对郭亮的询问,开口答道。

“仁德书院之主旨,乃是以仁德为先,但非是以仁德为求学标准,仁德在乎心在乎行却并非是浮于名。”

“故以,除非其人大奸大恶,否则皆可入书院之内求学。”

“而书院又以内门、外门分之。”

“外门者,只要有求学之心皆可学之,届时仁德书院将每日派人于仁德书院门外讲授一应学问基础,有心者只管学之。”

“内门者,则会进入书院之内由各教谕所亲自教导,且书院之内亦会对各门学科分门别类,除了思想教育这一门必选之外,其余学科皆由各个学子自行决定学习哪一门,又或者同时学习多门亦可。”

随着蔡邕开口讲解“仁德书院”的具体规矩,无疑是越发在场的学子们越发心驰神往。

尤其是那些求学多年的士子们,更是清楚“仁德书院”所设立的规矩到底是有多么的先进。

此前,士子们纵使是有幸得以旁边名士讲学,又或是拜于某个私学之下,那也只能是名士或私学讲解什么,便需要心怀感激地学什么。

士子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可言,亦不能有丝毫的质疑。

而“仁德书院”之内居然是可以任由学子们选择所想要学习的学科,这不仅仅是给予学子们的自由与尊重,更是可以让学子们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用在所喜好的学科之上。

至于那所谓的外门,更是足以说明“仁德书院”在确确实实地践行着有教无类,不分贵贱之教条。

若有天赋者,可入内门;

纵无天赋者,亦在外门教导之。

这一刻,在场的士子们自觉地同时冲着蔡邕、司马徽的方向行了一个师礼,然后又纷纷地朝着刘备的方向躬身行礼。

可以说,仅“仁德书院”一举,便让刘备获取了士子们的无数好感。

刘备看着这一幕,连忙也冲着诸多士子们还了一礼,起身之后,看向身旁李基的眼神却多了几分佩服。

整个“仁德书院”的规矩,可都是由李基所制定的,每一条都是与如今的私学制度大为不同。

当然,除了内门学子们可以自由选学之外,最为刘备与蔡邕颇为担忧的则是教导外门之事。

纵使蔡邕的人脉再广,也不可能请来足够的大贤名士连带着外门一并教导,更重要的是恐怕除了一部分秉承先贤孔圣有教无类之道的大贤名士之外,其余人根本也不愿意去教导代表着平庸的外门学子。 只是,李基却坚持“外门”制度,言及这是为了让诸多或有天赋的平民百姓一个机会。

或许,在那无数只能一生埋首于田亩之中的百姓平民之中,是否埋没着天赋堪比诸葛亮的奇才。

至于教谕远远不足以同时教导外门的问题,李基则是提出由内门弟子代替教谕且通过轮换的方式定期教导外门即可,继而说服了刘备与蔡邕。

而看着如今众多士子们的反响,刘备方才真正明白着李基所制定的规矩会给士子们带来什么,又将会给“仁德书院”带来什么,以及给自己带来什么。

自此,刘备作为“仁德书院”的创始人,将会在整个大汉享有各种意义上的免喷权。

纵使其余的私学又或者颍川也跟着成立书院,作为推动书院成立的刘备,依然会获得无数人的尊崇与维护。

莫说是十常侍与何进,就算是天子想动刘备,恐怕都要考量一下天下士子的反应。

随即,略微顿了顿的蔡邕,直至在场众人大多都消化了关于“仁德书院”所制定的内外门规矩之后,蔡邕方才接着说道。

“至于加入内门的方式有二,分为军、政两条道路。”

此言一出,无疑让士子们都略微一懵。

纵使如今的士子们讲究的是“君子六艺”,但主流追崇的无疑还是儒家经学。

类似于卢植,先是大儒精于经学,方才是军事家、治政名臣……

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士子们几乎都以经学为基,再往外发展各种分支学识,与后世的科举完全一味推崇四书五经还是截然不同的。

如今的“仁德书院”却是考究与军、政有关的内容,方能准许进入内门求学,这反而算是一种……怪象。

蔡邕也不卖关子,直言道。

“原本若是老夫的想法,入内门所需要考究的自当以经学为主,但李子坤曾言:书院所教导的不止经学,那便不该以经学作为唯一标准。”

“因此,入内门后,诸学子若是欲学经学,乃至于真正拜于大儒门下还需额外通过经学考核方可。”

“其余学科亦是相似,纵使是进入了内门,也会设立一定的筛选学子是否符合学习此学科要求。言于前,以便诸位知之。”

此言一出,诸多士子反而觉得合理了不少。

法不轻传,道不贱卖。

纵使进了内门,亦是进了一个新的起点,给予了学子们一个奋进上学的机会,所代表的并非是学识就能轻易获取。

“因此,加入内门所考核的军、政两条道路。”

“所谓‘政’,便是士子们需要加入吴郡如今所实施的水网规划修建之中为一小吏,真真切切地在百姓谋福祉,践行了与仁德相符的实干之举,得到了由刘郡守的认可推荐便可进入内门。”

随着蔡邕说完,刘备再度朝着在场的诸多士子拱了拱手,可谓是斩获了无数热络的目光。

唯有藏于人群之中的郭图忍不住连暗道了三声:“虚伪之徒!邀名之辈!丧心病狂!”

以着纯粹的利益角度去看,郭图看到的不是一个公正的考核方式,而是无数朝着刘备涌去的利益!

以着吴地之偏僻,压根就没有多少真正具有才学的学子。

此前,郭图听闻那个所谓的“以一郡而治天下”以及刘备与李基试图对吴地进行大开发之时,就觉得那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且不说长江以南的地理环境恶劣,人口亦是稀少,更重要的是就连人才也可堪匮乏。

在这种情况下,纵是李基胸有百万兵,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难道仅凭一人,在没有大量有能力的基层官吏支持的情况下,李基能做什么?

什么都做不了!

皇权尚且不下乡。

更莫说是李子坤那有如空中楼阁的政令?

然而,倘若当真有着无数的士子前仆后继一般不顾身份地在刘备麾下担任小吏,协助开发河道,治理水利,那么李基开发吴地的障碍将会瞬间扫平大半。

‘这是白嫖啊!’

郭图在心中发出着近乎尖锐的爆鸣声,完全明白了这是何等恶劣的奸计。

建造一个书院才需要耗费多少钱粮?

那蔡邕还是李基的丈人……

可大量士子甘为小吏,所能产生的效益又有多大?

莫名的,郭图想起流言之中的那个仙人“跳”……

(本章完)

第307章 印绶第70章 开摆第235章 再造大汉之志第316章 胜负已定!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113章 血包第279章 残酷的一角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200章 妖道!吾誓杀之!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170章 上当矣!第77章 沙盘推演134.第134章 四渡红水第16章 诱敌二重奏第271章 幽州牧刘虞第271章 幽州牧刘虞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344章 无双上将潘凤第12章 吾已看到未来第78章 无一人可堪敌手第42章 针对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订阅)第301章 四档士卒第168章 进击的士子第54章 黄天死乎?否也第208章 只为压倒李子坤而来第247章 难成气候刘玄德138.第138章 “军”与“政”第216章 通过时间差进行的试探第48章 李基论战第99章 愿为长寿之龟第19章 良?谁知道?谁信?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317章 汉剑可斩于瀛洲否?第99章 愿为长寿之龟第92章 孙氏第182章 父亲何故叹息?第339章 顺水推舟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249章 扬州岛夷第314章 关原之战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61章 吴郡郡守第170章 上当矣!第230章 渡半而击之第78章 无一人可堪敌手第104章 区区七连败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53章 常山赵子龙在此153.第153章 谁让吾贾文和心善乎?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200章 妖道!吾誓杀之!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葱第100章 关于流民安置落户的意见书第292章 一汉当五胡第157章 他日必报此恩第105章 先生若不弃131.第131章 茶话会140.第140章 英才尽入彀中第247章 难成气候刘玄德第338章 西凉马儿第73章 真毒士第280章 节哀顺变第284章 身如断旗第286章 白马义从第318章 异国破灭图130.第130章 灭国毒士第172章 想第47章 虚实之计第124章 桃园众!!(加更!)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惧症?第105章 先生若不弃第63章 袁氏!袁氏!第316章 胜负已定!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2章 彼其九族之141.第141章 无墙之城第303章 昭亭侯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132.第132章 设下门槛第330章 都杀了!第50章 薄落津之变第21章 借汝头颅换肉半斤第112章 无稽之谈第338章 西凉马儿第215章 山越袭营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230章 渡半而击之第211章 既是选手,又是裁判第81章 流民问题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杰第13章 口袋阵第178章 养寇自重第16章 诱敌二重奏第176章 宴中剑舞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285章 与棋局无异第91章 来年土地更肥沃第156章 凭实力借的第121章 没有不和,但是不熟136.第136章 仁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