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诸葛亮拜师

“劳二位久候,实在惭愧。”

李基谦逊地道了一句,然后邀请诸葛玄与诸葛亮重新落座。

而在双方简单地交谈表明身份,熟络了些许后,诸葛玄连忙冲着诸葛亮递了一个眼色,让诸葛亮快快主动表明拜师之意。

会意的诸葛亮也不迟疑,当即再度起身朝着李基一拜,道。

“久闻国士侯贤名,亮虽为一山野小儿,却也有济世救民之心,只恨心有余而力不足,斗胆欲拜于国士侯门下,还请侯爷允许。”

李基见状,连忙起身亲自将诸葛亮给扶了起来。

看着眼前这个似乎已初具风姿的少年郎,李基脸上忍不住流露出笑意,道。

“既有济世救民之心,那你我便是同道中人,互为友人相互指教便是了,倒也无须行那拜师之礼。”

若是说凭借着年龄优势,李基以大欺小偶尔逗一逗郭嘉也就罢了,可李基还当真不愿在诸葛亮的面前托大。

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的能力如何,而是诸葛亮那名垂青史的忠贤之心,实在是让李基敬佩不已。

所以李基愿与之为友,却不想占了诸葛亮的这个便宜。

再者,李基的年龄也就比诸葛亮大了个十岁出头罢了。

看似二十余与十岁似乎差距很大,但放到三十余岁与二十岁,四十余岁与三十岁,甚至更长呢?

这个年龄差,连忘年交都算不上。

且当世贤才,李基无疑最为看重的便是诸葛亮。

也知悉诸葛亮跟刘备与自己的相性或是最高的,他日互为同僚的日子还长得很,恐怕更多的也确实是相互指教。

只是,李基的看重却是惊呆了诸葛玄,这一番话完全算得上是折节下交的君子典范。

便是诸葛亮,那清彻深邃的眼眸也是微微睁大了些许。

诸葛亮自小便目睹乱世惨状而立下壮志,更因儿时偶遇了刘备于泥水之中不惜污了衣袍为偶遇之人扶棺,这让诸葛亮对于刘备感激不已。

也正是因此,多年来诸葛亮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刘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知悉了大量李基的事迹。

可诸葛亮即便自命不凡,但也不敢肯定在国士侯如此年纪便能行如此种种非常人之事。

且在抵达了吴郡后,诸葛亮之所以四处转悠了一阵,便是打算实地亲自了解一番李基的治政理念是否与己相符,再行拜师之事。

以结果而言,诸葛亮觉得国士侯既心怀仁德,又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才。

甚至让诸葛亮对于国士侯都不免升起几分尊崇之心,觉得今后若有国士侯如此能力与成就亦不枉此生了。

正是因此,诸葛亮才彻底下定决心上门拜师,且决心待有学成之日,便为刘皇叔献上微薄之力,早日匡扶汉室,平定乱世。

而骤然感觉到了所尊崇的国士侯,如此看重自己,愿以同道友人相待,这让诸葛亮顿生一种微末之中骤逢知己的感觉。

尤其是有陈群的轻蔑在前,这更是显得李基的折节下交难能可贵,让诸葛亮心生感动。

反应过来的诸葛玄连忙开口道。

“承蒙国士侯看重亮儿,能让亮儿拜于国士侯门下听训已是亮儿的福分,如此黄口小儿岂敢称与国士侯为友?”

李基摆了摆手,不以为然地开口道。

“我的年岁与诸葛亮长不了多少,便是平辈论交亦无不可,且……”

李基的声音略微一顿,回想起史书中对诸葛亮的记载,那可是常以管仲、乐毅自比,点评友人之才不过刺史郡守,自号“卧龙”,可见其年少之时亦是自傲之人。

“我曾耳闻诸葛亮在家读书也不过自学,便已颇有才学,可见其聪慧程度。如此早慧之材,也未必就轻易拜他人为师。”

只是李基的话音才落,诸葛亮便是躬身一拜,口称。

“老师,诸葛亮有礼了。”

这让李基险些一口气没能喘上来,看着诸葛亮那一副认真的模样,一时反倒是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尤其是诸葛亮那明明不过是少年模样,但沉稳气质比之夏侯兰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时间,李基甚至觉得诸葛亮身上这沉稳过头的气质似乎有些熟悉……

李相?!

骤然,李基想起了自家的那个省心儿子。

那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气质,简直就是如出一辙。

而看着诸葛亮主动称呼“老师”后,诸葛玄那一副喜笑颜开的表情,李基干脆也不勉强,摆了摆手道。

“也罢也罢。”

“这么说老师是愿意收下弟子了?”诸葛亮确认道。

“对外,琅琊诸葛氏可宣称诸葛亮为吾弟子;对内,你我可随意些,相互探讨指点便是了。”李基开口道了一句。

此言,让诸葛玄的老脸不禁微微一红。

只是如今的琅琊诸葛氏确实是没落了,原本诸葛氏中唯一的顶梁柱诸葛珪也不过是官至郡丞便英年早逝,仅剩的诸葛族人无一人为官,影响力日益下降。

因此,近几年来诸葛玄一边代兄养育诸葛亮兄弟姐妹,一边积极地四处跑动,寻求门路为官振兴琅琊诸葛氏。

而国士侯将诸葛亮收为门生之事传出去,对于琅琊诸葛氏而言无疑有着莫大好处,这也是诸葛玄表现得尤为积极的原因所在。

可以说,以着李基如今的地位威望,便是从指缝之中漏出些许好处,便已足够振兴一个小家族了。

旋即,李基为表亲近,特意留了诸葛玄与诸葛亮在府中用晚膳,且准备让诸葛玄与诸葛亮留宿在府中。

只是诸葛玄也是深谙人情世故,如今诸葛亮也拜李基为师,双方已形成仅亚于父子的紧密关系,留诸葛亮在府中暂住指点自无不可。

但他作为外客,留于府中可就可有不便,且不太懂事了。

因此,诸葛玄以留在琅琊郡内的诸葛均太过于年幼为由,当晚便推辞离开了。

对此,李基也没有特意挽留,在府中为诸葛亮安排了住处。

恰好,此前夏侯兰与郭嘉相继被安排出府后,正好有房间空置了下来,且那两间房间距离李基的书房也较近。

第416章 猛虎之殇第227章 装扮吴县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370章 东观藏书第504章 高质量幼苗第489章 诽谤之言也第492章 司马懿第332章 盟主之争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97章 请君入瓮第16章 诱敌二重奏第191章 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27章 锦衣潜行第403章 营啸131.第131章 茶话会第510章 小国的悲哀第208章 只为压倒李子坤而来第407章 唯一的机会第494章 诸葛亮上门第348章 那个男人回来了!第471章 合作与分歧第349章 吕布与陈宫第97章 请君入瓮第69章 证“有罪”易,证“无罪”难第454章 自古以来第526章 摸鱼式打法(第三更)第246章 亚父之约第401章 藏兵于民第356章 先给答案第35章 戒“备”森严第511章 丑陋的下场第86章 糜家入吴郡第121章 没有不和,但是不熟第395章 争议第111章 月黑风高交流时第22章 耀武!扬威!造势!第255章 尚缺的东风第247章 难成气候刘玄德第366章 谁能杀咱?第208章 只为压倒李子坤而来第13章 口袋阵第102章 不当人子第164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430章 凡有不决,可由子坤第511章 丑陋的下场第524章 袁氏底蕴第396章 溧阳会盟第415章 岘山之陷第478章 勿谓言之不预第498章 万民相跪(第三更)第519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204章 有备无患第17章 关某面前耍大刀第375章 此辱,当百倍报之第262章 此去瀛洲为帅者第296章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349章 吕布与陈宫143.第143章 你说你剑很利?第289章 所缺的东风第89章 斩草除根?第199章 老道士第518章 满堂唯我一个聪明人?第327章 杀那个矮的第455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242章 太平清领书第259章 甘宁的礼物第400章 打扫干净屋子再入住第92章 孙氏第362章 我儿奉先莫要再喝了第280章 节哀顺变第11章 他日,当待之以国士第126章 两全之法第483章 两军接触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433章 八百个心眼第265章 似乎是个尽兴的机会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372章 闭月之颜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409章 卸甲,弃刃,投降第378章 国士侯第194章 缓称王第366章 谁能杀咱?第128章 那只是目录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259章 甘宁的礼物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356章 先给答案第229章 江面上的庞然大物第117章 “人形自走图书馆”蔡昭姬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404章 节哀顺变第218章 两万对五万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爱第257章 吴郡存在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