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以身入局

第76章 以身入局

此前,由于李基所展现的气度非凡,让在场众人大多都忽略了李基的年龄。

如今细细看之,方才发现李基那俊朗儒雅的相貌似也有着几分稚嫩,确实是一弱冠少年。

若是以李基的年龄计算,总不是真的仅仅修习典籍两年半,恐怕也是相去不远。

而感受着宴席之上众人的眼光变化,李基的脚趾几乎有着当场抠出一栋别墅的冲动。

‘简直就是大型社死现场……’

‘贾文和!贾文和!基先将此仇记下了。’

李基暗暗地发誓着,表面却依然维持着波澜不惊的沉稳姿态,似乎适才那狂妄得似乎在挑衅众人的言语并非是由李基本人所说似的。

这让李基的脑海里,不禁再度浮现昨日商议的场景。

李基的原计划,不过是意欲借由卢植之口宣扬李基的名气。

就如同曹操被许劭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名气为之大涨。

而卢植尽管并非是许劭这种擅于点评他人的名士,但卢植本便是大儒,又兼有着平定黄巾之功,可堪为如今名气最盛者。

只需得到卢植于大庭广众之下肯定,李基之名气必然暴涨,足以轻易淡化曹操与刘备之间的小矛盾,且会显得曹操与刘备均有识人之名。

然而,在听完李基的计划后,贾诩却针对着李基的计划进行了补充。

“子坤之计颇好,化解形势于无形,但子坤既然已决定宣扬名声,何不更为高调?”

“玄德公与一众世家子弟相比,根基何其薄弱也?既然子坤已决定一展才华,何妨不借机成为横压当世第一人,吸引世间士子接触或投靠玄德公。”

“有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若是李基明日于宴席之上,以自身之能盖压卢公、皇甫公、朱公等众多平定黄巾名将,那将尽收平定黄巾之声望,顷刻间名扬天下。”

“如此世间崇拜于子坤者,将不知几何!如此世间不服于子坤者,亦将不知几何!”

“可知‘月旦评’吸引了多少士子名人?届时有着偌大名声的子坤稍稍用计,便是往江东吴郡,必然亦使天下士子如云聚而集,其中妙处可谓是难以估量。”

“而此计划意在使子坤之名声如瘟疫般卷席不绝,不如便以‘大汉基瘟’命名之,如何?”

狂妄,离谱……

这是李基听完之后,脑海之中所浮现的下意识反应。

尤其是什么“大汉基瘟”的,李基整个人都快要麻了。

即使后续贾诩再度举例分析了此计的种种好处与细节,李基依然是发自内心的抗拒。

虽说如今在184年的现在,诸葛亮不过3岁,周瑜仅仅9岁,郭嘉也才14岁,诸多青史留名的多智近妖者都还没有长成。

但,向来行事沉稳谨慎的李基,也从来没有萌生过如此狂妄的想法,更别说那什么“大汉基瘟”的,几乎是瞬间就对李基纯良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而看着李基那似乎发自心底抗拒的模样,刘备也开口准备反对之时。

李基无意间观察到脑海之中的“计谋模拟器”居然产生了反应,显现出了一条信息。

【同阵营谋士贾诩提出计谋——“大汉基瘟”,是否进行模拟推演?】

这是?

李基同样也是第一次发现这种变化。

此前刘备、关羽、张飞也不是没有在设谋定计之时提出意见,但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变化。

‘难道是此前刘关张所提建议,过于简陋或不足,以至于根本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的计谋,所以计谋模拟器才没有显示过吗?’

一念至此的李基,心中不免有些欣喜。

此前李基就意识到了一个人的思维终究是受限的,且不说李基的风格本就过于依赖于情报,更重要的是人是无法想出超出认知或思维盲区的计谋。

就如同贾诩所设之谋,所定之计,诸葛亮即使能够看破,但却是不可能在自己的思维之中主动产生相似的狠毒计谋。

而如今,李基可以主动对自己思维之外的谋士所设计谋进行推演,这无疑是对李基的能力进行的一大补充。

只要同阵营谋士越强,无异于等同李基的能力越强;且同阵营的名将猛士越多,设谋定计之时可用的棋子就越强力。

当即,李基毫不犹豫地选择对贾诩所设之谋进行模拟推演。

【“大汉基瘟”,这是一看似离谱,实则却是暗合某种人性的计谋。

本质乃是成名之策,再以此名气吸引天下士人聚于刘备治下,借以尽可能吸取一部分士人效忠于刘备。】

【正在衡量此刻巨鹿城内已知名将文士信息……

正在依据李基的能力进行计算…… 正在计算可能出现的种种干扰或不利因素……

判定通过为可行计谋……

当前成功率为:72.9%。】

【计谋评价:此计极毒,乃借众将平定黄巾之势成就己势,且贾诩此计目的大概率亦是为了推举你为当世谋士之首,以便于隐藏自己在刘备麾下的存在感。

此计,你无疑于为“时间刺客”,即便有着72.9%成功率使名气响彻大汉,但你心知肚明不过是在趁着诸葛亮、周瑜、郭嘉等最强一批谋士未长成之际,占了个便宜罢了。

且,此计一旦功成,为伱与所效忠势力带来的好处无可估量之余,亦将让你沦为大量谋士的众矢之的,无数天才谋士都将以击败你为荣。】

李基的思维再度从昨日的场景之中回过神来,暗自地念了一下那个成功率。

“72.9%”

这无疑即是李基推演自身之计与他人之计的差异所在。

推演自身计谋,由于所设之计本就基于李基所知的种种情报之上,这也就让李基可以直观判断出可行或不可行。

推演他人计谋,则只能基于李基的能力与思维进行最理性的判断,判断出一个大体的计谋成功率。

这个成功率在李基看来不算高,但考虑到此计一旦功成,那么将直接补全刘备短时间崛起的人才缺乏的一大短板,吸纳天下英才而用之。

念及平日里刘备的爱护,念及刘备于薄落津之中不惜奋身一搏,李基何以惜身?

‘主公,那便让我这谋士亲自以身入局,为你吸纳天下文士聚于治下,以补全当前麾下人才匮乏的短板……’

李基深吸了一口气,那看似淡然的目光之中渐渐多出了一丝坚定之色。

‘既然那样,那就来吧!让我试试去夺取那个当世第一的谋士名号,今后纵是有着大量多智近妖的谋士以败吾为荣,又岂是吾于当前顿足不前的理由所在?’

而此刻,宴席之上的众人渐渐也从李基那自信傲慢的话语之中反应过来,不少人看着李基的目光流露着不喜之色。

或许,李基所表现出来的才能极强不假,但如此恃才傲物,声称:“人与人之间的才能差距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无疑是狠狠地刺激了相当一部分人。

尤其是文士之间大多有相轻的习惯,这更是让李基一时成了众矢之的。

一位中年文士,当即霍然起身,冲着李基怒斥出声道。

“当真可笑,区区一黄口小儿不知天高地厚,岂知世间奇才智者不知几何?安敢如此傲物,言及修习典籍两年半即掌握他人所未掌握之能。”

李基的目光一转,脑海之中浮现了这位中年文士的信息。

颍川人士,蔡节,于上一次的宴席之中,李基曾与其交谈过数言,言语甚傲,自恃身份,为皇甫嵩麾下一参军。

而面对着蔡节的指摘,李基则是神色未变,拱手道。

“基不知世间奇才几何,正出山以来不过数月之间,正想请教,不知蔡节先生可有除谦逊一事之外相教之?”

霎时间,此言无疑是堵得蔡节满脸通红,张口欲言,又完全说不出话来。

在适才卢植与刘备的陈述之中,可知李基设谋用计之天马行空又环环相扣,赫然不是蔡节所能相提并论。

“既无一物相教之,何不坐下?”

李基再度道了一句,语气之中听不出任何嘲讽,仿佛仅仅只是为了陈述事实。

蔡节一时羞愤之极,当即愤而坐下,却又完全不敢看旁人目光。

也就在蔡节坐下之后,又一文士站起,冲着李基微微拱手,道。

“李子坤,以吾观之,汝或有几分智谋,但似乎口舌之利更胜于设谋定计也,莫非是欲借此邀名乎?”

李基无视着一部分文士配合着发出的哄笑声,目光缓缓地朝着那文士看了过去。

宛城人士,乔献,李基于上一次宴席之中也有过短暂交谈,其貌虽不扬,但口舌颇利。

“无为邀名,实乃自出山以来未逢敌手,心中寂寥难耐,自觉长进有限,纵转战千里又败黄巾张角,亦不过是牛刀小试,故以有意借机求教于诸君也。”

李基再度发出一记直球,无视着乔献在话语之中所设下的种种陷阱。

绝杀!

乔献先是蒙了一下,完全没想到李基既没有掩饰目的,坦言直说就是想要借机求教,甚至明摆出转战千里败张角的战绩。

这无疑是直击了乔献这种名辨之士,但对于其余方面称得上薄弱的要害之处。

(本章完)

141.第141章 无墙之城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惧症?第314章 关原之战第197章 初成规模的集市第253章 不卖海盐,但卖咸鱼第75章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第40章 薄落津之约第252章 密函第244章 纵横司第191章 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328章 诸侯会盟第63章 袁氏!袁氏!149.第149章 用备的这个136.第136章 仁德书院第317章 汉剑可斩于瀛洲否?第55章 他不算闲杂人等吗?第204章 有备无患第32章 白袍返乡第194章 缓称王第257章 吴郡存在的漏洞第8章 大兴,大兴第160章 地上凉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176章 宴中剑舞第168章 进击的士子第283章 乌云踏雪第50章 薄落津之变第51章 最后的计谋第89章 斩草除根?第205章 伤我大汉子民者,俱屠之。第108章 离别在即?第242章 太平清领书第200章 妖道!吾誓杀之!第216章 通过时间差进行的试探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惧症?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184章 天下不识我者,多也!第92章 孙氏第286章 白马义从第46章 夜袭第184章 天下不识我者,多也!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剑好用乎?第205章 伤我大汉子民者,俱屠之。第98章 你说你是什么王?第22章 耀武!扬威!造势!第196章 拨开云雾见天日第257章 吴郡存在的漏洞第99章 愿为长寿之龟第191章 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304章 捧杀第297章 破阵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115章 蔡邕!第124章 桃园众!!(加更!)第47章 虚实之计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125章 分割财政132.第132章 设下门槛第14章 真骂战142.第142章 立场问题第164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第159章 以工代赈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惧症?第171章 还想后撤步跑路?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44章 不,你来得刚好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23章 拨弄天下大势于反掌之间第217章 阳谋第274章 五胜五败第269章 请容我三思154.第154章 真诚,才是必杀技第271章 幽州牧刘虞154.第154章 真诚,才是必杀技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04章 有备无患第31章 大汉最后的脊梁骨第116章 真魏晋八君子第341章 西凉铁骑VS白马义从第81章 流民问题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52章 吾计成矣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杰第12章 吾已看到未来第269章 请容我三思第187章 他们当得起更好的第183章 对策第77章 沙盘推演第246章 亚父之约第244章 纵横司第85章 夫人年龄之论第6章 料敌千里之外第89章 斩草除根?第333章 能与汉室刘姓相比?第261章 彻底定调第26章 老实人简雍第207章 师出有名138.第138章 “军”与“政”第219章 攻守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