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流民问题

第81章 流民问题

“水利”、“稻种”、“造田”、“引民”、“剿匪”、“世家”、“钱粮”……

这一份竹简某种意义上算是李基的“备忘录”,上面所写的一个个字眼,均是不断补充所想到开发吴郡所需解决的问题。

嗯……

只是字眼,而不是解决方案。

若是真的要寻求解决方案,恐怕一卷竹简写满都装不下随便一个字眼的解决方案。

相对比中原地区的耕地缺乏,吴郡尽管在未来有着“苏湖熟,天下足”的美名,但是那可也是相距如今还差了八百年的南宋时期才出现的谚语。

其中,还有着五胡乱华、五代十国以及南宋时期连续三次人口南迁,并且持续不断对江南地区的开发,方才造成的这个美名。

如今的江南,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仅算是偏僻流放之地。

即使是在李基的眼中,也很清楚吴郡具备着极大的潜力,但如何将吴郡的潜力一步步开发出来,这是个极大的难题。

而如今李基尚未抵达吴郡,纵是满头思绪,那也是无从下手。

只是在意识到吴郡的基础设施可能比想象之中的更糟糕,这不免让李基这一位阳光大男孩心中再添一份阴霾。

就在这时,营帐之外响起了一道声音。

“子坤,备可以进去吗?”

“主公的话,进来就可以了。”

шωш ▪тt kán ▪¢O

李基连忙应了一声,站起来相迎刘备之时,忽然觉得似乎哪里怪怪的。

不过,当看着被打湿了半个身子且满脸愁容的刘备之时,李基连忙迎了上去,拉着刘备到炭火旁烤干衣物之余,连忙让夏侯兰准备热茶为刘备暖一暖身子。

“明正,麻烦你了。”

刘备接过热茶,对着夏侯兰温和地笑了笑,让夏侯兰整个人骤然都变得有些羞涩了起来。

相对比严厉的兄长夏侯博以及总是一板一眼的赵云,夏侯兰显然对于刘备这种温柔的大哥哥式主君没有丝毫抵抗力。

李基见状,不由得暗自感慨一句。

唉,主公,请收敛一下你那无处安放的魅力……

这还是个正太,还没有及冠,这是不行的!

“明正,你先下去读书,吾与主公商议些许要事。”李基道了一声。

“是,先生。”

夏侯兰连忙应了下来,准备退出了营帐之外守着。

“子坤,明正这孩子不错,比刚刚抵达巨鹿的时候沉稳了许多,或是个可造之材,可用心培养之。”

刘备则是在夏侯兰尚未走远,刚刚好能够勉强听清营帐之内声音的时候开口道了一句。

对此,李基也是配合着说道。

“主公所言极是,吾观明正不日将洗尽铅华,为主公麾下一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材。”

霎时间,夏侯兰心中可谓感动得一塌糊涂。

蒙蒙细雨之下,夏侯兰甚至有些分不清脸上流淌的是泪水还是雨水。

士为知己者死!

夏侯兰那颇为稚嫩的脸庞一阵涨红,只觉得胸中有一颗红心变得异常炙热,下意识地用力紧紧抱住怀中的《尉缭子》,暗暗发誓道。

‘我定不可负先生期望,更不可负了玄德公看重……’

‘明正!明正!吾定不可负了主公为我所取之字,他日及冠之时,吾定要负得起这个字。’

(PS:一般而言及冠才会取字,但是夏侯兰称呼其名不管是叫“小兰”还是“兰儿”都太逆天了,还是就先取字平日称呼,以后再及冠。)

而在营帐之内,李基熟练地配合着刘备收买一波人心后,便将话题转移到正事之上,问道。

“主公为何愁容满脸,可是出了什么事?”

“子坤,备……唉……”

刘备叹息了一声,一副不知如何开口的模样。

“主公有事尽可直言。”李基道。

刘备再度叹息了一下,接着说道。

“子坤,备适才与季常于附近查探了一阵,流民……甚多啊,且雨水连绵,饥寒交迫,恐难活命也。”

李基闻言,脸色亦是有些不忍。

遑论黄巾之乱的本意是何,但是对于底层平民而言,就是导致大量原本还生活得下去的百姓迅速“破产”,沦为流民。

而对于各州郡官府而言,当地流民或许还会照看安排,但众多非当地的流民就是个不稳定因素。

也并非是各州郡官府不愿安置流民,实乃根本没有多余的耕地可以安置流民。

故以,绝大多数的官府对于流民的态度都是视而不见的放任,并且不允许流民进城破坏治安。

“主公,可依此前那般行事,熬些稀粥分予流民,让他们一路往南去吴郡,吴郡人口稀少,轻易便能安置这些流民。”李基建议道。

“不一样。”

刘备摇了摇头,说道。“大雨连绵,我观不少流民已有发热风寒之症,若是没有地方避雨,必难活命。” 此言一出,李基便明白了刘备的意思。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就是找一个可以供流民们避雨之所,要么就是让大军收留流民继续一并前往吴郡。

显然,刘备的内心更倾向于后者,但理性让刘备清楚此举不妥,故以难以启齿。

“主公,如今我军不仅有大量钱粮,还有着两千余桃园众拖累行军,其中那两千余桃园众是由那些伤残士卒们协助管理,故以一路纵使遇到什么匪贼也没有出现乱子。”

“然,若是一路再招收流民混杂于大军之中,届时一旦有所变故,流民必慌乱,若是冲击我军军阵,恐溃败。”

李基道出着刘备心中的担忧,让刘备脸上尽是无奈。

李基也明白刘备并非是不清楚这一点,只是心中不忍难以说服自己,所以才特意来寻李基,让李基说服自己。

“备,明白了。”

刘备再度叹息了一声,应道。

而李基略微思索了一阵,说道。

“主公,其实与其由大军带着流民前往吴郡,又能带得了多少?且终不过是一时之计罢了。”

“且主公沿途所见,大量流民都在四向逃难,其中不乏一路向南寻求活命之机的流民。”

“因此不如考虑如何为沿途经过的流民寻找些许避雨之地,以便于他们能有机会抵达江东之地?”

刘备闻言,却也是面露苦涩地说道。“各地官府不会容纳流民大肆入城安置的。”

“基并非是恳请各地官府相助……”

李基摇了摇头,明白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对于各地官府而言就是吃力不讨好的,除非极个别心怀百姓之人,绝大多数的官吏都不会自找麻烦。

随即,李基接着说道。

“主公,基的意思乃是行军建立营寨之时,可多考虑砍伐树木建立木质营寨,然后离开之后将营寨留在原地作为流民们可勉强躲雨入眠之地。”

“随后,可派一使者告之沿途经过官府,示意其可将流民引至吴郡。”

“各地官府必然也不想大量流民滞留当地引发动乱,纵不会相助之,料想也不会阻拦为难。”

刘备闻言,细细思索了一阵,发现李基所说确实大有可行,并且对于刘备而言也仅是安营扎寨之时麻烦了些许,需要大量砍伐树木罢了。

不过这种麻烦与可能使大量流民活命相比,刘备显然是乐意至极。

只是,就在刘备准备即刻动手安排之时,忽然想到了什么,担心地问道。

“子坤,只是如此一来,或许我们抵达吴郡不久,就会有着大量流民接踵而至,钱粮用度方面,以及吴郡又是否可以容纳源源不断的流民?”

“主公放心,吾有解决之策。”

李基一副轻松自信的模样应了下来。

当即,刘备不再多虑,立刻就下去着手安排建立木质营寨,且派人联系当地官府进行交涉,以求对流民予以一定方面。

而等刘备离开之后,李基却是一脸苦色地从袖中拿出那“备忘录”竹简。

此前刘备在大兴山所缴获的钱粮甚多,可供两千人近两三年的消耗,但决然是经不起这样霍霍的。

更何况,接下来不管是开发水利,还是开垦良田,平整道路等等都需要大量劳力以及钱粮用度。

不够用……

完全不够用……

李基简单地算了一笔初步的账,顿感头皮发麻。

只是招收流民,增加吴郡人口以及劳力,这本就是大肆开发吴郡所必须的过程。

如今,只是在刘备的影响之下,这个过程被提前了。

如此一来,一个不小心流民非但不会成为开发吴郡的助力,反而会成为刘备掌控吴郡的一大负担。

“钱粮!!!”

归根到底还是这个问题。

只要钱粮充足,再多的流民李基都有的是办法迅速在吴郡安置下来。

只是哪里去弄这么多的钱粮?

别说是让李基去卖血,就算是让身为主公的刘备去卖屁股……

‘诶……’

李基摩挲着下巴,忽然觉得似乎这也不失为一条妙计。

当然,李基的意思并非是龙阳之好,而是徐州有一富商糜家,在原轨迹之中就被刘备勾搭得非但将上亿家产尽数献上,就连全家都跟着上了刘备的贼船。

莫说糜家羊毛了,就算是骨髓都可谓是被刘备的魅力吸得干干净净。

不管成或不成,让“大汉魅魔”刘备去试一试终究是不亏的。

(本章完)

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46章 夜袭第63章 袁氏!袁氏!第15章 强制嘲讽第268章 沦陷过半的幽州第48章 李基论战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53章 常山赵子龙在此第325章 当世文武天花板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320章 瀛洲种姓制度实行之策第55章 他不算闲杂人等吗?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140.第140章 英才尽入彀中第120章 礼法不便之物第94章 变化第107章 十二书信召君归第31章 大汉最后的脊梁骨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322章 阿斗,拜见亚父第45章 管亥!管亥!!第156章 凭实力借的第156章 凭实力借的第160章 地上凉第267章 大义与利益之间的抉择第270章 幽燕无屏障乎?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28章 居桃园谋天下第80章 往吴郡第262章 此去瀛洲为帅者第321章 刘宏驾崩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164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第234章 其心可诛第52章 吾计成矣第127章 广积粮,高筑墙第246章 亚父之约第60章 宰相必起于州部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为第37章 二选一第170章 上当矣!第168章 进击的士子第111章 月黑风高交流时第338章 西凉马儿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61章 吴郡郡守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262章 此去瀛洲为帅者第114章 少走几十年弯路第336章 血亲祭天第253章 不卖海盐,但卖咸鱼第6章 料敌千里之外第97章 请君入瓮第112章 无稽之谈第27章 锦衣潜行152.第152章 与你无关?第190章 别打了,还是斩首吧第35章 戒“备”森严139.第139章 郭图之名第251章 暴秦遗民?第43章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上架求订阅)第113章 血包第330章 都杀了!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124章 桃园众!!(加更!)第313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7章 毒士???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106章 夜袭第32章 白袍返乡152.第152章 与你无关?第198章 太想进步之人第105章 先生若不弃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80章 往吴郡第25章 黄巾众之安排第82章 三成?两成。第166章 家国之事第317章 汉剑可斩于瀛洲否?第203章 军情急报第299章 塞外局势第174章 巴郡甘兴霸第203章 军情急报第211章 既是选手,又是裁判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260章 精准翻译第8章 大兴,大兴第96章 取吴县之妙计第253章 不卖海盐,但卖咸鱼第70章 开摆第333章 能与汉室刘姓相比?第341章 西凉铁骑VS白马义从第213章 料敌于先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335章 酸枣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