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千金市骨诸葛亮

诸葛亮洋洋得意向李师汇报他的脑洞成果时,最先等来的不是李素的嘉奖,而是亲哥哥诸葛瑾的训斥:

“你这顽劣小子,治学不严谨,被顾元叹郗鸿豫他们赶回来,鼓捣这些东西倒是很有想法,将来如何出仕报国?

元叹兄可是跟我说了,你的《礼记》都背不出来,其他十二三岁的同期学子,陈家、任家的,有些都背得比你熟。”

诸葛亮不服地一撇嘴:“《礼记》有什么好背的,那些沿用至今的,该怎么做我都知道。那些已经不用了的东西,知道个大概不就行了。李师说的这个‘弩梭’,做好了可是能让天下蚕妇织女劳作之时事半功倍的,不比背书强。再说我知道李师自己也背不出《礼记》,他连《论语》都背不全呢。”

诸葛瑾一听吓了一跳,责骂道:“有你这么说尊长的么,还不道歉。”

李素无所谓地一笑,制止了诸葛瑾:“子瑜不必介意,我确实也不擅背诵经书,阿亮说得没错。不过,阿亮,你也不可得意了,我让你涉猎这些工巧之物,本意是让你开拓眼界、知道庶民劳作疾苦。

子瑜对你期望甚高,你可不能荒废了正学本业。经书和诸子百家粗读完了,也该学习治民、理财、律法,将来才有大成。你们家现在可还靠子瑜的六百石俸禄过活呢,长兄养育,怎可不敬。”

诸葛亮这才收敛了开玩笑的语气,恭敬表示他并无他意,然后说道:“李师,你可是说过,谁做出这个织锦织布的‘弩梭’,可以奖谷五千斛,或者钱三百万的,不会不作数吧?拿了这笔赏钱,家里就不用指望我哥的俸禄了。”

李素当然不会赖账,这是他几个月前随口提过的一个赏格,对他来说也就几口黑曜石浴缸的开支,真要是做出了飞梭,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诸葛瑾却忍不住又教育:“阿亮!父亲在时,就一再教导我们要安贫乐道,贫贱不能移……”

诸葛亮自辩:“我要这笔钱又不是自己奢侈ꓹ 还不是补贴全家人免得你辛苦。再说大姐婚事在即,也要给她多备嫁妆ꓹ 不堕我们琅琊诸葛式的体面。”

这话一说,诸葛瑾才惭愧地没有再说教。父亲死了三年了,他的两个妹妹里面ꓹ 年纪大的其实一出服就该议亲的,毕竟已经超过十六周岁ꓹ 在这个时代算大龄剩女。

二妹倒是才十四岁,还能拖拖。

历史上诸葛家的两位小姐ꓹ 分别嫁了荆襄名门蒯家(蒯良蒯越的家族)和庞家(庞统的家族)ꓹ 但如今提前入了蜀,没跟叔叔诸葛玄去荆州,也就不可能联姻荆州名门了。

几个月前,诸葛瑾托了李素一个人情,让李素出面说和,把十六岁的长妹许配给鲁肃为妻。

毕竟鲁肃的年纪也就比李素对外谎报的年纪小一岁、比诸葛瑾大一岁,差不多也该轮到鲁肃成家了。

加上诸葛瑾的妹妹姿色确实可以(诸葛亮这么帅ꓹ 家族基因不错),鲁肃直接答应了ꓹ 等今年秋天ꓹ 鲁肃就要变成诸葛亮的大姐夫了。

李素也不想看他们兄弟俩再扯皮“安贫乐道”的话题ꓹ 直接打住话头ꓹ 让诸葛亮介绍一下他鼓捣出来的新玩意儿,究竟怎么个用法。

诸葛亮就拿着他手上那个形如弩机的弹梭器ꓹ 装到一台幅宽五尺的阔面织机上ꓹ 展示了一下。

……

诸葛亮展示用的那台织锦机ꓹ 机体是李素让人订造的,本身结构跟这个时代的传统提花织锦机一模一样ꓹ 没什么区别,就是特别宽。

传统蜀锦提花织机的横向幅宽是一尺八寸,而李素这台机器足有五尺宽,以至于来看热闹的关羽,第一眼看到的时候还啧啧称奇。

大男人虽然平时不会进织房看女人织布,但成品的锦缎、布料还是见过的,所以大家常识里都知道正常的纺织品该有多宽,看到明显超出正常宽度数倍的,自然也就会惊讶。

这个时代的丝织品和麻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布匹比后世的窄很多,一匹都只有一尺八寸宽,做一套长袍还得好几匹布料拼接缝合而成。包括贵如李素、关羽,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有很多接缝。(有些比较还原考据的古装剧上还可以看出来,织锦都是很短的一卷一卷)

所以历史上,唐末时期的成语典故“天衣无缝”才显得那么难得。因为直到唐朝,再富贵的人衣服都是几匹布拼起来的,如果谁能做到浑身袍服主体部分用一整块布料做成(不算袖子)不需要缝制拼接,那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的奇迹。

这个“一尺八寸”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正是因为织女们被牵引纬线的投梭动作所制约——

在飞梭发明之前,织布织锦的投梭动作,是左手把梭子交给右手,然后用挡尺把纬线并紧,再脚踏提纵经线的踏板交替一次,把这跟纬线夹紧了,再右手把梭子交回左手,把纬线返向牵引回来,如此重复。

所以,一尺八寸这个标准,其实就是这个时代成年织女两段前臂的长度、加上大半个梭子本身的长度。你造织机的时候要照顾个子矮小、手臂很短的姑娘,权衡下来最终就只能造那么宽,否则就够不到了。

后来唐宋之后,倒是有一段时间弄出过“双人大织机”,也就是两个女人合作,一个坐着踩经线踏板、并负责右侧的投梭。另一个人从左侧弯腰把身体伸到经线提纵开口里,把梭子拿回来。

这样布匹的宽度能够达到一个女人从腰到手举过头顶的高度,也就是五尺多。织出来的布倒是宽了三倍,但人力也要消耗两个,而且弯腰捞梭子那个女人非常累。相当于每织一根纬线就要做一次仰卧起坐的劳动强度,一天干下来几千次弯腰,干不了多久就腰肌腰椎不行了,也就没有推广开来。

历史上,西方的纺织技术也是差不多的,一直到17世纪末,飞梭的出现,让梭子牵引纬线的动作不用再“左手交右手、右手交左手”,而是直接用弹性势能和锁死机关把梭子弹来弹去穿梭纬线,织物的宽度就大大提高了。

当然了,真正稳定的飞梭是用金属弹簧的,不但射程远,穿梭速度也快得多。

诸葛亮如今没有金属弹簧,所以他按照李素交代的研发目标,想到了用类似弓弩的弹射蓄力结构,用筋腱弦射梭子,梭子的弹射移动速度还是比较慢的,谈不上“飞”,跟人手的递送速度差不多。

另一端则是一个类似诸葛连弩控制发射节奏的机扩,接到梭子就能暂时锁死,再按一下才能弹回来——实话实说,要不是诸葛亮的脑子能想出“连发控制机构”,这种自动接住梭子再弹回来的设计,别人是压根想不到的。

只能说年轻人虽然没有经验,但脑洞比较大,想象力比较丰富吧。如今的诸葛亮,论政治经验依然是谈不上的,毕竟年轻,但偶尔灵光一闪鼓捣点小创意,经常能让李素这种被技术偏见限制住了思路方向的成年人都意想不到。

他加入弩梭后的织机,能把人手从交递动作中解放出来,也就摆脱了“射程”的束缚。手脚同样工作量的情况下,织的织物从一尺八寸提高到五尺,直接就接近三倍生产速度了。

诸葛亮当着大伙儿的面试着往复弹射了几十次,梭子都被准确接住、再次弹出,非常稳定。看样子可以推广。

当然,新纺织机的造价也会提高,光是主机材料成本,也要提升到接近原来的三倍。除了主机之外,类似弓弩的弹射、卡死、上弦结构,这一套下来,成本也跟造一把军用轻弩差不多。

也就是说,多花一把弩的造价,可以节约两个织女的人力。

而且,之前缫丝/纺纱环节,因为新的水力缫车投入使用,效率本来就要提高好几倍,现在织锦环节也提升两三倍,才能配套上,免得熟丝积压过多没有足够人手织锦。

在李素看来,这非常划算,不过他也知道,民间散户肯定是出不起价买这种新机器的。所以,第一年还是交给合作的甄家商号来量产,李素直接抽成收“专利费”。

比如甄家每造一台机器,将来要给李素五匹成品的宽幅蜀锦,多出来的才算是甄家的利润。第一年因为规模不大,用的女工也得是商号的家奴,或者是李素自己封地上的子民,搞封闭化管理,确保保密。

以甄家的财力,也不可能一次性造太多,可能也就几千台,蜀中也没那么多物资给他大规模造新织机。先投入商用,织个几万匹锦卖出去,然后跟外部世界换回更多的材料,尤其是蜀中无法大规模提供的牛筋一类强韧动物筋腱制造弹射弩梭的机扩,才好扩大织机的第二波生产——李素估计益州未来对动物筋腱进口的需求,可能会相当于造几万把弩的牛筋耗费。

明年真要推广了,再想办法制定一套制度,问想要从其中分享利益的蜀中豪门大族谈条件。

说不定,到时候还能捆绑几项别的税制、人才选拔制度改革,让他们支持刘备的其他新政,作为交换条件。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李素能普及新的生产力让他们一起赚钱,他们出让一些别的让步,都是正常的。敬酒不吃的人么,到时候自然有刀子吃罚酒。

反正李素现在又不是什么“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弱者,刀把子在他们手上捏着呢,蜀中谁敢侵犯李素的“知识产权”。

……

“好东西啊,未来以蜀锦为硬通货的计划,成功率大大提高了。到时候只要再让玄德兄以益州牧身份官方承诺担保、所有蜀锦有一个官方回收价、不限量有多少换多少,都可以兑回成五铢钱,这样建立起金融信用,各州的商人就都会把蜀锦直接当钱花了。”

参观完机器之后,李素自然是大为赞赏,内心已经在意淫未来的硬通货前景了。

任何金融硬通货的流通信心,最初都是建立在“担保回收”上的,比如最早的飞钱、交子、纸币这些,都是有人承兑,你想变回金银铜钱随时都给你兑,时间久了别人就认你了。

蜀锦虽然本身就有较大使用价值,但如果定一个保底的承诺回收价,立起“蜀锦秒回收,蹄金秒到账”的招牌,对金融信用也会有很大帮助。比如蜀锦的市面上常规销售价格,目前是两千钱一匹一尺八寸宽的窄蜀锦,七千钱换一匹五尺多得宽幅。

那刘备阵营就可以打点折,承诺“无论市面上有多少蜀锦,只要你想换回钱,六千钱一匹益州牧官方无限量兜底回收”,就绝对够了,大家就会知道这东西再怎么行情波动跌价,绝对不会跌到六千钱以下。

琢磨完了这玩意儿的使用套路之后,志满意得的李素决定给诸葛亮一个机会,奖赏他以下。

李素便和颜悦色的问道:“阿亮,我给你个机会,也是考考你这些年算学学得如何——当初我承诺的是谁能发明出‘弩梭’,一次性赏钱三百万,‘弩梭’之利从此收归我有。

现在,你可以直接拿三百万钱,或者考虑考虑我给的第二个条件:未来五年之内,只要这种宽幅织机每造出一台,你也可以分到一匹五尺宽幅的蜀锦成品,作为分红抽成。”

诸葛亮跟李素学数学还是挺久了,比物理久得多,他稍微心算了一下,就得出结论:“那我不是赚了?只要未来数年,这种新织机造出五百台以上,我就是拿抽成更划算嘛。以李师的魄力,怎么可能连五百台机器都造不出,就算没人买,甄家商号自己营生都不止那么多吧。”

“聪明,”李素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知道我为什么给你这个选择么?古有燕昭王千金市骨,我是不希望天下在工巧方面有才智的能人异士敝帚自珍,希望他们看到投奔征西将军能专其利,得到长远的重赏,从而来投如水之归下。天下有巧思之人甚多,但都太遮遮掩掩了。”

就用诸葛亮先扮演一下马骨吧。

第81章 杨昂的企业级理解第604章 善谋者无赫赫之谋第344章 追亡逐北第406章 一个优秀的甲方,就是干啥啥不行,挑刺第一名第168章 让!全都可以让!第448章 西边和平东边打第373章 让乡下人见识朝廷威仪第154章 你算过奉天子的好处到底值几块钱吗?第294章 诸葛亮半锅实验第303章 身陷重围马孟起第817章 只不过是被包围而已第815章 诸葛亮:挖掘技术哪家强,大汉荆州找南阳第760章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单番外第1章 中兴六公爵第856章 处理刘和第136章 刘焉的垂死一搏番外第67章 黄金带来的底气第469章 顺理成章第694章 改革就是要极限拉扯第70章 大破韩遂只是基本操作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番外第42章 高干:请诸位单于努力,再来一次白登之围第420章 以战求和第693章 袁绍:金身等死,闪现迁坟第485章 “要靠道德感化才能治本”第436章A上去,F2A第154章 你算过奉天子的好处到底值几块钱吗?第76章 赵云小儿,汉中大将杨任在此!(四更)第425章 四省锁钥第777章 好兄弟就是要整整齐齐第543章 围标式科举第133章 三天一个郡第580章 太史慈大战周瑜第683章 公爵的制度设计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第447章 似曾相识的场景第853章 垓下自刎第616章 战略挺近第85章 舌尖上的三国第556章 荆州泥潭第780章 某些人觉得自己是范疆张达加曹豹合体第167章 时代受益者第96章 要造反书信?来人呐,咱给他写一张第676章 蛮夷拓荒周公瑾第158章 不为五斗翡翠折腰第173章 处置玉玺第40章 瞒天过海第530章 贾诩复出,连克二县第696章 千古不变的变法妙招第539章 四渡黄河越鬼门第776章 焦触迎击张翼德第17章 舌战群儒-上第304章 天命不可违番外第15章 降维打击第322章 张济:还没打我就被包围了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贼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第133章 三天一个郡第750章 博望坡到底是刘备打的还是诸葛亮打的第621章 纯粹是妄想受害第491章 连遭丧变第25章 本初以为如何第484章 利用变法捞钱撞到枪口上了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45章 卧槽这也行?第60章 衣锦夜行关长生第570章 大网收拢第812章 天下汹汹徒为你我而已,愿与将军会猎许昌第713章 泡澡公究极进化体第13章 屁股决定立场第26章 兵越打越多第156章 调兵遣将第68章 谁敢杀我第468章 什么都略懂第298章 强偷弱是赌,弱偷强是白给番外第35章 病毒的敌人未必是朋友,也可能是消毒水第741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第211章 平定永昌郡第368章 没有西瓜,葡萄也好诚恳道歉跟大家请个假第39章 天下何处得此贤才?第184章 实事求是番外第23章 汉地十八州第528章 最强大敌第362章 收割胜利果实第840章 连封三公第692章 大汉朝的连续两任大将军都是中风瘫痪第10章 大人,时代变了第539章 四渡黄河越鬼门第5章 水到渠成第578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592章 先锋覆灭第1章 知之为知之第785章 岌岌可危第301章 这点间接证据根本骗不过贾诩番外第19章 师夷长技制别的夷第747章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第364章 大灾之年,过分了啊第812章 天下汹汹徒为你我而已,愿与将军会猎许昌第253章 南蛮物种大交换第9章 市义第51章 被人跟踪了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