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刘县令弃官

李素得到了征辟,也就能名正言顺长期留在京师了。

此后两天并无大事发生,他就去宗正卿那儿办了一下“入职手续”,熟悉一下情况,然后业余时间就继续完成他的写书、刻书、印书工作。

两天后,三月初一,正是朝廷五日一朝的大朝会日期。

算算日子,李素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过了整整一个月了。在京师滞留,前后加起来也有十几天。

灵帝如今常年荒于政事,但朝会还是要开的。无非皇帝稍微露个脸就闪,具体事务由公卿初步处理后、交十常侍定夺。

之前幽州刺史陶谦的第一份告急文书,是四天前送来的,错过了上一次大朝会,所以对于相关告急的奖惩处断,自然要在这次朝会上讨论。

公卿与十常侍一番闭门博弈,最后达成了平衡。

陶谦暂时不奖不惩,仍然暂留在幽州刺史职务上,让他戴罪立功先把幽州局面稳定住,免得糜烂快速扩大。

不过大家都知道,陶谦这个幽州刺史是当不久了,最多几个月,就会被借口调走。

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十天前仓促带领驻扎在渔阳的乌桓南下迎击张纯。可行至后世居庸关一带时,其帐下的乌桓难峭王突然发难,与张纯里应外合,击杀公綦稠,并杀散公綦稠帐下嫡系的汉人部曲。

这次的朝会上,也正式定了调子,把一切都推到了公綦稠这个已经战死的死人身上,认为是他御下不明,又克扣乌桓粮饷,没有察觉到乌桓人的异心。

与此同时,朝会还正式对刘备、潘凤、张郃等人之前出首、追捕张纯的功过,讨论出了一个结果。

潘凤、张郃功劳较小,或者说行动中有一定的过失,但总体上功大于过,各自被赏赐了一些金钱,但没有升官。

而刘备功劳最大,因为有首先出首之功,还是一路杀穿了黑山贼盘踞的地区、冒险南下报信的,追杀张纯时作战表现也英勇敢先。

最终朝议决定,将刘备由安喜县尉,改迁为广昌县长,秩正四百石,比原先升了两级。(安喜县尉是三百石,要升到比四百石、再到四百石)

之所以广昌县长只有正四百石,是因为这个县比较小——一万户以下的县,只有“县长”,根据户口数从正四百石到比六百石。一万户以上的县才有“县令”,从正六百石到千石。

而广昌县是中山最北面的县,位于涞水上游(相当于后世保定的涞源县),这个县在燕山山区,户口很少,才刚刚五千户左右,所以县长比较不值钱。

另外,根据之前张郃堵截张纯时的部署,当时因为官军兵力不够,只堵截了中山郡与涿郡交界的南部地区、也就是易水沿岸,而没有兵力去堵涞水。

所以最终,张纯确实是从广昌县沿着涞水逃脱的。广昌当地的官员,不是本来就跟着张纯从贼,就是被张纯杀害殉国了。

因此,广昌县官场上的官员,基本上都被清空、腾出了很多官位空缺。

朝议这才决定让知兵善战的刘备去当广昌县长,也好负责堵住涞水一线,防止张纯在幽州做大后,再沿着这条路反向蔓延回冀州。

至于李素,在朝议上倒也有提到他的名字,但后来听说大宗正刘虞已经征辟他为宗正府公主家丞、秩正三百石,也就不再另外处理,只是追认备案即可。

……

可惜,朝廷对刘备的任命征辟,当然没能正式下发下去。

因为刘备早就不在安喜县尉的职位上了,哪怕把任命送去也是白跑一趟。

朝议后第二天,李素就以“刘备前同僚”的身份,用恰当的渠道,委婉上报有司,说刘备已经弃官回乡、组织乡勇抗击张纯了。

有司之中,其实有少数人已经提前知道这个消息了,毕竟刘备离京已有将近十天。但做局需要,他们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等李素“正式禀报”后再假装“恍然大悟”。

演得也是挺累的,刘焉的势力,估计在这背后也花了不少资源,自以为把刘备和李素当成提线木偶一样在操纵。

与此同时,在李素把上述情况正式反馈之后,又过了两天,李素之前在甄家工坊订货的第一批防止印刷渗染的楮皮纸,也已经正式造好晒干、可以用于印刷了。

这批纸的原料并没有充分浸沤,前后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出品,所以造出来的纸寿命会短一点,但印东西是没问题的。

雕版也已经在等纸的过程中雕好了,就等纸一到立刻就能印——

雕版过程中,当然也遇到过一些技术难题,比如一开始李素都没考虑到阴文雕版雕出来的字是反的,所以让钟繇抄写的在正常的纸上,没法翻转。

但这些都好解决的,李素让钟繇在很薄的绢帛上重新抄了一遍,这种绢帛是拓印章专用的,透墨性比纸更好,写完后绢背面也能清晰印出字迹,所以把绢反过来盖在木板上、让木匠顺着反的字刻,就能刻出可以印书的雕版了。

李素还做了一个滚筒状的、外面包裹类似海绵一样吸墨材料的工具,用于给雕版刷墨,免得墨沾多了楮皮纸也撑不住。

总之一番折腾,总算是把这世上第一批黑底白字的阴文卷轴书印了出来。

给刘备授官未遂后的第三天,这批书就开始在雒阳流传开来了。

最初的卖家,是甄家的商铺,他们就跟原先卖纸一样卖成品书。

毕竟这个时代原先还没有书籍这门生意,大家都是买纸回去自己抄的,就算有交易,也是读书人之间买卖,没有商人批量卖的。

……

三月初四,也就是《孝义录》开卖后的第二天。

李素一早去衙门里点卯,处理了些事务,等着逮到公务的空闲,就翘班溜出来。溜到甄家商号,向管事张亮查问一下卖书的情况。

张亮对李素的态度,着实比较两面化。

一方面很感激李素发明了这门新生意(虽然现在还对甄家人技术保密),看起来整体行业前景很开阔。

但另一方面,最初出版的这本书,质量确实不咋地,卖得不太好。

张亮便如实相告:“先生,自昨日起,来这儿看新鲜的人不少,很多人试读了之后,也觉得故事精彩,也颇有教化之功,发人深省。但很多人觉得这书价钱太贵,于仕途经学并无补益,舍不得花钱买。”

李素对这个暂时的结果,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他没想到,大家不买的主要原因居然是嫌价格贵。

他便耐心问道:“这书价格还贵?光是卖纸,这样一张长卷,蔡侯纸都要十几钱,左伯纸更是要三十钱。我造的左伯纸,比寻常左伯纸质量还好,光卖纸卖四五十钱,因为稀缺,恐怕也不为过吧?

我还把字弄上去了,只收一百多钱一卷,贵么?这一卷好几千字,找个文书抄写,手慢也得抄几天,读书人的时间,一天不得至少当得百钱工钱?”

李素非常中肯地剖析,一度以为是甄家的人不会做生意,不会给客户找参照对象说服,才导致客户不肯掏钱。

另外,或许有人会觉得一张纸卖十几钱到几十钱太贵了——但实际上,这个时代的纸是非常长的,也就是跟后世宣纸一样宽阔,比宣纸窄一些,但更长。

因为汉朝的人写书的习惯,还没脱胎于竹简,竹简就是很长一排竹片卷起来的,有纸之后旧习难改,也就依然做成长长的卷轴。所以书才是以“卷”为单位的,一张长纸写满卷好就是一卷书了。

没有蔡侯纸之前,这样面积的一条绢帛,至少要几百钱。纸只卖十几钱到几十钱一卷,已经比写在绢帛上成本便宜了十几倍了。大家的心理价位对标的是绢帛,所以对纸的售价也是很认可的。

面对李素的分析,张亮耐心解释:“先生,你这书,算纸钱和工费,确实不贵,说到底还是题材。读书人花大钱买书看书……目的终究是要有益于仕途,只是故事的话,看过记个大概也就罢了。

你要是肯卖经学书籍的话,我倒是可以保你销量至少涨几十倍。以雒阳城读书人的数量,只要我们一家独揽,《春秋》一天卖出几百卷都没问题。”

销量暴涨几十倍,也才能保证一天卖出几百卷。可见李素这个《孝义录》,如今只能每天卖出十几卷,攒一个月也不到一千卷,只能覆盖到如此少量的读书人。

幸好,李素知道自己有后手。

他拍了拍张亮的肩膀:“别急,再观望两天。明天,又到了朝廷朝会之日了,我相信不出数日,这套书就会大卖的,到时候,定然会有贵人相助。”

张亮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真的?读书这种事儿,就算有贵人相助,都不能逼着士子去买吧?除非是太学都规定孝子人人要读此书,那倒是有可能卖出去。但太学是太常卿管的,那些清贵之人怎么会关心这些污浊俗务呢。”

李素眼神一亮,暗忖这张亮倒是个做生意的福将嘛,弗莱格立得不错。

第612章 苍蝇不叮无缝蛋第22章 说服沮授-下第642章 孟德野望番外第57章 平定漠南第153章 蜀中对第144章 够浪才能引诱敌人来越塔第60章 衣锦夜行关长生第456章 海军不是一朝一夕的第475章 奢靡不亚于隋炀帝第524章 撂最狠的逼,挨最毒的打第475章 奢靡不亚于隋炀帝第852章 狐死首丘第456章 海军不是一朝一夕的第689章 不拦头不截腰只击尾第34章 渣男级别的上中下策第847章 七十万人的大决战第174章 境界高下立判第428章 三方齐集杀关羽(五千字大章)第425章 四省锁钥第385章 一仗打出一年太平第73章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阳平关第507章 新野练手第629章 知可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第56章 贤弟办事我放心第360章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七千字大章)第353章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第306章 鲁肃加法正,抵个贾文和第383章 小贼才做选择,老贼全都要番外第13章 移民拓荒基本国策第763章 三十而相第569章 钓鱼窝已打好第806章 田种不炒第155章 打工人打工魂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806章 田种不炒第671章 自绝退路的周瑜第2章 工具人师妹真香第467章 男女组合双打第234章 天罗地网,全军覆没第54章 能做皇帝的果然都不傻第772章 张飞:总算轮到俺了!第828章 难怪一个个地进退失据第854章 天下统一不是结束,只是“治国”这场无限游戏的开始第412章 一路种田到前线第788章 攒了五年的水师,一夜回到一无所有第343章 被踩得怀疑人生第835章 荀谌:我弟和我侄儿都是尚书令,我投谁都是一样的第97章 惊天猛料第372章 收网第852章 狐死首丘第575章 敌人不上钩就继续扮猪吃虎第846章 要追,缓追,不给曹操喘息机会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257章 地图编辑器第64章 贼改不了走空第681章 论功行赏第756章 曹、关对决第635章 火攻周泰第609章 袁绍军:哼!没有人比我们更懂挖地道第115章 据说泡澡伤元气第10章 李丞相的一生,是抢奇观的一生第35章 从来就没有什么玄学第509章 梁纲你过来啊!第855章 法孝直也有怕的时候第310章 威逼利诱第280章 意想不到的展开方式第27章 阎柔就计诈李素第424章 对韩遂的最后一战第27章 好战略也要有好执行第153章 蜀中对第149章 教科书式的劫营第251章 我们被迫开喷第740章 这次不用你杀故主,传檄天下辱骂袁绍一顿就行了第77章 千层饼馅张卫第522章 袁术弃子坚守的秘密第530章 贾诩复出,连克二县第455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第79章 死里逃生张翼德第176章 郫县种田第103章 何进挣扎导致的蝴蝶效应第806章 田种不炒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番外第25章 给蛮夷带来文明第79章 死里逃生张翼德番外第39章 一波三折第634章 黄盖:我不会在翻一座山时跌倒两次第164章 低调斩华雄第465章 万里长城今犹在(三更赎罪)第436章A上去,F2A第1章 我不想被灭口第221章 拖就硬拖第375章 人才争夺战第405章 四两拨千斤第87章 表面兄弟第553章 我见犹怜,况老贼乎第381章 大行令杨修第759章 斩曹纯,夺襄城第514章 斩杀弑君贼第602章 大汉天下一盘棋第30章 收复了辽东就不能享受享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