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工具人师妹真香

“问得好!”面对蔡琰的追问,李素浑身都兴奋起来,“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那是因为师妹你看‘首倡必谴、殿兴有福’这八个字时,望文生义了。

首倡并不是‘每一个朝代第一个起来造反作乱的人’,而是‘一个治乱循环阶段内,使百姓们第一个陷入战乱的人’,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张角确实是造反比张举早,可张角已经被彻底消灭平定了——当初陛下改元中平,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天下重新太平了。

所以当张举再次作乱时,张举不是在把一个‘已经乱世’的天下收拾回归秩序,而是把一个依然有秩序的天下捣乱成乱世,张举依然还是首倡,依然还要遭到天谴!”

蔡琰顿时有些懵逼,小脑瓜子想了很久:“你……你这不是随你好恶随意解释幺,人家只看字面,怎么知道你们说的‘首倡’具体是怎么定义。”

李素:“你就这么想,张举作乱之前,天下是统一还是分裂?天下还统一着呢。比张举更早的那场叛乱,并没有让天下分裂为数个政权。

没有出现周末战国七雄、或者秦末诸王割据的场面,甚至都没有新莽末年王莽、绿林、赤眉各据数州军阀混战。所以,张角是使天下合久而分的首倡者,但他没能成功分裂天下,所以张举依然是试图使天下合久而分的首倡者,他依然要被天谴。

只有一个首倡者,已经成功推翻了前朝,或者至少是把天下拖入军阀混战的割裂状态,这时候后面跟进来起兵重新统一天下的,才是有福的‘殿兴’者。”

李素讲得非常透彻,也把后世喷殿兴有福论喷得最多的一个误解点剖析干净了。

后世他在外交学院学正统论哲学的时候,也在网上搜过不少一知半解网民对“殿兴有福论”的喷点。

最常见的就是举一些反例,比如有人说“最早反清的是太平天国”,甚至有人再往前追溯,说是白莲教、天地会。所以如果“殿兴有福论”成立的话,太平天国后面的反清者就不会被天谴反噬了呀,那不就跟史实对不上了?

但问题是,太平天国推翻了清幺?成功把国家打成了几个小块幺?没有啊,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后面是几十年的大统一,叫“同光中兴”。

后面再次战事爆发时,依然是“由治入乱”而不是“由乱继乱”,所以凡是每一个“由治入乱”大阶段的第一个起兵者,还是被天谴反噬没能统一天下。

从这个角度说,张角这种已经被灭了的反贼,当然不能帮后来的汉末反贼吸走“首倡”的天谴诅咒——不然的话,岂不是王莽都能帮后来的反汉者吸走天谴了?王莽可是第一个反掉了汉。

每一次“中兴”、“重新归于和平统一”之后,首倡的历史记录都是要被清零重新计算的。

这是殿兴有福论威慑力的重要组成点。

只要前一个反贼没成功,天谴就会重置!就会刷新冷却时间!

……

“原来不能故意弄一个首倡者吸走上天的天谴、让后面的人就好放手造反了。还得这个‘首倡者’真的害得天下进入割据,才能作数……那确实难了许多,也不容易被反贼利用了。”

蔡琰按照李素完善解释过的理论,重新推演了七八遍,想通过历史事迹找到反面例子,但找了一顿饭的时间也没想到反例。

这一顿饭她就这么出神地吃了大半个时辰,吃到后来连头发都挠乱了。

最终,她不得不承认师兄这个理论在安定天下人心方面确实有几把刷子,比董仲舒那套好用了不知多少倍。

“终究还是输给师兄了,我还以为我挺聪明有机会呢,唉。”

蔡琰放下书稿,扒在案桌上,连那束从双环髻里滑出来的倔强呆毛,都再次耷拉了下来,如同泄气的可达鸭。

不过她还是不死心,很想稍稍压过师兄一点:“但是,既然如此,连我都会误会,那些读书少的人,就更要误会了。

你们著书也要让人看得懂才好,既然是劝诱百姓的,如果只有大儒才知道其中本意,岂不是反而害得百姓误解、甚至诱导野心者铤而走险?”

李素想了想,公允评价:“这话倒是不错,如果时机恰当,我会想办法补充注释的。但这次是要先写出经文,经文不宜以问对体释疑——诗书礼易春秋,哪有跟人辩论的?经史子集,只有‘子’才是多有辩论问对的。”

儒家经典里面,五经才算“经”,经都是铁口直断,不好辩论的。

《论语》、《孟子》这些“四书”,才是跟诸子百家类似,可以讲寓言故事,甚至跟敌对学派的人辩论,然后把辩论过程记载下来。但这种体裁就不够庄重了,是不可以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经》的。

蔡琰虽才十三岁,但她五岁就跟着父亲从简单的诸子百家开始读,已经读了七八年,所以这些文体的知识她也了然于胸。

听李素如此推脱,她略一琢磨,继续主动问道:“那师兄,你们把经文写完之后,能不能再写个‘传’或者是‘问对’,就像庄子跟人辩论那样。你正好多收录一些对‘殿兴有福’知之不详的初学者困惑,然后一一辩析。”

就好比读《四书》要是没有《四书集注》,那肯定会歧义误解一大堆。

李素莞尔一笑:“这我自然会写,把本经写完之后,就轮到这些正本清源的事儿了。”

蔡琰眼珠子一转,言笑晏晏地请求:“那到时候,我今天这个问题,能不能写在《蔡李公问对》的第一篇?要不就交给我写吧?你我刚才说的这些,我都记住了呢。”

李素不由哑然:“你一个姑娘家,这么想在经书上留名?”

蔡琰噘着嘴,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态度很认真严肃:“班昭续成《汉书》、自著《女诫》,青史留名。我读书已有八年,遍观诸子,要是什么文章都没留下,那也太不甘心了。我写不了正经,写写外传问对也好嘛。唉,可惜了。”

李素看蔡琰的神情黯然不似作伪,忍不住好奇:“我又没不让你写,这不答应你了幺,有什么好可惜的。”

蔡琰站起身来,双手叉腰:“师兄,我记得你是十八岁吧。”

李素玩味地看着对方:“是又如何?”

其实他的肉身过两个月才十六岁,十八都是为了早点做官虚报了。

蔡琰一嘟嘴:“哼,我要是早生五年,再多读五年书,如今也有十八岁,说不定学问就够参与写正经了。真是可惜啊,自公孙弘、董仲舒之后,两百八十多年,全天下才再有一次机会出如此盛举,我却因为年轻学浅错过了,这辈子都只能参与外传《问对》了。”

君生我未生,可惜啊。

李素闻言,本想随口应付安慰说“日后还有得是机会”。

但转念一想,“殿兴有福”已经是君主制正统论的最高境界,历史上再往后就没有君主制了,让他编也编不出来啊。

他只好改主意住口。

蔡琰看他神色数变,还有些期待,眼神忽闪忽闪地问:“你是不是想安慰我?”

李素钢铁直男地承认:“一开始是想安慰你的,但我仔细想了想,这种机会确实这辈子都不会有第二次了,所以,对不起了。”

蔡琰咬了咬嘴唇,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你就不会假装哄哄我让让我的嘛?我……我爹收了那么多弟子,今天算是头一遭遇到你这么直言不讳的。”

“是吗?我不信。”李素公事公办回怼,“别人我不知道,顾雍肯定不会为了哄你而骗人吧。”

蔡琰:“顾师兄是不会骗人,但他好歹会闷声不说话!不像你直接就戳穿我的期望!”

唉,这是遇上钢铁直男了呀。怜香惜玉无情绪,煮鹤焚琴惹是非。

李素:“你就说你还想不想参与写《蔡李公问对》吧。”

蔡琰终于服软,不敢再吐槽:“想……”

李素:“想就别废话了,你就先照着今天这样,好好找找你觉得有漏洞、要问我的问题,我一一回答,你好好整理!到时候,至少这份《问对》可以署你的名字,算是我答你记录,行了吧。”

《论语》里面很多回答也是孔夫子说的,但《论语》本身不是孔子写的,是问孔子问题的那些弟子写的。

现在能抓到一个师妹当廉价劳动力,非要辑录编撰辩论言辞,那就不用白不用呗。

……

从那天起,蔡琰就不知不觉当起了廉价劳动力。

她在一次次折腾、不服、刁难之后,终于发现自己还是挑不出什么刺,没法驳倒李素的《殿兴有福论》。

就像一个刚刚读初中的学霸女生,叛逆期发作,总想找自己语文老师的茬儿。

无论老师教了什么一般性的知识点,她不找几个反面特例就浑身难受。而一旦自以为找到特例了,就欣喜若狂、去找老师答疑显摆,暗暗期待老师编不圆。

但最终的结果,充其量只是在一次次的主动进攻中,帮李素把一个个概念定义得更加精准,把其他才疏学浅者可能遇到的误解都压力测试排查了出来。

一个月的著书立说时光过得很快。

李素每天上午跟蔡邕讨论如何写正经,

下午接受蔡琰的提问、由蔡琰记录辨析注释的内容。

蔡琰也还算知恩图报,知道跟着李素做学问,也能捞到自己的著述,对李素非常礼貌,完全形成了对师兄应有的尊重。

每次李素想得神思疲乏了,蔡琰都会亲手帮李素温酒喝提提神、弹弹琴催催眠,以便让李素恢复精力后,再重新拉着李素做学问、把他的精力再次榨干。

这种生活虽然辛苦,但是在问对的过程中,李素也琢磨明白了一些意外收获:这种事儿,实在是太适合由蔡琰来做了,换个人恐怕还扮演不好这个提问者的角色。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殿兴有福论》一旦公布天下、被朝廷认可之后,很多问题,当世大儒是不敢问的。所以李素根本不可能指望其他大儒跟他辩论。

这跟此论的政治性质有关:你丫盯着朝廷的正统论找反例特例,你想干啥?是想谋反么?

还是至少想为其他蠢蠢欲动想谋反但还不敢谋反的人提供理论依据、给他们壮胆、告诉他们“天谴已经被前一个造反者吸收应验了,你们安全了”?

外人质疑得太细,很容易被扣上大逆不道的罪名——汝视十常侍之剑不利否?

但是,这些反例完全不辨析又不行,如果让大家都不敢说,把对理解的歧义藏在心里,始终不得释疑,也不利于统一人心,正所谓堵不如疏嘛。

比如之前提的那个“张角有没有吸走张举的天谴”,那就是最容易想到的问题,天下估计至少有几千人会想到。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蔡邕身边的亲近人,装小白把这些问题问了。

蔡琰才十三岁,小姑娘一个,她问这种问题肯定不会被世人解读为“别有用心、想帮反贼壮胆”,只会认为她是“天性好奇、纯粹好学”,毕竟哪有女儿反对亲爹的学术理论的。

而且她的问题都是李素轻易解答了的,就像《庄子》上那个负责捧哏的惠子一样,质疑力度刚刚好,又不会有强到李素无法化解的毒性。

简直就是一针灭了活的安全疫苗,尺度刚刚好,既不会让本体病变,还能补上免疫漏洞。

学霸师妹工具人真香!

如此这般,三人精诚合作,忙碌到十月底,《殿兴有福论》和《蔡李公问对》的初稿,终于先后问世了。

大伙儿最后斟酌了一遍,把两套内容都交给甄家的工匠雕刻。

大约十一月初,成品的书就印出来了。

看着墨香未散的著作,李素的眼神闪过一丝厉色。

把这套书的内容宣传出去,再配合刘虞的军事压力和利益诱惑,三管齐下,是时候送反贼上路了!

第629章 知可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第19章 咱也是官了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第87章 关云长义释严颜第424章 对韩遂的最后一战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压第497章 微妙的二袁恩怨第548章 温水煮蟾蜍(五千字大章……)第196章 景毅的抗刘三策第98章 李儒在第五层,李素在大气层第855章 法孝直也有怕的时候第824章 大军十万出扬州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极泰来第133章 三天一个郡第558章 祢衡语录:李素,误国庸奴耳!第621章 纯粹是妄想受害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终结第282章 本将军自有主张第810章 策划对曹贼的最后一战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极泰来第486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389章 诸葛亮就是问题多第88章 知耻后勇张翼德第470章 苟圣难得破一次例番外第33章 满载而归番外第67章 黄金带来的底气第643章 请沮监军出战!第715章 文化交流不光是纸面的番外第64章 大汉是来带给蛮夷先进生产力的第739章 先打击一下吕布的自尊心第553章 背信得荣华,首倡终天谴第341章 看菜下饭的精髓第553章 我见犹怜,况老贼乎第669章 灭袁是一场持久战第595章 如仲谋不才,公瑾可自取第18章 舌战群儒-下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压第308章 你过来啊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第162章 董卓夜宴逼华雄第28章 假装中了诈降计第384章 我到底是上次中计了还是这次才中的计?第549章 法正:我不做人了!第546章 科举雏形第308章 你过来啊第166章 华雄需要急,吕布不用急第408章 种田几乎上瘾番外第35章 病毒的敌人未必是朋友,也可能是消毒水第727章 打不过也耗死你第758章 曹子和突围遇关羽第81章 要脸就得花更多钱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还没打就投算起义第17章 来将可留姓名第91章 打仗发型不能乱第471章 从科技树的南天门杀到蓬莱东路第660章 不犯点兵家大忌,敌人都不敢跟我打第564章 孙策十万奔夏口第99章 钦定反贼刘焉番外第8章 出镇关东第778章 燕云烟云番外第74章 英雄豪杰总是成批地来,又成批地走第68章 降徐晃,赴陈仓第198章 佯攻弄假成真了第35章 终于忍不住了第823章 曹操的认知,是停留在没有地图编辑器的前提下的番外第18章 反杀蛮王尉仇台第464章 无聊琐事第745章 该醒醒了,还在打仗呢番外第64章 大汉是来带给蛮夷先进生产力的第607章 无魏可围,何来救赵第726章 黑压压的一片番外第55章 族运决战第701章 克复两京,还于旧都第686章 树倒猢狲散第392章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第745章 该醒醒了,还在打仗呢第433章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第705章 诸葛瑾进京第484章 利用变法捞钱撞到枪口上了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296章 决赛圈王者第827章 平推如虎第703章 司隶校尉的正确打开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随便你换第209 窜天猴谈笑间,战象灰飞烟灭-上第109章 吃完上家吃下家第469章 顺理成章第477章 从租庸调法到租庸调输法第794章 学以致用刘玄德第398章 曹操的忠诚变质了第78章 命都没了还要钱有毛用第667章 诸葛亮:你觉得以我的智商,会错过这种白给的机会么?第411章 派王朗去监视赵云鲁肃第677章 于禁愿降第715章 文化交流不光是纸面的第96章 要造反书信?来人呐,咱给他写一张第77章 千层饼馅张卫第627章 科学改造部队第64章 拿糜竺的钱当然不用客气第547章 讨价还价疯狂博弈第184章 实事求是